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袋手術(shù)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jiǎn dài shǒu shù

    解釋:手術(shù)步驟

    上瞼瞼袋矯正術(shù)

    1.于重瞼線切開并按標定切除皮膚與眼輪匝肌,暴露瞼板、2。

    2.于瞼板面向上潛行分離,暴露并切開眶隔。

    3.輕輕壓迫眼球,眶脂肪自然脫出,用血管鉗夾持脫出的眶脂肪,緊貼血管鉗切除眶脂肪,切緣燒灼止血。然后,再輕壓眼球,重復(fù)上述動作,直至眶脂肪不再脫出、5。

    縫合眶隔。分層縫合眼輪匝肌、皮膚。

    下瞼瞼袋矯正術(shù)

    1.下瞼結(jié)膜囊內(nèi)放置金屬墊板。

    2.于睫毛緣下2mm處作平行瞼緣的皮膚切口,長度由下淚小點顳側(cè)至外眥部。切開皮膚與眼輪匝肌。于切口的顳側(cè)端順上瞼弧度向顳下方向作皮膚伸延切口,長度約1.0~1.5cm,切開皮膚與眼輪匝肌。

    3.取出結(jié)膜囊內(nèi)的金屬墊板,于下瞼緣中央作牽引縫線。向上拉緊并固定。

    4.于瞼板與眼輪匝肌間作潛行分離,至下眶緣,充分暴露眶隔。

    5.水平切開眶隔,輕輕壓迫眼球,眶脂肪自然脫出,通常為三團,中央部脂肪團最易脫出,兩側(cè)的脂肪團必要時可用血管鉗稍加分離。用血管鉗夾持脫出的脂肪團,切除后,切緣燒灼止血。重復(fù)上述動作,至輕壓眼球眶脂肪不再脫出、10。

    6.根據(jù)眶隔情況采取不同方法縫合眶隔:①連續(xù)縫合。②重疊縫合。③折疊縫合。

    7.將下瞼的前層組層皮膚與眼輪匝肌復(fù)位,并向顳上側(cè)拉緊。切除多余的皮膚與眼輪匝肌。分層縫合眼輪匝肌與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