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載干戈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解釋
  • 詞語解釋
    dǎo zài gān gē ㄉㄠˇ ㄗㄞˋ ㄍㄢ ㄍㄜ

    倒載干戈(倒載干戈) 

    亦作“ 倒置干戈 ”。亦作“ 倒戢干戈 ”。倒著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帥之士,使為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fù)用兵也?!薄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殷 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fù)用兵。” 漢 荀悅 《漢紀(jì)·高祖紀(jì)二》:“偃革為軒,倒戢干戈,示不復(fù)用武?!薄稌x書·華譚傳》:“倒戢干戈,苞以獸皮?!?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一戎而倒載干戈,萬國而混同文軌?!币嗍∽鳌?倒載 ”。 唐 元稹 《奏制試樂為御賦》:“大道既移,則舞行象成於倒載;小戎或駕,則琴音決勝於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