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溝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tǔ chéng gōu

    簡介

    土城溝在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魚兒山鎮(zhèn))。德勝門外的土城溝便是元大都護城河的遺跡。

    歷史

    北京是六朝古都,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護城河。今德勝門外的土城溝便是元大都護城河的遺跡。

    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朝軍隊攻占元大都后,為易于防守,于1371年將元大都北城墻南移,并利用高梁河、積水潭(太平湖部分)作為北護城河。1419年,又將元大都南城墻南移,并新挖開護城河(即前三門護城河)。對于元大都的東、西護城河,則仍按元代舊制,只是分別向南伸延與前三門護城河接通。此后,在修筑外城城墻時,又開挖了外城護城河(即今南護城河),并將各條護城河的水都匯集到東便門,經(jīng)大通橋,入通惠河。自此形成了與北京城墻相配套的護城河格局,并在此后的500多年中,逐步變成了老北京城風貌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