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路
yán lù
  • 拼 音:yán lù
  • 注 音:ㄧㄢˊ ㄌㄨ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言路 yánlù
    (1)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向政府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2) [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廣開言路

  • 英文翻譯

    1.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to the leadership

  • 詳細解釋

    (1).舊指人臣向朝廷進言的途徑。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 操 欲迷奪時明,杜絶言路。”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首更詔書以開言路,分別邪正,進退其甚者十餘人。” 明 王瓊 《雙溪雜記》:“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論劾 澤 阻塞言路?!?br>(2).指向政府或上級部門提出建議或批評的途徑。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商定”文豪》:“筆頭也是尖的,也要鉆。言路的窄,現(xiàn)在也正如活路一樣,所以只好對于文藝雜志廣告的夸大,前去刺一下?!?鄧小平 《新時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人民政協(xié)的任務(wù)》:“我們要廣開言路,廣開才路。”
    (3).指言官。 宋 呂陶 《辭免左司諫表》:“向自郎曹,擢居言路,徒更歲月,何補涓埃!” 元 陳天祥 《論盧世榮奸邪狀》:“卑職食祿居官,任當(dāng)言路,舍此不言,將復(fù)何用!” 明 夏允彝 《幸存錄》卷上:“后以天旱肆宥,言路屢以為請,釋戍 定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