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林麝 - 簡介

    林麝(shè )別名香獐、林獐、麝鹿、麝,屬于鹿科,學名為 Moschus berezovskii。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有人認為它是原麝的一個亞種。

    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區(qū)。性情膽怯。過獨居生活;嗅覺靈敏,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垂直遷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葉為主。發(fā)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間,雌雄合群,雄性間發(fā)生激烈的爭偶毆斗。孕期6個月,每胎1~3仔。國內(nèi)已有養(yǎng)殖,雄麝所產(chǎn)麝香是名貴的中藥材和高級香料。

    產(chǎn)于西北、華北以及西南部分省區(qū)。

    林麝 - 特征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為60-80厘米,肩高45-50厘米,體重8-10千克。雌雄均沒有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腹部生殖器前端有麝香囊,尾粗而短,尾脂腺發(fā)達。四肢細長,后肢比前肢長。體毛粗硬色深,呈褐灰色或蒼灰褐棕色,辟尖無棕色,頸紋明顯,個體小于馬麝。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qū)。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被追急后具有攀緣斜樹或傾斜倒木的特點。它們四肢下部的毛比馬麝的短,并緊貼皮膚。毛很粗硬,波狀彎曲,細而脆,易脫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并帶有橘紅色澤。其他形態(tài)特征大致與馬麝相同。

    林麝 - 習性及活動規(guī)律

    性膽怯,獨居,居住不固定,行動路線較固定。能攀登45度左右的傾斜樹干和跳上垂直生長高達1.5米左右的針葉樹上,并能在細小樹枝上用主蹄分開嵌住皮條任意走動和上下攀爬或下跳,主要采食樹葉、漿果、雜草、松蘿。由于林麝活動地區(qū)植物種類較多,故食物種類較復雜,但仍以選食帶苦澀、單寧含量較高具有芳香的柳屬(Salix)、杜鵑屬(Rhododendron)、忍冬科(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松蘿科(Usneaceae)等科屬植物的嫩枝葉為常見。隨氣候和食源的變化,有垂直遷徙的習性。其他大部分習性與生活規(guī)律與馬麝相仿。

    林麝 - 繁殖與保護

    雌雄合群,秋冬季為交配期,春夏為產(chǎn)子期,孕期長達6個月,每胎1-3子。麝香可作為定香劑、興奮劑或配制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和藥用價值。為了獲取麝香,多年來的任意捕獵,使麝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林麝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