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動物間諜,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動物攜帶間諜裝備去充當間諜獲取機密。美國同樣也在研制電子特工,通過給昆蟲植入芯片來完成任務。
動物間諜-概述
動物間諜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初期,“蓋倫組織”(聯(lián)邦德國情報局前身)沒有無線電,只好利用動物來進行聯(lián)絡工作。1953年,他們在格利尼克湖訓練了一只大天鵝。特工人員把情報放在小塑料袋里,藏在天鵝翅膀下面;讓它從東岸波茨坦游到西岸,然后再帶著指示游回東岸。這只天鵝一直忠誠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從未出過差錯。每當這只天鵝從一座橋下游過時,守橋的蘇聯(lián)士兵還向“蓋倫組織”的這位密使丟食面包呢。
動物間諜-著名案例
動物間諜
間諜小狗
1942年,太平洋戰(zhàn)爭正在激烈地進行,一位年輕的德國女子每天都帶著寵物小狗出來散步,她散步的地方大都在日軍的港口附近。
港口是日本重兵守護的要地,但這個德國女郎已與這里的守衛(wèi)士兵混得很熟了,小狗也成了這些士兵的好伙伴,它常被士兵帶進軍營,有時小狗自己還要單個兒跑到火炮集中的陣地旁亂竄。一天,那位神秘女郎和她的寵物都不見了,代替他們的則是美軍狂轟濫炸的飛機。
原來那個神秘女郎是美國間諜,而她的小狗的一只眼中裝有微型攝影機,它是協(xié)助這位美國諜報人員拍攝日本駐扎在港口軍隊的陣地和兵力部署情況的。由于小狗得到士兵的喜愛,它拍攝到了一些軍事要地的照片。
間諜海豚
古巴導彈危機中,赫魯曉夫在把導彈運到古巴的同時,也派去了一些潛艇和軍艦。
夜晚,一只海豚敏捷地游向停泊在港灣的蘇聯(lián)核潛艇,把一個微型探測器輕輕地吸附在它的底部,然后向大海深處游去。幾天過去了,那頭海豚又游向那艘潛艇,帶走了那個秘密工作著的探測器。這頭名叫“間諜”的海豚,是名副其實的美軍間諜,它的任務是把竊聽器吸附在蘇聯(lián)的船底上,竊聽艦艇發(fā)動機的機密。事后再取回竊聽器。借助海豚的幫助,美軍成功地探測到了蘇方的機密情報,而蘇方卻一無所知。
間諜袋鼠
蘇聯(lián)馬戲團有一只名叫薩夏的袋鼠。誰也想不到,這只袋鼠竟是非常出色的克格勃間諜。它肚袋內(nèi)常常藏有絕密文件等,并隨馬戲團巡回演出之機,將這些文件帶入他國。
袋鼠薩夏曾到世界上兩百多個城市執(zhí)行過任務,而從未被懷疑過。透露這消息的是蘇聯(lián)前克格勃特工里奧涅德·馬利克。馬利克曾在這個馬戲團演小丑,他說:“用袋鼠傳送文件,是莫斯科克格勃頭子的主意,人們通常不會檢查袋鼠的肚袋,容易蒙混過關。除了文件外,克格勃還在袋鼠肚袋內(nèi)藏微型膠卷及其他有價值的情報。為了不被他國特工覺察,袋鼠薩夏還獲得了一本偽造的澳洲護照。這一做法十分奏效,它蒙騙了許多特工,他們只知道追查一位名叫薩夏的人,豈知護照和名字卻是只動物———袋鼠,這是那些特工們從未料到的?!?/p>
動物間諜-新科技
動物間諜
美軍秘制“動物間諜”
美國軍方的一個科研小組正在秘密制造一種“電子動物特工”:通過在蒼蠅、甲蟲、老鼠、飛蛾、鴿子和鯊魚的大腦內(nèi)植入芯片,從而遠距離遙控它們尋找炸彈或刺探敵方運動,在毫無察覺情況下完成各種危險的“間諜任務”!
這一驚人密聞是由即將出版的《新科學家》雜志披露的。與機器人相比,這種“電子動物特工”有許多優(yōu)勢,譬如,鯊魚、飛蛾和老鼠都有著驚人的嗅覺,可以探測到極微量的化學物痕跡。而一旦在它們的身體內(nèi)暗藏了遙控裝置,就很難和其他普通動物區(qū)分開,堪稱“完美特工”。
前景
參與高級研究計劃局昆蟲—微機電系統(tǒng)整合工程初期籌劃的亞利桑那大學科學家查爾斯·希金斯說:“我們有很多構想?!?/p>
半機器生物體與機器人相比優(yōu)勢明顯。鯊魚、飛蛾和老鼠對氣味的敏感性能用于辨別氣味微弱的化學制劑來源。電子元件藏在生物體內(nèi),使這些動物“偵察兵”表面看來和普通生物沒有區(qū)別,不容易被注意。
美國軍方也參與了半機器生物體研發(fā),撥款支持從遠程控制老鼠到電動甲蟲的研發(fā)工程。
“老鼠偵察兵”的大腦裝有控制電極,經(jīng)訓練后可辨別人體和爆炸物的特殊氣味。搜尋過程中,老鼠攜帶的攝像機還能把拍攝圖像傳輸?shù)娇偪刂破?。不過目前美國已停止資助這一研究。原因之一,是老鼠攜帶攝像機和其他設備后體積太大,不適合隱藏。高級研究計劃局轉(zhuǎn)而研發(fā)半機器昆蟲。
《新科學家》評論說:“如果科研小組按目前狀況不斷推進,以后停在墻上的蒼蠅可能真的會變成間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