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假離婚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中國式假離婚 - 簡介

    “中國式假離婚”,是指中國大陸夫妻雙方為了滿足一方或雙方的某種需求,一致同意辦理離婚手續(xù),并且同時商定,在目的達到后再辦理復婚手續(xù)?!爸袊郊匐x婚”是隨著拆遷補償、買二套房、逃避夫妻債務、孩子上學等問題而粉墨登場的,并且成為獲取利益的工具。

    中國式假離婚 - 現(xiàn)象

    2010年10月,房產限購令政策實施后,中國大陸各地婚姻登記處離婚異常熱鬧,在寧波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一對夫妻連續(xù)離兩次婚的荒唐事。

    2011年1月初,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南京市的離婚人數(shù)從2001年比2000年度多出96人,再到2006年比2005年多出2854人,一直到2010年比2009年多出14574人。

    其實,在中國內地各個城市,為拆遷多得一套安置房而離婚早已不是新聞。中國式的“假離婚”隨著在拆遷補償、買二套房、逃避夫妻債務、孩子上學等問題而粉墨登場,成為獲取利益的工具。這條獲取利益的成功捷徑讓很多夫妻紛紛復制效仿。

    中國式假離婚 - 形式

    一、通謀離婚,即婚姻當事人雙方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暫時離婚,等目的達到后再復婚的離婚行為;

    二、欺詐離婚,即一方當事人為了達到離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詐手段向對方許諾先離婚后再復婚,以騙取對方同意暫時離婚的行為。

    中國式假離婚 - 成因

    中國式假離婚的發(fā)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為了子女上學、落戶;有的是為了逃避計劃生育政策;有的是為了逃避贍養(yǎng)老人;還有的是為了在單位分房子;也有的是為了辦理出國手續(xù)更加方便。

    也有的本身就是一方為了達到和對方離婚的目的,而編造了種種離婚的理由誘使對方“上鉤”,在對方上鉤后,又拒絕辦理復婚手續(xù),致使對方在感情上受到傷害,或在財產分割上受到損害。

    此外,中國式“假離婚”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主要是大家對一些政策安排、資源分配有意見。為了逃避債務、獲取更多安置房等目的而假離婚,說明了制度政策上的漏洞。

    中國式假離婚 - 隱患

    “中國式假離婚”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帶來了多重隱患。

    浙江律師嚴業(yè)周認為,如果夫妻本身感情不錯,“假離婚”的問題可能不會馬上暴露,但如果有積怨或對方見異思遷等因素存在,“假離婚”就會為日后矛盾的爆發(fā)埋下隱患。此外,假離婚獲取利益還有可能存在法律上的隱患。

    有專家也認為,在法律上,婚姻是自由的,即使夫妻雙方為各種目的而離婚,其離婚的意思表示也是真實存在,受法律保護的。夫妻雙方一旦辦理離婚登記后,婚姻關系就已解除,是否復婚,均由當事雙方自愿決定。這是第一個風險,由于“假離婚”同樣受法律保護,如果對方是見異思遷的人,夫妻“假離婚”后,另一方將是事件中的受害者和犧牲品。

    除了面對弄假成真、人財兩空的風險之外,假離婚還面臨著法律、財產等方面的風險。為消除房產、財產等記錄,雙方假離婚時往往會協(xié)議將房產、錢財劃歸一方所有,而如果假離婚弄假成真,一方將會受到損失。并且,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在離婚后復婚,結婚前雙方各自擁有的財產屬于個人財產,不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而如果假離婚一旦被銀行征信系統(tǒng)識破,將會降低信譽等級。按照有關規(guī)定,房產管理部門如果發(fā)現(xiàn)購房人是假離婚,其享有的購房優(yōu)惠將被取消,這樣假離婚者不僅得不到好處,還在信用上大打折扣。

    中國式假離婚 - 各方評論

    業(yè)內人士認為,“假離婚”是對資源分配不公的一種訴求表達。

    有法律人士認為,這不僅是對神圣婚姻的褻瀆,更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有網(wǎng)友稱“應出臺‘限離令’,每人限離婚一次,并且離婚后不允許同居,一經查實(離婚后同居),不得辦產權證”“離婚后復婚的,要考慮家庭現(xiàn)有房產,超過第三套住房的,一律補交契稅”“為嚴控投資炒房的行為,可以考慮出臺‘購房復婚細則’,離婚后雙方有新購住房記錄的、房產套數(shù)超過兩套的,禁止復婚!”

    有更多網(wǎng)友表示:房價在土地財政之下的畸高,讓限購令之類的政策出臺,導致了假離婚對策的蔓延,讓社會道德底線不斷下降,從根本上說,某些公共政策才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