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兒
bǎn ér
  • 拼 音:bǎn ér
  • 注 音:ㄅㄢˇ ㄦ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木板。 元 馬致遠(yuǎn) 《岳陽樓》第二折:“三十年前解開你(指柳樹精),都是板兒?!?br>(2). 明 清 時(shí)銅錢的俗稱。多指劣錢。 明 董穀 《碧里雜存·板兒》:“ 正德 丁丑,余始游京師。初至,見交易者皆稱錢為板兒,怪而問焉,則所使者皆低惡之錢,以二折一,但取如數(shù),而不視善否,人皆以為良便也。既而南還,則吾鄉(xiāng)皆行板兒矣。好錢遂閣不行。” 清 翟灝 《通俗編·貨財(cái)》:“今京師猶有以二折一之例,但呼小錢。其好錢乃謂之老官板兒?!?br>(3).指戲曲、樂曲唱腔中的節(jié)拍。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審音》:“唱有三緊:一要調(diào)兒記得遠(yuǎn);二要板兒落得穩(wěn);三要聲兒唱得滿。”《紅樓夢》第二八回:“﹝ 寳玉 ﹞唱完,大家齊聲喝采,獨(dú) 薛蟠 説:‘沒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