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姓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chéng xìng

    程(Chéng)姓源有五

    1、出自風姓,以國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

    重、黎是古史傳說中的“五帝”時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喬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國。古程國的地望在漢晉時期的洛陽上程聚,也就是現(xiàn)在河南省洛陽和偃師交界處。程國的居民以國名為氏,于是就產(chǎn)生了程氏。

    2、以地名為姓。

    傳說,周宣王之時,重黎的裔孫程伯休父入朝為大司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東滕州東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陜西咸陽市東,也有人說在今洛陽市東),他的子孫有一部分人以地為姓,稱程姓。

    3、出自商、周之際的伯符之后。

    據(jù)資料記載,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獻“泰山之車、井中之玉和雙穗之禾”這“三異之端”有功,被周王封在廣平的程地,后世子孫以國為氏,稱程姓。實則伯符是重和黎的后代。

    4、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為姓而改。

    據(jù)史料記載,春秋時,晉國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長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絳縣東北),其后裔以邑為姓,稱程姓。

    春秋時期晉國出現(xiàn)了一些勢力強大的姓族。荀姓就是其中之一。荀姓在西周時聚居在今山西省臨椅縣南部,后來遷到新絳縣西。荀林父、荀賓、荀家、荀會等人都是晉國著名的卿大夫,是對晉國政局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晉國大夫荀駱的采邑就是程邑。有人說這個程邑就是關中地區(qū)咸陽東北的程邑。但是當時咸陽附近應該屬于秦國的領地,晉國雖曾擁有“河西八城”,它的領地也難到達咸陽附近。因此我們認為,作為茍驩采邑的程邑, 應該在今山西省境內(nèi)。因為驩的采邑名叫程邑,他的子孫就以邑為氏,改姓程氏。

    5、別的民族和姓氏改為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