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紅海灘位于盤錦市西南端,綿延于雙臺子河口入海口防潮大堤百余里的沿海灘涂上。這里覆蓋著鹽堿地特有的植被——堿蓬草,每年五月份長出地面,初為綠色,在太陽的照射和海水的沖刷下,至九、十月間便慢慢地由綠變紅、由紅變紫,像一幅巨大的猩紅色地毯鋪展在延綿百余華里的平闊海灘上,景色蔚為壯觀。每年四月,雙臺子河口入海處,太平洋 斑海豹長途跋涉在此產仔繁衍,成群結對的丹頂鶴在此棲息覓食。一望無際的紅海灘丹鶴翔飛,翠葦點綴,令人嘆為觀止。
“紅海灘”只在盤錦的沿海灘涂出現(xiàn),其他沿海地區(qū)尚未發(fā)現(xiàn),而“堿蓬菜”在其他地區(qū)也有生長,卻不像這里的變紅變紫。因此,盤錦“紅海灘”堪稱“自然之謎”、“世界奇觀”。“紅海灘”一帶還棲息著236種鳥類,其中有丹頂鶴、黑嘴鷗等國家一、二類珍稀野生保護動物三十多種,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已使這塊寶地成為遼河旅游的“金三角”,神奇的“紅海灘”已被列為“遼寧五十佳景”之一,成為遼寧省旅游局對外整體推出的國際旅游路線。
每當潮消灘闊,簇簇堿蓬猶如出水珊瑚,猶如綿綿紅毯,猶如天邊的紅霞,與葦洲碧濤遙相呼應,時而又有水鳥翱翔空際,時而又有毛蟹出入泥穴,共同織就一幅生機盎然、雄奇遼闊的畫卷,向人們展示著大自然無限博大的胸懷。在這里,游人們無不觸目感慨,漫步在“紅地毯”上,游人最能領略到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紅海灘坐落于盤錦的紅海灘風景區(qū)總面積20余萬畝,以舉世罕見、聞名遐邇的紅海灘為特色,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規(guī)模最大的濕地資源為依托,以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為背景。這里有碧波浩渺的葦海,有數(shù)以萬計的水鳥,有一望無際的淺海灘涂,是一處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tài)旅游系統(tǒng)。
【紅海灘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觀】
海的滌蕩與灘的積沉,是紅海灘得以存在的前提;堿的滲透與鹽的浸潤,是紅海灘得以紅似朝霞的條件。
從紅海灘景區(qū)的接待中心到主景區(qū)還有一段路程,途中會經(jīng)過望不到邊的蘆葦蕩、水禽園、月牙灣濕地公園,最終到達目的地——天下奇觀紅海灘。
織就紅海灘的是一棵棵纖弱的堿蓬草——即一種適宜在鹽堿土質——也是惟一一種可以在鹽堿土質上存活的草。她每年4月長出地面,初為嫩紅,漸次轉深,10月由紅變紫。她不要人撒種,無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鹽堿鹵漬里,年復一年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光陰荏苒中,釀造出一片片火紅的生命邑澤。
紅海灘風景區(qū)的游客接待中心是集賓館、溫泉洗浴、休閑娛樂等設施為一體的三星級建筑,被面積達2萬余平方米的人工湖所掩映。工作之余,離開喧囂的都市,小住幾日。泛舟于碧波或垂釣于庭榭,一定會有全新的感覺。
繼續(xù)驅車前行,當看到路邊的丹頂鶴標志時,就意味著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盤錦雙臺子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這里保存著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濕地環(huán)境。里面生活著260種鳥類,399種野生動物。雙臺子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985年被列為市級自然保護區(qū),1987年升為省級,1988年被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1993年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絡”,1996年被納入“東亞,澳大利亞涉禽遷徙航道保護區(qū)網(wǎng)絡”,目前正申請加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絡”。
距北京600多公里的遼寧盤錦有一片海灘,秋天一到,海邊的植物慢慢變紅,大片紅色鋪滿整個海灘,異常壯觀。盤錦盛產大米、河蟹,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有86萬畝世界上最大的葦田,還有野生的丹頂鶴。
紅海灘曾經(jīng)救人性命
北方的深秋,溫度已經(jīng)降到10℃以下,京沈高速路旁整齊的楊樹葉子早就變黃,前面的車把地上黃色的落葉卷起,仿佛成群的蝴蝶在秋風中起舞。
開車5小時后,進入遼寧盤錦,路邊到處是遼河油田高聳的井架、金黃色的抽油機和交織的輸油管道、棋布的泵站,勤勞的“磕頭機”不知疲倦地工作著,一派工業(yè)氣氛。
出盤錦朝西南行約1小時,我們的車便開上了橫亙的攔海大堤,紅色的“紅堿蓬”大片而整齊,從堤下一直鋪至大海邊,覆滿了雙臺河口的大片灘涂,這便是綿延百里的奇觀“紅海灘”。遠處的水鳥在淺灘上覓食嬉戲。
“看!那邊有鶴!”順著同伴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極遠處有丹頂鶴舞動的身影。第一次在戶外曠野中看到野鶴,雖然鶴離我們很遠,只能從望遠鏡里觀察,但是我們仍然激動萬分。
這里的海灘為什么會是紅色的呢?在這片寬達1500米、綿延海灘百余里的平坦而廣闊的海灘上,生長著大面積整齊的堿蓬菜和蘆葦。“堿蓬菜”被當?shù)厝朔Q為“荒堿菜”,每年5月份在這片泥性海灘上生長出來,6、7、8月份長到約一尺高,顏色由碧綠轉成紅,9至11月變成棕紅色。這種堿蓬菜不僅顏色熱烈,很有觀賞價值,且可以食用。這種植物是盤錦的“特產”,其他地方?jīng)]有,非常適合于在鹽堿地里生長,而鹽堿地里不適合其他植物生存,所以堿蓬菜便自由自在地生長起來,海水浸泡次數(shù)越多,其顏色就愈濃重。
上世紀60年代的三年困難時期,紅海灘也曾成為救命灘。灘邊的漁民村婦曾采來堿蓬菜的籽、葉和莖,摻著玉米面蒸出來紅草饃饃,幾乎拯救了一整代人。
漁船上海水煮小蝦
紅海灘碼頭坐落在遼河三角洲的入海口處,“九曲廊橋”全長680米,全部由木樁支撐,廊橋自岸邊逶迤而行,直探進海中。上千根木樁在灘地上傲然拔起,舒展地臥在波濤之上。白色的海鷗在我們的身邊飛舞。
我們聯(lián)系了一只漁船去出海。有了這條船,我們可以看鳥,還可以和紅海灘更近距離接觸。漁船沿遼河縱深的河道向大海開去,機動船的轟鳴引得無數(shù)只海鳥振翅高飛,它們穿梭于云間天際的妙曼身影令人無比陶醉。
這條船是一條打蝦船,船頭熱氣騰騰地燒著一口大鍋,我們好奇地伸頭去看。哇!里面煮著一大鍋小蝦。原來船老大非常好客,我們剛上船就給我們煮好的剛剛打上來的小蝦。這里的小蝦是直接用海水煮的,雖然個子不大但是味道卻十分鮮美。我們每個人手里抓著一大把小蝦,吃得不亦樂乎。
蘆葦蕩邊還有“動物醫(yī)院”
在遼東灣北岸,水陸相互拉鋸的地帶,有一片東西寬28公里、南北長130公里的世界最大的葦海。此時正是深秋時節(jié),朵朵蘆花飛雪,飄渺如煙。綿密的葦蕩,把空氣過濾得纖塵不染。我們漫步在蘆園窄窄的棧道上,閉上眼做幾次深呼吸,心肺似也被葦香洗得透亮。
這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沼澤濕地,每年陽春三月,候鳥陸續(xù)南來,天空鳥陣如云,灘頭水畔,鶯歌燕舞,沼澤里的小魚小蝦小蟲,構成了與鳥類相依存的生物鏈。這里既是我國丹頂鶴繁殖的最南限,也是迄今為止世界瀕危動物黑嘴鷗最大的繁殖地。茫茫葦海中架著一座14米高的放鶴亭,是觀鳥的絕佳位置。
這里的蘆葦不僅是用來觀賞,五大國營葦場,年產36萬噸優(yōu)質造紙原料。當年“毛選”用紙使用的原料出自這里,就足以證明這里的蘆葦是最好的造紙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