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豬母菜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白豬母菜 ,是一種中藥

    讀音:Bái Zhū Mǔ Cài

    簡介:

    【別名】對主從神仙、六月雪、白膠墻、母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Philcox[Anagalloides procumbens Kroc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

     

  • 詳細解釋


    【原形態(tài)】直立草本,高5-20cm。根細密成叢。莖基部多分枝,無毛。葉對生;無柄;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多少帶棱形,長1-2.5cm,寬0.6-1.2cm,先端鈍至圓頭,全緣或有鈍齒,兩面元毛,掌狀脈3-5條。花單生于葉腋,花梗纖細,比葉長,無毛;萼5深裂,裂片條狀披針形,長約4mm,外面微被短毛;花冠粉紅色或紫色,長5-7mm,管長約3.5mm,向上漸擴大,上唇短,2淺裂,下唇開展,3裂,側裂片較小,橢圓形,中裂片圓形,向前突出;雄蕊4,全育,前方2枚雄蕊的附屬物腺體狀而短小,花藥基部微凹;柱頭2裂。蒴果球形,與萼近等長或略長,室間2裂。種子多數(shù),有格紋?;ㄆ?-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邊及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性味】味淡;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濕熱瀉??;目赤腫痛;尿血;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