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
hé qi
  • 拼 音:hé qi
  • 注 音:ㄏㄜˊ ㄑ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1) 基本義:(形)態(tài)度溫和。對(duì)人和氣。(作謂語)
    (2) 和睦。他們彼此很和氣。(作謂語)
    (3) (名)和睦的感情。咱們別為小事傷了和氣。(作賓語)
    [構(gòu)成]
    偏正式:和(氣
    [反義]
    粗暴、蠻橫、厲害、兇惡

  • 近義詞

    和睦、暖和、和緩、和煦、和善、溫順、溫柔、溫存、溫和、良善、和藹、善良、仁愛、平和、和悅、和好、親睦、親善

  • 反義詞

    蠻橫、粗暴、粗魯、兇狠、兇暴、兇惡、兇橫、兇殘

  • 英文翻譯

    1.(態(tài)度溫和) gentle; kind; polite

  • 詳細(xì)解釋

    ◎ 和氣 héqi
    [friendly feelings] 和睦的感情
    別傷了和氣
    ◎ 和氣 héqi
    [gentle;kind;polite]態(tài)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1).古人認(rèn)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萬物由此“和氣”而生。《老子》:“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薄俄n非子·解老》:“孔竅虛,則和氣日入?!?唐 劉商 《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氣氤氳孕至靈?!?宋 王安石 《次韻和甫春日金陵登臺(tái)》之一:“萬物已隨和氣動(dòng),一樽聊與故人來?!?br>(2).引申指能導(dǎo)致吉利的祥瑞之氣。 漢 王充 《論衡·講瑞》:“瑞物皆起和氣而生?!薄吨熳诱Z類》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兩説:第一是感召和氣,以致豐穰;其次只有儲(chǔ)蓄之計(jì)?!?明 楊慎 《詞品·雪辭》:“滿天和氣,太平有象。”
    (3).溫和的氣度。《禮記·祭義》:“有和氣者必有愉色。”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 伯淳 既見,和氣藹然見眉宇間?!?br>(4).指態(tài)度溫和?!缎咽篮阊浴な遑瀾蜓猿汕傻湣罚骸?劉君薦 極是為人和氣,鄉(xiāng)里見愛,都稱他 劉官人 ?!?老舍 《駱駝祥子》一:“﹝ 祥子 ﹞心里舒服,對(duì)人就更和氣?!?br>(5).和睦融洽。 宋 陳師道 《南柯子·賀彭舍人黃堂成》詞:“萬家和氣賀初成,人在笙歌聲里暗生春?!薄睹鞒苫f唱詞話叢刊·開宗義富貴孝義傳》:“衣服不曾分你我,家中和氣不曾分。” 趙樹理 《登記》:“ 小晚 這一家……日子也過得,家里也和氣。”
    (6).指和睦的感情。《三國(guó)演義》第四九回:“你如何來追趕?本待一箭射死你來,顯得兩家失了和氣?!?老舍 《茶館》第一幕:“都是自己弟兄,別傷了和氣呀!”
    (7).猶元?dú)猓恢袣狻V嗅t(yī)謂人體內(nèi)能使各器官發(fā)揮機(jī)能的原動(dòng)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yǎng)氣》:“若銷鑠精膽,蹙迫和氣,秉牘以驅(qū)齡,灑翰以伐性,豈圣賢之素心,會(huì)文之直理哉?” 宋 沉作喆 《寓簡(jiǎn)》卷八:“清晨榮衛(wèi)流行,法當(dāng)省節(jié)語言,葆惜和氣。” 明 陸深 《停驂錄摘抄》:“﹝ 神宗 問﹞:‘聞卿攝生亦有道乎?’ 潞公 對(duì):‘無他,臣但能任意自適,不以外物傷和氣,不敢做過當(dāng)事?!?br>(8).指調(diào)和血?dú)狻?宋 葉適 《橘枝詞記永嘉風(fēng)土》之二:“只消一盞能和氣,切莫多盃自害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