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解質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化學名詞解釋: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弱堿、水與少數鹽。

    弱電解質 - 簡介

    定義:在水溶液里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弱堿、水與少數鹽。

    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常數來表示。

    弱電解質 - 1、電離度的定義和計算:

    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

    電離度(α)=

    =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體積)

    【例1】 25℃時,在0.1mol/L醋酸溶液里,每10000個醋酸分子里有132個分子電離成離子。它的電離度是多少?

    解:

    【例2】在氟化氫溶液中,已電離的氟化氫為0.2mol,未電離的氟化氫為1.8mol。求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

    解:

    弱電解質 - 2、影響電離度的因素:

    內因:電解質的本性。

    外因:溫度和溶液的濃度等。

    (1)濃度的影響:

    醋酸稀釋時電離度變化的數據:

    濃度(mol/L) 0.2 0.1 0.001

    電離度(%) 0.948 1.32 12.4

    可見,電離度隨濃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濃度越稀,離子互相碰撞而結合成分子的機會越少,電離度就越大。)

    (2)溫度的影響:

    因為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因此溫度升高離子化傾向加強,又因大多數電解質電離時沒有顯著的熱量變化,這就導致溫度對電離度雖有影響,但影響并不大的必然結果。一般情況下,溫度對電離度影響不大,但水的離解過程顯著吸熱,所以溫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電離度。

    因此,用電離度比較幾種電解質的相對強弱時,就當注意所給條件,即濃度和溫度,如不注明溫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溫度和濃度時,電離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

    弱電解質 - 舉例

    【例3】下列關于電離度α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①α與濃度無關;②α值隨溫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條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④α值增大,相應離子濃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應離子物質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電離常數又叫電離平衡常數,用Ki表示。其定義為,當弱電解質電離達到平衡時,電離的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未電離的分子濃度的比值叫做該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一種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而與該弱電解質的濃度無關。因為弱電解質通常為弱酸或弱堿,所以在化學上,可以用Ka、Kb分別表示弱酸和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

    用HA表示弱酸,則其電離方程式為HA——H+A,則電離常數Ka=【H】*【A】/HA

    電離常數K與電離度α的關系可近似的表示為K=cα2(α平方)其中c為弱電解質溶液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