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概述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并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guī)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轉增股本和送紅股的本質區(qū)別
在于,紅股來自于公司的年度稅后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送紅股后,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及結構并沒有發(fā)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而轉增股本卻來自于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并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轉增股本與送股的區(qū)別
轉增股本與送股對一般投資者來說,統(tǒng)稱"送股",實際上,兩者具有本質區(qū)別。送股俗稱"紅股",是上市公司采用股票股利形式進行的利潤分配,它的來源是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而公積金轉增資本是在股東權益內部,把公積金轉到"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賬戶,并按照投資者所持有公司的股份份額比例的大小分到各個投資者的賬戶中,以此增加每個投資者的投入資本 。因此,轉增股本不是利潤分配,它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為,它的來源是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如公司沒有上市,則是將其平均分配到各個股東手中。
轉增股本與送股的負面效應
穩(wěn)健、成熟的上市公司制定其分配政策是以公司的發(fā)展前景以及對后期經(jīng)營業(yè)績的預測為根據(jù)的,但由于我國股票市場發(fā)展的時間還不長,上市公司進入市場也還不久,因而部分上市公司制定分配預案的做法還不很規(guī)范。由于這些公司在發(fā)行新股時都得了較高的股票溢價收入,超過股票面值的這部分溢價收入被記入資本公積,因而盡管這些公司當年可借分配的利潤可能不多,但都有較高的資本公積,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是這些公司常用的做法。雖然轉增股本能夠博得目前的流通股股東的歡心,但由于轉增股本與送股一樣,都有攤薄每股收益與每股凈資產的效應,勢必會影響下年度的利潤分配以及下年度的每股盈利指標。 總之,對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來說,要辯證地看待送股和轉增股本。一般來說,在新興的證券市場上,上市公司比較喜歡用股票股利和轉增股本的方式進行分配,以迎合投資者;而在成熟的證券市場上,上市公司較多采用現(xiàn)金股利方式進行利潤分配,以保證股東收益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