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作文 學門教育

國學古籍

書斷列傳

  • 又稱《書斷》書學論著。唐代張懷瓘著。三卷。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十體,各述其源流,并加贊文,于各體原委辨論頗精。中、下卷分神、妙、能三品,錄古來能書者八十六人,各列小傳。傳中附錄,又得三十八人,征引繁博,頗多佚聞。傳世主要有《法書要錄》本、《墨池編》本。

作者:張懷瓘

史記三家注

  • 《史記》在我國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后。它成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也開始于這個時候。在這以前,《史記》都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和簡稱“太史公”。據(jù)現(xiàn)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到唐朝時候,由于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宋元之后,歐陽修、鄭樵、洪邁、王應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贊賞《史記》的文筆。于是《史記》的聲望隨日俱上,各家各派注釋和評價《史記》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xiàn)。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俗稱“三家注”的《史記集解》(劉宋時裴駰注)、《史記索隱》(唐司馬貞注)和《史記正義》(唐張守節(jié)注)?!都狻芳娌僧敃r裴駰所能見到的前人有關《史記》諸書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絲不茍?!端麟[》進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證不當?shù)腻e處。并對《史記》原文提出辨正,發(fā)語警辟。《正義》的作者長于輿地之學,對《史記》中地名的考證尤為精辟。讀《史記》原文,同時注意看一看這三家注,對原書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1959年中華書局重新標點排印的《史記》,就是與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

作者:(漢)司馬遷撰 (唐)司馬貞等注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   《疏證》除廣倉學宭叢書本外,有《遺書》本,曾兩次印布;初名《王忠愨公遺書》,所收《疏證》系鉛印本;續(xù)印名《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系石印本。今據(jù)《遺書》兩本互校,有初印不誤而續(xù)印諸誤者,亦有續(xù)印改正者,皆擇是而從,其有兩本皆誤,或所據(jù)今本有誤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語,以為說明。

      昔元和惠定宇征君作《古文尚書考》,始取偽古文《尚書》之事實文句,一一疏其所出,而梅書之偽益明。仁和孫頤谷御復用其法,作《家語疏證》,吾鄉(xiāng)陳仲魚孝廉敘之曰:“是猶捕盜者之獲得真贓?!闭\哉是言也。余治《竹書紀年》,既成《古本輯校》一卷,復怪今本《紀年》為后人搜輯,其跡甚著,乃近三百年學者疑之者固多,信之者亦且過半。乃復用惠、孫二家法,一一求其所出,始知今本所載殆無一不襲他書。其不見他書者,不過百分之一,又率空洞無事實,所增加者年月而已。且其所出,本非一源,古今雜陳,矛盾斯起。既有違異,乃生調(diào)停,糾紛之因,皆可剖析。夫事實既具他書,則此書為無用;年月又多杜撰,則其說為無征。無用無征,則廢此書可,又此《疏證》亦不作可也。然余懼后世復有陳逢衡輩為是紛紛也,故寫而刊之,俾與《古本輯校》并行焉。丁巳孟夏,海寧王國維。

      《竹書紀年》是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魏國的史書,此書原來沒有書名,后來人們從它編年體的體例來命名為《紀年》,原書本是竹簡,所以稱為《竹書》,一般的都稱為《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共十三篇,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按年編定次序。有不少地方與傳統(tǒng)記載不同,比較接近史實真相,此外,有的還與甲骨文、金文的記載吻合?!  妒酚洝酚涊d的戰(zhàn)國年代常常有矛盾,《紀年》可以做有益的補充印證。所以,《紀年》對于現(xiàn)在研究先秦史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作者:王國維

王右丞集箋注

  • 正文·序

      傳稱詩以道性情,人之性情不一,以是發(fā)于謳吟歌詠之間,亦遂參差其不同,蓋有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唐之詩,傳者幾百家,其善為行樂之詞,與工為愁苦之什相半。雖于性情各得所肖,而求其不悖夫溫柔敦厚之教者,未易數(shù)數(shù)覯也?! ∮邑┽绕痖_元、天寶之間,才華炳煥,籠罩一時;而又天機清妙,與物無競,舉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膠滯其中。故其為詩,真趣洋溢,脫棄凡近,麗而不失之浮,樂而不流于蕩。即有送人遠適之篇,懷古悲歌之作,亦復渾厚大雅,怨尤不露。茍非實有得于古者詩教之旨,焉能至是乎。乃論者以其不能死祿山之難,而遽譏議其詩,以為萎弱而少氣骨:抑思右丞之服藥取痢,與甄濟之陽為歐血,苦節(jié)何殊?而一則竟脫于樊籠,一則不免于維縶者,遇之有幸有不幸也。普施拘禁,凝碧悲歌,君子讀其辭而原其志,深足哀矣。即謂揆之致身之義,尚少一死,至于辭章之得失何與,而亦波及以微辭焉。毋乃過歟?

      又古今來推許其詩者,或稱趣味澄復,若清流貫達;或稱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或稱出語妙處,與造物相表里之類:揚詡亦為曲當。若其詩之溫柔敦厚,獨有得于詩人性情之美,惜前人未有發(fā)明之者。詩注雖有數(shù)家,頗多舛鑿,至于文筆,類皆缺如。鄙心有所未盡,愛是校理舊文,芟柞浮蔓,搜遺補逸,不欲為空謬之談,亦不敢為深文之說,總期無失作者本來之旨而已。獨是能薄材譾,讀書未廣,縱有一隅之見,譬之管窺筐舉,所得幾何。幸而生逢圣世,文教誕敷,炳炳麟麟,典籍于今大備。而博物洽聞之彥,接武于蘭臺麟閣之間,可以折中而問難。行將訪其所未知,訂其所未合,以定斯編之闕失。其或有雌霓謬呼,金根妄易,薪歌延瀨之未詳者,茍有見聞,克以應時改定,是固區(qū)區(qū)之志焉矣。

      乾隆元年,歲在丙辰正月望日,仁和趙殿成松谷氏漫題于書圃之目耕堂。

作者:王維撰

臨池管見

  • 周星蓮,清代道光年間書法家。初名日旿,字午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1840年中舉,官知縣、教習知習。以書名海內(nèi)。
    臨池管見上世結繩而治,自伏羲畫八卦,而文字興焉。故前人作字,謂之字畫。畫,分也,界限也。《爾雅·釋丘》:“途出其右而還之,畫邱?!弊⒀裕簽榈浪?guī)畫。《釋名》:“道出其右曰畫邱。人尚右,凡有指畫,皆尚右。”故用右手畫字?;蜃螂`,或楷,或行,或草,皆當不忘畫字之義,為橫,為豎,為波,為磔,為鉤,為趯,當永守畫字之法。蓋畫則筆無不直,筆無不圓,而字之千變?nèi)f化,窮工極巧,從此出焉。乃后人不曰畫字,而曰寫字。寫有二義:《說文》:“寫,置物也?!薄俄崟?“寫,輸也?!敝谜?,置物之形;輸者,輸我之心。兩義并不相悖,所以字為心畫。若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輸我之心,則畫字、寫字之義兩失之矣。無怪書道不成也。

    字畫本自同工,字貴寫,畫亦貴寫。以書法透入于畫,而畫無不妙;以畫法參入于書,而書無不神。故曰:善書者必善畫;善畫者亦必善書。自來書畫兼擅者,有若米襄陽,有若倪云林,有若趙松雪,有若沈石田,有若文衡山,有若董思白。其書其畫類能運用一心,貫串道理,書中有畫,畫中有書。非若后人之拘形跡以求書,守格轍以求畫也。米元章謂東坡為畫字,自謂刷字。此不過前人等而上之,精益求精之語。非謂不能寫字,而竟同剔刷成字,描畫成字也。自《檜》以下無譏,后之作書者,欲求蘇、米之刷字畫字,不可得矣。

作者:周星蓮

梼杌萃編

  • 版本:民國五(1916)年漢口中亞印書館排印本。十二編二十四回。

    作者:題“誕叟著”。誕叟,本名錢钖寶,字叔楚,浙江杭州人,約光緒二十(1894)年前后在世。

    內(nèi)容:以反面人物賈端甫為中心,敘述了清末官場商場的黑暗與腐敗。本書結構完整,文筆辛辣?!皸冭弧闭撸瑦喝艘?。

作者:錢钖寶

齊民要術

  •   《齊民要術》是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時的重要農(nóng)學書籍,作者是東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的賈思勰,共十卷,九十二篇,還有自序和雜說各一篇。作者的事跡記載不詳。全書所引用的古籍將近二百種之多,其中的《四民月令》等歷史價值很好的農(nóng)書現(xiàn)先已經(jīng)散失,本書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書中的記述包括了五谷、瓜果、蔬菜和樹木的栽培,以及牲畜、家禽和魚類的飼養(yǎng),酒、醬、醋、羹、餅、飯、飴和糖等的制作,還有煮膠和造筆墨的方法等。最后還列舉了很多的“非中國(指中國中部中原)物”,就是北方不出產(chǎn)的蔬菜和瓜果。書中總結了6世紀以前中國北部黃淮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其中的防旱保墑、選種和培植良種、輪作和綠肥作物栽培等都是有相當水平的。書中還提出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綜合考慮各項生產(chǎn)因素,生產(chǎn)過程中要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思想?!洱R民要術》是研究北朝時期物質(zhì)生產(chǎn)及社會生活的重要史料。

作者:賈思勰

玉蟾記

  • 玉蟾記(又名《十二緣評話》丶《十二緣美女玉蟾緣》丶《十二緣玉蟾記》)
    玉蟾記版本:光緒元(1875)年重鐫本。六卷五十三回。
    玉蟾記作者:題“通元子黃石著,釣鰲子校閱,餐霞外史參訂,紅杏道人校字”。據(jù)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作者為崔象川。
    玉蟾記內(nèi)容:敘述張昆與十二美女鏟奸除惡最終完婚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二十年后,奸相嚴嵩亂政,忠臣良將紛紛犧牲衛(wèi)國的故事,全書結構嚴謹考究,文句平易近人,寓含果報醒世深意于其中,實為一耐人尋味之古典小說佳作也。 ==============================================================================
    《玉蟾記》寫明代大將軍張經(jīng)之子張昆與十二美人的奇遇,故又名《十二美人玉蟾緣》。緣分天合,情深意濃,狂落花蒂,大飽艷福,實為溫柔鄉(xiāng)里的狀元榜,絕代情怨的演繹。

    《玉蟾記》共分六卷五十三回,是作者主觀思想觀念的故事化演繹,帶有才子佳人、勸善講俗和神摩武俠小說融和的傾向,且在具體細節(jié)和人物描寫上所體現(xiàn)的道德評價和善惡觀念貫穿全書。

作者:崔象川

春阿氏謀夫案

  • 暫無簡介

作者:冷佛

備急千金要方

  •   《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書于652年。作者孫思邈。方濟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書。
      《備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現(xiàn)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種,大致可分為兩類。
      此書30卷本內(nèi)容,卷1為醫(yī)學總論,包括醫(yī)學倫理、本草、制藥等;卷2~4為婦科病;卷5為兒科病;卷6為七竅?。痪?~8論諸風腳氣;卷9~10為傷寒;卷11~20為臟腑病論;卷21論消渴淋閉諸癥;卷22為瘡腫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論解毒并雜治;卷25為備急諸術;卷26~27系食治并養(yǎng)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總計233門,含方論5300余首,創(chuàng)分證列方的編寫體例。
      書中系統(tǒng)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yī)學成就,取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遍涉臨床各科及針灸、食療、藥物、預防、衛(wèi)生保健等。該書有述有作,驗方經(jīng)方兼?zhèn)?,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全的醫(yī)學巨著,是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后,中國醫(yī)學的又一次總結,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yī)學百科全書。

作者: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