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豕涉河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sān shǐ shè hé ㄙㄢ ㄕㄧˇ ㄕㄜˋ ㄏㄜˊ

    三豕涉河 

    《呂氏春秋·察傳》:“ 子夏 之 晉 ,過 衛(wèi) ,有讀史記者曰:‘ 晉 師三豕涉 河 。’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 晉 而問之,則曰 晉 師己亥涉 河 也?!薄犊鬃蛹艺Z·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后多以喻文字的訛誤。 漢 蔡邕 《月令問答》:“書有轉(zhuǎn)誤,三豕渡河之類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 晉 之史記,三豕渡河,文變之謬也?!币嗍∽鳌?三豕 ”。 宋 孔平仲 《和常父》詩:“溫尋簡策評三豕,點(diǎn)綴文章學(xué)受辛?!?清 趙翼 《漫興》詩:“觀史眼漸迷三豕,導(dǎo)氣身將學(xué) 五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