魯迅文學獎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魯迅文學獎 - 簡介

    魯迅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性的文學獎項。它是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魯迅先生命名,為鼓勵優(yōu)秀的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作品而設立的。它與茅盾文學獎,共同構成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按照評獎方案,魯迅文學獎各單項獎每3年評選一次,1998年2月9日,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魯迅文學獎(資產新聞杯)1995—1996年各單項優(yōu)秀作品獎評選結果揭曉。

    魯迅文學獎 - 評獎規(guī)則

    指導思想

    魯迅文學獎評選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針,按照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面,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鼓勵關注現(xiàn)實生活、體現(xiàn)時代精神,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堅持少而精、寧缺毋濫的原則,評選出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優(yōu)秀作品。

    獎項設置

    魯迅文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將選出該評獎年度里某一文學體裁中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作品。目前包括以下各個獎項: 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詩歌獎,全國優(yōu)秀散文、雜文獎、全國優(yōu)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全國優(yōu)秀文學翻譯彩虹獎。

    評獎范圍

    1、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在國家正式報紙、刊物、出版社發(fā)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學體裁、門類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單篇作品以發(fā)表時間為準,作品集以版權頁上的出版時間為準)。

    2、鑒于評選工作的語言限制,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chuàng)作的作品,要求以漢文譯作參加評選。用少數民族文字創(chuàng)作的作品可參加中國作協(xié)有關少數民族文學獎項的評獎。

    3、詩歌、散文、雜文體裁以出版的詩集、散文集、雜文集參評。文學理論和文學評論,單篇作品和理論、評論專著均可參評。

    評選標準

    1、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tǒng)一的原則,所選作品應有利于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導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導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對于體現(xiàn)時代精神和歷史發(fā)展趨勢,反映現(xiàn)實生活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的催人奮進、給人鼓舞的優(yōu)秀作品,應重點關注。要兼顧題材、主題、風格的多樣化。

    2、要重視作品的藝術品位。鼓勵在繼承我國優(yōu)秀文學傳統(tǒng)和借鑒外國優(yōu)秀文化基礎上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尤其增大那些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3、各獎項評委會,可根據本文學品種特點,提出有關評獎的具體要求。

    評選機構

    1、魯迅文學獎各獎項的評選工作由按文學體裁、門類分別組成的各獎項評獎委員會承擔。各評獎委員會下設該獎項的評獎辦公室,自理評獎的具體工作。

    2、各獎項評獎委員會委員聘請文學界有影響的作家、理論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9-11人出任。每一屆評委應比上屆更新1/2以上。評委名單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報告主席團,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3、中國作協(xié)成立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協(xié)調各獎項的評獎以及頒獎結果的發(fā)布和頒獎大會的組織工作。

    4、各獎項評獎委員會組成后,須認真討論評選標準,重申評委獎紀律,統(tǒng)一思想,以確保評選工作的導向性、權威性與公正性。

    評獎程序

    1、參評作品征集。經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批準后,以中國作協(xié)的名義統(tǒng)一發(fā)布征集參評作品的通知,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作協(xié)、各行業(yè)文協(xié)(作協(xié))、全國各省級以上有關出版單位和大型文藝雜志社在規(guī)定期限內向各獎項評獎辦公室報送符合評選要求的參評作品。

    2、推薦備選作品。各評獎辦公室報請各評委會批準,聘請若干評論家、作家和編輯家組成審讀小組,對推薦作品在廣泛閱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篩選,提出適當數量的作品,作為供評委會審讀備選的篇目。經由3名以上評委聯(lián)名提議,亦可在審讀小組推薦的篇目以外,增添備選篇目。在評選過程中,可適當召開讀者座談會,聽取讀者的意見。

    3、投票產生各單項獎的獲獎作品。評委會在認真閱讀全部備選篇目的基礎上,經充分的協(xié)會商與討論,最后投票產生獲獎作品。投票是否采用記名方式,由評委會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確定。作品獲得不少于評委總數的2/3的票數,方可當選。

    4、評獎揭曉。評選結果報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備案,由中國作協(xié)統(tǒng)一發(fā)布。對獲獎作品,頒發(fā)獎牌和獎金。對出版、刊登獲獎作品的出版社、雜志社及其現(xiàn)任編輯頒發(fā)證書。

    評獎紀律

    1、為確保評獎的權威性與公正性,魯迅文學獎各評獎委員會要堅持評獎標準,應逐步實行評委名單公開、投票過程公開以及評委會評語公開制度。

    2、杜絕行賄受賄……違法亂紀行為和人情請托……不正之風。評委會委員、審讀小組成員以及評獎辦公室成員,一律不得收受參評者的禮物,不得出席參評者的宴請,不得進行任何有可能影響評選結果的不正當活動。一旦發(fā)現(xiàn)此種行為,有關評委或評獎工作人員的資格將被取消,有關參評者的參評資格也將予以取消。

    3、實行回避制度評委會成員若有作品參評,或與參評作家作品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如系作品的責任編輯、參評作者的親屬……),應主動回避。

    評獎經費

    魯迅文學獎評選活動經費由國家撥款以及吸收社會贊助的方式解決。

    魯迅文學獎 - 歷屆獲獎情況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2007—2009)獲獎作品名單(按得票多少排序,得票相同者按發(fā)表或出版時間先后排序)

    《生命的吶喊》

    ·中篇小說·

    《最慢的是活著》喬 葉《收獲》 2008年第3期責任編輯:鐘紅明

    《國家訂單》王十月《人民文學》 2008年第4期責任編輯:楊泥

    《手銬上的藍花花》 吳克敬《延安文學》 2007年第6期責任編輯:閻安、成路

    《前面就是麥季》李駿虎《芳草》 2008年第2期責任編輯:郭海燕

    《琴斷口》 方 方《十月》 2009年第3期責任編輯:寧肯

    ·短篇小說·

    《伴宴》魯 敏《中國作家·文學》2009年第1期責任編輯:李雙麗

    《老弟的盛宴》 盛 瓊《十月》 2007年第2期責任編輯:趙蘭振

    《放生羊》 次仁羅布 《芳草》 2009年第4期責任編輯:郭海燕

    《茨菰》蘇 童《鐘山》 2007年第4期責任編輯:賈夢瑋

    《海軍往事》陸穎墨《解放軍文藝》2009年第5期責任編輯:殷實

    ·報告文學·

    《震中在人心》 李鳴生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9年4月責任編輯:修曉林

    《中國作家·紀實》 2009年第5期 責任編輯:汪雪濤

    《生命的吶喊》 張雅文 新華出版社 2007年12月責任編輯:王婷

    《感天動地——從唐山到汶川》關仁山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責任編輯:張輝、汪雅瑛、劉相美

    《解放大西南》 彭荊風 云南美術出版社 2009年7月責任編輯:彭曉、方紹忠

    《中國作家·紀實》 2009年第8期 責任編輯:汪雪濤

    《胡風案中人與事》 李潔非 《鐘山》2009年第5期 責任編輯:賈夢瑋

    ·詩歌·

    《烤藍》劉立云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9年11月 責任編輯:楊濰虹

    《向往溫暖》車延高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9月 責任編輯:王小

    《李琦近作選》 李 琦時代文藝出版社2008年10月 責任編輯:魏洪超

    《檸檬葉子》傅天琳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12月 責任編輯:徐如麒

    《云南記》 雷平陽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12月 責任編輯:沉河

    ·散文雜文·

    《藏地兵書》王宗仁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8年4月 責任編輯:丁曉平

    《路上的祖先》 熊育群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12月 責任編輯:劉潔

    《風行水上》鄭彥英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12月 責任編輯:王國欽

    《王干隨筆選》 王 干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責任編輯:雍誼

    《病了的字母》 陸春祥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8月 責任編輯:楊婷

    ·文學理論評論·

    《五種形象》南 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責任編輯:孫晶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張 炯《文藝報》2009年5月23日 責任編輯:石一寧、胡軍、明江

    《想象與敘述》 趙 園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9月 責任編輯:王培元

    《中國文學跨世紀發(fā)展研究》高楠、王純菲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責任編輯:李建軍

    《童年再現(xiàn)與兒童文學重構:電子媒介時代的童年與兒童文學》譚旭東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9年8月 責任編輯:張立新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各單項獎獲獎作品名單

    獎項 作者和作品

    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心愛的樹》蔣韻、《一個人張燈結彩》田耳、《喊山》葛水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遲子建、《師兄的透鏡》曉航

    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城鄉(xiāng)簡史》范小青、《吉祥如意》郭文斌、《白水青菜》潘向黎、《將軍的部隊》李浩、《明惠的圣誕》邵麗

    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 《天使在作戰(zhàn)》朱曉軍、《部長與國家》何建明、《用胸膛行走西藏》黨益民、《中國新教育風暴》王宏甲、《長征》王樹增

    全國優(yōu)秀詩歌獎獲獎作品: 《喊故鄉(xiāng)》田禾、《看見》榮榮、《行吟長征路》黃亞洲、《大地葵花》林雪、《只有大海蒼茫如幕》于堅

    全國優(yōu)秀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 《山南水北》韓少功、《辛亥年的槍聲》南帆、《鄉(xiāng)村記憶》劉家科、《遙遠的天堂》裘山山

    全國優(yōu)秀文學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見證一千零一夜——21世紀初的文學生活》李敬澤、《無邊的挑戰(zhàn)——中國先鋒文學的后現(xiàn)代性》(修訂本)陳曉明《數字化語境中的文藝學》歐陽友權、《當前文學創(chuàng)作癥候分析》雷達、《困頓中的掙扎——賈平凹論》洪治綱

    全國優(yōu)秀文學翻譯獎獲獎作品: 《別了,我的書》(大江健三郎·著·日文)許金龍譯、《笑忘錄》(米蘭·昆德拉·著·法文)王東亮譯、《斯特林堡文集》(五卷)(斯特林堡·著·瑞典文)李之義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