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圣誕集市是指歐洲國家于圣誕節(jié)前夕舉行的集市。通常圣誕市場在距圣誕節(jié)4個星期時開張,在圣誕節(jié)那一天結(jié)束。
圣誕集市起源于中世紀晚期德國和奧地利,距現(xiàn)在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按照基督教的風俗,從前的圣誕市場在開張的那天晚上會由男孩子扮成基督進場,重演基督降生的宗教故事。圣誕市場通常在市政廳前的廣場舉辦,所有的飲食攤點都沿人行道向廣場鋪開,出售的吃食和飲料都與圣誕節(jié)有關。
比如姜餅、甜蛋糕、加糖和作料的熱紅酒等德國傳統(tǒng)圣誕飲食。與圣誕裝飾有關的圣誕樹、小飾物,用干樹枝和干花編成的門前掛的圣誕花環(huán)、手工制成的蕾絲花邊亞麻臺布等也是常見的商品。德國周邊的國家法國、荷蘭、比利時都有自己版本的圣誕集市。德裔移民也將這個傳統(tǒng)帶到英國和美國。東歐國家也開始效仿,圣誕集市也從而演化成一種商業(yè)民俗。
法國
在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的圣誕集市這項傳統(tǒng)更能追溯至16世紀。2011年11月26日周六,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正式揭開了圣誕集市的序幕,集市分布在市中心12個地點,有超過300間的木屋攤鋪。市中心的廣場上已樹立起一棵30米高的大圣誕樹。
為了尊重這項圣誕傳統(tǒng),活動主辦方2010年已禁止在集市上出售CHURROS(吉士果,產(chǎn)自西班牙),2011年各攤鋪上擺賣的瓷器、藝術(shù)品、古玩等等,也需要與“圣誕”相符合,才能被允許售賣。
圣誕集市大大的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預計將為該市帶來1.6億歐元的收益。
德國
在德國,人們習慣在圣誕趕集,通常來說,十一月下旬便開始趕集的風潮了,一直到12月24日圣誕夜的當天中午,圣誕集市上的所有的小販們才開始收拾攤位,他們也要趕回去與家人共度圣誕夜。現(xiàn)在,漢堡和柏林甚至將圣誕集市延長到新年。不過,歷史最悠久也最富盛名的當屬德累斯頓和紐倫堡的圣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