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口
jiān kǒu
  • 拼 音:jiān kǒu
  • 注 音:ㄐㄧㄢ ㄎㄡ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動)〈書〉閉著嘴(不說話)。
    [構(gòu)成]
    動賓式:緘|口
    [例句]
    他緘口不談。(作謂語)

  • 近義詞

    閉口、箝口、鉗口

  • 反義詞

    饒舌

  • 英文翻譯

    1.[書] keep one's mouth shut; hold one's tongue; say nothing

  • 詳細(xì)解釋

    《孔子家語·觀周》:“ 孔子 觀 周 ,遂入太祖 后稷 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焙笠蛑^閉口不言為“緘口”。 漢 蔡邕 《銘論》:“ 周 廟金人,緘口以慎。” 隋 王通 《中說·禮樂》:“汝將閉門卻掃歟?不知緘口而內(nèi)修也。” 清 沉起鳳 《諧鐸·屏角相郎》:“妯娌間有乞其談相者,緘口不道一字。” 葉蔚林 《藍(lán)藍(lán)的木蘭溪》:“伙房的大師傅和通訊員 小安 正在井邊咬耳朵,看見她走過來就立即緘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