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LuJiaZui
英文Lu Jia Zui
陸家嘴lù jiā zuǐ
陸家嘴地區(qū)范圍
陸家嘴街道位于浦東新區(qū)西北部,東起浦東南路、泰東路,南沿陸家渡路,西部和北部緊靠黃浦江,陸地面積為2.10平方公里,居民2.53萬余戶,6.90萬余人,設24個居民委員會。辦事處在浦東新區(qū)福山路55號。
陸家嘴地區(qū)又有大陸家嘴、小陸家嘴、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之說。小陸家嘴:“浦東南路、東昌路內”,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南浦大橋-龍陽路、楊浦大橋-羅山路內”,即內環(huán)浦東部分。
陸家嘴街道:2006年,梅園新村街道更名為陸家嘴街道。辦事處駐沈家弄路356弄12號,郵編200120。
陸家嘴交通路線
交通線路:地鐵二號線陸家嘴站、81(東昌路地鐵站-高橋)、82(陸家嘴地鐵站-耀華)、574(現為454、寧海西路金陵中路-洪山路德州路)、581(人民廣場-周浦)583(陸家嘴地鐵站-凌兆新村)、870(世界路新江灣城-陸家嘴)980(云臺路楊南路-人民廣場西藏中路)、隧道三線(上海火車站-其昌棧渡口)、隧道四線(普安路延安東路-上??萍拣^地鐵站)、隧道五線(已撤銷)、隧道六線(銀山路金口路-人民廣場武勝路)、旅游三號線
陸家嘴名字的由來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征。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據上海地方志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 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 地猶如一只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于陸深的 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陸家嘴地區(qū)歷史
明永樂年間,黃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匯后,折向東流,東岸形成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明代翰林院學士陸深,生卒于此,故稱這塊灘地叫陸家嘴。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高巷浜、謝家浜、東洋涇浜、陸家嘴港等。明末清初,境內西南和中部有散居漁民,后來形成彭家宅。清乾隆年間,為防汛和抵御咸潮筑有護塘,塘外為荒灘,塘內有護塘溝,江蘇等地船民來此定居,逐漸形成楊家毛、喻家門、花園石橋、冶坊橋等自然村宅。清嘉慶年間形成王家門小村落。清道光年間又形成張家堰、吳家弄、姜家弄等自然村落。
清同治元年(1862年)后,英、美、法、日、德等國,在境內先后辟建倉庫、碼頭、堆棧、工廠。同治十年,清政府建立輪船招商局,并在爛泥渡建北碼頭,在陸家嘴設立南棧房。英商在爛泥渡建太沽棧。在陸家渡有法商永興棧,德商瑞記洋行火油池等。陸家嘴沿江先后建起英商祥生鐵廠、日商黃浦造船所、日華紗廠、英商茂生紗廠、英美煙廠等。民族工商業(yè)也在此興辦天章造紙廠、熒昌火柴廠、鴻翔興船舶修造廠等。爛泥渡地區(qū)商業(yè)漸趨繁榮,大宗家用器具、磚瓦竹木等建筑材料,各類土特產等均以此為集散地,逐漸形成商業(yè)街??箲?zhàn)期間,境內商業(yè)由爛泥渡路和陸家嘴路,逐漸移向東昌路。境內自南向北,設有陸家渡、爛泥渡、游龍路、隆茂棧、春江、墳山、小南洋、泰同棧等8個舢版對江渡?,F大部渡口被工廠、倉庫等所占,僅存東昌路、泰同棧、陸家嘴3個輪渡站。
解放后,東昌路成為浦東地區(qū)最繁榮的一條商業(yè)街。有百年老店松盛油醬店、大鴻運酒樓、東方羊肉面店、德興館等名特商店,其他各類商店,一應齊全。新辟東寧路與陸家嘴集市貿易市場。
1992年,境內有市屬工業(yè)26家,區(qū)屬14家。其中有年創(chuàng)匯2000萬美元的上海腸衣廠,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經營的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日產鮮奶26萬瓶的上海乳品三廠等。開發(fā)開放浦東后,境內商業(yè)、金融業(yè)也有新的發(fā)展。自1980年起,在東昌路兩側開設中國農業(yè)銀行、浦東電話局、滬東商場、常青花店、麗華家電商店、遠東電梯廠第一門市部、紅江服裝店等數十家。東昌路東段的南側開辦了交通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浦東分行,上海信托貿易投資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浦東分公司等金融機構。1992年在境內又開設東方航空公司浦東售票處和建設銀行、上海投資信托公司浦東證券營業(yè)部等。
解放后,通過社會改革和整頓,境內居民委員會組織不斷得到健全。1958年起,街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60年,先后有1000余名家庭婦女走上工作崗位,組織起一批里弄生產組、托兒所、食堂和加工場等街道集體企事業(yè),1984年5月全部劃歸區(qū)集體事業(yè)管理局。1979年創(chuàng)辦街道合作社,有服務、飲食等行業(yè)。現已發(fā)展到20余戶。1984年下半年又興辦街道工商企業(yè),今已發(fā)展到47戶。1992年底,總營業(yè)額2921.87萬元,利潤216.58萬元。其中街道辦企業(yè)營業(yè)額1887.82萬元,利潤124.4萬元;合作社營業(yè)額652.18萬元,利潤34.3萬元;民政福利企業(yè)營業(yè)額381.87萬元,利潤57.88萬元。私營企業(yè)稅收32.25萬元,個體工商業(yè)稅收45.96萬元。
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從浦城路以東到浦東南路,拆除東昌路沿街兩側商店與民房,建高層與多層住宅和商店,道路也從原寬14.5~20米拓寬到24米。先后填平楊家溝、西小石橋、高郵浜、陸家渡浜等河流。改建和拓寬陸家渡路、田度路、東昌路、東寧路、陸家嘴路、浦東南路和泰東路等,改造境內所有彈街路有19027平方米。2000戶居民使用液化氣。拆除西小石橋、吳家弄、朱家宅等簡屋棚戶,陸續(xù)興建了長航、長田、桃園、東昌、東園等新村住宅。一些高層建筑也先后拔地而起,至1992年底新建筑面積已達53萬平方米。浦東南路西小石橋居民已動遷,該地建筑一幢18層綜合性金融辦公的銀都大廈。在黃浦區(qū)工人體育場原址,建高度約90米的浦東海關大樓,它與浦西老海關大樓隔江相望。境內已破土動工還有新上海大廈、招商大廈、建設銀行大廈、三利大廈、證券大樓和上海導航中心。
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對原有的三個輪渡站進行擴建,又新建了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
陸家嘴地區(qū)科教文衛(wèi)情況
境內及附近教衛(wèi)設施有東方醫(yī)院、東昌路地段醫(yī)院、浦東第二圖書館、浦東新區(qū)教育學院分院、上海海事大學、群星職業(yè)學校等,還有中、小學、幼兒園40余所,技校5所和街道文化中心,成人和少兒圖書館、科普站等。街道設社區(qū)服務中心,在1987年成立的敬老院、工療站、福利工場和專收低能、癡呆兒童的浦城童心康樂所。隨著浦東的開發(fā),陸家嘴地區(qū)興建了高468米,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境內文物古跡曾有明代陸深的住宅“后樂園”,陸深墓及其祖塋,陸氏家廟,陸家祠堂等,現均已湮沒。另外在浦東南路東昌路交界處曾挖掘出清代古墓5座,出土玉帶、玉壁、金銀珠寶等16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