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賦
gēng fù
  • 拼 音:gēng fù
  • 注 音:ㄍㄥ ㄈㄨ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漢 代以納錢代更役的賦稅。男子年二十三至五十六,按規(guī)定輪番戍邊服兵役,稱為更。不能行者,得出錢入官,雇役以代?!稘h書·昭帝紀(jì)》:“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者正卒無常人,皆當(dāng)?shù)鼮橹辉乱桓?,是謂卒更也。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月二千,是謂踐更也。天下人皆直戍邊三日,亦名為更,律所謂繇戍也。雖丞相子亦在戍邊之調(diào)。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當(dāng)自戍三日,不可往便還,因便住,一歲一更。諸不行者,出錢三百入官,官以給戍者,是謂過更也?!薄逗鬂h書·明帝紀(jì)》:“又所發(fā) 天水 三千人,亦復(fù)是歲更賦?!?李賢 注:“更,謂戍卒更相代也;賦,謂雇更之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