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刻鵠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huà hǔ kè hú ㄏㄨㄚˋ ㄏㄨˇ ㄎㄜˋ ㄏㄨˊ

    畫虎刻鵠(畫虎刻鵠) 

    (1).《東觀漢記·馬援傳》:“與兄子 嚴(yán)敦 書曰:‘學(xué) 龍伯高 不就,猶為謹(jǐn)飭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 杜季良 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焙笠浴爱嫽⒖贴]”比喻好高騖遠,終無成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寫山水訣》:“ 黃子久 散人……畫山水宗 董巨 ,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作寫山水訣,亦有理致。邇來初學(xué)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髣髴者,正所謂畫虎刻鵠之不成也?!?/p>

    (2).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西游記》第三七回:“ 三藏 道:‘那怪既神通廣大,變得與你相同……我徒弟縱有手段,決不敢輕動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説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卻不是畫虎刻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