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家務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零家務 - 簡介

    “零家務”是指一些家庭將洗衣、做飯、打掃室內(nèi)衛(wèi)生等家務活交予鐘點工或家政公司,把自己做家務的時間最大程度地壓縮至零,以便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學習或休閑。

    據(jù)了解,實行“零家務”變革、顛覆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多數(shù)是白領家庭,職業(yè)多為機關干部、企業(yè)管理人員、教師、醫(yī)生、律師等,多半具有高學歷、高收入的特點。作為一種時尚,“零家務”正向都市女性走來。這既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女人們?nèi)孀呦蛐】档某浞煮w現(xiàn),更是一輪把女性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的又一次家庭“革命”。我們有理由認為,零家務使女性在精神和肉體方面擺脫掉傳統(tǒng)的桎梏而在尋求“解放”的道路上真正展翅飛翔。 零家務讓女性有了更美好的人生。

    零家務是女人們一個發(fā)端于起源階段的夢想。女人從出生開始就面對著未來的家務。曾幾何時,繁重的家務勞動使女性在生活中付出許多許多。要把事業(yè)做得完美,又要把日子過得精致,實在太難了。令人欣喜的是,這樣一種局面正在發(fā)生著質的變化。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許多獨立存在于各自家庭內(nèi)部的個體勞動,正在被日益發(fā)展的高度社會化的勞動所代替。

    于是現(xiàn)代女性開始在家中醞釀這場革命——盡可能地把家務減少至零,讓自己從傳統(tǒng)的家務束縛中擺脫出來,過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傲慵覄铡钡某霈F(xiàn),給現(xiàn)代女性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免除了現(xiàn)代女性的家務之苦,而且可以用節(jié)約下來的時間,或健身,或休息,或做個人更感興趣的事情。

    零家務 - 產(chǎn)生背景

    據(jù)某一知名網(wǎng)站一項隨機調查顯示,20至30歲年齡段的年輕夫婦中,每天親自下廚、日日打掃房間、洗衣、洗碗的比例僅占三成左右,近六成夫妻全權“委托”給保姆或鐘點工,由此所見,“零家務”時代已漸漸到來。

    隨著獨生子女的第一代步入婚姻,脫離父母開始小家庭生活,不少新生代家庭開始顛覆傳統(tǒng)生活方式,并首拿家務開刀--“零家務”正被年輕白領夫妻奉為生活品質的象征。雖然有長輩們看不慣,認為比較起“你洗菜,我煮飯”,看電影、吃快餐的浪漫缺少一種家庭的溫馨。 一些男士更是慨嘆:沒有了女人主持家務,家將不成家矣!??墒悄悴坏貌怀姓J,這樣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家庭生活模式正在形成。

    零家務 - 現(xiàn)象

    他們是這樣的一群人:雙白領,學歷和收入高,講求生活質量。他們時時面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8小時內(nèi)全力打拼。故而對于5時30分下班,6時30分到家,8時燒好飯,10時做好家務,這種生活是他們無法接受的。經(jīng)過對勞動性價比的精確計算,他們認為,比較起收入,花費在保姆身上的錢是很小的一部分,而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充電、交友、娛樂、健身,為以后的工作做積累。所以是不虧反賺的。

    在“零家務”人群看來,兩個人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過一種有品質的生活。他們寧愿擁有一份閑暇,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家務事必須“事必躬親”,就有違初衷了。

    零家務 - 評價

    有社會學專家認為,從勞作的角度講,現(xiàn)代年輕白領家庭,繁重的家務正在通過技術手段以及社會勞動分工逐步或完全擺脫,那些原本用來做無甚創(chuàng)造力的重復勞動的時間,因而可以被節(jié)約下來做個人更感興趣或更富創(chuàng)造力的事情,這是生活質量提高的明顯標志。這不但對個人有利,對社會也是極為有益的事情

    但也有專家持相反觀點。一位研究家庭倫理學的人士表示,家務作為勞作的一種形式,同樣有著它的社會文化意義。家務很多時,并不僅僅是家務本身,它同時也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紐帶,能給對方更多的心意和驚喜。大多數(shù)時候,生活畢竟還是平淡的。當兩個人共同經(jīng)營著一個家的時候,才能真正體現(xiàn)家庭生活的本質?;橐龊帽人{寶石,而家務等瑣事,就像襯著那塊藍寶石的絨布,只有在其映襯下,寶石才會發(fā)出光芒。

    零家務家庭對保姆的要求

    今年7月,第一位有中專學歷的家政助理,在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策劃準備后,進入北京家庭。

    今年5月,北京一家報紙招聘欄登出一條信息:“2000元聘家務總管”。一時間,提供家政服務的公司比找工作的人還積極,紛紛打電話給登招聘廣告的王先生:請個干家務事兒的值得你花這么多錢嗎?聘我們這兒一個保姆每月付薪金300~500元就行?!拔乙埖姆杖藛T要懂一定的醫(yī)療知識,懂營養(yǎng)學,懂一點心理學,會電腦,還有……”王先生的話沒說完,家政公司們就紛紛敲響了退堂鼓。

    消息被一家報紙報道的當天,就有50多個咨詢電話打到了報社。據(jù)介紹,打電話咨詢的大致是3類人:留學歸國人員、私營企業(yè)家和記者。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需要在一大堆雜亂的信息中挖掘、篩選,被要應對的各類信息弄得頭昏眼花,在家里也難得清閑。

    他們向家政中心要求:如果請到家里的家政助理員能夠幫著我篩選出不需回復的信件;如果她還會用電子郵件替我給朋友們發(fā)生日賀電;如果在家里有個小病小痛時,她給我拿捏幾下就免去了去醫(yī)院;如果我不得不帶全家到外國公干一段時間,她還有能力陪伴我們,為我的孩子繼續(xù)講習中文;如果、如果……我們愿意用重金聘請這樣的“全才”家政助理員。

    據(jù)從國外留學歸來的某公司高級經(jīng)理介紹,他在國外見到的家政助理是家庭中一員。除了處理一般的家庭事務外,還在理財、投資、家庭意外事故等方面對家庭提出建議,參與決定。這樣的工作對服務人員自身素質要求更高,僅受過幾年基礎教育的人顯然很難承擔。北京一家家政服務中心專程招聘了一批學過專業(yè)護理知識的畢業(yè)生,開始了將中專生引入家的嘗試。

    人們對于升級版“保姆”--“家政助理員”的詮釋是:與傳統(tǒng)的保姆在工作性質上有相似之處,但在本質上卻截然不同。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主人的指示,而是充滿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與主人溝通,利用自身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良好的親和力協(xié)助主人處理家務,承擔家務統(tǒng)籌、營養(yǎng)配餐、醫(yī)療保健、兒童教育等多方面工作,在與家庭成員的朝夕相處中成為處理家庭事務不可缺少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