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朝野僉載
桂苑叢談
歸田錄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
廣異記
西京雜記
唐摭言
河?xùn)|記
大唐傳載
魏晉世語
老子道德經(jīng)校釋 第六十五章
作者:
《老子道德經(jīng)校釋》老子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人,將以愚之。
嚴(yán)可均曰:“非以明人”,各本作“明民”。
羅振玉曰:敦煌辛、壬本“之”均作“民”。武內(nèi)義雄曰:敦、遂二本“愚”作“娛”。
謙之案:遂州、趙志堅本“明”亦作“人”,羅卷壬本“愚”作“遇”,又下“民”字重,考異未及。又強本成疏:“為道猶修道也。言古者善修道之士,實智內(nèi)明,無幽不燭,外若愚昧,不曜于人,閉智塞聰,韜光晦跡也?!笔浅伤姳疽嘧鳌懊魅恕?。又“愚”字,武內(nèi)敦本作“娛”。說文:“娛,樂也?!痹姵銎鋿|門:“聊可與娛。”張景陽詠史詩:“朝野多歡娛?!薄皧省弊至x長。又壬本作“遇”,“愚”“遇”古可通用。呂氏春秋勿躬篇“幽詭愚險之言”,經(jīng)義述聞以為愚即遇也,惟此作“遇”,無義。又案“愚”與“智”對,愚之謂使人之心純純,純純即沌沌也。二十章“我愚人之心,純純”,蓋老子所謂古之善為道者,乃率民相安于悶悶◆◆之天,先自全其愚人之心,乃推以自全者全人耳。高延第曰:“道,理也,謂理天下。愚之,謂反樸還淳,革去澆漓之習(xí),即為天下渾其心之義,與秦人燔詩、書,愚黔首不同?!?br>
民之難治,以其多智。
嚴(yán)可均曰:“以其多智”,各本作“智多”。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作“多智”。
武內(nèi)義雄曰:敦、遂二本“智多”作“智故”。
謙之案:傅本作“多知”,范本作“知多”。易順鼎曰:“王注:‘多智,巧詐?!挛挠肿⒃疲骸云涠嘀且??!峭醣疽嘧鳌嘀恰??!?br>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嚴(yán)可均曰:御注、王弼、高翿作“故以”?! ×_振玉曰:景龍、景福、敦煌庚、壬諸本均無“故”字,敦煌辛本“?!弊鳌暗隆?。
謙之案:嚴(yán)、河上、遂州及釋文、治要、書鈔引均無“故”字,傅、范本有,磻溪作“是故”,韓非難三篇、后漢紀(jì)靈帝紀(jì)引“賊”下有“也”字,傅本同。敦煌壬本“治國”誤作“知國”,遂州本“?!币嘧鳌暗隆薄?br>
易順鼎曰:文子道原篇引“不以智治國,國之德”,或后人不知此“賊”與“?!睘轫嵍闹?。
謙之案:易說是也。此宜作“福”。荀子大略篇:“天子即位,上卿進(jìn)曰:‘如之何憂之長也!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币唷案!薄百\”并舉為韻。敦煌二本“?!弊鳌暗隆保案!?、“德”義可通。禮記哀公問“百姓之德也”,注:“猶福也?!睍x語:“夫德,福之基也?!薄暗隆被驗椤案!敝⑽?。 知此兩者,亦揩式。常知揩式,是謂玄德。
嚴(yán)可均曰:“亦揩式”,河上作“楷”,王弼作“稽”,下句亦然。
羅振玉曰:釋文:“嚴(yán)、河上作‘楷式’?!本褒?、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亦作“楷式”,下同。
謙之案:遂州、磻溪、柰卷、顧、彭、王羲之本均作“楷式”,傅、范、高作“稽式”。“常知”,范作“知此”,傅、趙、高作“能知”。范曰:“傅奕、王弼同古本?;?,古兮反,考也,同也,如尚書‘稽古’之‘稽’。傅奕云:‘稽式,今古之所同式也?!苯癜傅啦厮螐?zhí)貐R刻四家注引弼注:“楷,同也。今古之所同,則不可廢,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笔菑?zhí)厮娡醣疽嘧鳌翱健?,與此石同。雖“稽”“楷”古混,莊子大宗師篇“狐不偕”,韓非子說疑作“狐不稽”,“稽式”亦即“楷式”,但“楷”為本字。“稽”,字林:“留也,止也?!庇衿骸傲粢?,治也,考也,合也,計當(dāng)也?!痹诖私詿o義。玉篇:“楷式也。”禮記曰:“今世之行,后世以為楷?!睆V雅釋詁:“楷,法也?!笔恰翱健奔础胺ㄊ健?,義長。碑文“楷”作“揩”,案字林:“揩,摩也?!睆V雅釋詁三:“揩,磨也?!迸c“楷”字◆別,當(dāng)從六朝寫本與諸唐本作“楷”。馬其昶曰:“楷式”,承“古之善為道者”而言。蓋以智治國、不以智治國兩者,古皆有知之矣,亦各有楷式可以師法。能知與物反而實大順者之楷式,乃可謂之玄德。 玄德深遠(yuǎn),與物反,然后乃至大順?! ?yán)可均曰:“深遠(yuǎn)與物反”,各本作“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作“深遠(yuǎn)”,庚本作“深矣遠(yuǎn)”。又“與物反矣”,景龍本、敦煌辛本無“矣”字,庚本無此句?!叭缓蟆倍?,景龍本、敦煌庚、壬二本無?!澳酥痢毕?,敦煌庚本有“于”字。
東條一堂曰:按一本無“然后”二字。孫礦考正亦云:“今本無‘然后’二字?!苯癜革叼B(yǎng)生論注“老子曰‘與物反矣,乃至大順’”,亦無“然后”二字。
謙之案:嚴(yán)遵、河上、景福、柰卷、王羲之、傅、范均無“然后”二字,傅、范“至”上有“復(fù)”字,下有“于”字。文子自然篇引“與”上有“其”字,遂州、顧、趙至堅本首二句同此石。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國、賊、國、福、式、式、德韻(之部,賊,徂力反),遠(yuǎn)、反韻(元部)。鄧廷楨:賊、福、式、德韻,遠(yuǎn)、反韻。奚侗:賊、福、式、式、德韻,遠(yuǎn)、反、順韻。江永古韻標(biāo)準(zhǔn)入聲第六部:“?!保P力切。旁證引老子此章。顧炎武唐韻正入聲一屋:“福”,古音方墨反。引老子此章,曰“案此福與賊、式、德為韻”。旁證:詩經(jīng)既醉首章:“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管子白心篇:“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盡行之而天下服;殊無取焉,則民反,其身不免于賊?!庇周髯哟舐云骸澳艹紕t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br>
右景龍碑本六十五字,敦煌本同,河上本六十七字,王本六十九字,傅本七十四字,范本七十一字。河上題“淳德第六十五”,王本題“六十五章”,范本題“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嚴(yán)可均曰:“非以明人”,各本作“明民”。
羅振玉曰:敦煌辛、壬本“之”均作“民”。武內(nèi)義雄曰:敦、遂二本“愚”作“娛”。
謙之案:遂州、趙志堅本“明”亦作“人”,羅卷壬本“愚”作“遇”,又下“民”字重,考異未及。又強本成疏:“為道猶修道也。言古者善修道之士,實智內(nèi)明,無幽不燭,外若愚昧,不曜于人,閉智塞聰,韜光晦跡也?!笔浅伤姳疽嘧鳌懊魅恕?。又“愚”字,武內(nèi)敦本作“娛”。說文:“娛,樂也?!痹姵銎鋿|門:“聊可與娛。”張景陽詠史詩:“朝野多歡娛?!薄皧省弊至x長。又壬本作“遇”,“愚”“遇”古可通用。呂氏春秋勿躬篇“幽詭愚險之言”,經(jīng)義述聞以為愚即遇也,惟此作“遇”,無義。又案“愚”與“智”對,愚之謂使人之心純純,純純即沌沌也。二十章“我愚人之心,純純”,蓋老子所謂古之善為道者,乃率民相安于悶悶◆◆之天,先自全其愚人之心,乃推以自全者全人耳。高延第曰:“道,理也,謂理天下。愚之,謂反樸還淳,革去澆漓之習(xí),即為天下渾其心之義,與秦人燔詩、書,愚黔首不同?!?br>
民之難治,以其多智。
嚴(yán)可均曰:“以其多智”,各本作“智多”。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作“多智”。
武內(nèi)義雄曰:敦、遂二本“智多”作“智故”。
謙之案:傅本作“多知”,范本作“知多”。易順鼎曰:“王注:‘多智,巧詐?!挛挠肿⒃疲骸云涠嘀且??!峭醣疽嘧鳌嘀恰??!?br>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嚴(yán)可均曰:御注、王弼、高翿作“故以”?! ×_振玉曰:景龍、景福、敦煌庚、壬諸本均無“故”字,敦煌辛本“?!弊鳌暗隆?。
謙之案:嚴(yán)、河上、遂州及釋文、治要、書鈔引均無“故”字,傅、范本有,磻溪作“是故”,韓非難三篇、后漢紀(jì)靈帝紀(jì)引“賊”下有“也”字,傅本同。敦煌壬本“治國”誤作“知國”,遂州本“?!币嘧鳌暗隆薄?br>
易順鼎曰:文子道原篇引“不以智治國,國之德”,或后人不知此“賊”與“?!睘轫嵍闹?。
謙之案:易說是也。此宜作“福”。荀子大略篇:“天子即位,上卿進(jìn)曰:‘如之何憂之長也!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币唷案!薄百\”并舉為韻。敦煌二本“?!弊鳌暗隆保案!?、“德”義可通。禮記哀公問“百姓之德也”,注:“猶福也?!睍x語:“夫德,福之基也?!薄暗隆被驗椤案!敝⑽?。 知此兩者,亦揩式。常知揩式,是謂玄德。
嚴(yán)可均曰:“亦揩式”,河上作“楷”,王弼作“稽”,下句亦然。
羅振玉曰:釋文:“嚴(yán)、河上作‘楷式’?!本褒?、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亦作“楷式”,下同。
謙之案:遂州、磻溪、柰卷、顧、彭、王羲之本均作“楷式”,傅、范、高作“稽式”。“常知”,范作“知此”,傅、趙、高作“能知”。范曰:“傅奕、王弼同古本?;?,古兮反,考也,同也,如尚書‘稽古’之‘稽’。傅奕云:‘稽式,今古之所同式也?!苯癜傅啦厮螐?zhí)貐R刻四家注引弼注:“楷,同也。今古之所同,則不可廢,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笔菑?zhí)厮娡醣疽嘧鳌翱健?,與此石同。雖“稽”“楷”古混,莊子大宗師篇“狐不偕”,韓非子說疑作“狐不稽”,“稽式”亦即“楷式”,但“楷”為本字。“稽”,字林:“留也,止也?!庇衿骸傲粢?,治也,考也,合也,計當(dāng)也?!痹诖私詿o義。玉篇:“楷式也。”禮記曰:“今世之行,后世以為楷?!睆V雅釋詁:“楷,法也?!笔恰翱健奔础胺ㄊ健?,義長。碑文“楷”作“揩”,案字林:“揩,摩也?!睆V雅釋詁三:“揩,磨也?!迸c“楷”字◆別,當(dāng)從六朝寫本與諸唐本作“楷”。馬其昶曰:“楷式”,承“古之善為道者”而言。蓋以智治國、不以智治國兩者,古皆有知之矣,亦各有楷式可以師法。能知與物反而實大順者之楷式,乃可謂之玄德。 玄德深遠(yuǎn),與物反,然后乃至大順?! ?yán)可均曰:“深遠(yuǎn)與物反”,各本作“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作“深遠(yuǎn)”,庚本作“深矣遠(yuǎn)”。又“與物反矣”,景龍本、敦煌辛本無“矣”字,庚本無此句?!叭缓蟆倍?,景龍本、敦煌庚、壬二本無?!澳酥痢毕?,敦煌庚本有“于”字。
東條一堂曰:按一本無“然后”二字。孫礦考正亦云:“今本無‘然后’二字?!苯癜革叼B(yǎng)生論注“老子曰‘與物反矣,乃至大順’”,亦無“然后”二字。
謙之案:嚴(yán)遵、河上、景福、柰卷、王羲之、傅、范均無“然后”二字,傅、范“至”上有“復(fù)”字,下有“于”字。文子自然篇引“與”上有“其”字,遂州、顧、趙至堅本首二句同此石。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國、賊、國、福、式、式、德韻(之部,賊,徂力反),遠(yuǎn)、反韻(元部)。鄧廷楨:賊、福、式、德韻,遠(yuǎn)、反韻。奚侗:賊、福、式、式、德韻,遠(yuǎn)、反、順韻。江永古韻標(biāo)準(zhǔn)入聲第六部:“?!保P力切。旁證引老子此章。顧炎武唐韻正入聲一屋:“福”,古音方墨反。引老子此章,曰“案此福與賊、式、德為韻”。旁證:詩經(jīng)既醉首章:“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管子白心篇:“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盡行之而天下服;殊無取焉,則民反,其身不免于賊?!庇周髯哟舐云骸澳艹紕t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br>
右景龍碑本六十五字,敦煌本同,河上本六十七字,王本六十九字,傅本七十四字,范本七十一字。河上題“淳德第六十五”,王本題“六十五章”,范本題“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