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夫潮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休夫潮,是“流行”于80后閃婚閃離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這種時下愈演愈烈的“休夫潮”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也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80”后從出生起就備受人們關注。而如今,當這一代人成為步入婚禮殿堂的主力軍時,他們的婚姻再次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伴W婚閃離”的隨意性在加劇,已成“80”后婚姻的一個顯著標志。

    資料顯示,鹿城法院工作人員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瀏覽了他們2010年1月至8月受理的536起離婚案,發(fā)現(xiàn)六成左右竟是女方提出的。其中98件涉及了“80后”群體。而女性提出離婚的比例,也升到了75%左右,占了74件。涉及的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只有23.5歲。這些婚姻中,最短的只維持了3個月,五分之一撐了不到一年,而平均“時長”也只有3年……

  • 詳細解釋


    (一)婚前缺乏足夠了解草率結婚而導致離婚。男女雙方在戀愛期間,基于對愛情生活的憧憬,共同生活便成為追求者思想和行為的主旨。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們常常把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示給對方,并盡量遏制自己缺點的暴露,甚至作出一些自己日后難以兌現(xiàn)的承諾。但結婚以后,雙方由戀愛關系變成夫妻關系。隨著共同生活的時間增長,缺點逐漸暴露,夫妻雙方才發(fā)現(xiàn)脾氣各異,不能相互容忍,經常為一些瑣事爭吵甚至大動干戈,最后不得不分道揚鑣。(二)因對家庭缺乏責任心導致離婚。“80”后大多為獨生子女,從小都被父母長輩寵愛,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個性普遍較強,缺乏忍讓和寬容(三)家務低能80后中頗具代表性,經濟不獨立、“家務低能”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軟肋”,加之缺乏寬容、理解的個性往往容易成為輕言離婚的導火索。有調查顯示,在已成婚的“獨生代”家庭中,有30%聘用計時工來做家務,20%由父母定期為其整理房間,80%的家庭長期在雙方父母家里“蹭飯”,30%的夫婦自己的臟衣服要拿到父母家里洗。(四)草率閃婚80后到了適齡年齡后,“閃婚”也隨之成為流行詞。很多“閃離”的80后最后幾乎都會說:之前不了解對方,沒想到他(她)那么多毛病,而導致“閃離”的前提正是看似時髦的“閃婚”?;榍叭狈ι钊肓私?,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草率結婚,結婚后感情基礎不牢靠,而都市生活節(jié)奏快,人心容易浮躁,發(fā)生矛盾后不懂得自我調適和雙方諒解,缺乏社會責任感。(五)功利婚姻 更多的80后,過多考慮房子、車子和票子,甚至為了轉戶口、分配地款、宅基地等,就倉促迎來了婚姻,也為今后離婚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