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桂味guì wèi
桂味(又名帶綠)
果實性狀
果實品質(zhì)極佳期,以細核、肉質(zhì)爽脆、清甜、有桂花味而聞名。果圓球形或近圓球形,中等大,縱徑2.9~3.7厘米,橫徑3.2~3.4厘米,平均單果重約17克;果皮淺紅色,皮薄且脆,龜裂片凸起呈不規(guī)則圓錐殂,近果頂及果蒂部龜裂片較細密,向果中部逐漸增大,裂片峰尖銳刺手,裂紋顯著,縫合線明顯,窄深且有些凹陷;果肩平,果頂渾圓,果梗直徑2.1毫米,果蒂直徑3.3毫米,種柄細而不明顯;果肉乳白色,厚1.1厘米,肉質(zhì)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8~83%,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
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丙29.48毫克,酸0.21克;種子有正常發(fā)育(大核)與退化(焦核)兩種,正常發(fā)育的種子長橢圓形,長1.2~1.8厘米,寬0.6~0.9厘米,平均重0.4~0.6克。
本品種有名"鴨頭綠"者,一般見于羅崗的老樹,果肩上有墨綠色斑塊,果皮淡紅帶綠,故名"鴨頭綠"。是較優(yōu)良的鮮食品種。
植株形態(tài)
植株高大,500年生樹高16米,冠幅13米,主干周徑2.3米,樹皮灰褐色,較平滑,枝條疏散細長,易折斷,略向上舉。小葉2~3對,對生、間有互生,長橢圓形,較疏生,葉色淡綠,有光澤,長7~9厘米,寬2.5~3.8厘米,邊緣向內(nèi)卷,先端短尖。花枝細長,花序長約23厘米。
生物學特性
在廣州市郊區(qū)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開花,花期約25~30天。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果熟。每穗果數(shù)少,幼果期怕雨,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平原、山地均能種植,耐旱,可以上山栽培,但枝脆,抗風力稍弱。豐產(chǎn)年份常因異品種授粉的影響而出現(xiàn)大核現(xiàn)象。桂味樹勢較強,幼年結果樹需要進行控梢促花措施才能開花結果。近年一桂味成為粵港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種。
品種評價
產(chǎn)果中等。味香甜爽脆,品質(zhì)風味極佳。適應性強,山地、平原均能生長良好,特別在花期較干旱的地區(qū)更宜發(fā)展。缺點是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