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太平廣記 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

    作者: 《太平廣記》李昉
    費崇先 魏世子 何曇遠 陳秀遠
    葛濟之 董青建 齊竟陵王 張逸
    釋僧護 僧澄空 釋慧侃 釋道積
    釋法誠

    費崇先
      
    宋費崇先,吳興人,少信佛法,精勤。泰始三年,受菩薩戒,寄齋于謝慧遠家,二十四日,晝夜不懈。每聽經,常以鵲尾香爐置膝前,初齋三夕,見一人,容服不凡,徑來舉爐去。崇先視膝前,爐猶在,方悟神異。自惟衣裳新濯,了無不凈,唯坐側有唾壺,既撤去壺。即復見此人還爐于前,未至席,猶見二爐,既至即合為一,然則此神人所提者,蓋爐影耳。崇先又嘗聞人說,福遠寺有欽尼者,精勤得道,欣然愿見,未及得往,屬意甚至,常齋于他家,中夜,忽見一尼,容儀端儼,著赭布袈裟,正立齋席之前,食頃而滅。崇先及見此尼,狀貌被服,即前夜所睹者也。(出《法苑珠林》)

    宋朝費崇先是吳興人,少年信奉佛法,精心勤奮,泰始三年,接受菩薩的戒規(guī),在謝慧遠家寄齋,二十四天晝夜堅持不懈。每次聽經,常把鵲尾香爐放在膝蓋前。剛齋戒了三天,晚上,看見一個人,面容衣服不一般,一直來拿香爐而去。崇先看膝前,香爐還在,才明白是神。自己的衣裳是新洗的,沒有一點不干凈的,只有坐側有個唾壺,于是就撤去唾壺。又看見這個人送回香爐于面前,還沒到座位時,還看見兩個香爐,已到時就合為一個了。那么神人所提的香爐,大概是香爐的影子吧。崇先又曾聽人說。福遠有叫欽尼的,精心勤勉而得道,高興地愿去見她。還沒來得及去,這種想法非常誠懇,就常常在他家設齋。忽然看見一個尼姑,容貌儀表端正莊嚴,穿著赭色布的袈裟,正站在齋席前,一頓飯的工夫不見了。崇先此后見到這個尼姑,狀貌打扮,就是前天夜里所看見的人?! ?font color='#cc0000'>魏世子
      
    宋魏世子,梁郡人,奉佛精進,兒女尊修,唯婦迷執(zhí)不信。女年十四,病死,七日而蘇,云:“可安施高座,并無量壽經?!笔雷蛹礊榫咴O經座,女雖持齋戒,未??唇?,今即升座,誦聲清利。下啟父言:“兒死便往無量國,見父兄及己三人,池中已有芙蓉大花,后當化生其中。唯母獨無。不勝此苦,故歸啟報。”語竟,復絕。母于是敬信法教。(出《冥祥記》)

    宋朝的魏世子是梁郡人,精心勤奮奉佛,兒女也敬奉佛法,只有妻子執(zhí)意不信。女兒年齡十四歲,病死,七天后而復蘇說:“可以安設一個高座,并供放上無量壽經?!笔雷泳蜑樗郎蕚淞私浐透咦?。他的女兒雖然持齋,而不常??唇?,現(xiàn)在就升上高座,高聲誦經。開導他的父親說:“我死了后就去了無量國,看見父兄和自己三個人,池中已有芙蓉大花,以后當化生在那當中。唯獨母親沒有,受不了這般痛苦,所以回來稟報?!闭f完,又死去。于是她的母親也敬信佛法?! ?br>
    何曇遠
      
    何曇遠,廬江人,父萬壽,御史中丞。曇遠奉法持菩薩戒,年十八,丁父艱。哀毀成疾,殆將滅性,號踴之外,歸心凈土,庶祈感應。時請僧數(shù)人,曇遠向僧舍懺悔宿業(yè),終無感徵。僧舍每加獎勵,不令懈怠。爾后因夜轉經竟,眾僧已眠,曇遠忽自歌誦,僧舍驚而問之。曇遠曰:“見佛身黃金色,光焰丈余,幡花翼從,充滿虛空,佛自西至,呼令速去。”曇遠素羸弱少力,此夕壯厲悅懌,便于合中取香著手中,并以園花散空。母曰:“汝今若去,不念吾耶?”曇遠無所言而頓臥,宿信家中,聞此靈異,亦皆欣肅,不甚悲懼。曇遠至五更,忽然而終,宅中芬馨數(shù)日。(出《冥祥記》)

    何曇遠是廬江人,父萬壽是御史中丞。曇遠信奉佛法持菩薩戒,年齡十八歲,遇到父親去逝,悲痛成病,將要死去。曇遠號啕之外,歸心于凈土,希冀祈求而得感應。當時請了幾個和尚,曇遠向僧舍懺悔過去的事業(yè),始終沒有感動的驗證。僧舍每次加以獎勵,讓他不要懈怠。以后有一夜誦完經,眾和尚已睡了,曇遠忽然自己吟誦。僧舍驚而問他,曇遠說:“看見佛身是黃金色,火焰一丈多,幡花也象翅膀一樣跟從他,充滿了空中,佛從西面到來,叫他快去?!睍疫h一向體弱無力,而這天晚上感到格外的健壯高興,便在盒中拿出香在手中,并把園中的花撒向空中。他的母親說:“你如今如果走了,不想念我嗎?”曇遠無所言而立刻臥倒,平常就取信于家中,聽到這靈驗的事而感到奇異,也都欣喜肅然。不十分悲傷害怕。曇遠到了五更天,忽然而死,房子的芬香一直數(shù)天不散?! ?br>
    陳秀遠
      
    宋陳秀遠,潁川人,嘗為湘州西曹,客居臨湘縣。少信奉三寶,年過耳順,篤業(yè)不衰。元徽二年七月中,宴臥未寐,嘆念萬品死生,流轉無定,惟已將從何來,一心祈念,冀通感夢,時夕結陰,室無燈燭。有頃,見枕邊如螢火者,明照流飛,俄而一室盡明,連空如晝,秀遠遽興,合掌喘息。見庭中四五丈上,有一橋閣,危欄彩檻,立于空中。秀遠了不覺升之,坐于橋側,見橋上士女往還,衣裝不異世人。末有一嫗,年可三十,青襖白裳,行至秀遠而立。有頃,又一婦人純衣白布,偏環(huán)髻,持香花前,語秀遠曰:“汝前身即我也,以此花供養(yǎng)佛故,得轉身作汝?!睆椭盖喟讒炘唬骸按思磸褪俏仪吧硪病!毖詺椂?,后指者亦漸隱。秀遠忽不覺還下之時,光亦尋滅。(出《冥祥記》)

    宋朝的陳秀遠是潁川人,曾經做湘州西曹,客居于臨湘縣,年少信奉三寶,年齡已過五十歲,忠守信奉而不減。元徽二年七月間,閑居臥榻而未入睡,嘆念萬般死生,輪回不定,到底將憑那些,一心祈念,希望能感動托夢。當晚天陰,室內沒有燈燭,過了一會,看見枕邊就象螢光蟲一樣的東西,發(fā)光飛旋,一會整個屋子都通明,連空中也象白晝。秀遠非常高興,合掌喘息,只見在院子中四五丈之上,有一橋閣,高欄彩檻,立在空中。秀遠一點也不覺得就升上去,坐在橋側,看見橋上的男女往來,衣裝和世人的不兩樣。最后有一婦人,年齡可有三十歲,青襖白衣,走到秀遠前而站住,過了一會又有一個婦人穿著白布衣服,扎著環(huán)形發(fā)髻,拿著香花在前,告訴秀遠說:“你的前身就是我,用這個花來供養(yǎng)佛的原因,才能輪回轉世變作你。”又指著青襖白衣的婦人說:“這就是我的前身。”說完而去。后指的那個人也逐漸消失了。秀遠不知不覺地回到原地時,光也都滅了。  

    葛濟之
      
    葛濟之,句容人,稚川之后。妻同郡紀氏,體貌閑雅,有婦德。濟之世事神仙,紀亦慕而心樂佛法,常存誠不替。忽一旦方織,俄覺云日開朗,空中清明,因投梭仰望四表,見西方有如來真形及寶蓋幢幡映天,心獨喜曰:經說無量壽(“壽”原本作“受”,據許本改。)者,即應此耶。便頭面作禮,乃引濟之,亦登時見半身及諸幡蓋,俄而隱沒。于是云日鮮華,五色燭耀,鄉(xiāng)里備睹,移時方歇焉。(出《冥祥記》)

    葛濟之是句容人,葛稚川的后代,他的妻子是同郡的紀氏,體貌文雅,有婦人之德。濟之一世信奉神仙,紀氏也敬慕而更樂佛法。經常守誠而不廢。忽然一天正在織布,不一會就覺得天氣晴朗,空氣清新,于是就放下梭子仰望四方,看見西方有如來的真身以及寶蓋幢幡滿天,心里特別高興地說:“經中提到無量壽佛,就應當是他了?!北阌^作禮,就祈求引。這時立刻就出現(xiàn)了如來的半身和各個幡蓋。不一會就不見了。于是云日鮮艷,五色照耀。鄉(xiāng)里的人都看見了,一直到他走的時候才停止?! ?br>
    董青建
      
    齊董青建者,不知何許人。父字賢明,建元初,為越騎校尉。初建母宋氏,孕建時,夢有人語云:“爾必生男,體上當有青志,可名為青建?!奔吧缪?,即名焉。有容止,美言笑,性理寬和,家人未嘗睹其慍色,見者咸異之。至年十四而州辟主簿。建元初,皇儲鎮(zhèn)樊漢,為水曹參軍,二年七月十六日寢疾,自云:“不振濟?!敝潦巳眨R盡起坐,謂母曰:“罪盡福至,緣累永絕,愿母自愛。不須憂念。”因失聲大哭,聲盡而絕。將殯葬喪齋前,其夜靈語云:“生死道乖,勿安齋前,自當有造像道人來迎喪者?!泵魅?,果有道人來,名曇順,即依靈語,向曇順說之。曇順曰:“貧道住在南林寺,造丈八像垂成,賢子乃有此感應,寺西有少空地,可得安葬也。”遂葬寺邊。三日,其母將親表十許人,墓東見建如生,云:“愿母割哀還去,建今還在寺住。”母即止哭而還,舉家菜食長齋。至閏月十一日,賢明夢見建云:“愿父暫出東齋?!辟t明便香湯自浴,齋戒出東齋。至十四夜,于明中聞建喚聲,驚起,見建在齋前如生時。父問汝住在何處,建云:“從亡來,住在練神宮中,滿百日,當?shù)蒙崂欤ú蝗桃姼改感值芸奁鼈麘Q,三七日禮諸佛菩薩,請四天王,故得暫還。愿父母從今已后,勿復啼哭祭祠。阿母已發(fā)愿求見建,不久當命終,即共建同生一處。父壽可得七十三,命終后,當三年受罪報,勤苦行道,可得免脫?!眴栐唬骸叭陱囊怪衼恚堑糜泄饷??”建曰:“今與菩薩諸天同下,此其身光耳。”又問曰:“汝天上識誰?”建曰:“見王車騎、張吳興、外祖宋西河。”建曰:“非但此一門中生,從四十七年以來,至七死七生,已得四道果。先發(fā)七愿,愿生人間,故歷生死,從今永畢,得離七苦。建臨盡時,見七處生死,所以大哭者,與七家分別也?!眴栐疲骸叭杲陨l家?”建曰:“生江吏部、(“部”原作“用”,據《法苑珠林》五二改。)羊廣州、張吳興、王車騎、蕭吳興、梁給事、董越騎等家,唯此間生十七年,余處止三五年耳。自今已后,毒厲歲多,宜勤修功德,建見世人死,多墮三涂,生天者少。勤精進,可得免度,發(fā)愿生天,亦得相見,行脫差異,無相值期?!庇謫栐疲骸叭昴笐n憶汝垂死,可令見汝否?”建曰:“不須相見,益懷煎苦耳,但依向言說之。諸天已去,不容久住?!睉K有悲色,忽然不見。去后竹林左右猶有香氣,家人亦并聞余香焉。建云所生七家:江概、羊希、張永、王玄宋(“宋”字疑是衍文。)謨、蕭惠明、梁季文也。賢明遂以出家,名法藏。(出《法苑珠林》)

    齊朝的董青建,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父叫賢明,建元年初,做越騎校尉。起初青建的母親宋氏,懷著青建時,夢見有人告訴她說:“你一定生男孩,身上有青痣,可取名為青建?!钡壬聛砉嫦笳f的那樣,就取了名。舉止言談文雅,性情寬厚溫和,家人從未看見他的怒色??匆姷娜硕几械剿c眾不同,到了十四歲而做州辟主薄。建元年初,皇儲鎮(zhèn)守樊漢,他做了水曹參軍。第二年七月十六日得了病,自己說:“不用救治。”到了十八日,臨死時坐起對他的母親說:“罪盡了福就來了,我們的緣份永遠斷絕了,愿母親自愛,不必憂愁思念。”于是失聲痛哭,聲斷氣絕。將要把他殯葬在喪齋前。那天夜里他在靈柩里說:“生死是兩條道,不要安葬在齋前,自當有個建佛像的道人來迎接我?!钡诙?,果然有個道人來,名叫曇順,即按靈柩的話,對曇順說了。曇順說:“貧道住在南林寺,建了丈八像剛建成,賢子卻有這樣的感應,寺西面有一點空地,可以安葬他?!庇谑蔷桶亚嘟ㄔ嵩谒逻?。三天后,他的母親領親屬十多個人。在墓的東邊看見青建象活著的一樣,說:“愿母親不要悲哀,還是回去,青建現(xiàn)在還在寺中住?!蹦赣H就止住了哭聲而回,全家吃素而長久齋戒,到了閏月十一日,父賢明又夢見青建說:“愿父親暫且到東齋?!辟t明便香湯沐浴,出東齋齋戒,到了十四的夜里,在光明中聽見青建的叫喊聲,驚起,看見青建在齋前象生前一樣。父問:“你住在什么地方?”建答:“從死中回來。住在練神宮中,已滿了百日應當從憂愁中解脫而升天。建不忍見父母兄弟哭泣悲傷。三七日禮拜各位佛菩薩,請四天王,所以能夠暫時回來。愿父母從今以后,不要再啼哭于祭祠了。阿母已發(fā)下誓愿要見我,不久當命絕,就和我同在一起了。父壽可得七十三年,命終后,應當受三年的罪,父要勤苦行道,就可解脫。”父問:“你從黑夜中來,哪里來的光明?!鼻嘟ㄕf:“今天和菩薩諸天人同來。這是他們身上的光罷了。”又問到:“你天上認識誰?”青建說:“看見王車騎,張吳興。外祖宋西河。”青建說:“不只是從這一家中生,從四十七年以來,到七處死七處生。已經得到四道的成果了。先發(fā)七愿,愿生在人間,所以經歷了生死,從今后永遠完結。雖然得到七次苦痛,我臨死時,就看見七處生與死。所以大哭的原因,是和七家分別了。”問道:“你都出生在誰家?”青建說:“生在江吏部,羊廣州,張吳興,王車騎,蕭吳興,梁給事,董越騎等家。只在這里活了十七年。在別處只生活三、五年罷了。從今以后,嚴酷的歲月很多,應當勤心修建功德。我看見世人死了,許多墮入三涂,生天的人少。勤勉精進,就可以免度。發(fā)誓愿升天,也能相見,只是去和來是不一樣的,不能互相約定日期?!庇謫柕剑骸澳隳赣H憂愁想你而欲死,可讓她見見你?”建說:“不必相見,更加使她傷感痛苦罷了,只按先前說的那樣。諸天人已去,不容我久留?!北瘧K而傷感,忽然不見了。去了之后竹林左右還有香氣。家人也都聞到了香氣。青建說所生的七家中江概、羊希、張永、王玄宋漠、蕭惠明、梁季文家。賢明也就出家了,名叫法藏。  

    齊竟陵王
      
    齊竟陵王,崇信內典,得熱病,夜中垂死。夢見金像,手灌神湯,因遂平復。(出《辨正論》)

    齊朝竟陵王,崇信內典,得了熱病,夜里將死。夢見了金像,手端神湯喂他,于是病就好了?! ?br>
    張逸
      
    張逸為事至死,預造金像,朝夕祈命。臨刑,刀折而項不傷。官問故,答曰:“唯以禮像為業(yè)?!逼湎耥椨卸逗廴缪虻妹馑?。(出《感應傳》)

    張逸犯罪將死,先造了一個金像,早晚祈求請命。臨刑時,刀砍而脖子不傷。官吏問原因?;卮鹫f:“只是因為禮拜神像緣故。”那個神像脖子上有兩個刀痕象有血一樣,因而得免死?! ?font color='#cc0000'>釋僧護
      
    高齊時,有釋僧護,守道直心,不求慧業(yè),愿造丈八石像,咸怪其言。后于寺北谷中,見一臥石,可長丈八,乃顧匠營造。向經一周,面腹粗了,而背著地,以六具拗舉之。始初不動,經夜至旦,忽然自翻,即就營造,移置佛堂。晉州陷日,像汗流地,周兵入齊,燒諸佛寺,此像獨不變色。又欲倒之,大牛六十頭挽不動。忽有異僧,以瓦木土墼壘而圍之,尋失僧所在。像后降夢信心者曰:“吾患指痛?!逼淙隋欢曆?,乃木傷其二指也。遂即補之。開皇十年,盜像幡蓋者,夢丈八人入室責之,賊大怖悔而謝焉。其像見在。(出《法苑珠林》)

    高齊時,有個釋僧護,正心守道。不求功業(yè)。愿造八丈大的石像。大家都對他的話感到奇怪。以后在寺北深谷中,看見一個臥石,長可八丈。于是叫工匠建造,經過了一周,臉面和身體的大概都造出來了,而后背著地,用六具拗舉它,起初舉不動。過了一夜到天亮忽然自己翻了身,就接著建造,移到佛堂。晉州淪陷之日,像汗流滿地。周兵入齊,焚燒了許多佛寺,唯獨這個石像不變色。又想弄倒它,用六十頭大牛拉不動。忽然有個奇異的和尚,用瓦木土坯壘而圍上了它,不一會和尚不知何處去了。石像以后托夢給誠信忠心的人說:“我的手指痛?!蹦莻€人醒了而去看,是木擊傷了他的二指。于是就立刻補上了。開皇十年,盜像幡蓋的人,夢見八丈高的人進入屋內責問他,賊非常害怕后悔而拜謝。那個像現(xiàn)在還在?! ?br>
    僧澄空
      
    隋開皇中,僧澄空,年甫二十,誓愿于晉陽汾西鑄鐵像,高七十尺焉。鳩集金炭,經求用度,周二十年,物力乃辦。于是造報遐邇,大集賢愚,然后選日而寫像焉。及煙焰滅息,啟爐之后,其像無成。澄空即深自咎責,稽首懺悔,復堅前約,再謀鑄造。精勤艱苦,又三十年,事費復備,則又復寫像焉。及啟鑄,其像又復無成,澄空于是呼天求哀,叩頭請罪,大加貶挫,深自勤勵。又二十年,功力復集,然后選日,復寫像焉。及期,澄空乃身登爐巔,百尺懸絕,揚聲謂觀者曰:“吾少發(fā)誓愿,鑄寫大佛,今虛費積年,如或踵前,吾亦無面見大眾也。吾今俟其啟爐,欲于金液而舍命焉,一以謝俧于諸佛,一以表誠于眾善。倘大像圓滿,后五十年,吾當為建重閣耳?!睍r觀者萬眾,號泣諫止,而澄空殊不聽覽。俄而金液注射,赫耀踴躍,澄空于是揮手辭謝,投身如飛鳥而入焉。及開爐,鐵像莊嚴端妙,毫發(fā)皆備。自是并州之人,因起閣以覆之,而佛身洪大,功用極廣,自非殊力,無由而致。唐開元初,李皓為太原軍節(jié)度使,出游,因仰像嘆曰:“如此好相,而為風日所侵,痛哉!”即施錢百萬緡,周歲之內,而重閣成就,至今北都謂之平等閣者是也。計僧死像成日至皓,正五十年矣。以佛法推之,則皓也得非澄空之后身歟。(出《集異記》)

    隋開皇年中,和尚澄空,年齡才二十歲。誓愿在晉陽汾西鑄一個鐵像,高七十尺,籌集金炭,籌備費用,準備了二十年,準備好了,于是向遠近廣告要建造,大集賢人,然后選好日子造像。等到煙焰滅息了,開爐之后,那個像沒有鑄成。澄空就深深地自責,磕頭懺悔,又堅守前面的誓約,再商量鑄造,他精心勤懇不畏艱苦,又三十年,用費又準備齊了,則又造像,等到打開爐,那個鑄像又沒有成功。澄空于是呼天求地,叩頭請罪,更加受到貶挫。而自己更加勤勉,又過了二十年,又準備了齊備,然后又選日子,再造佛像,等到到了日期,澄空就只身登上爐頂,百尺高絕之處,揚聲對觀看的人說:“吾年少發(fā)誓愿,鑄造大佛,今已荒廢多年,如果今天和以前一樣,我也沒臉面見大眾了。我今天等著開爐,想要舍命于金液之中,一是來謝罪于各個神佛,一是向大家的好心表示誠心的感謝。如果大像圓滿鑄成,以后五十年,我當為它修建重閣?!碑敃r圍觀的人上萬,都號哭勸止他,而澄空不聽,不一會金液注射,強光閃爍,澄空于是揮手辭謝,象飛鳥一樣跳進去了。等到開爐,鐵像莊嚴端妙,眉發(fā)齊備。從此并州人準備為他筑起閣子,而佛身洪大,功用也極廣,不是有特殊功力,不能建造。唐朝開元初年。李皓為太原軍節(jié)度使。出游,因而仰視鐵像而嘆息說:“象這樣的好相貌,而被風日侵蝕,痛心??!”于是就出百萬串錢,一年之內,而重閣建成,至今北都稱它是平等閣的就是。從僧死像成日一直到李皓正好五十年,用佛法推論,那么李皓難道是澄空的后身啦!  

    釋慧侃
      
    隋蔣州大歸善寺釋慧侃,曲阿人也,靈通幽顯,世莫識之。而翹敬尊像,事同真佛,每見立像,不敢輒坐,勸人造像,唯作坐者。后往嶺南,修禪法,大有悟解。住棲霞時,嘗往揚都湯偲法師,偲異禮接之。將還山,偲請現(xiàn)神力。侃即從窗中出臂,解齊熙寺佛殿上額,因語偲云:“世人無遠識,見多驚異,故吾所不為耳。”大業(yè)元年,終于大歸善寺。初侃終日,以三衣還眾僧:“吾今死去,徒眾好住。”便還房內。大眾驚起追之,乃見房中白骨一具,跏坐床上,就而撼之,鏘然不散。(出《法苑珠林》)

    隋朝蔣州大歸善寺釋慧侃,是曲阿人。通神靈而顯鬼神,世人沒有不認識他的。而仰敬尊像,敬事如同真佛一樣,每次看見立像,總是不敢一坐,并勸別人建造佛像,只要作坐像。后去嶺南,修行禪法,大有提高。住在棲霞時,曾經去揚都拜見湯偲法師,偲法師用特殊的禮儀接待了他。將要回山,偲法師請他現(xiàn)神力,慧偲就從窗中伸出胳膊,解開齊熙寺佛殿上額。于是告訴偲法師說:“世人沒有遠見卓識,看見了都驚異,所以我不去做了。”大業(yè)元年,死在大歸善寺。當初慧侃死之前,把三衣還給眾僧說:“我將要死去,你們要好好活著?!北慊胤績?。大家驚起而追趕他,就看見房中一具白骨,盤坐床上,上前搖動他,鏘然而不散動。  釋道積
      
    唐蒲州普濟寺釋道積,河東安邑縣人也。博通經教,洞明玄旨,河東英俊,莫與同風。先是沙門寶澄于普濟寺創(chuàng)營大像百丈,功愿未終而卒。耆艾請積繼之,積受眾勤請,廣行緣化,槐檀十遷,而大像成就,道俗慶賴,感徹人天。初積受請之夕,夢二獅子于大像側,連吐明珠,相續(xù)不絕,既寤嘆曰:“獸王自在,則表法流無滯,寶珠自涌,又喻檀施不窮。冥(“冥”原作“宜”,據《法苑珠林》六三改。)運潛符,徵效斯在?!奔疵そ?,圖所夢于彌勒大像前,今猶存焉。其寺在蒲坂之陽,高爽華敞,東臨州里,南望河山。像設三層,巖廊四合,上方下院,赫奕相臨,園磑田蔬,周環(huán)俯就,佛事隆盛,咸積之功焉。(出《法苑珠林》)

    唐朝蒲州普濟寺的釋道積,是河東安邑縣人。精通經教,領會玄旨,河東的才子,沒有人能與他相比。先前是僧人寶澄在普濟寺創(chuàng)建百丈的大像,功愿沒完成而死。耆艾請求道積繼續(xù)他的事業(yè),道積接受大家懇切的請求,廣泛化緣,收集了上千的槐木和檀木,而大像建成,道家俗眾共同慶賀,感動了人天。當初道積接受請求的那天晚上,夢見了兩個獅子在大像側,連吐明珠,相接不斷。于是醒了感嘆說:“獸王自在,那么標志著法流沒有停止,自涌寶珠,又象征著檀主們施舍不斷。是冥間暗送徵兆,驗證成效就在這里?!本妥尮そ?,在彌勒大像前畫上自己所夢見的,現(xiàn)在還保存著。那個寺在蒲坂的南面,高大寬敞,東面臨州里,南面望著河山。像設三層,四下巖廊,上院下院。交相輝映,善男信女送來的果品,環(huán)繞周圍,佛事隆重,都是道積的功勞?! ?br>
    釋法誠
      
    終南山悟真寺釋法誠,雍州萬年縣人,事沙門僧和為師。和亦鄉(xiāng)族之所推奉,曾有人欲害和,夜詣門,見房內猛火,騰焰升帳,遂即追悔。誠奉佩訓勖,常誦法華,翹心奉行,朝夕無懈。夢感普賢,勸書大教,既悟,即入凈行道。重村工匠,令書八部般若,香臺寶軸,莊嚴成就。又于寺南橫嶺,造華嚴堂,鑿山堙塹,列棟連甍,前對重巒,右臨斜谷,吐納云霧,下瞰煙虹,實奇觀也。弘文館學士張孝靜者,善于書翰,誠乃請孝靜寫藏經,齋潔勤拳。大致感應,靈禽異獸,馴擾精廬。貞觀十四年,忽謂侍者曰:“諸行無常,法緣有竭,九品往生,斯言驗矣。吾今去世,汝無憂惱。”言畢,口光燭于楹,奄然而化。(出《高僧傳》)

    終南山悟真寺的和尚法誠,是雍州萬年縣人,拜僧人和為師,和也受到鄉(xiāng)族人的推崇。曾經有人想要害和,夜里進門,看見房內大火,煙騰升入帳中,然后就后悔了。法誠心敬奉佩訓的勉勵。常常誦讀法華經,忠心奉行,早晚不懈怠。感動了普賢,夢見勸他寫大教,醒來后,就誠心行道,大請工匠,讓他寫八部般若經,筑香臺寶軸,莊嚴而成。又在寺南的橫嶺上,建造了華嚴堂,鑿山堵澗,列棟連脊,前對重巒,右臨斜谷。云霧繚繞,下視煙虹,的確是奇景。弘文館學士張孝靜,善于書寫,法誠就請孝靜寫藏經,齋戒潔凈勤奮懇切,大受感應,靈禽異獸在精舍周圍十分馴服。貞觀十四年,忽然對侍者說:“各種行為無定,法緣有盡,九品往生這話靈驗了。我現(xiàn)在去逝,你不要憂愁煩惱?!闭f完,口中發(fā)光照在柱子上,默默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