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良性自虐 - 概述
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人類有不愉快的感覺時,即使那種感覺來自舌頭,大腦也會悄悄釋放一種類似鴉片的化學物,這和人類愉悅時的大腦反應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人類的快樂系統(tǒng)和痛苦系統(tǒng)是有重疊的,一旦重復受到刺激,它就會越來越活躍。而苦味正是一種刺激。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羅津教授認為進化史一直在鼓勵人們接觸更多新感官,盡管我們內心混雜著好奇和恐懼。一種沒見過的漿果,也許會是新的食物來源,也有可能讓你斃命。如果我們吃了令人生疑的苦澀東西卻沒事,那就意味著我們有了一種新發(fā)現(xiàn),興奮會取代恐懼。
良性自虐的方式
啤酒消費
1、在美國加州的一條郊外小路上,一隊縮在兜帽里的年輕人正拖著步子,奔向一座藍色小平房。這群千里迢迢來自紐約甚至歐洲的年輕人,正排隊等著品嘗2010年首批稱作“Pliny the Younger”小普林尼的印度愛爾啤酒。這種啤酒是由當?shù)匾粋€俄羅斯河小釀酒坊出品的。2010年這40桶消失的速度則是8小時,它也因此成為了精釀啤酒愛好者網(wǎng)站Beer Advocate排行榜的第一名。
2、當百威、嘉士伯等大品牌都在將產(chǎn)品變得越來越清淡時,精釀啤酒業(yè)卻忙著向另一個方向飛奔。這種添加了大量啤酒花,酒精度和苦澀度都極高的啤酒,正被越來越多人推崇。美國、英國、德國等傳統(tǒng)啤酒大國是這樣,連中國、日本這樣的亞洲國家也出現(xiàn)了這個苗頭。
3、有些人天生就有奇怪的口味:臭豆腐、霉芝士,這些匪夷所思的食物在全世界都不缺粉絲,然而人們對于甜的愛好和對于苦的憎恨卻是一致的。從進化學角度講,這是有道理的。許多苦味的東西并沒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不毒死人就不錯了,所以這種偏好其實保護了我們自己,只要放一點苦的東西在舌頭上,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吐出來,或是分泌大量唾液把它沖淡。如果直接注入一些無害的苦味東西到胃里,大部分人會立刻開始惡心。
4、從這個角度想,喝苦啤酒就跟喝黑咖啡、喝檸檬汁、吃辣椒一樣,是有點變態(tài)的。沒有哪個神志正常的人會故意折磨自己,所以我們?yōu)槭裁茨芙邮苌踔料硎苓@些不討喜的味道呢,你身體發(fā)出的危險信號越強烈,你平安無事后得到的快感就越大。
科學剖析
1、對于啤酒來說,它的酒精能讓我們很High,這是讓人愉快的??酀饬业钠【坪械木凭雀?,比如說小普林尼,11%酒精度可以跟紅酒媲美了。對于豐富泡沫的追求,也許是因為它能讓那些濃烈的味道變得溫和。同樣,咖啡因的刺激也是茶和咖啡吸引我們的原因之一,就像人們?yōu)榱四峁哦】梢匀淌軣煵莸男晾币粯印?/p>
2、啤酒同樣和另一種動物喜歡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碳水化合物,苦和烈的啤酒通常含有更多麥芽,后者能釋放出大量糖分。而且如果我們頻繁地接觸一樣事物,對它的好感就會增加,這被心理學家稱為“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此外啤酒花不僅帶來苦味,也會觸發(fā)一些令人愉悅的香味:花香、松枝味、柑橘香。有些人甚至說苦啤酒有股大麻的香氣——而這是有道理的,啤酒花本身便屬于大麻科。
3、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羅津教授認為有些更深層的原因沒有被挖掘出來。他指出進化史一直在鼓勵人們接觸更多新感官,盡管我們內心混雜著好奇和恐懼。一種沒見過的漿果,也許會是新的食物來源,也有可能讓你斃命。如果我們吃了令人生疑的苦澀東西卻沒事,那就意味著我們有了一種新發(fā)現(xiàn),興奮會取代恐懼。
4、羅津教授把這叫做“良性自虐”,這就像玩蹦極找刺激一樣,你身體發(fā)出的危險信號越強烈,你平安無事后得到的快感就越大。而就我們目前所掌握的知識看來,人類是唯一會如此自虐來找快感的物種。所以那些年輕人一大早過去排隊買酒喝,就是為了滿足某種原始的人類沖動,也許是但苦烈啤酒能在如此短時間內風靡,一定還有些更急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