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白石道人歌曲
蒲江詞
姜夔詞選
白樸集
龍洲詞
婉約詞
竹屋癡語
詞格律
竹齋詩余
詞韻簡編
孽?;?/h1>
作者:
曾樸
在中國小說史上,《孽?;ā肥且徊慨斨疅o愧的文學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紀初期的文壇引起轟動,在不長的時間里,先后再版10余次,“行銷10萬部左右,獨創(chuàng)記錄”(范煙橋《孽?;▊扔洝罚?。專家的評論亦頗為熱烈,著名小說研究專家蔣瑞藻在《小說枝談》中,轉引《負暄瑣語》的評論說:“近年新撰小說風起云涌,無慮千百種,固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ā窞榫揠??!币淮盼拇髱煛⒅鈬膶W翻譯家林琴南,對之推崇備至,“嘆為奇絕”。魯迅對此書亦多有褒揚。然而,不同的聲音亦復有所聞:胡適以為:“《孽海花》一書……但可居第二流”。一部小說不僅引起一般讀者的廣泛興趣,以至一版再版,并且招來諸多文化名人評頭品足,這確乎是一件極有趣的現(xiàn)象。我們今天的讀者,盡可以放開自己的眼光去鑒賞,去評判。為了有助于朋友們閱讀,不妨對作者的經(jīng)歷,成書的過程,以及小說諸般特征略作評介如下:
作者曾樸,初字太樸,后改字孟樸,筆名東亞病夫,病夫國之病夫等。江蘇常熟人。生于1872年,卒于1935年。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中國社會充滿了動蕩與變革的時代。而曾樸又是一個生性敏感、熱心國事之人,因此而隨時代大潮的激蕩而沉浮。他19歲即考中秀才,次年中舉,可謂少年得志,名震鄉(xiāng)里。轉年即赴京應試,卻因試卷墨污而名落孫山。隨即捐官內(nèi)閣中書,留京供職。越2年,爆發(fā)了甲午海戰(zhàn),中國一敗涂地,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國人震驚。曾樸懷抱憂國憂民之志,難耐內(nèi)閣中書的閑散空曠,立志進入外交界,以實現(xiàn)“為國宣勞”的人生理想。為此,而入同文館學習法文。至1896年,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招考章京,曾樸雖以“異才”而聞名京師,卻因不為內(nèi)閣衙門保舉而不得應試資格。其壯志難酬,悲憤至極,拂袖出京而去。次年,至上海創(chuàng)辦實業(yè),適逢譚嗣同、林旭等維新志士聚集滬上,謀劃變法革新。曾樸為之所動,與譚、林諸君朝夕相聚,籌謀新政。1808年,應康有為、梁啟超相召,譚、林等北上京師。曾樸則因父親喪葬瑣事尚未料理清楚而滯留滬上。不久,變法失敗,譚、林諸君殉難。曾樸聞訊不勝驚恐,迅即由瀘返鄉(xiāng)。鄉(xiāng)居期間,與開明士紳丁祖蔭、徐念慈、張鴻等人,倡導新式教育,雖遭頑固勢力百般阻撓,但最終還是沖決各種阻力,創(chuàng)辦了常熟第一所小學。又自辦日文講習班,聘日籍教師任課。1903年再赴上海,經(jīng)營繭絲業(yè),因受外絲傾銷的沖擊,折本而罷。次年,轉入出版業(yè),創(chuàng)辦“小說林社”,出版中外小說。1907年又創(chuàng)辦《小說林》月刊。1908年因資金周轉不靈,出版社被迫關閉。即在曾樸從事出版業(yè)的同時,亦未曾中斷政治活動,他曾參加張謇、孟昭常等人為中心的預備立憲公會,積極倡導君主立憲制。到1909年,清政府已處四面楚歌的境地,曾樸卻應大官僚端方之聘,進入兩江總督衙門,做了幕僚。次年,又因端方保薦,以候補知府身份,先后在杭州、寧波任職。辛亥革命后,被選為江蘇省議員,又歷任官產(chǎn)處處長、財政廳廳長、政務廳廳長等職。直至國民革命軍北伐至江蘇,才終止了官場生涯。1927年重操舊業(yè),創(chuàng)辦“真善美”書店,并出版發(fā)行《真善美》雜志。至1931年,復以資金不能流轉而歇業(yè)。隨即由瀘返鄉(xiāng),4年后結束了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歷程。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終其一生,始終熱衷于學術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著述達數(shù)10種之多,而尤以《孽?;ā夫懵曋型?,藝術魅力歷久而不衰。
《孽?;ā返某蓵^程,亦如同它的作者人生歷程那樣,復雜而又曲折。第一、二回發(fā)表于1904年留日青年在東京創(chuàng)辦的《江蘇》雜志第8期,而作者并不是曾樸而是金松岑。金氏以愛自由者為筆名刊發(fā)兩回之后,又寫成4回,遂以6回書稿寄送好友曾樸商酌。曾樸以為題材尚好,只是格局過于狹隘,建議作大的修改,使之“盡量容納30年來的歷史”。金氏以為寫小說非己所長,則順水推舟,任由曾樸去修改、續(xù)寫。曾樸遂埋首案頭3月余,得20回(含對金氏6回徹底改寫)。1905年由日本翔鸞社分兩集出版發(fā)行。至1930年,續(xù)寫至35回,其中前20回于1928年由真善美書店再版,依然分作兩集。后15回則由《真善美》雜志陸續(xù)刊發(fā)。1931年將此15回的前10回結集,由真善美書店出版,是為第3集。繼而,又將3集合為一冊出版。簡而言之,合刊后的版本為30回,后5回并未放入其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出版的寶文堂本,1956年出版的上海文化出版社本,以及1959年上海中華書局本,都是30回本。直到1962年,中華書局才將后5回作為附錄增入出版,是為增訂本。
《孽?;ā穬?nèi)容繁富,時間跨度大,如何從總體上把握它的本質特征?作者對其創(chuàng)作意圖的剖白,對我們頗有啟發(fā)?!缎薷暮笠f的幾句話》曾云:“這書主干的意義,只為我看著這30年,是我中國由舊到新的一個大轉關,一方面文化的推移,一方面政治的變動,可驚可喜的現(xiàn)象,都在這時期內(nèi)飛也似的進行。我就想把這些現(xiàn)象,合攏了它的側影或遠景和相連系的一些細節(jié)事,收攝在我筆頭的攝影機上,叫它自然地一幕一幕地展現(xiàn),印象上不啻目擊了大事的全景一般?!庇墒怯^之,作者試圖在這部小說里容納30年歷史的本質內(nèi)容,并表現(xiàn)出它的發(fā)展趨勢。質而言之,就是要把《孽海花》寫成一部歷史小說。而所謂歷史小說,已經(jīng)不同于我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演義小說”,歷史演義小說,即歷史的通俗化;而這里所說的歷史小說,是具有近代意義的新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把奇妙和真實”結合在一起,塑造“個人與社會歷史命運更緊密結合的人物”,表現(xiàn)歷史的本質和趨向,最終“把小說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地位”(引號為盧卡契言論)。應該說,《孽?;ā芬呀?jīng)達到了這樣一種境界,堪稱具有近代意義的歷史小說。這自然與作者對法國文學特別是對大仲馬、雨果的歷史小說具有頗為精到的研究不無關系。
《孽?;ā匪憩F(xiàn)的30年歷史內(nèi)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緒后期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政治和文化的變遷史。
就政治演變而言,小說以同治中后期為背景,或隱或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光緒前、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fā)展歷程:從中法戰(zhàn)爭到中俄領土爭端;從甲午海戰(zhàn)到臺灣軍民的反抗侵略;從洋務運動到維新派興起,以至資產(chǎn)階級革命領導的廣州起義的失敗。同時,作者更注重表現(xiàn)諸多政治事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其發(fā)展趨勢。誠如作者自云:“這書寫政治,寫到清室的亡,全注重德宗和太后的失和,所以寫皇家的婚姻史,寫魚陽伯、余敏的買官,東西宮爭權的事,都是后來戊戌政變,庚子拳亂的根源?!毙≌f中的光緒皇帝生性懦弱,完全被慈禧太后所挾制,即使冊立皇后,亦沒有絲毫的決定權。慈禧將自己的外甥女塞給光緒立為皇后,以為耳目,而光緒所寵愛的姑娘只好屈居皇妃之位,從此東、西宮爭寵的鬧劇愈演愈烈。東、西宮爭寵,實質是光緒與慈禧爭權的表現(xiàn)形式。后來,外間傳言,魚陽伯行賄皇妃,謀上海道肥缺。慈禧就借機大打出手,立刻廷杖皇妃,并降之為貴人。因此而引起帝后失和。由此而后的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直至清王朝覆亡,都與帝后失和相關聯(lián)。不過,戊戌政變及以后的事件都在擬寫計劃之內(nèi),而并未付諸實施。
小說是如何表現(xiàn)30年來思想文化的變遷呢?作者在《修改后要說的幾句話》中對此亦有明確的揭示:“寫雅敘(聚)園、含英社、讀瀛會、臥云園、強學會、蘇報社,都是一時文化過程的足跡。”從雅聚園的描寫中,可表現(xiàn)出同治時期一般讀書士子的精神風貌,國家已處岌岌可危的境地,而他們對此卻麻木不仁,對世界大勢幾乎是一無所知,唯一感興趣的就是考究做八股文的要訣,陸菶如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然而,時代風云的激蕩畢竟促使讀書士子階層發(fā)生分化,某些思想敏銳的通達之士,開始睜眼看世界,除舉子業(yè)之外,亦注重經(jīng)史百家的學問,而且對西學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就在第2回有關雅聚園的描寫之后,敘及金雯青中狀元衣錦還鄉(xiāng)、乘輪船途經(jīng)上海小住。有洋務派著名人物馮桂芬來訪,見面一番寒暄之后,即以長者口吻勉勵雯青說:“現(xiàn)在是五洲萬國交通時代,從前多少詞章考據(jù)的學問,是不盡可以用的……我看現(xiàn)在讀書,最好能通外國語言文字,曉得他所以富強的緣故,一切聲、光、化、電的學問,輪船、槍炮的制造,一件件都要學會他,那才算得個經(jīng)濟……”一番話足以振聾發(fā)聵,直令狀元郎茅塞頓開。隨后,金雯青又應邀赴一品香會客,席間聽薛淑云(影射薛福成)、王子度(影射黃遵憲)等人“議論風生,都是說著西國政治學藝”,不由暗自慚愧,想道:“我雖中個狀元,自以為名滿天下,哪曉得到了此地,聽著許多海外學問,真是夢想沒有到哩!從今看來,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總要學些西法,識些洋務,派入總理衙門當一個差,才能夠有出息哩!”由此意味深長的心理剖白,可見在上海這等開放的城市,學西法、識洋務在知識界已成為時尚。時代畢竟前進了,傳統(tǒng)的詞章考據(jù)之學,已遠遠不足以敷用,洋務思想應運而生,盛行于世,思想文化演變之跡甚明。然而,洋務思想自有其先天的不足,它只承認西方各國的船堅炮利及科技的進步,而無視其政治體制較之封建專制亦同樣具有的進步性和優(yōu)越性。這種輕本而重末的致命弱點,隨著時代的推移而愈益為人們所認識。代之而起的則是以政治體制變革為實質內(nèi)容的維新變法的思潮。到18回有關“談瀛會”的描敘,就十分清晰地表現(xiàn)了這一思想文化變遷的足跡。從第2回寫金雯青衣錦還鄉(xiāng)、途經(jīng)上海聆聽薛淑云、王子度的洋務高論,到18回敘及金雯青由俄返國途經(jīng)上海參加“談瀛會”,其間經(jīng)歷了20余年的時間,這期間思想文化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開始在社會傳播,同時,從洋務派中亦分化出一批具有變法思想的改良派?!罢勫瓡鄙?,依然是薛淑云、王子度一班人,而其政治見解較20年前大有進步。“談瀛會”的中心話題是:“吾今自強之道,究以何者為先?”圍繞此論題,各抒高見?;蛞詾榱幫饨粰酁榧眲眨换蛞詾楫斠跃毐鵀槭滓?;或以為發(fā)展經(jīng)濟為基礎;而最具說服力的論辯,則是以為必以政體變革為第一。而此論實際上最終成為諸名士的共識。毫無疑問,它屬于改良主義的新思潮。
小說寫到第29回,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已是19世紀末期甲午海戰(zhàn)之后的情狀。北洋海軍乃洋務運動的產(chǎn)物,海上一場惡戰(zhàn),竟不抵島國日本,幾至全軍覆沒。這沉痛的教訓給思想文化界以極大的震動,通達之士為之猛醒,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政體不變革,單是辦辦洋務,終究是難以拯救衰敝的祖國。這種以變革政體為核心內(nèi)容的維新思想,在甲午海戰(zhàn)之后頗為盛行一時。
與此同時,更有一些思想激進的知識分子,他們以為清朝政府已經(jīng)腐敗透頂,頑固派勢力在朝廷占居絕對優(yōu)勢,以和平的方式去變革政體,只不過是浪漫的幻想,最終難以付諸實踐。那么,他們的政治主張又當如何呢?第29回敘及革命派領袖人物楊云衢(影射楊鴻飛)的演講辭,從而明確揭示了革命派政治主張的本質內(nèi)容:“現(xiàn)在的中國少不得革命的了!但是不能用著從前野蠻的革命,無知識的革命。以前的革命,撲了專制政府,又添一個專制政府,現(xiàn)在的革命,要組織我黃帝子孫民族共和的政府?!焙茱@然,這種以“推翻專制,建立共和”為核心的政治主張,比之于維新思想來得更為激烈,亦更為切實!但是,在小說所描寫的那個特定時代,革命派思潮尚未風靡社會。第29回敘及革命中堅人物陳千秋只身赴滬,試圖聯(lián)絡同志,發(fā)展革命力量,而結果卻令他大為失望。偌大一個上海,竟難覓知音。且不論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浪子以及惟知買進賣出、膽小怕死的商販,即使“大家推崇的維新外交家王子度,也只是主張廢科舉,興學堂;眾人驚詫的改制新教王唐猷輝(影射康有為),不過說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扶墻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回日的奇才”。陳千秋的憂憤,既表達了對維新派切中肯棨的批判,又反映了革命派思想尚缺乏知音的時代特征。革命派思潮風行于世,那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后的事情,然而,《孽?;ā凡⑽醇按吮愦颐κ請觥?
總之,循著作者的筆觸,不難尋繹出30年間政治、文化的演變史,從而,使小說具有了“歷史哲學”的意味和境界。雖然,小說中不乏對清延腐敗的揭露和譴責,然而,它只是在反映政治文化變遷史過程中的附帶而已。因此,《孽海花》終究是一部“歷史小說”。只有把握了它的這一本質特征,對這部小說的理解就會深入一層。
當然,歷史小說并非歷史教科書,即使它取材真實,人物亦歷歷可考(據(jù)考證,小說中人物有生活原型者達270余人),但是,絕不可把它與歷史生活本身等量齊觀。它畢竟是一部精心結撰的“奇妙與真實”結合的文學作品,作者以狀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鈞)與名妓傅彩云(影射趙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為情節(jié)主線,將30年間重要歷史事件的側影及其相關的趣聞佚事,加以剪裁提煉,熔鑄成篇。
《孽?;ā返慕Y構頗具獨創(chuàng)性。作者曾對此作過極為形象而確切的比喻?!捌┤绱┲?,《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著一根線,穿一顆算一顆,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練;我是蟠曲回旋著穿的,時收時放,東西交錯,不離中心,是一朵珠花。譬如植物學里說的花序,《儒林外史》等是上升花序或下降花序,從頭開去,謝了一朵再開一朵,開到末一朵為止。我是傘形花序,從中心干部一層一層的(地)推展出各種形象來,互相連結,開成一朵球一般的大花?!保ā缎薷暮笠f的幾句話》) 《孽?;ā纷鳛闅v史小說,刻劃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國古代“良史”的實錄精神。同時,又借鑒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時弊”的諷刺手法,以寫實筆法評說事件、權衡人物。即使對威毅伯(影射李鴻章)這樣的人物,亦絕非一概罵倒,既寫他在甲午海戰(zhàn)中負有“因循坐誤”的歷史責任,又不是把失敗的全部責任統(tǒng)統(tǒng)歸咎于他,西太后挪用“一國命脈所系”的海軍經(jīng)費,威毅伯又如之奈何呢?既寫他害怕開戰(zhàn)的膽怯心理,又寫他的知己知彼、老成持重。既寫他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因而遭到國人唾罵,又從深層次寫出簽約的根源在于國家的貧弱??傊?,在作者筆下,威毅伯不是一個被簡單化、臉譜化了的人物,而是一個具有歷史真實感的藝術形象。
《孽海花》在藝術方面,亦多有不足之處。其結構雖云工巧,獨創(chuàng)性亦顯而易見,但是,把30年間歷史重大事件連結于金、傅婚姻生活故事這條主線,終難免有牽強之處。然而,所有這些終究是白玉中之微瑕而已。
相關資料
第一回 一霎狂潮陸沉奴樂島 卅年影事托寫自由花
第二回 陸孝廉訪艷宴金閶 金殿撰歸裝留滬瀆
第三回 領事館鋪張賽花會 半敦生演說西林春
第四回 光明開夜館福晉呈身 康了困名場歌郎跪月
第五回 開搏賴有長生庫 插架難遮素女圖
第六回 獻繩技唱黑旗戰(zhàn)史 聽笛聲追白傅遺蹤
第七回 寶玉明珠彈章成艷史 紅牙檀板畫舫識花魁
第八回 避物議男狀元偷娶女狀元 借誥封小老母權充大老母
第九回 遣長途醫(yī)生試電術 憐香伴愛妾學洋文
第十回 險語驚人新欽差膽破虛無黨 清茶話舊侯夫人名噪賽工場
第十一回 潘尚書提倡公羊學 黎學士狂臚老韃文
第十二回 影并帝天初登布士殿 學通中外重翻交界圖
第十三回 誤下第遷怒座中賓 考中書互爭門下士
第十四回 兩首新詩是譎官月老 一聲小調(diào)顯命婦風儀
第十五回 瓦德西將軍私來大好日 斯拉夫民族死爭自由天
第十六回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 鏡邊語影俠客窺樓
第十七回 辭鴛侶女杰赴刑臺 遞魚書航師嘗禁臠
第十八回 游草地商量請客單 借花園開設談瀛會
第十九回 淋漓數(shù)行墨五陵未死健兒心 的爍三明珠一笑來觴名士壽
第二十回 一紙書送卻八百里 三寸舌壓倒第一人
第二十一回 背履歷庫丁蒙廷辱 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回 隔墻有耳都院會名花 宦?;仡^小侯驚異夢
第二十三回 天威不測蜚語中詞臣 隱恨難平違心驅俊仆
第二十四回 憤輿論學士修文 救藩邦名流主戰(zhàn)
第二十五回 疑夢疑真司農(nóng)訪鶴 七擒七縱巡撫吹牛
第二十六回 主婦索書房中飛赤鳳 天家脫輻被底臥烏龍
第二十七回 秋狩記遺聞白妖轉劫 春帆開協(xié)議黑眚臨頭
第二十八回 棣萼雙絕武士道舍生 霹靂一聲革命團特起
第二十九回 龍吟虎嘯跳出人豪 燕語鶯啼驚逢逋客
第三十回 白水灘名伶擲帽 青陽港好鳥離籠
第三十一回 摶云搓雨弄神女陰符 瞞鳳棲鸞惹英雌決斗
第三十二回 艷幟重張懸牌燕慶里 義旗不振棄甲雞隆山
第三十三回 保殘疆血戰(zhàn)臺南府 謀革命舉義廣東城
第三十四回 雙門底是烈女殉身處 萬木堂作素王改制談
第三十五回 燕市揮金豪公子無心結死士 遼天躍馬老英雄仗義送孤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作者曾樸,初字太樸,后改字孟樸,筆名東亞病夫,病夫國之病夫等。江蘇常熟人。生于1872年,卒于1935年。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中國社會充滿了動蕩與變革的時代。而曾樸又是一個生性敏感、熱心國事之人,因此而隨時代大潮的激蕩而沉浮。他19歲即考中秀才,次年中舉,可謂少年得志,名震鄉(xiāng)里。轉年即赴京應試,卻因試卷墨污而名落孫山。隨即捐官內(nèi)閣中書,留京供職。越2年,爆發(fā)了甲午海戰(zhàn),中國一敗涂地,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國人震驚。曾樸懷抱憂國憂民之志,難耐內(nèi)閣中書的閑散空曠,立志進入外交界,以實現(xiàn)“為國宣勞”的人生理想。為此,而入同文館學習法文。至1896年,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招考章京,曾樸雖以“異才”而聞名京師,卻因不為內(nèi)閣衙門保舉而不得應試資格。其壯志難酬,悲憤至極,拂袖出京而去。次年,至上海創(chuàng)辦實業(yè),適逢譚嗣同、林旭等維新志士聚集滬上,謀劃變法革新。曾樸為之所動,與譚、林諸君朝夕相聚,籌謀新政。1808年,應康有為、梁啟超相召,譚、林等北上京師。曾樸則因父親喪葬瑣事尚未料理清楚而滯留滬上。不久,變法失敗,譚、林諸君殉難。曾樸聞訊不勝驚恐,迅即由瀘返鄉(xiāng)。鄉(xiāng)居期間,與開明士紳丁祖蔭、徐念慈、張鴻等人,倡導新式教育,雖遭頑固勢力百般阻撓,但最終還是沖決各種阻力,創(chuàng)辦了常熟第一所小學。又自辦日文講習班,聘日籍教師任課。1903年再赴上海,經(jīng)營繭絲業(yè),因受外絲傾銷的沖擊,折本而罷。次年,轉入出版業(yè),創(chuàng)辦“小說林社”,出版中外小說。1907年又創(chuàng)辦《小說林》月刊。1908年因資金周轉不靈,出版社被迫關閉。即在曾樸從事出版業(yè)的同時,亦未曾中斷政治活動,他曾參加張謇、孟昭常等人為中心的預備立憲公會,積極倡導君主立憲制。到1909年,清政府已處四面楚歌的境地,曾樸卻應大官僚端方之聘,進入兩江總督衙門,做了幕僚。次年,又因端方保薦,以候補知府身份,先后在杭州、寧波任職。辛亥革命后,被選為江蘇省議員,又歷任官產(chǎn)處處長、財政廳廳長、政務廳廳長等職。直至國民革命軍北伐至江蘇,才終止了官場生涯。1927年重操舊業(yè),創(chuàng)辦“真善美”書店,并出版發(fā)行《真善美》雜志。至1931年,復以資金不能流轉而歇業(yè)。隨即由瀘返鄉(xiāng),4年后結束了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歷程。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終其一生,始終熱衷于學術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著述達數(shù)10種之多,而尤以《孽?;ā夫懵曋型?,藝術魅力歷久而不衰。
《孽?;ā返某蓵^程,亦如同它的作者人生歷程那樣,復雜而又曲折。第一、二回發(fā)表于1904年留日青年在東京創(chuàng)辦的《江蘇》雜志第8期,而作者并不是曾樸而是金松岑。金氏以愛自由者為筆名刊發(fā)兩回之后,又寫成4回,遂以6回書稿寄送好友曾樸商酌。曾樸以為題材尚好,只是格局過于狹隘,建議作大的修改,使之“盡量容納30年來的歷史”。金氏以為寫小說非己所長,則順水推舟,任由曾樸去修改、續(xù)寫。曾樸遂埋首案頭3月余,得20回(含對金氏6回徹底改寫)。1905年由日本翔鸞社分兩集出版發(fā)行。至1930年,續(xù)寫至35回,其中前20回于1928年由真善美書店再版,依然分作兩集。后15回則由《真善美》雜志陸續(xù)刊發(fā)。1931年將此15回的前10回結集,由真善美書店出版,是為第3集。繼而,又將3集合為一冊出版。簡而言之,合刊后的版本為30回,后5回并未放入其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出版的寶文堂本,1956年出版的上海文化出版社本,以及1959年上海中華書局本,都是30回本。直到1962年,中華書局才將后5回作為附錄增入出版,是為增訂本。
《孽?;ā穬?nèi)容繁富,時間跨度大,如何從總體上把握它的本質特征?作者對其創(chuàng)作意圖的剖白,對我們頗有啟發(fā)?!缎薷暮笠f的幾句話》曾云:“這書主干的意義,只為我看著這30年,是我中國由舊到新的一個大轉關,一方面文化的推移,一方面政治的變動,可驚可喜的現(xiàn)象,都在這時期內(nèi)飛也似的進行。我就想把這些現(xiàn)象,合攏了它的側影或遠景和相連系的一些細節(jié)事,收攝在我筆頭的攝影機上,叫它自然地一幕一幕地展現(xiàn),印象上不啻目擊了大事的全景一般?!庇墒怯^之,作者試圖在這部小說里容納30年歷史的本質內(nèi)容,并表現(xiàn)出它的發(fā)展趨勢。質而言之,就是要把《孽海花》寫成一部歷史小說。而所謂歷史小說,已經(jīng)不同于我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演義小說”,歷史演義小說,即歷史的通俗化;而這里所說的歷史小說,是具有近代意義的新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把奇妙和真實”結合在一起,塑造“個人與社會歷史命運更緊密結合的人物”,表現(xiàn)歷史的本質和趨向,最終“把小說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地位”(引號為盧卡契言論)。應該說,《孽?;ā芬呀?jīng)達到了這樣一種境界,堪稱具有近代意義的歷史小說。這自然與作者對法國文學特別是對大仲馬、雨果的歷史小說具有頗為精到的研究不無關系。
《孽?;ā匪憩F(xiàn)的30年歷史內(nèi)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緒后期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政治和文化的變遷史。
就政治演變而言,小說以同治中后期為背景,或隱或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光緒前、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fā)展歷程:從中法戰(zhàn)爭到中俄領土爭端;從甲午海戰(zhàn)到臺灣軍民的反抗侵略;從洋務運動到維新派興起,以至資產(chǎn)階級革命領導的廣州起義的失敗。同時,作者更注重表現(xiàn)諸多政治事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其發(fā)展趨勢。誠如作者自云:“這書寫政治,寫到清室的亡,全注重德宗和太后的失和,所以寫皇家的婚姻史,寫魚陽伯、余敏的買官,東西宮爭權的事,都是后來戊戌政變,庚子拳亂的根源?!毙≌f中的光緒皇帝生性懦弱,完全被慈禧太后所挾制,即使冊立皇后,亦沒有絲毫的決定權。慈禧將自己的外甥女塞給光緒立為皇后,以為耳目,而光緒所寵愛的姑娘只好屈居皇妃之位,從此東、西宮爭寵的鬧劇愈演愈烈。東、西宮爭寵,實質是光緒與慈禧爭權的表現(xiàn)形式。后來,外間傳言,魚陽伯行賄皇妃,謀上海道肥缺。慈禧就借機大打出手,立刻廷杖皇妃,并降之為貴人。因此而引起帝后失和。由此而后的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直至清王朝覆亡,都與帝后失和相關聯(lián)。不過,戊戌政變及以后的事件都在擬寫計劃之內(nèi),而并未付諸實施。
小說是如何表現(xiàn)30年來思想文化的變遷呢?作者在《修改后要說的幾句話》中對此亦有明確的揭示:“寫雅敘(聚)園、含英社、讀瀛會、臥云園、強學會、蘇報社,都是一時文化過程的足跡。”從雅聚園的描寫中,可表現(xiàn)出同治時期一般讀書士子的精神風貌,國家已處岌岌可危的境地,而他們對此卻麻木不仁,對世界大勢幾乎是一無所知,唯一感興趣的就是考究做八股文的要訣,陸菶如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然而,時代風云的激蕩畢竟促使讀書士子階層發(fā)生分化,某些思想敏銳的通達之士,開始睜眼看世界,除舉子業(yè)之外,亦注重經(jīng)史百家的學問,而且對西學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就在第2回有關雅聚園的描寫之后,敘及金雯青中狀元衣錦還鄉(xiāng)、乘輪船途經(jīng)上海小住。有洋務派著名人物馮桂芬來訪,見面一番寒暄之后,即以長者口吻勉勵雯青說:“現(xiàn)在是五洲萬國交通時代,從前多少詞章考據(jù)的學問,是不盡可以用的……我看現(xiàn)在讀書,最好能通外國語言文字,曉得他所以富強的緣故,一切聲、光、化、電的學問,輪船、槍炮的制造,一件件都要學會他,那才算得個經(jīng)濟……”一番話足以振聾發(fā)聵,直令狀元郎茅塞頓開。隨后,金雯青又應邀赴一品香會客,席間聽薛淑云(影射薛福成)、王子度(影射黃遵憲)等人“議論風生,都是說著西國政治學藝”,不由暗自慚愧,想道:“我雖中個狀元,自以為名滿天下,哪曉得到了此地,聽著許多海外學問,真是夢想沒有到哩!從今看來,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總要學些西法,識些洋務,派入總理衙門當一個差,才能夠有出息哩!”由此意味深長的心理剖白,可見在上海這等開放的城市,學西法、識洋務在知識界已成為時尚。時代畢竟前進了,傳統(tǒng)的詞章考據(jù)之學,已遠遠不足以敷用,洋務思想應運而生,盛行于世,思想文化演變之跡甚明。然而,洋務思想自有其先天的不足,它只承認西方各國的船堅炮利及科技的進步,而無視其政治體制較之封建專制亦同樣具有的進步性和優(yōu)越性。這種輕本而重末的致命弱點,隨著時代的推移而愈益為人們所認識。代之而起的則是以政治體制變革為實質內(nèi)容的維新變法的思潮。到18回有關“談瀛會”的描敘,就十分清晰地表現(xiàn)了這一思想文化變遷的足跡。從第2回寫金雯青衣錦還鄉(xiāng)、途經(jīng)上海聆聽薛淑云、王子度的洋務高論,到18回敘及金雯青由俄返國途經(jīng)上海參加“談瀛會”,其間經(jīng)歷了20余年的時間,這期間思想文化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開始在社會傳播,同時,從洋務派中亦分化出一批具有變法思想的改良派?!罢勫瓡鄙?,依然是薛淑云、王子度一班人,而其政治見解較20年前大有進步。“談瀛會”的中心話題是:“吾今自強之道,究以何者為先?”圍繞此論題,各抒高見?;蛞詾榱幫饨粰酁榧眲眨换蛞詾楫斠跃毐鵀槭滓?;或以為發(fā)展經(jīng)濟為基礎;而最具說服力的論辯,則是以為必以政體變革為第一。而此論實際上最終成為諸名士的共識。毫無疑問,它屬于改良主義的新思潮。
小說寫到第29回,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已是19世紀末期甲午海戰(zhàn)之后的情狀。北洋海軍乃洋務運動的產(chǎn)物,海上一場惡戰(zhàn),竟不抵島國日本,幾至全軍覆沒。這沉痛的教訓給思想文化界以極大的震動,通達之士為之猛醒,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政體不變革,單是辦辦洋務,終究是難以拯救衰敝的祖國。這種以變革政體為核心內(nèi)容的維新思想,在甲午海戰(zhàn)之后頗為盛行一時。
與此同時,更有一些思想激進的知識分子,他們以為清朝政府已經(jīng)腐敗透頂,頑固派勢力在朝廷占居絕對優(yōu)勢,以和平的方式去變革政體,只不過是浪漫的幻想,最終難以付諸實踐。那么,他們的政治主張又當如何呢?第29回敘及革命派領袖人物楊云衢(影射楊鴻飛)的演講辭,從而明確揭示了革命派政治主張的本質內(nèi)容:“現(xiàn)在的中國少不得革命的了!但是不能用著從前野蠻的革命,無知識的革命。以前的革命,撲了專制政府,又添一個專制政府,現(xiàn)在的革命,要組織我黃帝子孫民族共和的政府?!焙茱@然,這種以“推翻專制,建立共和”為核心的政治主張,比之于維新思想來得更為激烈,亦更為切實!但是,在小說所描寫的那個特定時代,革命派思潮尚未風靡社會。第29回敘及革命中堅人物陳千秋只身赴滬,試圖聯(lián)絡同志,發(fā)展革命力量,而結果卻令他大為失望。偌大一個上海,竟難覓知音。且不論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浪子以及惟知買進賣出、膽小怕死的商販,即使“大家推崇的維新外交家王子度,也只是主張廢科舉,興學堂;眾人驚詫的改制新教王唐猷輝(影射康有為),不過說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扶墻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回日的奇才”。陳千秋的憂憤,既表達了對維新派切中肯棨的批判,又反映了革命派思想尚缺乏知音的時代特征。革命派思潮風行于世,那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后的事情,然而,《孽?;ā凡⑽醇按吮愦颐κ請觥?
總之,循著作者的筆觸,不難尋繹出30年間政治、文化的演變史,從而,使小說具有了“歷史哲學”的意味和境界。雖然,小說中不乏對清延腐敗的揭露和譴責,然而,它只是在反映政治文化變遷史過程中的附帶而已。因此,《孽海花》終究是一部“歷史小說”。只有把握了它的這一本質特征,對這部小說的理解就會深入一層。
當然,歷史小說并非歷史教科書,即使它取材真實,人物亦歷歷可考(據(jù)考證,小說中人物有生活原型者達270余人),但是,絕不可把它與歷史生活本身等量齊觀。它畢竟是一部精心結撰的“奇妙與真實”結合的文學作品,作者以狀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鈞)與名妓傅彩云(影射趙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為情節(jié)主線,將30年間重要歷史事件的側影及其相關的趣聞佚事,加以剪裁提煉,熔鑄成篇。
《孽?;ā返慕Y構頗具獨創(chuàng)性。作者曾對此作過極為形象而確切的比喻?!捌┤绱┲?,《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著一根線,穿一顆算一顆,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練;我是蟠曲回旋著穿的,時收時放,東西交錯,不離中心,是一朵珠花。譬如植物學里說的花序,《儒林外史》等是上升花序或下降花序,從頭開去,謝了一朵再開一朵,開到末一朵為止。我是傘形花序,從中心干部一層一層的(地)推展出各種形象來,互相連結,開成一朵球一般的大花?!保ā缎薷暮笠f的幾句話》) 《孽?;ā纷鳛闅v史小說,刻劃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國古代“良史”的實錄精神。同時,又借鑒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時弊”的諷刺手法,以寫實筆法評說事件、權衡人物。即使對威毅伯(影射李鴻章)這樣的人物,亦絕非一概罵倒,既寫他在甲午海戰(zhàn)中負有“因循坐誤”的歷史責任,又不是把失敗的全部責任統(tǒng)統(tǒng)歸咎于他,西太后挪用“一國命脈所系”的海軍經(jīng)費,威毅伯又如之奈何呢?既寫他害怕開戰(zhàn)的膽怯心理,又寫他的知己知彼、老成持重。既寫他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因而遭到國人唾罵,又從深層次寫出簽約的根源在于國家的貧弱??傊?,在作者筆下,威毅伯不是一個被簡單化、臉譜化了的人物,而是一個具有歷史真實感的藝術形象。
《孽海花》在藝術方面,亦多有不足之處。其結構雖云工巧,獨創(chuàng)性亦顯而易見,但是,把30年間歷史重大事件連結于金、傅婚姻生活故事這條主線,終難免有牽強之處。然而,所有這些終究是白玉中之微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