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綠寶石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金綠寶石源于希臘語的Chrysos(金)和Beryuos(綠寶石),意思是“金色綠寶石”。金綠寶石在珠寶界亦稱“金綠玉”、“金綠鈹”,屬金綠寶石族中的一種礦物。金綠寶石具有貓眼效應的變種叫貓眼石;金綠寶石具有變色效應的變種叫亞歷山大石,二者都屬于高檔寶石的品種,都是極為罕見和貴重的。

  • 詳細解釋


     概述

    金綠寶石是鈹和鋁的氧化物,品質優(yōu)良的是極為珍貴的貓眼石。金綠寶石一般為厚板狀,透明有玻璃光澤,呈深淺不同的綠色或黃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會發(fā)出不同的顏色。金綠寶石主要產(chǎn)于花崗偉晶巖、細晶巖和云母片巖中,因為它非常堅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礫石中也會存在。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綠寶石,但品質不如天然的。

    金綠寶石的透明晶體,因硬度大也是名貴寶石。工藝上要求顏色像淺茶水一樣明亮的褐黃色和綠黃色,透明,少瑕,晶體直徑大于3毫米。經(jīng)過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早在19世紀初期,美國自然博物館獲得一塊名叫“希望”的金綠寶石,人們對它優(yōu)美的贊譽描述如下:“這塊罕見的寶石,透明度極佳,閃閃發(fā)光,沒有任何斑點等瑕疵。它的非同一般的巨大顆粒,它漂亮得完美無缺堪稱舉世無雙,它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一塊罕見的金綠玉,……”

    成分

    化學成分為BeAl2O4、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

    化學式類同于尖晶石,故也稱為鈹尖晶石,但其晶體結構與晶形都相似于貴橄欖石(橄欖石)。晶體常呈厚板狀;經(jīng)常形成心形雙晶或假六方貫穿三連晶(見圖)。具良好的柱面解理。摩斯硬度8.5,比重 3.63~3.83。透明,玻璃光澤,呈或深或淺的綠色或黃至棕色。一種含微量 Cr3+而在日光下呈綠色,在透射光和在燭光等人造光下呈紅色的變種,稱為變石,在中國寶石業(yè)中稱翠綠寶石;另一種呈淺綠色并因含許多顯微空洞和平行分布的針狀包裹體而具蛋白光和活光(見石英族礦物)的變種,則稱為金綠寶石貓眼,因主要產(chǎn)于斯里蘭卡而又稱東方貓眼和錫蘭貓眼。普通的金綠寶石是制作廉價寶石的原料,但變石和金綠貓眼石則是極為珍貴的寶石材料。金綠寶石主要產(chǎn)于花崗偉晶巖、細晶巖和云母片巖中,也作為碎屑礦物見于砂礫層中。世界上最主要的金綠寶石產(chǎn)地是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而俄羅斯的烏拉爾和斯里蘭卡分別是變石和金綠貓眼石的著名產(chǎn)地。金綠寶石亦可由焰熔法人工合成,但作為寶石材料,其質量遠遜于天然晶體。

    成因

    金綠寶石的成因有氣成熱液型礦床和偉晶巖型兩種。主要產(chǎn)地有巴西、馬達加斯加、美國等國。

    金綠寶石的變種以亞歷山大石(alexandrite)和貓眼石(cymophane)兩種最為著名。

    珠寶領域的金綠寶石是指金黃色透明的用作寶石的綠柱石,是名貴寶石。產(chǎn)于鈹偉晶巖中。礦物學領域的金綠寶石是指鈹尖晶石。

    罕見品種金綠貓眼

    金綠寶石具有貓眼效應的變種叫貓眼石;具有變色效應的變種叫變色石,二者都屬于高檔寶石的品種,都是極為罕見和貴重的。在所有寶石中,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品種很多,但在國家標準中只有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才能直接稱為貓眼,其它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都不能直接稱為貓眼。

    金綠貓眼產(chǎn)量稀少,堅固耐久,靈活美觀而顯得特別珍貴,是高貴的寶石。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常被認為是好運氣的象征,人們相信它會保護主人健康長壽,免于貧困。貓眼石常被人們稱為高貴的寶石。它和變石一起屬于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貓眼石主要產(chǎn)于氣成熱液型礦床和偉晶巖巖脈中。世界上最著名的貓眼石產(chǎn)地為斯里蘭卡西南部的特拉納布拉和高爾等地,巴西和俄羅斯等國也發(fā)現(xiàn)有貓眼石,但是非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