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怪誕蟲 - 簡介
怪誕蟲屬于葉足動物門,頭很大,軀干背側(cè)具有7對斜向上生長的強壯的長刺,最早發(fā)現(xiàn)于加拿大,它是寒武紀最著名的動物。這個名字的詞源是“離奇的白日夢”?,F(xiàn)在已經(jīng)滅絕。
怪誕蟲 - 歷史之謎
怪誕蟲這個名字的詞源是“離奇的白日夢”。由于最初的化石保存不好,當英國古生物學家莫瑞斯1977年看到它身體上規(guī)則分布的兩排刺時,誤當成了用來走路的腿,而把本用來走路的腿誤作裝飾品。他認為這樣的奇幻生物“只有做夢才能夢到”,所以命名為怪誕蟲。
但是對于科學家來說,搞清楚它到底長得什么樣卻真的是一場噩夢。本世紀初當它的化石在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礦坑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它看起來好像帶刺毛的蠕蟲。
后來,一位科學家認為這種動物的身體是管狀的,以7對長腿站立,背上長有觸手,并將它命名為怪誕蟲。但在最近,科學家在中國發(fā)現(xiàn)了保存完好的怪誕蟲的近親。這些動物并沒有長腿。給它命名的那位科學家所認為的長腿實際上是它背上的刺,他認為的觸手卻是肉足。但這種動物到底哪端朝前哪端向后,卻仍然足一個難解之謎。
由于最初的化石保存不好,當英國古生物學家莫瑞斯1977年看到它身體上規(guī)則分布的兩排刺時,誤當成了用來走路的腿,而把本用來走路的腿誤作裝飾品。他認為這樣的奇幻生物“只有做夢才能夢到”,所以命名為怪誕蟲。
怪誕蟲 - 特征
怪誕蟲與歐巴賓海蝎一樣,生活于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之中,最早發(fā)現(xiàn)于加拿大,是寒武紀最著名的動物。怪誕蟲屬于葉足動物門,頭很大,軀干背側(cè)具有7對斜向上生長的強壯的長刺。
由于其長相怪異,以至于科學家們都無法確定它們究竟哪一端是頭哪一端是尾。它們長有7對脊骨,體形像蟲子,身體頂部有7根帶叉的觸角。
長有球狀物的一端看起來像是頭部,但沒有發(fā)現(xiàn)眼睛和嘴巴。身體另一端長有一根長長的管子并卷曲于背部之上,可能就是嘴巴或肛門。
怪誕蟲 - 結(jié)論
中國科學家在澄江發(fā)現(xiàn)的怪誕蟲化石更正了這種錯誤的解釋。后來,侯先光先生對采自澄江的最好的塊標本修理后揭示,原先復原的怪誕蟲頭尾也顛倒了。在討論動物演化時,怪誕蟲被作為“寒武紀大爆發(fā)產(chǎn)生了比現(xiàn)代多得多的門(門一級生物),后來大部分滅絕”這一觀點的理論基礎。
由于最初的化石保存不好,當英國古生物學家莫瑞斯1977年看到它身體上規(guī)則分布的兩排刺時,誤當成了用來走路的腿,而把本用來走路的腿誤作裝飾品。他認為這樣的奇幻生物“只有做夢才能夢到”,所以命名為怪誕蟲。
這個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伯吉斯葉巖化石礦(Burgess Shale)的寒武紀中期地層,Charles Walcott于1979在這里采集了一些標本,并命名為Canadia,但另一位者Simon Conway Morris在重新檢查Walcott的標本時發(fā)現(xiàn),Walcott粗心大意把好幾個不同種類的物種都歸到了一起,這些Canadia并不是同一種動物,而其中一種如此與眾不同,以至于引起了Morris特殊的興趣,由于這種動物顯然不是環(huán)節(jié)動物,Morris就得給個新的物種名字,他給的名字就是怪誕蟲——Hallucigen ia,因為這個動物“奇異而且象夢一樣的性質(zhì)”,簡直就是一種幻覺。
對這個殘余化石的描述是這樣的:怪誕蟲的身體有如一根管子,坐落于數(shù)對堅硬的長刺上,它有七只成一列的觸手,其末端有口狀物,從背部伸出來。
這個0.5-3厘米長的怪誕蟲身體是長而細的,一邊長了個水滴狀的東西,用刺狀的步足在海底行走,揮舞著背上的7個觸手,不僅如此,背上的那些觸手還長著嘴,大概還能在吃東西時幫忙,此外,在身體的一端還有可以分成3對的6個小觸手,這之后的身體又是柔軟的管狀延伸物。這東西簡直是個來自外星球的異形,怪誕蟲這個名字的確名副其實。
盡管那個水滴狀的東西上沒有嘴、眼睛以及其他感覺器官的跡象,但是Morris還是把它定義為眼睛,而且他解釋說由于只有最靠近頭的一個觸手能接觸到嘴,所以食物是通過后面的觸手傳遞到前面再傳遞到嘴里頭。至于那些觸手上中空的管子,恐怕也是嘴,可能也能攝取些東西。這聽起來實在是詭異,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解釋,于是也被其他科家接受了。
1991年,兩位古生物學家Ramiskold和侯先光在研究中國澄江生物群的寒武紀早期地層化石的時候也找到怪誕蟲化石,并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那些觸手不是一排,而是兩排。如果這樣這個動物就好解釋了,其實Morris把上下給搞顛倒了,那些觸手實際上是足,而原來以為是步足的,其實是背上保護性的刺。侯先光和Ramiskold還認為Morris當作頭部的東西實際上是塊化石中的污染物,不是那個生物的組成部分。
盡管怪誕蟲看起來還奇怪,但已經(jīng)好多了,侯先光和Ramiskold的解釋也被廣為接受。這個動物目前被歸類于有爪動物門(Onychophor a,現(xiàn)代的代表動物比如櫛蠶)。只是問題還沒最終解決,怪誕蟲同現(xiàn)代的有爪動物門動物的相似性很小,它們的頂端凹陷下去的成對的觸手和有爪動物門動物由環(huán)組成的腿不象,而且不好解釋為什么30多個標本沒一個哪怕有一對觸手,而它們本當每個都有7對又長又軟的觸手才對。此外,也不清楚背上的刺是什么構(gòu)成以及到底能提供多少保護。
不少古生物學家在接受他們的說法的同時,也認為這個動物應該是一種帶殼的動物,和奇蝦(Anomalocar is)有一定的聯(lián)系,而不是同有爪動物門動物有聯(lián)系。而且關于怪誕蟲實際上是個大動物的附肢的說法也依然可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