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 韻書 yùnshū
[rhythmic dictionary] 我國(guó)古代按韻編排的字書,現(xiàn)存的韻書大都先分平、上、去、入四聲,再分韻部
《廣韻》是一部韻書
分韻編排的字典。為寫作詩(shī)、賦、詞、曲者檢索韻字之用?,F(xiàn)存韻書,大都先分四聲,再分韻部。凡同聲調(diào)、同韻的字為一部,取其中一個(gè)字為標(biāo)目,用反切注音。最早的韻書是 三國(guó) 魏 李登 《聲類》、 晉 呂靜 《韻集》,久已亡佚。 隋 陸法言 《切韻》,原書亦不傳。 宋 陳彭年 等著《廣韻》,分韻太繁,不便應(yīng)試作詩(shī)之用。 金 人始并為一百零六韻,即后來所謂“平水韻”。 元 、 明 、 清 以來,文人作詩(shī),都以“平水韻”為標(biāo)準(zhǔn),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