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
mù yú
  • 拼 音:mù yú
  • 注 音:ㄇㄨˋ ㄧㄩ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木魚 mùyú
    [wooden fish—a percussion instrument] 一種打擊樂器,原為僧尼念經(jīng)、化緣時敲打的響器,用木頭做成,中間鏤空

  • 英文翻譯

    1.wooden fish; wooden knocker

  • 詳細解釋

    (1).佛教法器。相傳佛家謂魚晝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形,用以警戒僧眾應晝夜忘寐而思道。有兩種:一為圓狀魚形,誦經(jīng)禮佛時扣之以調(diào)音節(jié);一為挺直魚形,粥飯或集會眾僧時用之,俗稱梆。 唐 司空圖 《上陌梯寺懷舊僧》詩之一:“松日明金像,山風響木魚?!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た熳炖畲渖徲洝罚骸吧砼瘪謷旌J,手中拿個大木魚,白日沿門化飯吃,黃昏寺里稱念佛祖念南無。”《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便道:……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覺,卻那里尋得一個報曉的頭陀,買他來后門頭大敲木魚,高聲叫佛,便好出去?!薄都t樓夢》第二五回:“忽聽見空中隱隱有木魚聲?!?張?zhí)煲?《兒女們》:“他瞟了那邊一眼,瞥見五姨太太敲著木魚念經(jīng)?!?br>(2).指木魚聲。 宋 蘇軾 《宿海會寺》詩:“木魚呼粥亮且清,不聞人聲聞履聲?!?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一日,有游僧乞食於塾外,木魚瑯瑯,自辰逮午不肯息?!薄度嗣裎膶W》1979年第5期:“舉目梵宮僧寮,抬頭蒼松翠柏,滿耳木魚清磬,使人頓生脫俗之思?!眳㈤啞栋僬汕逡?guī)·法器·木魚》。
    (3).棕筍的別名。因其形如魚,故稱。 宋 蘇軾 《棕筍》詩:“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黃子魚子?!?宋 陸游 《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詩:“龍鶴作羹香出釜,木魚瀹菹子盈腹。”
    (4).木刻魚形。舊時懸于庫房前以示有馀。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府衙門職掌》:“﹝內(nèi)府供用庫﹞有油蠟等庫,廳前懸一木魚,長可三尺許,以示有餘糧之意?!?br>(5).打擊樂器。木制。通常為圓形( 廣東 音樂所用為長方形)。用小木槌敲擊。民族樂隊中,有按五聲、七聲或十二律排列成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