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宋代十八朝艷史演義 第二十四回

    作者: 《宋代十八朝艷史演》李逸侯
      第二十四回歡天喜地頌德歌功發(fā)憤成狂操刀執(zhí)梃原來涪陵公趙廷美在房州病歿了。當下太宗泣謂宰相李昉、宋琪并眾臣道:“唉!廷美在小時候就很剛愎,長大著越加兇惡起來。朕因同氣至親,不忍把他依法重辦,暫時把他徙住房州,望他閉門思過,痛改前非。正想恢復舊日的恩愛,誰料他就病歿了。朕兄弟四五個人,而今竟只存得朕躬一個,思想起來,怎不教朕傷感呢?”說著又大悲傷。李昉忙勸奏道:“人死不能復生,愿陛下少抑悲哀,善保龍體,為天下珍重。”太宗遂命罷止飲宴。翌日,降詔追封趙廷美為涪陵王,謚悼。

      即日發(fā)哀成服,在死人面上獻殷勤。趙廷美所以得罪而死,固然是為著那個皇帝位子,然而也是趙普構陷的。所以后來真宗即位,即追復為秦王,妻張氏為楚國夫人;到仁宗又贈封太師尚書令;徽宗改封為魏王:這都是知他生前冤抑,聊為榮寵于死后哩。太宗旋即又詔命趙廷美長子趙德恭為峰州刺史,次子趙德隆為襄州刺史,女婿韓崇業(yè)為靜難行軍司馬。這件喪事方畢,忽朝中大臣參政知事李穆又死了。

      太宗聞喪,更加嗟悼,即親往賜奠,并謂侍臣道:“李穆為國家的忠良,操履純正,作事一出至誠,真是最難得的人材。朕方賴他謀劃,遽爾亡故,喪失國家柱石,朕能不悲悼么?唉!這并不是李穆的不幸,實是朕的不幸啊!”說罷,甚覺慘然。又對靈痛哭了一場,才啟駕還宮。

      一日,太宗忽想起在晉王邸時,太祖與他論建都一樁事,覺得太祖的說話很有深意,而今為自己的子孫打算,便也想擇個好都城,替后人立下鞏固的根基。于是便想到華山隱士陳摶精于數(shù)學,預知未來之事,不如問他一問,好決定這事,免得自己瞎撞鐘,白拋一片心機。即遣一親臣,赍著手詔,至華山云臺觀少華石室,把陳摶宣入朝來。太宗因他為高潔的隱者,當下待以殊禮,賜錦墩命坐。起先與他談論治國家的道理,陳摶奏對如流,所談悉中肯要,甚合太宗的心意。太宗乃問道:“朕立國以來,總算還是順遂的,但未知將來的運祚是怎樣?”陳摶奏對道:“太祖皇帝以至仁得天下,以厚義服人心,運祚不患不長久的。”太宗又問道:“那么建都的地方,應該選擇在哪一處地方才穩(wěn)固呢?”陳摶又奏對道:“建都的地方么,必須一汴、二杭、三閩、四廣?!碧诼犃瞬唤猓憜柕溃骸斑@話是怎么說呢?”

      陳摶但唯唯不說明。太宗又再三詰問,陳摶還是唯唯不解答。太宗曉得他必不肯直陳的了,便不再問。

      命侍監(jiān)把陳摶送至中書省。李昉、宋琪等迎著,既夙慕陳摶的玄修,又見是太宗的上賓,敢不恭敬?真是款接殷勤,執(zhí)禮謙恭,座間問道:“素仰先生玄學精深,今日有幸得接光儀,愿請賜教一二。”陳摶答道:“鄙人對于玄學實在亦欠研究,不過是得著一知半解罷了。但這種玄學,未必有益治道,所以現(xiàn)在承諸公辱賜下問,并非鄙人不肯把所知道的盡情貢獻,乃是無補國家,不當淆亂諸公的聽聞。今皇上乃圣智的君主,諸公亦賢明的臣子,而天下合當太平的時候,正該君臣一心,興化致治,又何必研究到這個呢?愚質的見解,還希原諒?!贝蠹衣犃嗣C然起謝。明日早朝,李昉便把陳摶的說話述奏太宗。太宗嘆道:“真是明達的隱者啦!”即詔賜陳摶號做希夷先生,并給紫衣一襲,又命有司給陳摶增葺云臺觀,暫時把他留居闕下。陳摶且擅詩才,太宗暇時與他談詩論賦,陳摶奏對悉稱上旨,太宗益喜。過了些時,有司奏報云臺觀已修葺竣工,陳摶遂辭駕要行。太宗不好強留,乃厚賜金錢絹帛,送他啟程,陳摶概辭不受。太宗遂用著秀才人情,命紙筆親書“華山石室”

      四字,作為贐儀,陳摶這才拜受了,辭返華山去。太宗因問不出端的,只得把卜都事丟開。

      這時太宗中宮的位子久空著,頗感內助乏人的苦處,便又重提立后事。先是李妃既病殂,太宗想冊立她的心思成了空想。

      因聽得潞州刺史李處耘第二女容德俱茂,極有賢名,于太平興國二年選入后宮,察看她果否幽嫻沉靜,以便冊立。那李氏生得圓姿替月,嫩臉羞花,而身材更是肥瘦得宜,修短適中。可稱:略減半圍微覺瘦,稍添一粟便為長。

      太宗見了甚是喜悅,極加寵愛。李氏入宮數(shù)年,總是和順恭謹,從無恃寵而驕的狂態(tài)。后宮的人莫不稱她賢德。至是,太宗遂冊立李氏為皇后。儀文的周備,典禮的矞皇,視當年太祖冊立宋后的一回,可謂有過之無不及。太宗在鋪張上面更是特別,內宮外廷遍賜大宴五日,京城人民亦遍賜大酺三日。真?zhèn)€是人人吃喜酒,個個有歡顏。又在后苑里面搭彩臺兩座,傳集供奉皇家的戲班,日夜演唱戲劇,以娛群臣;在午門外邊亦搭彩臺兩座,傳集闔城的戲班,日夜演唱戲劇,以娛百姓。把一個京城竟弄到鬧熱得像過元宵一般。那些百姓又有酒吃,又有戲看,樂得歡天喜地,異口同聲歌功頌德,說是自亂離以來,到今日才得過著堯天舜日。太宗聽到百姓這種贊揚的話,更是樂得心花怒放,還想要宣詔叫他們多樂幾天兒。李后諫奏道:“自古道,樂不可極。如今歡樂已經(jīng)數(shù)日,正可以休止了。而且為君父的人,是要無時無刻不懷念民間的疾苦,在歡樂的時候,尤其要想到民間必有多數(shù)不能得歡樂的人。而今像這樣的歡樂,固然是陛下的恩典,但臣妾的意思,總以為要適可而止為是。俗語還有兩句最耐尋味的話,就是‘高樓一席酒,窮漢半年糧’,愿陛下深求廣眾的民隱,勿好局部的頌揚。區(qū)區(qū)的愚衷,敢請明察?!碧谠首嗟溃骸扒渌嘧h,意誠語當,朕哪有不聽的?”因此,便沒有宣詔繼續(xù)歡樂了。

      太宗的長子趙元佐,是已故的李妃所生,自幼便極聰慧,相貌很像太宗,甚得太宗歡心。及長,博覽眾書,且善騎馬射箭。太宗征太原,伐幽州,趙元佐都隨侍在軍,凡所策劃,能先得太宗的意旨,太宗更加歡喜他,所以班師之日,即拜檢校、太傅加職太尉,晉封楚王。太宗為特示榮寵,命有司新造一座楚王府,建筑得宏大壯麗,極是華美,賜給他居住。當趙廷美得罪之日,趙元佐盡力營救,再三請求太宗,赦免他的罪過。

      太宗不聽,反重重呵斥了幾頓。及至聽得趙廷美憂悸成疾,他又請求太宗赦罪召還,太宗仍是不聽,又呵斥了一頓。后來聽得趙廷美病歿,他憤極發(fā)為狂疾,每因小事,便操刀執(zhí)梃擊傷侍者。太宗命御醫(yī)用心給他醫(yī)治,癥勢稍覺好了些。太宗殊為喜慰,因大赦天下,想藉此替他消災解孽,好使他病恙早日痊可。

      不料在重九的那一日,太宗召諸王賜宴后苑,較射取樂,因他病體新痊,沒有召他參與。及晚,諸王宴射完畢歸去,從楚王府走過,被他看見,問明端的,大恚道:“他們都得與宴,我獨不得與宴,這明明是棄我了?!庇置笥业溃骸八麄冇惺ド险傺纾也荒艿檬ド险傺?,難道不會自家開宴嗎?快與我備酒肴來!”左右解勸道:“殿下勿誤會!圣上不召殿下與宴,乃見得殿下病體新痊,形神未復,一則尚宜靜養(yǎng),二則不勝酒力,是以不召殿下。這正是愛惜殿下哪!要是在往時,凡有飲宴,不是頭一個就宣詔殿下嗎?愿請殿下詳察此意。再者太醫(yī)說過,殿下此時最所當戒的便是酒,今日開宴,請多進珍美肴饌,請勿用酒。”趙元佐道:“既開宴,怎說不用酒呢?”左右又勸道:“實在是太醫(yī)說過,殿下此時萬不可用酒。殿下當以身體為重,莫爭閑氣,還是依著太醫(yī)的話不用酒的是。”趙元佐拍案怒呵道:“怎么說!太醫(yī)的說話比我的命令還重大么?爾等要聽著太醫(yī)的話來制住我,竟不聽我的命令了嗎?豈有此理!還不快與我備酒來!”左右大懼,不敢再勸了,忙備上酒肴。趙元佐便左手執(zhí)壺,右手把杯,滿斟痛飲起來,一壺盡了,又命添上一壺。

      如此更番添酒,連下數(shù)十大觥,直飲至夜涼如水,更深人靜,醉意十足,才停酒就寢。左右見他酒后不發(fā)怒氣,不聲不響便睡去了,大家謝天謝地道:“天幸地幸,今日不使酒性。”于是大家收拾一切,各自去睡了。

      誰知趙元佐并不是真的安寢,乃是假裝睡眠,聽得眾人沒有了聲響,知道都入了睡鄉(xiāng),即起來放起火來,想要自焚而死,免得活著慪氣。一片時煙霧騰騰,火光烈烈。左右驚覺,慌忙奔入,把趙元佐并他的眷屬救離火窟。但這火已是無法救得熄滅,只好瞧著把一座壯大華麗的楚王府化為焦土。太宗聽得并非失火所致,乃是他自己放火焚燒的,不禁大怒道:“不肖子怎的這等作為,不如廢了他倒安靜?!薄 〖丛t廢為庶人,安置均州。宋琪率百官上表,請恕他病狂,留居京師。太宗不許,并切詔趙元佐即日出都,不得延滯。趙元佐得詔,攜同眷屬即時出離都門。宋琪等再三奏請,太宗無奈,始又下詔召還。這時趙元佐已行至黃山,奉到詔書,乃回車返京。太宗恐他住在外面又要生事,即把他幽居南宮,使他行動不得自由。趙元佐并不把謫廢禁幽為意,竟處之泰然,還好像釋卻了什么重擔一般,這且不提。

      在這年的二月里,西夏叛逆李繼遷襲據(jù)銀州,復破會州,焚城廓而去。這事奏聞朝廷,太宗即詔命知秦州田仁朗等將兵去征討。這西夏在秦隴以北,共有銀、夏、綏、宥、靜五州的土地,世為拓跋氏所占據(jù)。唐朝初年,拓跋赤辭入朝,賜姓李?! ≈虚g又斷絕了些時。至唐末,黃巢起義,僖宗奔蜀,拓跋思恭率藩眾來助討義軍,封定難軍節(jié)度使,復賜姓李。歷五代據(jù)地境如故。周顯德年間,李彝興嗣立,封西平王。太祖建隆元年,李彝興入貢,加太尉。乾德五年,李彝興死,子李克睿嗣立。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李克睿又死,子李繼筠繼立。五年,李繼筠亦死,由弟李繼捧承襲著。七年五月,李繼捧入朝,獻銀、夏、綏、宥四州的土地,并自陳愿意留居闕下。太宗即遣使至夏州迎接李繼捧親屬入京,授李繼捧彰德軍節(jié)度使,賜他的昆弟李克信等十二人官有差。另派曹光實為四州都巡檢使。獨有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不肯至汴,于六月叛,走入地斤澤,號召部落謀抗朝廷。八年,曹光實見李繼遷的聲勢漸大,恐怕不早剿滅終為大患,遂領兵馳往襲擊,斬首五百級,焚燒四百余帳,獲住他的母與妻子。李繼遷只身脫逃。李繼遷既逃得生命,東西轉徙,連聚豪族,漸漸又強大起來。那西夏的人民因為李氏世著恩德,所以多肯歸順他。李繼遷因謂眾豪族道:“我李家有此處的土地,已不是一朝一夕了,而今一旦讓與他人,我實不甘心。爾等既然不忘記我李家,可肯從我舉兵謀興復嗎?”眾豪族齊聲應諾。  至是李繼遷乃率眾赴夏州詐降,誘殺曹光實于葭蘆川,遂襲據(jù)銀州?! ∧菚r田仁朗奉到命他征李繼遷的詔旨,即檄調軍隊,開拔前往。行到綏州,所檄凋的軍隊尚未齊,乃上表請求增兵。這時李繼遷圍攻三族寨。寨將折遇乜把監(jiān)軍使者殺掉,與他合兵一處,乘勝進攻撫寧寨。田仁朗得到探報,喜道:“藩人時常烏合擾邊,勝了就進,敗了就走,不能夠掃除他的巢穴。而今李繼遷嘯聚數(shù)萬,盡所有的精銳出攻孤壘,撫寧寨雖是個小去處,地勢卻很是險固,斷不是五日十日能夠攻破的。我待他疲敝了,然后用大兵去擊他,分派強弩三百人,截住他的歸路,那么便一網(wǎng)打盡了?!卑才乓讯?,田仁朗要故意做出不上緊的樣兒以誘敵兵,因縱酒樗蒲,好像不理兵事似的。副將王侁想奪取他的位子,便藉這事做成他的罪案,密奏朝廷。太宗得奏大怒,召還田仁朗,下御史獄,劾問他無故奏請增兵及失陷三族寨的罪狀。田仁朗奏對道:“臣奉命征討李繼遷,檄調銀、綏、夏三州兵將,均托辭要守城池,不肯出發(fā),所以奏請增兵。

      至三族寨失陷,因距離綏州太遠,不是臣趕救得及的。若擒捉李繼遷,臣已定下計策,恰又奉詔還朝,不能做到臣的計劃。

      臣看李繼遷頗得人心,愿陛下或是優(yōu)詔召他歸順,或是用重利買動該地的酋長,使圖害他。不然,將來定是個大大的邊患哩?!疤诖笈H竄田仁朗于商州。王侁等領兵出銀州北面,連破悉利諸寨,斬藩酋折羅遇。于是麟州諸藩皆請納馬贖罪,協(xié)討李繼遷。王侁遂統(tǒng)率所部入濁輪川,大破李繼遷,斬首五千余級。李繼遷與折遇乜落荒遁去。王侁遂奏凱旋。恰逢朝廷詔命郭守文到邊,與王侁同領邊事,郭守文復與知夏州尹憲共擊鹽城諸藩,大獲全勝,焚燒千余帳。由是銀、麟、夏三州藩眾百二十五族,悉行內附。西北一帶暫告平定。

      忽三交屯將賀懷浦與子知雄州賀令圖,上表奏議邊事,說是遼邦新主年幼,由母后蕭氏專政,寵幸用事,請朝廷乘此機會伐取幽、薊。太宗見說遼邦有可伐的機會,又生雄心。這正是:勞師動眾尋常事,擾攘干戈何日休。

      要知太宗這次又生雄心,還是御駕伐遼,還是命將伐遼,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