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潔版教材 - 簡介
“潔版”教材是指教育部門專門對《三字經(jīng)》等經(jīng)典文本進行了刪節(jié),然后重新編排后再發(fā)給學生學習的教材。這種天真而可怕的“潔版”教材,就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無菌環(huán)境,一旦學生走進目眩神迷的現(xiàn)實世界,他們可能就會失去“免疫力”。
潔版教材 - 出版目的
天真而可怕的“潔版”教材
因為擔心“帶有糟粕性的內(nèi)容”會“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山東省教育部門嚴禁該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向?qū)W生“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guī)》等。
湖北省已有部分學校專門對《三字經(jīng)》等經(jīng)典文本進行了刪節(jié),然后重新編排后再發(fā)給學生學習。
潔版教材 - 社會熱議
此事引起社會各界關(guān)注和熱議。
好心未必一定能辦好事——教育更是如此。從山東、湖北等地的“古文消毒”行動看,國學經(jīng)典終究難逃涂脂抹粉的一劫:“面目可憎”或引人“浮想聯(lián)翩”的一應刪除,只留下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的一出出。按照這個邏輯,接下來最該動刀子的就是歷史課,野史不說,就算是官家正史,也不好意思一應生長在“無菌”的環(huán)境里,總有“誨淫誨盜”的,少不了“扭曲”或“腐蝕”的——咋辦?最爽快的就是趕緊停了歷史課。
專家的擔心看起來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他們認為“昔孟母,擇鄰處”,暗藏了“環(huán)境決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現(xiàn)代社會,人要學會適應環(huán)境、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勸學詩》中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啟示的是讀書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但在現(xiàn)在,讀書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功能,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以投身社會,服務社會……說得真好。但問題是,既然“昔孟母,擇鄰處”刪了,那么“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等也不能保留,他們也是暗藏機鋒、含沙射影嘛——更重要的是,擇校費不僅要消滅,擇校問題也得“痛打落水狗”,因為讀讀“昔孟母,擇鄰處”還只是過過嘴癮,“擇?!笨墒鞘菍嵈?qū)嵉摹碍h(huán)境決定論”;而既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能要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就業(yè)率估計也不好意思統(tǒng)計了,因為你大談就業(yè),不就是變相告訴我們讀書就是為了找工作嗎?
我們要什么樣的教育?一言以蔽之,專家學者們要的是“以德報怨”的教育。《論語》中原句說,“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大致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被人家欺負了,回頭問他說,師傅,別人欺負我了,我就把臉湊上去,讓他打個夠,堅決做個動嘴不動手的良家少年,用我的美德和教養(yǎng)羞愧死他,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待你以美德,你才能拿美德對他,可是人家都打你了,你就該PK出是非曲折,即便扔個板磚飛過去也是可以的!——遺憾的是,就這么合情合理的一個解釋,偏偏被專家們搞成“以德報怨”以訛傳訛,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倡導以德報怨”的受氣包。教育如此顛倒黑白、喪盡天良,究竟是誰在“扭曲”誰?
別忘了基礎教育中還是有哲學教育的。大凡學過辯證法皮毛的人,就絕不會認為“昔孟母,擇鄰處”就是“環(huán)境決定一切”,畢竟,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內(nèi)因才是關(guān)鍵,而環(huán)境只是外因;至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只是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真實反映,我們的“書”變了,時代變了,怎么可能還會得出此般結(jié)論?
天真而可怕的“潔版”教材,就像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無菌環(huán)境,一旦學生走進目眩神迷的現(xiàn)實世界,他們還能有“免疫力”嗎?當經(jīng)典成為一塊橡皮泥,我們究竟要把孩子帶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