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化學名詞解釋:
酸堿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質量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物質物質的量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叫做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中石蕊等做酸堿指示劑來判斷是否完全中和。酸堿中和滴定是最基本的分析化學實驗,也是普通高中化學的必修課程。
實驗所用儀器 酸式滴定管 堿式滴定管 滴管架 鐵架臺 燒杯 錐形瓶等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測定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
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后調(diào)整管內(nèi)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并記下準確讀數(shù);把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該溶液潤洗過的堿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擠壓鋼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后調(diào)整管內(nèi)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并記下準確讀數(shù)。
在管下放一潔凈的錐形瓶,從堿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加入 2滴甲基橙試液,溶液立即呈黃色。然后,把錐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調(diào)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同時右手順時針不斷搖動錐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隨著鹽酸逐滴加入,錐形瓶里OH-濃度逐漸減小。最后,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時,溶液變成橙紅色。停止滴定,準確記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并準確求得滴定用去鹽酸的體積。為保證測定的準確性,上述滴定操作應重復二至三次,并求出滴定用去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然后根據(jù)有關計量關系,計算出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具體計量關系為C(A)*V(A)=C(B)*V(B),其中A(Acid)為酸,B(Base)為堿。
酸堿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項
一 搖瓶時,應微動腕關節(jié),使溶液向一個方向做圓周運動,但是勿使瓶口接觸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濺出。
二 滴定時左手不能離開旋塞讓液體自行流下。
三 注意觀察液滴落點周圍溶液顏色變化。開始時應邊搖邊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為宜),但是不要形成連續(xù)水流。接近終點時應改為加一滴,搖幾下,最后,毎加半滴,即搖動錐形瓶,直至溶液出現(xiàn)明顯的顏色變化,而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準確到達終點為止。滴定時不要去看滴定管上方的體積,而不顧滴定反應的進行。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微微轉動活塞,使溶液懸掛在出口嘴上,形成半滴(有時還不到半滴),用錐形瓶內(nèi)壁將其刮落。
四 每次滴定最好從“0.00”ML處開始(或者從0ML附近的某一段開始),這也可以固定使用滴定管的某一段,以減小體積誤差。
五 計算時應注意
A、堿式滴定管沒有用待測液潤濕,結果偏低。 B、酸式滴定管沒用標準液潤濕,結果偏高。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
人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些有機染料在不同的酸堿性溶液中能顯示不同的顏色。于是,人們就利用它們來確定溶液的pH。這種借助其顏色變化來指示溶液pH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
酸堿指示劑一般是有機弱酸或有機弱堿。它們的變色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和電離出來的離子的結構不同,因此分子和離子的顏色也不同。在不同pH的溶液里,由于其分子濃度和離子濃度的比值不同,因此顯示出來的顏色也不同。例如,石蕊是一種有機弱酸,它是由各種地衣制得的一種藍色色素。
HIn在水中發(fā)生電離
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發(fā)生下列電離:HIn═In+H+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于c(H+)增大,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可知,平衡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現(xiàn)紅色(酸色)。如果在堿性溶液中,由于c(OH-)增大,OH-與HIn電離生成的H+結合生成更難電離的H2O:
使石蕊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于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現(xiàn)藍色(堿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則呈現(xiàn)紫色。
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都是在一定的pH范圍內(nèi)發(fā)生的,我們把指示劑發(fā)生顏色變化的pH范圍叫做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各種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是由實驗測得的。
注意:強酸滴定弱堿時用甲基橙做指示劑;強堿滴定弱酸時用酚酞。其他情況可用紫色石蕊試劑。
酸堿指示劑的選擇
常見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 顏色變化 變色范圍(pH)
石 蕊 紅—藍 5.0~8.0
甲基橙 紅—黃 3.1~4.4
酚 酞 無—紅 8.0~10.0(注意:酚酞遇濃硫酸變橙色)
酸堿中和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一:
(1)酚酞:堿滴定酸時:顏色由無色恰好變?yōu)闇\紅色
(2)甲基橙:酸滴定堿時:顏色由黃恰好變?yōu)槌壬?。一般不選用石蕊。
酸堿中和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二:為了減小方法誤差,使滴定終點和等當點重合,需要選擇適當?shù)闹甘緞?。強酸與弱堿相互滴定時,應選用甲基橙。強堿與弱酸相互滴定時,應選用酚酞。強酸與強堿相互滴定時,既可選用甲基橙,也可選用酚酞作指示劑。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劑。原因是石蕊的變色范圍(pH5.0~8.0)太寬,到達滴定終點時顏色變化不明顯,不易觀察。
酸堿中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之三:常用的指示劑多是弱酸或弱堿,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較復雜的有機酸。指示劑的分子和離子具有不同的顏色,酸或堿溶液能影響指示劑的電離平衡,因此在酸或堿溶液中指示劑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中和滴定時選擇指示劑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指示劑的變色范圍越窄越好,pH稍有變化,指示劑就能改變顏色。石蕊溶液由于變色范圍較寬,且在滴定終點時顏色的變化不易觀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顏色的變化由淺到深容易觀察,而由深變淺則不易觀察。因此應選擇在滴定終點時使溶液顏色由淺變深的指示劑。強酸和強堿中和時,盡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堿時,甲基橙加在堿里,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由黃變紅,易于觀察,故選擇甲基橙。用堿滴定酸時,酚酞加在酸中,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榧t色,易于觀察,故選擇酚酞。
(3)強酸和弱堿、強堿和弱酸中和達到滴定終點時,前者溶液顯酸性,后者溶液顯堿性,對后者應選擇堿性變色指示劑(酚酞),對前者應選擇酸性變色指示劑(甲基橙)。
(4)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不發(fā)生異常導致誤差,中和滴定時指示劑的用量不可過多,溫度不宜過高,強酸或強堿的濃度不宜過大。
影響滴定結果的因素
(1)讀數(shù):滴定前俯視或滴定后仰視 (大)
(2)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 (大)
(3)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大)
(4)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后尖嘴氣泡消失 (大)
(5)不小心將標準液滴在錐形瓶的外面 (大)
(6)指示劑(可當作弱酸)用量過多 (小)
(7)滴定過程中,錐形瓶振蕩太劇烈,有少量液滴濺出 (小)
(8)開始時標準液在滴定管刻度線以上,未予調(diào)整 (小)
(9)堿式滴定管(量待測液用)或移液管內(nèi)用蒸餾水洗凈后直接注入待測液 (小)
(10)移液管吸取待測液后,懸空放入錐形瓶,少量待測液灑在外面 (小)
(11)滴定到指示劑顏色剛變化,就是到了滴定終點 (小)
(12)錐形瓶用蒸餾水沖洗后,不經(jīng)干燥便直接盛待測溶液 (無)
(13)滴定接近終點時,有少量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內(nèi)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