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法苑珠林 第八

    作者: 《法苑珠林》釋道世
      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七佛部因緣部種姓部降胎部出胎部侍養(yǎng)部占相部游學部納紀部厭苦部出家部成道部說法部涅槃部結集部

      七佛部第一(此別九部)  述意部出時部姓名部種族部道樹部身光部會數(shù)部弟子部久近部

      述意部第一蓋聞。九土區(qū)分四生殊俗?;璨ㄒ兹净蹣I(yè)難基。久復愛河長流苦海。不生意樹未啟心燈。故三明大圣八解至人??偡ń缍鵀橹?。竟虛空以作身。形無不在。

      量極規(guī)矩之外。智無不為。用絕思議之表。不可以人事測。豈得以處所論。將欲啟愚夫之視聽。須示真人之影跡。其猶谷風之隨嘯虎。慶云之逐騰龍。感應相招。抑惟常理。自鹿樹表光金河匿曜。故像法眾生歸向有徵。雖千佛異跡一智同途。大悲平等。隨性欲而利生。弘誓莊嚴。運慈舟而濟溺。眾生有感。機緣契會也?! 〕鰰r部第二述曰。今據(jù)賢劫一代分為四時。一成二住三壞四空。就此四中。成劫已住。

      壞空未至。今在住劫。故有千佛出現(xiàn)。大約而言。三佛已往。今是第四釋尊遺法。此四時中各分二十小劫。總為八十小劫。始為一大水火風劫。名為賢劫也。

      就住中二十別小劫內(nèi)。依立世阿毗曇論云。十一劫是未來。八劫是過去。今釋迦佛當?shù)诰沤賰?nèi)成佛。

      問此賢劫中成壞空劫佛不出世。唯取住劫。此住劫中復未來唯十一小劫。何得須有九百九十六佛一時出世耶。答曰。實如來難。古來諸佛亦有斯妨會意稍難。今依藥王藥上佛名經(jīng)等。略知途路。且先錄藥王藥上經(jīng)文。后引佛名經(jīng)和會。劫有延促不同。故藥王藥上經(jīng)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shù)劫時。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學道聞是五十三佛名。聞已合掌心生歡喜。復教他人令得聞持。他人聞已展轉(zhuǎn)相教。乃至三千人。異口同音一心敬禮。即得超越無數(shù)億劫生死之罪。

      初千佛者。華光佛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莊嚴劫得成為佛。過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孫佛為首。下至樓至如來。于賢劫中次第成佛。

      后千佛者。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佛。于星宿劫中當?shù)贸煞稹?br>
      若依佛名經(jīng)。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如來。過去三十劫有佛出世名尸棄如來。即此劫中復有佛出世。名毗舍浮如來。問曰。此九十一劫為大為小。答曰。是大劫也。

      問曰。何以得知。依舊婆沙論云。釋迦菩薩因地從毗婆尸佛以來種相好業(yè)。

      至今第九住劫。以經(jīng)九十一大劫。故舊俱舍論云。釋迦菩薩由禮底沙佛精進力故。即得超九大劫究竟成佛。故知九劫既大。余九十一劫寧不是大。又依藥王藥上經(jīng)。莊嚴劫賢劫星宿劫。各有千佛出世。即知此劫亦是大阿僧祇劫。又藥王經(jīng)中。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眾生。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依此文勢。展轉(zhuǎn)名莊嚴劫賢劫星宿劫等。各有千佛出世。故知是過于大劫阿僧祇劫。至今賢劫中四佛出世者。亦是阿僧祇劫。非是住小劫也。既是大劫。故于賢劫之中千佛出世。無所疑也。又長阿含經(jīng)云。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復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尸棄。復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毗舍婆。此尸棄佛及毗舍婆佛。依佛名經(jīng)即此劫中有二佛出世不別。或容阿含翻譯乘此三十一劫也。又更一釋云。依立世阿毗曇論。二十住劫中過去八劫。己有三佛出世。釋迦當現(xiàn)在第九劫出世。即以前九劫已有四佛出世。未來猶有十一劫。焉知不有多佛出世耶。故經(jīng)云。或有一劫中有無量佛出世。或無數(shù)劫中空過無有一佛出世。以此義準??v是小劫多佛出世。亦自無妨。良由眾生根有強弱。故感見不同也(此義難知更推后哲)。

      述曰。此賢劫千佛。所化住境堤封周統(tǒng)。奄及三千大千世界。所居土地最為中也。以佛是能化之人心實虛中。所化之人及以方處。亦皆是中。故此有金剛之座。余方余域無此座故佛則不居。故瑞應經(jīng)云。此方國土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邊地。若居邊地。地為之傾斜。是以古往佛興。皆出于此。同斯成感。良為明證也?! ∪玳L阿含經(jīng)云。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毗婆尸。人壽八萬歲。復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尸棄。人壽七萬歲。復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毗舍婆。人壽六萬歲。復過去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樓孫。人壽五萬歲。又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那含。人壽四萬歲。又賢劫中有佛出世名迦葉。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依智度迦延論。據(jù)釋迦人壽一萬歲世時合出。為觀眾生。一萬歲已來無機可度。乃至百歲眾生見苦敦逼。劫欲將末。故出乎世。故論云。劫末佛興世。

      劫初轉(zhuǎn)輪王出。二不同如下輪王篇說?! ⌒彰康谌讼虏⒁涝鲆话⒑?jīng)云。七佛父母姓字經(jīng)云。第一維衛(wèi)佛。第二式棄佛。第三隨葉佛。此三佛同姓拘樓(長阿含經(jīng)云。第一名毗婆尸佛。第二尸棄佛。第三毗舍婆佛)第四拘樓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此三佛同姓迦葉(長阿含經(jīng)云。第四名拘樓孫佛。第五拘那含佛。第六同名迦葉佛)第七今我釋迦牟尼佛。姓瞿曇。

      種族部第四第一維衛(wèi)佛。第二式棄佛。第三隨葉佛。此三佛同是剎利王種。第四拘樓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此三佛同是婆羅門種。第七今我作釋迦文佛。是剎利王種。

      第一維衛(wèi)佛。父字槃裱剎利王。母字槃頭末陀。所治國名剎末提。

      第二式棄佛。父字阿輪拏剎利王。母字波羅訶越提。所治國名阿樓那和提。

      第三隨葉佛。父字須波羅提和剎利王。母字耶舍越提。所治國名阿耨憂摩?! 〉谒木袠乔胤稹8缸职⒅_兜婆羅門種。母字隨舍迦。所治國名輪訶利提那。王字須訶提?! 〉谖寰心呛材岱?。父字耶睒缽多婆羅門種。母字郁多羅。所治國名差摩越提。王字差摩。

      第六迦葉佛。父字阿枝達耶婆羅門種。母字檀那越提耶。所治國名波羅私。

      王名其隨。

      第七今我作釋迦文尼佛。父字閱頭檀剎利王種。母子摩訶摩耶。所治國名迦維羅衛(wèi)。先大王名槃提(統(tǒng)而言之總有四族。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毗舍四首陀。

      然則后二族卑。非上尊之所托。前二種貴。寔正覺之宅生。婆羅門德行清高。剎帝利威恩遐舉。智論曰隨時所尚佛生其中。故釋迦出剛強之世。托王種以振威。

      迦葉生善順之時。居凈行而標德也)。

      道樹部第五第一維衛(wèi)佛。得道為佛時。于波陀羅樹下。

      第二式棄佛得道為佛時。于分涂利樹下。

      第三隨葉佛得道為佛時。于菩薩羅樹下?! 〉谒木袠乔胤鸬玫罏榉饡r。于斯利樹下。

      第五俱那含牟尼佛得道為佛時。于烏暫樹下。

      第六迦葉佛得道為佛時。于拘類樹下。

      第七今我作釋迦牟尼佛為佛時。于阿沛多羅樹下。

      夫繡桷丹楹者。非出家之高躅。蔭松藉卉者。爰入道之清規(guī)。何者俗以形骸之可貴。故華屋以居之。道以室家之可累。故脫屣而棄之。凡百仕人孰能先覺。  聿我調(diào)御之師。是曰生知。成道涅槃初生說法。皆依樹下。斯其旨焉。有落發(fā)抽簪排榮剃利。可不景慕而置心哉。  身光部第六如觀佛三昧經(jīng)云。毗婆尸佛身六十由旬。圓光百二十由旬。尸棄佛身長四十由旬。圓光四十五由旬。通身光一百由旬。毗舍婆佛身長三十二由旬。圓光四十二由旬。通身光六十二由旬。拘留孫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千由旬。拘那含牟尼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由旬。通身光長四十由旬。迦葉佛身長十六丈。圓光二十由旬。釋迦牟尼佛身長丈六。圓光七尺。七佛身并紫金色(敬尋。法身平等非有優(yōu)劣。但隨機業(yè)異故現(xiàn)化不同。是以釋迦牟尼出也紫金色而千比丘咸見赭容。十六信士遍視灰色。自彼之異佛常一也。類此而言謂無惑焉也)依彌勒下生經(jīng)云。身長千尺圓光二十丈。

      會數(shù)部第七第一維衛(wèi)佛前后三會說經(jīng)。有十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二會說經(jīng)。有九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三會說經(jīng)。有八萬比丘皆得阿羅漢(長阿含經(jīng)云。毗婆尸佛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三十六萬八千人)。

      第二式棄佛亦三會說法初會說經(jīng)。有九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二會說經(jīng)。有八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三會說經(jīng)。有七萬比丘皆得阿羅漢(長阿含經(jīng)云。尸棄佛初會弟子有十萬人。第二第三會數(shù)并同)。

      第三隨葉佛再會說法。初會說經(jīng)。有七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二會說經(jīng)。有六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四拘樓秦佛一會說經(jīng)。有四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一會說經(jīng)。有三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六迦葉佛一會說經(jīng)。有二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七今我釋迦牟尼佛一會說經(jīng)。有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得阿羅漢。

      述曰。上來所列七佛說法度人多少者。此據(jù)小乘。如來初成佛時。創(chuàng)度外道回邪入正。聲聞弟子以為親侍。故限斯數(shù)。若據(jù)如來一代說法度三乘人得入道者。則無量無邊。故奘法師云。依如西域。釋迦一代說法總有三時。  第一時中為諸聲聞說有相法。為破外道執(zhí)令悟得道。

      第二時中為小行菩薩說無相法。為破聲聞令悟無相大乘。

      第三時中為大行菩薩雙說有相無相法。為破有相無相法令悟中道究竟圓教?! ∮诖巳龝r。一一隨機廣化無量?;蛘罐D(zhuǎn)從三乘弟子邊。聞法得道亦塵沙無數(shù)。不可以一文定。不可以一義局也?! 〉茏硬康诎艘篱L阿含經(jīng)云。毗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騫荼。二名躓沙。尸棄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毗浮。二名三婆婆。毗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拘樓孫佛有二弟子。一名薩尼。二名毗樓。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憂波鮮多。二名郁多樓。迦葉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羅婆。我今有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大目揵連(上來列名。各述二者。此據(jù)聲聞中第一者。故別論之)毗婆尸佛有執(zhí)事弟子名無憂。尸棄佛有執(zhí)事弟子名忍行。毗舍婆佛有執(zhí)事弟子名寂滅。拘樓孫佛有執(zhí)事弟子名善覺。拘那含佛有執(zhí)事弟子名安和。迦葉佛有執(zhí)事弟子名善友。我今有執(zhí)事弟子名阿難。

      毗婆尸佛有子名方膺。尸棄佛有子名無量。毗舍婆佛有子名妙覺。拘樓孫佛有子名上勝。拘那含佛有子名導師。迦葉佛有子名進軍。我今有子名羅□羅。

      久近部第九依菩薩本行經(jīng)云。毗婆尸佛如來滅后。正法住世經(jīng)二萬歲。神聞佛如來滅后。正法住世經(jīng)六萬歲(別經(jīng)云尸棄佛)拘樓孫馱佛如來滅后。正法住世經(jīng)五百歲。拘那含牟尼佛如來滅后。正法住世二十九日。迦葉佛如來滅后。正法住世經(jīng)于七日。釋迦佛如來滅后。正法住世五百歲。像法住世亦五百歲(依善見論云。

      正法住世一千年)。

      因緣部第二(此別三部)

      述意部引證部業(yè)因部述意部第一夫千佛乘暉萬靈景燭。觀機適務極圣弘恩。所以圣人陳福勸善。示禍以戒惡。小人謂善無益而不為。謂惡無傷而不法。然有殃有福之言。乃華而不實。無益無傷之論。則信而有徵。是以大圣慈愍哀斯愚惑。廣興六度接引四生。弘宣二諦停毒三有。故乘無限之悲訃機賢劫之緣也?! ∫C部第二依五仙人經(jīng)云。久遠無數(shù)劫。時有仙人處于林藪。四人為主。一人供給奉事。未曾失意。一日遠采果漿。誤不時還。日已中。四人失食。懷恨可為兇祝。

      遂感而死。復生人中。有梵志能相。占之為王。后果為王。佛言。王者則吾是。

      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彌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調(diào)達是也。

      又智度論云。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力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

      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天。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云寶蓮華上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

      又大悲經(jīng)云。佛告阿難。何故名為賢劫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為一水。時凈居天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蓮華。一一蓮華名為千葉。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氣芬熏甚可愛樂。彼凈居天因見此時。心生歡喜。贊言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興于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為賢。我滅度后。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于世。拘留孫佛如來為首。我為第四。次復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后盧遮如來。如是次第汝應當知(余經(jīng)。后佛號為婁至)。

      業(yè)因部第三依千佛因緣經(jīng)云。爾時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從石室出。問阿難言。今諸聲聞諸菩薩等皆講何論。阿難白佛言。世尊。諸菩薩眾各各自說宿世因緣。時有□陀婆羅菩薩白佛言。我于今日欲少咨問。唯愿天尊。為我解說。說是語時。八萬四千諸菩薩等。各脫瓔珞散佛供養(yǎng)。所散瓔珞住佛頂上。如須彌山嚴顯可觀。

      有千化佛坐山窟中。時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此賢劫千佛。過去世時種何功德。

      常生一處同共一家。于一劫中次第當?shù)闷刑峄缺娚?br>
      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吾當為汝分別廣說。汝今當知。乃往過去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復過是數(shù)。此世界名大莊嚴。劫名大寶。有佛名寶燈焰王如來。佛壽半劫正法化世住于一劫。像法化世住于二劫。于像法中有一大王。名曰光德。

      十善化民如轉(zhuǎn)輪王。爾時大王教諸人民誦毗陀論。時學堂中有千童子。年各十五。聰敏多知。聞諸比丘贊佛法僧。有一童子名蓮華德。白善稱比丘言。云何名佛法僧。比丘答言。

      波羅蜜滿足凈性覺智慧勝心得成就故號名為佛無染性清凈冰離于世間不觀世五蔭常住名為法身心常無為永離四種食為世良福田故稱比丘僧時千童子聞三寶名。各持香華隨從比丘入塔禮拜。見佛色像五體投地。即于像前發(fā)弘誓愿。名發(fā)阿耨菩提心。過算數(shù)劫必得成佛。如今世尊。隨壽長短皆命臨終時。以聞三寶善根因緣故。除卻五十一劫生死之業(yè)。命終之后得生梵世。自憶往世。聞三寶名得生。天上。時千梵王各乘宮殿。持七寶華至塔供養(yǎng)于像。時千梵王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慧日大名稱久住善寂地聞名除諸惡自然生梵世我今頭面禮歸依大解脫說此偈已各還梵世?!跬硬_。汝今當知。時彼國王十善化人者。久已成佛。毗婆尸如來是。善稱比丘尸棄如來是。時千童子豈異人乎。今拘留秦佛乃至最后樓至如來是。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我與賢劫千菩薩。從彼佛所。聞三寶名。始發(fā)阿耨菩提心。其事如是。佛告跋陀婆羅菩薩言。過去無數(shù)阿僧祇劫。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國名波羅奈。王名梵德。常以善法化諸人民。以國付子。出家學道得辟支佛。踴身虛空化十八變。時千梵王各以衣□。盛諸妙華。至優(yōu)曇林中?! 」B(yǎng)辟支佛。白佛言。大德。為我說法。時辟支佛踴身虛空化十八變。舒手現(xiàn)足。中有一梵王。名曰慧見。告余梵言。我見辟支佛受持五戒。以戒齋法當行十善觀諸緣起。以此善根回向甚深阿耨菩提。愿我作佛。過于辟支佛百千萬億。時千梵王命終之后。于娑婆世界千四天下為千轉(zhuǎn)輪王。壽命八萬四千歲。臨終時。

      雪山之中有一婆羅門。聰明多智。壽命半劫。于先經(jīng)中聞過去佛。號栴檀莊嚴如來。彼佛為說甚深檀波羅蜜。不見施受心行平等。時大仙人聞此事已。從雪山出詣千圣王贊說施法。時千圣王各以國土付其太子。出家學道。時千圣王于雪山中各立草庵。求無上道。即獲五通。飛騰空虛。壽命一劫。時雪山中有大夜叉。身長四千里。狗牙上出高八十里。面十二里。眼出迸血光如融銅。左手持劍右手持叉。住圣王前高聲唱言。我今饑渴無所飯食。惟王矜愍施少飲食。時千圣王告夜叉言。我等誓愿一切施與。各各以水澡夜叉手。授以仙果而令食之。夜叉得果怒棄置地。告圣王言。我父夜叉啖人精氣。我母羅剎常啖人心飲人熱血。我今饑急唯須人心血。何用果為。時千圣王告夜叉言。一切難舍無過己身。我等今日不能舍心持用相與。是時夜叉即說偈言。

      觀心無心相四大色所成一切悉能舍乃應菩薩行時雪山中有婆羅門。名牢度跋提。白夜叉言。唯愿大師為我說法。我今不惜心之與血。即脫單衣敷為高座。即請夜叉令就此座。時大夜叉。即說偈言。

      欲求無為道不惜身心分割截受眾苦能忍猶如地亦不見受者求法心不悔一切無吝惜猶如救頭然普濟眾饑渴乃應菩薩行時牢度跋提聞是偈已身心歡喜。即持利劍刺胸出心。是時地神從地涌出白牢度跋提。唯愿大仙。愍憐我等及山樹神。莫為一鬼舍于身命。牢度跋提告諸神言。

      此身如幻焰隨現(xiàn)即變滅猶如呼聲響呼已更不應四大五陰力其勢不久停于千萬億歲未曾為法死我今為法故以心血布施慎勿固遮我障我無上慧以此布施報誓愿成佛道若后成佛時要先度汝等說此偈已臥夜叉前。以劍刺頸施夜叉血。即復破胸出心與之。是時天地大動。日無精光無云而雷。有五夜叉從四方來。爭取分裂競共食之。食已大噭躍立空中告千圣王。誰能行施如牢度跋提。如此行施乃可成佛。時千圣王驚怖退沒不欲菩提。生變悔心各欲還國。時五夜叉。即說偈言?! 〔粴⑹欠鸱N慈心為良藥大慈常安隱終無老死異一切受身者異殺毒害人是故諸菩薩教我不殺戒汝今若畏死常行不殺事云何欲還國舍靜求憒鬧時千圣王。聞此語已皆默然住。佛告□陀婆羅菩薩。汝今當知。第一婆羅門贊檀汲羅蜜者。過去定光明王佛是。牢度跋提者。過去然燈佛是。千圣王出家學道見然燈佛。行諸苦行。心生悔恨。于一劫中墮大地獄。雖墮地獄菩提愿力莊嚴心故。火不能燒。從是已后復得值遇燈明王菩薩。為其說法從地獄出。廣為贊嘆過去千佛。解脫稱莊嚴佛。乃至自在王佛時。千圣王聞千佛名。歡喜敬禮。以是因緣超越。九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時千圣王豈異人乎。我等賢劫千佛是也。

      種姓部第三(此別四部)  述意部王族部種姓部求婚部述意部第一敬尋。白凈所承出自懿師摩王。圣輪相纂億葉重暉。所以釋迦權應示現(xiàn)降生。托跡既顯苗裔遂彰。故應迦毗丈六金容?,F(xiàn)三十二相之儀。統(tǒng)領三千大千之化。愍彼四流之漂。運斯六度之舟也。

      王族部第二如長阿含經(jīng)云。天地初成諸天下來。食其地味變化為人。因有諍起。眾議立主。選得一人豪族最尊。^2□為國主以治百姓。此即是釋迦先祖之王(廣如前劫量篇具說)。

      又依樓炭經(jīng)云。后有他王治化不如先王。其壽遂減。生至八萬歲。展轉(zhuǎn)稍減至一萬歲乃至百歲。從劫初有王名大人相已來。依四分律總算合有八萬四千二百五十三王出世。其中別有十大轉(zhuǎn)輪圣王。王四天下。自外諸王不可備列。且列如來七世祖族名諱。具錄如下。故五分律云。過去有王名郁摩王(四分名懿師摩)

      此王庶子有四。名一名照目(長阿含經(jīng)名曰面光)二名聰目(經(jīng)名食眾)三名調(diào)象(經(jīng)名路指)四名尼樓(經(jīng)名莊嚴)尼樓王有子名烏頭羅。鳥頭羅王有子名瞿頭羅。瞿頭羅王有子名尸休羅。尸休羅王有四子。一名凈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若依長阿含經(jīng)四分律等。皆云。師子頰王有四子。一名凈飯王。有二子(一是菩薩二是難陀)第二白飯王有二子(一是調(diào)達二是阿難)第三斛飯王有二子(一是摩訶男二是阿那律)第四甘露飯王有二子(一是娑婆二是跋提)依智度論云。師子頰王有一女名甘露味。甘露味有子名施婆羅。依雜阿含經(jīng)云。世尊姑子名低沙比丘是也。依分別功德論云。阿難有妹。出家作比丘尼(不出名字)嫌迦葉訶阿難。作小兒者是。又大方便經(jīng)云。白凈王劫初已來嫡嫡相承作轉(zhuǎn)輪王。近來二世不作輪王。而作閻浮提王。又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云。我于初釋迦佛所發(fā)心。于寶頂佛所滿初僧只。于然燈佛所滿第二僧只。于迦葉佛所滿第三僧只(俱舍論云。逆次逢勝觀然燈寶髻佛。則毗婆尸所滿三僧只。若正滿為言在于勝觀。已滿為語在于飲光。經(jīng)論不同理各據(jù)矣。良由釋迦高貴古今無比。宿殖福因今受勝報)。

      種姓部第三如十二游經(jīng)云。阿僧只時有菩薩為國王。父母早喪。讓國與弟舍位求道。遙見一婆羅門。姓曰瞿曇。因從學道。婆羅門言。當解王衣如吾所服受瞿曇姓。于是菩薩受瞿曇姓。入于深山食果飲水坐禪念道。菩薩乞食遂還國界。舉國吏民無能識者。謂為小瞿曇。菩薩于城外甘蔗園中以為精舍(佛所行贊經(jīng)云。甘蔗之苗裔。釋無勝凈王才德純備。故曰凈飯王案凈飯遠祖乃是瞿曇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園。故經(jīng)矚甘蔗之苗裔也)于中獨坐。時有五百大賊。劫取宮物。路由菩薩廬邊。明日捕賊蹤跡在菩薩舍下。因收菩薩。前后劫盜法以木貫身。立為尖標。血流于地。是大瞿曇以天眼見之。便以神足飛來問曰。子有何罪酷乃爾乎。卿無子孫當何系嗣。菩薩答言。命在須臾何陳子孫。王使左右弩弓射殺之。瞿曇悲哀涕泣下棺斂之。取土中余血以泥團之。著二器中還其精舍。左血著左器中。其右亦然。大瞿曇言。是道人若其志誠。天神當使血化為人。卻后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于是便姓瞿曇氏。一名舍夷(舍夷者是西方貴姓之號也)血化為人。乃是宿世之事??治姆惫什豢删哒f所以也。又菩薩本行經(jīng)云。甘蔗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即以王位付諸大臣。大眾圍繞送王出城。剃除須發(fā)服出家衣。王出家己。持戒清凈專心勇猛。成就四禪具足五通。得成王仙。壽命極長至年衰老肉消背曲。雖復□杖不能遠行。時彼王仙有諸弟子。弟子欲往東西求覓飲食。取好軟草安置籠里。用盛王仙懸樹枝上。何以故。畏諸蟲獸來觸王仙。時諸弟子乞食去后。有一獵師游行山野。遙見王仙謂是白鳥。遂即射之。時彼王仙既被射已。有兩滴血出墮于地。即便命終。彼諸弟子乞食來還。見彼王仙被射命終。復見有血兩滴在地。即下彼籠將王置地。集聚柴木焚燒王尸。收骨為塔。復將種種雜妙香華供養(yǎng)彼塔。尊重贊嘆承事畢了。爾時彼地有兩滴血。即便生出二甘蔗牙。漸漸高大。至時甘蔗熟日炙開剖。其一莖蔗出一童子。更一莖蔗出一童女。端正可喜世無有雙。時諸弟子心念。王仙在世之時不生兒子。今此兩童是王仙種。養(yǎng)護看視報諸臣知。時諸大臣召喚解相大婆羅門。教令占相。并遣作名。彼相師言。此童子者既是日炙熟甘蔗開而出生故。一名善生。又其從甘蔗出故。第二復名甘蔗生。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種。彼女因緣一種無異。故名善賢。復名水波。

      時彼諸臣取甘蔗種所生童子。小年時即灌其頂立以為王。其賢善女。至年長大堪能伏事。即拜為王第一之妃。

      求婚部第四如菩薩本行經(jīng)云。時迦毗羅城不遠。復有一城。名曰天臂。彼天臂城。有一釋種豪貴長者。名為善覺。大富多財積諸珍寶。資產(chǎn)豐饒具足威德。稱意自然無所乏少。舍宅猶如毗沙門王宮殿無異。彼釋長者生于八女。一名為意。二名無比意。三名大意。四名無邊意。五名發(fā)意。六名黑牛。七名瘦牛。八名摩訶波阇波提(隋言大慧亦云梵天)而此梵天于諸女中年最幼小。初生之日。為諸能相婆羅門師。觀占其體云。此女嫁若生兒者。必當?shù)米鬓D(zhuǎn)輪圣王王四天下。七寶自然千子具足。乃至不用鞭杖治民。時善覺女年漸長成堪欲行嫁。白凈王。聞自國境內(nèi)。有一釋氏甚大豪富。生于八女端正少雙。乃至相師占觀其女當生貴子。時凈飯王聞是語已。作如是言。我今當索是女作妃。令我甘蔗轉(zhuǎn)輸圣王苗裔不絕(此是律家作如是說。又言。大慧是菩薩母者。此依阿波陀那經(jīng)文。又言。輸頭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阿波陀那經(jīng)說。檢諸經(jīng)文。此義是實)時凈飯王。即遣使人往詣善覺大長者家。求索大慧為我作妃。波阇波提(隋云生活本)。

      爾時善覺語彼使言。善使仁者。為我咨啟大王言。我有八女。一名為意。乃至第八名為大慧。何故大王求最小者。大王且可待。我處分七女竟已。當與小女大慧作妃。時凈飯王。復更遣使語長者言。我今不待汝一一嫁七女訖。然后取于大慧作妃。汝八頭女。我盡皆取。時善覺釋報大王言。若如是者依大王命。隨意將去。時凈飯王。即遣使人一時迎取八女向?qū)m至于宮已。即納二女自用為紀。其二女者。第一名為意。第八名大慧者。自余六女分與三弟。一人與二。并妻為妃。時凈飯王。納意姊妹內(nèi)于宮中。縱情嬉戲歡娛受樂。依諸王法治化四方。又菩薩本行經(jīng)云。時甘蔗王。有第二妃。絕妙端正生于四子。一名炬面。二名金色。三名象眾。四名別成。其第一善賢妃。唯生一子。名為長壽。端正可喜世間少雙。然其骨相不堪作王。時善賢妃如是思惟。甘蔗種王有此四子。炬面等輩兄弟群強。我今唯有此之一子。雖極端正而無有雙。然其相分不堪為主。作何方便令我此子得紹王位。復作此念。是甘蔗王。今于我邊。無量敬愛。深心染著??v情蕩意我今可窮極婦人莊飾之法。令王于我重生^2□湎。若得如心。我于屏處?! ‘斊蚯笤?。思惟是已。如上所說。莊嚴自身。令極殊絕。至于王邊。王見妃來生重愛敬??v逸其心。見王生如是心已。二人眠臥。妃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從王乞求一愿。愿王與我。王言。大妃。隨意不逆。從心所欲。我當與妃。時妃重質(zhì)王言。若與我愿不得變悔。王言。一與妃愿后若悔者。當令我頭破作七分。妃言。大王。王之四子炬面等輩。愿擯出國。遣我生子長壽為王。時甘蔗即語妃言。我此四子無有過失。國境之內(nèi)有何罪祥不聽其住。妃又白言。王已先立誓。

      我若悔者頭破七分。王告妃言。我如前言與妃所愿。時甘蔗王過此夜后至明清旦。集聚四子而告敕言。汝四童子。今可出去我治化內(nèi)。不得居住遠向他國。時四童子□跪合掌白父王言。大王當知。我等四人無有罪惡。無諸過咎。云何父王匆然擯我出于國界。王敕子言。我知汝等實無過失。此非我意驅(qū)擯于汝。此善賢大妃之意。彼妃乞愿。我不違彼。令汝出國。時四王子所生之母。各求乞隨兒去。王報諸妃。隨汝意去。時妃眷屬及諸臣百姓等。各白王言。今遣此四子令出國者。我等諸臣亦求隨去。王言。任意。時甘蔗王敕諸王子。從今已去。若欲婚姻不得余處取他外族。還于自家姓內(nèi)。而莫令甘蔗種姓斷絕。彼諸王子。受父王教已。各各自將所生之母并及眷屬資財諸馱乘等。即向北方。到雪山下經(jīng)少時住。有一大河名婆耆羅洟。渡于彼河上雪山頂游涉久停。見川寬平無諸坑坎^2□阜。唯生軟細青草。清凈可愛。樹林華果蔚茂敷榮。王子見已。共相謂言??捎诖碎g造城治化?! 枙r王子既安住已。憶父王語。于自姓中求覓婚姻。不能得婦。各納姨母及其姊妹。共為夫妻依于婦禮。一隨王教。二恐釋種雜亂相生。

      爾時日種甘蔗之王召一國師大婆羅門來語之言。大婆羅門。我四王子今在何處。國師答言。大王當知。王之四子已各出國向于北方。乃至已生端正男女。時甘蔗王為自所愛諸王子故。心思欲見。意情歡喜。而發(fā)是言。彼諸王子能立國計。大好治化。彼等王子。是故立姓稱為釋迦。以釋迦住大樹蓊蔚枝條之陰。是故名為奢夷耆(及夷反)耶。以其本于迦毗羅仙處所。住故因城立名。故名迦毗羅婆蘇都。時甘蔗王三子。沒后唯一子在。名尼拘羅(隋言別成)長阿含經(jīng)云。

      住直樹林。又號釋林。因林為姓。又父王聞四子端正。曰此真釋子也?! 〗堤ゲ康谒模ù藙e六部)

      述意部現(xiàn)衰部觀機部呈祥部降胎部獎導部述意部第一夫誠心內(nèi)感則至覺如在。形力外殫則法身咫尺。是以能仁本師隨緣訃機。愍焰宅之既焚。傷欲流之永霧。托白凈之宮。降摩耶之胎。啟黃金之色。破無明之闇。居茲三惑。示畫篋之非真。出彼四門。驚浮云之易滅也。

      現(xiàn)衰部第二如因果經(jīng)云。爾時善慧菩薩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近一切種智。生兜率天名圣善。為諸天主說于一生補處之行。亦于十方國土現(xiàn)種種身。為諸眾生隨宜說法。期運將至當下作佛。即觀五事。一者觀諸眾生熟與未熟。二者觀時至與未至。三者觀諸國土何國處中。四者觀諸種族何族貴盛。五者觀過去因緣誰最真正應為父母。觀此五已即下生者。不能廣利諸天人眾。仍于天宮現(xiàn)五種相。令諸天子皆悉覺知菩薩期運應下作佛。一者菩薩眼見瞬動。二者頭上華萎?! ∪咭率軌m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坐。諸天眾見菩薩有此異相。心大驚怖。身諸毛孔血流如雨。自相謂言。菩薩不久舍于我等。爾時菩薩又現(xiàn)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動。須彌海水諸天宮殿皆悉震搖。三者諸魔宮宅隱蔽不現(xiàn)。四者日月星辰無復光明。五者天下八部皆悉震動不能自禁。是諸天見菩薩身已有五相。又睹外五現(xiàn)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薩所。頭面禮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見此諸相。舉身震動不能自安。愿為我釋此因緣耶。便答天言。善男子。當知諸行皆悉無常。我今不久舍此天宮生閻浮提。于時諸天聞此語已。悲號涕泣心大憂惱。舉體血現(xiàn)迷悶于地。深嘆無常。爾時有天子。即說偈言。

      菩薩在于此開我等法眼今者遠我去如盲離導師又如欲度水忽然失橋船亦似□孤兒喪亡其慈母我等亦如是失所歸依處方漂生死流了無有出緣我等于長夜為癡箭所射既失大醫(yī)王誰當救我者滯臥無明床長沒愛欲海永斷尊者訓未見超出期爾時菩薩以偈答曰我于此不久當下閻浮提迦毗羅施國白凈王宮生辭父母親屬舍轉(zhuǎn)輪王位出家行學道成一切種智建立正法幢能竭煩惱海關塞惡趣門凈開八正路廣利諸天人其數(shù)不可量以是因緣故不應生憂惱又智度論問。菩薩何以生兜率天上。不在上生不在下生。是大福德應自在生。

      答曰。有人言。作業(yè)熟故應是中生。又下生地中結使厚濁。上地中結使猛利。兜率天上不厚不利。智慧安隱故。又佛出世時不欲過。故若于下地生命短壽終。時佛未出世。若于上地生命長壽未盡。復過佛出時故。兜率天于六天及梵之中。上三下三。于彼天下必生中國。中夜降神。中夜出迦毗羅國行中道。得菩提中道。為人說法。中夜入無余涅槃。以好中法故。中天上生。

      觀機部第三如菩薩降胎。以四種觀人間。一觀時。二觀土地。三觀種姓。四觀生處。初觀時者。時有八種。佛出后第一人壽八萬四千歲時。乃至第八人壽一百余歲。菩薩如是念。人壽百歲佛出時到。是名觀時。第二觀土地者。諸佛常在中國生。多豐財寶其土清凈。第三觀種姓者。佛生二種姓中。若剎利。若婆羅門。剎利種勢力大故。婆羅門種智慧大故。隨時所貴佛于中生。第四觀生處者。何等母人能懷那羅延力菩薩。亦能自護凈戒。如是觀竟。唯中國迦毗羅凈飯王。后能懷菩薩。

      如是思已。于兜率天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又佛本行經(jīng)云。爾時兜率天眾之中。

      有一天子。名曰金團。往昔已來。數(shù)曾下到閻浮地。補處菩薩。名曰護明。護明知已告金團言。金團天子。汝數(shù)下至閻浮提中。汝應知彼城邑聚落諸王種族。一生菩薩當生何家。金團天子報言。尊者。我甚知之。尊者善聽。我今當說。護明言善。金團言。此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菩提道場處所。在彼閻浮摩伽陀國境界之內(nèi)。是昔諸佛成菩提處。如是展轉(zhuǎn)遍歷天下。諸國王處皆不稱菩薩意。金團天子復作是言。我于閻浮提一切諸國處處聚落處處諸王處處城邑處處剎利。各住諸城。而是剎利造種種業(yè)。我為尊者經(jīng)歷已來。生于無量疲極苦惱。心迷意亂更不復能觀看余處。唯有一剎利。元本以來從于大眾平量安立。世世轉(zhuǎn)輪圣王之種。

      乃至甘蔗苗裔已來。子孫相承在彼迦毗羅婆蘇都。釋種所生。其王名為師子頰王。其子名為輸頭檀王。一切世間天人之中有大名稱。尊者??盀楸送踝髯?。護明菩薩報金團言。善哉善哉。金團天子。汝善觀察諸王家種。我亦念在于此家生。我今深心如汝所說。金團當知。我定往生彼家作子。金團往昔一生補處菩薩所托家者。有六十種功德具足滿于彼家。何等六十。

      彼家本來清凈好種(一)

      一切諸圣常觀彼家(二)  彼家不行一切惡事(三)

      彼家所生悉皆清凈(四)  彼家種姓真正無雜(五)

      彼家系嗣嫡嫡相承無有斷絕(六)

      彼家昔來不斷王種(七)

      彼家所生一切諸王。皆是往昔深種善根(八)

      生彼家者。常為諸圣之所贊嘆(九)

      彼家生者具大威德(十)

      彼家多有端正婦女(十一)

      彼家多有智慧男兒(十二)

      彼家所生心性調(diào)順(十三)  彼家所生無有戲調(diào)(十四)

      彼家生者無所可畏(十五)

      彼家生者不曾怯弱(十六)

      彼家生者聰明多智(十七)

      彼家生者多解工巧(十八)

      彼家生者皆無過罪(十九)

      彼家所生不與世間工巧雜合。亦不貪財以為活命(二十)  彼家所生常好朋友(二十一)

      彼家所生不以殺害諸蟲諸獸以自活命(二十二)

      彼家種姓常知恩義(二十三)

      彼家種族能修苦行(二十四)

      彼家所生不隨他轉(zhuǎn)(二十五)

      彼家所生不曾懷恨(二十六)  彼家所生不結癡心(二十七)

      彼家生者不以怖畏隨順于他(二十八)

      彼家生者畏殺害他(二十九)

      彼家生者無有罪患(三十)

      彼家生者乞食得多(三十一)

      至彼家者無空發(fā)遣(三十二)

      彼家剛強難可降伏(三十三)

      彼家法則常出禮律(三十四)

      彼家常樂布施眾生(三十五)

      彼家建立因果勤劬(三十六)  彼家所生世間勇?。ㄈ撸?br>
      彼家生常供養(yǎng)一切諸仙諸圣(三十八)

      彼家生常供養(yǎng)神靈(三十九)  彼家生常供養(yǎng)諸天(四十)

      彼家生常供養(yǎng)丈夫(四十一)

      彼家歷世無有怨仇(四十二)

      彼家名聲威振十方(四十三)  彼家一切諸宗為最(四十四)

      彼家生者上世已來悉是圣種(四十五)

      彼家生者于圣種中最為第一(四十六)

      彼家生者。位是轉(zhuǎn)輪圣王之種(四十七)  彼家生者。是大威德人之種性(四十八)

      彼家生者。多有無量眷屬圍繞(四十九)  彼家生者。所有眷屬不可破壞(五十)

      彼家生者。所有眷屬勝一切人(五十一)  彼家生者悉孝養(yǎng)母(五十二)  彼家生者皆孝順父(五十三)  彼家生者。悉皆供養(yǎng)一切沙門(五十四)

      彼家生者。悉皆供養(yǎng)諸婆羅門(五十五)

      彼家生者。豐饒五谷倉庫盈溢(五十六)

      彼家生者。多有金銀硨□碼瑙一切資財無所乏少(五十七)  彼家生者。多畜奴婢象馬牛羊一切具足(五十八)  彼家生者不曾事他(五十九)

      彼家生者。如是一切眾事具足。于世間中無所乏少(六十)

      佛告金團天子。凡是一生補處菩薩處于母胎。彼母若有三十二種相具足者。

      乃能堪受菩薩在胎。何等為三十二事。一彼母人正德而生。二彼母人肢體具足。

      三彼母人德行無缺。四彼母人所生得處。五彼母人為行庶幾。六彼母人種類清凈。七彼母人端正無比。八彼母人名字得稱。九彼母人身體形容上下相稱。十彼母人未曾產(chǎn)生。十一彼母有大功德。十二彼母常念樂事。十三彼母心常隨順一切善事。十四彼母無有邪心。十五彼母身口及心自然調(diào)伏。十六彼母心口無所畏十七彼母多聞總持。十八彼母極女工巧。十九彼母心無諂曲。二十彼母心無諂詐。

      二十一者彼母人心無有瞋恚。二十二者彼母人心無有嫉妒。二十三者彼母人心無有慳吝。二十四者彼母人心無有急速。二十五者彼母人心難可回轉(zhuǎn)。二十六者彼母人體有至德相。二十七者彼母人心能懷忍辱。二十八者彼母人心有慚有愧。二十九者彼母人得薄淫怒癡。三十者彼母人行無女家過。三十一者彼母人行孝順向夫。三十二者彼母人出生一切諸德。一切諸行皆悉具足。如是母人乃能堪受一生補處后身菩薩。欲入母胎之時。取鬼宿日。然后乃入于母胎中。其受一生補處菩薩母胎已前。其母必須受八關齋。然后菩薩入于彼胎。護明菩薩復作是言。我受有不為世間一切錢財五欲快樂。故下人間受此一生。唯欲安樂諸眾生故。哀愍苦惱諸眾生故。

      呈祥部第四依佛本行經(jīng)云。爾時護明菩薩冬分過已。至于最勝春初之時。一切樹木諸華開敷。天氣澄清溫涼調(diào)適百草新出。滑澤和柔滋茂光鮮遍滿于地。正取鬼宿星合之時。為彼諸天說于法要悉令歡喜。時凈居天告彼一切諸天大眾言。汝等今見護明菩薩欲下生時莫生憂惱。何以故。彼下生時。必定當?shù)贸砂Ⅰ衿刑帷3梢堰€來至此天宮。為汝說法猶如往昔毗婆尸佛乃至迦葉佛等。皆從此去還來到此。為汝說法如前無異。

      爾時菩薩于夜下生。當欲降神入胎時。彼摩耶當其夜。白凈飯王言。大王當知。我從今夜欲受八禁清凈齋戒。所謂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侄。不妄語。不飲酒。不兩舌。不惡口。不無義語。又愿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不生邪見。我當正見。諸眾生等禁戒齋法。我當受持。我今系念恒常勤行。于諸眾生當起慈心。時凈飯王即報夫人言。心所愛樂隨意而行。我今亦舍國王之位隨汝所行。而有偈言。

      王見菩薩母從坐恭敬起如母如姊妹心不行欲想菩薩正念從兜率下。托凈飯王第一大妃摩耶夫人右脅住已。是時大妃于睡眠中。夢見有一六牙白象。其頭朱色。七肢□地以金裝牙。乘空而下入于右脅。夫人夢已。明旦即向凈飯王言。大王當知。我于昨夜作如是夢。當入于我右脅之時。我受快樂昔所未有。從今日后我實不用世間快樂。此夢瑞相誰占夢師能為我解。時凈飯王召一宮監(jiān)內(nèi)侍女人。而告之言。汝速疾來至外宣敕。語我國師大那摩子。令追喚八婆羅門大占夢師。彼使依王敕。已喚得八婆羅門。八婆羅門等聞王語已。善知諸相善占夢祥。即具咨王。大王善聽。所夢瑞相我當具說。如我所見往昔諸仙諸天經(jīng)于典籍所載。為說偈言。

      若母人夢見日天入右脅彼母所生子必作轉(zhuǎn)輪王若母人夢見月天入右脅彼母所生子諸王中最勝若母人夢見白象入右脅彼母所生子三界無極尊能利諸眾生怨親悉平等度脫千萬眾越深煩惱海爾時占夢婆羅門師白大王言。夫人所夢其相甚善。大王今者當自慶幸。夫人所產(chǎn)必生圣子。彼于后時必成佛道。名聞遠至。時凈飯王聞諸占師說此偈已。心大歡喜多以財施。時凈飯王聞此相師占觀妃夢。云是吉祥之瑞。占相之后即于其國迦毗羅城四門之外。并衢道頭街巷阡陌有人行處。安大無遮義會之施。所須飲食財寶宅舍畜生皆悉與之。又阿私陀是五通仙人。聞菩薩從兜率陀天正念下至凈飯王宮夫人右脅。入于胎時放大光明。遍照人天一切世界。后此大地具足六種十八相動。時阿私陀見未曾有事。心大驚怖毛孔悉豎。今有何緣。此大地動。有何果報。時彼仙人少時思惟然后而住。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不能自勝。作是唱言。希有大圣不可思議。世間當出大富伽羅。又菩薩初從兜率下時。入母右脅受胎訖已。時有一天。名曰速往。至諸地獄大聲唱言。汝諸人輩一切當知。菩薩今從兜率天下入于母胎。是故汝等速發(fā)誓愿愿生人間。地獄眾生聞此語已。所有眾生往昔已來。曾種善根復造雜業(yè)。以惡強故墮于地獄。彼等各各面相睹見厭離地獄。

      復得光明身心安樂。復得聞于速往世間諸天之聲。舍地獄身即生人中。所有三千大千世界諸眾生等。往昔已來種善根者。皆來于此迦毗羅城四面托生。

      降胎部第五如涅槃經(jīng)云。菩薩下時。欲色界諸天悉來侍送。發(fā)大音聲贊嘆菩薩。以口氣風故令地動。又念佛三昧經(jīng)云。菩薩欲降母胎時。三千大千世界悉皆六種震動。

      又因果經(jīng)云。爾時菩薩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發(fā)兜率宮。無量諸天作諸妓樂。

      燒眾名香散天妙華。隨菩薩滿虛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明星出時降神母胎。于時摩耶夫人于眠寐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虛而來從右脅入。身現(xiàn)于外如處琉璃。夫人體安快樂如服甘露。顧見自身如日月照心大歡喜踴躍無量。見此相已然而覺。生希有心。即以此狀具告白凈王知。爾時白凈王見此瑞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召善相婆羅門占之。知菩薩處胎出已成佛。功德利益不可具說。爾時兜率天眾念言。菩薩已生白凈王宮。我等亦當下生人間。菩薩成佛我得在先為其眷屬聽法。作此念已便即下生。其數(shù)有九十九億諸天下生人間。又從他化自在天。乃至四天王及色界天王。與其眷屬亦皆下生不可稱計。菩薩在母胎行住坐臥無所妨礙。不令母有諸苦患事。菩薩至晨朝于母胎中。為色界諸天說種種法。至日中時為欲界諸天說法。于日晡時為諸鬼神說法。于夜三時亦復如是(依普曜經(jīng)云菩薩在母胎十月開化訓誨三十六載諸天人民使立聲聞及諸大乘行也)華嚴經(jīng)云。菩薩于母胎中。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普見菩薩于胎中如明鏡中見其面像。

      獎導部第六如菩薩處胎經(jīng)云。佛告喜見菩薩曰。汝欲知過去諸佛滅不滅剎土不耶。當知我過去身。其數(shù)不可稱不可量。即以神足入濕生界眾相具足。與無數(shù)阿僧只。為濕識眾生說法。令濕識隨意所愿各得解脫。入化卵等生。隨意所愿各得解脫亦復如前。復以神足現(xiàn)當來世界入四生中。各得解脫亦復如前。如我今日在母胎中。

      與諸十方神通菩薩。說不退轉(zhuǎn)難有之法。亦以神通入天四生。入地獄四生餓鬼四生畜生四生。于星中。胎化二生盡漏得疾。濕卵二生盡漏稍遲?;ド抢?。濕卵是鈍根人。又佛告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今與汝一一分別大士難有之行。阿難白佛言。愿樂欲聞。佛告阿難。去此東南方一億一萬一千六十二恒河沙剎。彼有世界。名曰思樂。佛名香焰如來。于彼現(xiàn)般涅槃。而來至忉利天宮。經(jīng)歷無數(shù)阿僧祇劫三十六返作大梵天王。三十六返作帝釋身。三十六返作轉(zhuǎn)輪王。

      所度眾生。無墮二乘及諸惡趣。何以故皆是諸佛神智所感。佛告阿難。如來有胎分耶。無胎分耶。阿難白佛言。如來之身無有胎分也。佛告阿難。若如來無胎分者。云何如來十月處胎教化說法耶。阿難白佛言。如來有胎分者。此亦處寂。無胎分者。亦復處寂。

      爾時世尊。即以神足現(xiàn)母摩耶身中。坐臥經(jīng)行敷大高座。縱廣八千由旬。金銀梯梐天繒天蓋懸處虛空。作唱娛樂不可稱計。復以神足東方去此娑訶世界萬八千土。菩薩大士皆來云集。南西北方四維亦爾。復有下方六十二億剎土。諸神通菩薩亦來大會。上方七十二億空界。菩薩亦來云集入胎中。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世尊曰。此諸菩薩大士云集。欲聽世尊不思議法。如是三昧億千那由他。如今如來入何三昧。居于胎舍。與諸大士說不思議法。佛告文殊。汝今觀察一住二住乃至十住一生補處諸方菩薩。各當其位勿相雜錯。今此大眾清凈無雜。寄生枝葉亦無穢惡。今此座上無有一人雜穢惡者有退轉(zhuǎn)者。所以者何。是利根不處生死。

      又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彌勒言。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zhí)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法苑珠林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