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麻彩石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dān má cǎi shí

    丹麻彩石

    丹麻彩石學名為“葉蠟石”,產于青海省涅中縣丹麻鄉(xiāng),故名“丹麻彩石”,又稱昆侖彩石。其產于當?shù)?0厘米厚呈帶狀縱橫的山脈土層之內,呈晶體色紋或瓣紋。顏色由白、黃褐、紅褐、紫、橙等組成,局部呈微透明或半運明,色澤談雅柔和,花紋自然流暢,層次鋁落有致,花紋有的似潺潺流水,有的似驚濤駭浪,有的似燦爛朝霞,神采各異,是很好的觀賞奇石。

    丹麻彩石有兩大類,一類為“凍石”,石質較軟,通稱“軟玉”,有潤滑之感。顏色有雪白色、乳白色、乳黃色、褐色和紫色等,最適合雕刻小型的工藝品,如章紐、印泥盒、大頭牛、牦牛、觀音和達摩等。質量上乘的彩石尤以石質透明的“水晶凍”,瑰麗多彩的“瑪凍”和花紋精巧的“腦紋凍”為最佳。另一類為“雪花石”,呈白色,因石內含雪花狀的花紋而得名。

    彩石雕刻有圓雕、薄意、浮意、高浮意、透雕、鏤空和鑲嵌制品等多種技法,藝人們往往根據(jù)石形、石紋、石色和花紋層次來選定題材,經過精雕細刻,制成花樣繁多、令人心曠神怡的購物精品,諸如筆架、彩石珠、花插、座屏、鎮(zhèn)紙、酒具、臺燈,以及形象逼真的人物、動物、花鳥、山水景物等等,均為觀賞和收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