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ó)學(xué)古籍
  • 風(fēng)俗通義校注 佚 文

    作者: 《風(fēng)俗通義校注》應(yīng)劭撰 王利器校注
      聲音

      相,拊也,所以輔相於樂 。奏樂 之時(shí),先擊 相。(御覽五八四)

      器案:禮記樂 記:「治亂以相,訊疾以雅。」鄭玄注:「相即柎 也,亦以節(jié)樂 。柎 者,以韋為 衣,裝之以糠,糠一名柎 ,因以名焉。今齊人或謂糠為 相?!箍追f達(dá)疏:「相即柎 也,所以輔助於樂 ,故謂柎 為 相。」孔疏即本之應(yīng) 說(shuō)。

      雅,形如漆筩,有椎。禮云:「訊疾以雅」是也。(御覽五八四)

      擊 壤,形如履,長(zhǎng)三四寸,下僮以為 戲 。(路史後紀(jì)十)

      壤,木為 之,前廣後銳,長(zhǎng)尺四寸,闊三寸,未戲 先側(cè) 一壤於地,遠(yuǎn)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 之,故曰擊壤 。(羅氏識(shí)遺九)

      古琴歌曲有五,如鹿鳴、騶虞之類;操有十二,如將 歸、拘幽、履霜、別鶴之類;引有九,如烈女、湘妃、霹靈、思?xì)w、走馬之類;又有二十一章,如陽(yáng)春弄、連珠弄之類。(類說(shuō)三六)

      九引:烈女(楚樊妃),伯妃(魯伯妃),思?xì)w(衛(wèi)女),霹靂(楚商梁),走馬(樗里牧恭),箜篌(霍子高,即公無(wú)渡河),琴引(秦屠門高),楚引(楚龍丘子)。(合璧事類前五七、小學(xué)紺珠四)

      清角、黃帝之琴,號(hào)鐘、齊桓公琴,繞梁、楚莊王琴,綠綺、司馬相如琴,焦尾、蔡邕琴,鳳皇、趙飛燕琴。(天中記四二)

      梧桐生於嶧陽(yáng)山巖石之上,采東南孫枝以為 琴,聲清雅。(事類賦二五、御覽九五六、桐譜下器用篇又雜說(shuō)篇、蘇軾次韻和王鞏詩(shī)施注、天中記五一)

      十月謂之應(yīng) 鍾何?應(yīng) 者,應(yīng) 也;鍾者,動(dòng) 也;言萬(wàn)物應(yīng) 陽(yáng)而動(dòng) ,不藏也。(意林、御覽二七、合璧事類前十四)  器案:白虎通五行篇:「十月謂之應(yīng) 鍾何?應(yīng) 者,應(yīng) 也;鍾者,動(dòng) 也;言萬(wàn)物應(yīng) 陽(yáng)而動(dòng), 下藏也?!埂赶虏亍?,風(fēng)俗通作「不藏」,疑「不」字是,謂時(shí)至十月,一陽(yáng)復(fù) 生,故不藏也。

      十二月律,謂之大呂 何?大者,太也;旅,拒也;言陽(yáng)氣 欲出,陰不許也。呂 之言拒也,旅拒難之也。(意林、御覽二七)

      器案:「旅抑」,原作「依即」,錢大昕、盧文弨俱疑「即」當(dāng)作「抑」。器案:白虎通五行篇:「十二月律,謂之大呂 何?大者,大也;呂者 ,拒也;言陽(yáng)氣 欲出,陰不許也。呂 之為 言拒也,旅抑拒難之也?!棺终鳌嘎靡帧梗駬?jù) 改正。

        祀典

      太山巖石松樹 ,鬱鬱蒼蒼如雲(yún)中。(文選贈(zèng)白馬王彪詩(shī)注、又劉 楨公讌詩(shī)注、又謝朓之宣城詩(shī)注)

      器案:續(xù)漢書 祭祀志上注、通典禮典引應(yīng) 劭漢官儀:「馬第伯封禪儀記曰:『仰視巖石松樹 ,鬱鬱蒼蒼,若在雲(yún)中。』」

      謹(jǐn)案:自郊貙膢,春秋饗射,天子射麑掩雉,獻(xiàn)諸宗廟,扶陽(yáng)發(fā)滯 ,養(yǎng)老致敬,化之至也。(御覽三三)  四夷(器案:蘇頌記風(fēng)俗通義存佚篇名及其次第,云「第八並篇名亦亡」,以今所輯佚文觀之,即四夷也,今輒代擬之。)  東方曰夷者,東方仁,好生,萬(wàn)物觝觸地而出。夷者,觝也,其類有九:一曰玄菟,二曰樂 浪,三曰高驪,四曰滿飾(一作蒲飾),五曰鳧臾,六曰索家,七曰東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南方曰蠻者,君臣同川而浴,極為 簡(jiǎn)慢。蠻者,慢也,其類有八:一曰天竺,二曰垓首,三曰僬僥,四曰跂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軹,八曰旁脊。西方曰戎者,斬 伐殺 生,不得其中。戎者,兇 也,其類有六:一曰僥夷,二曰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剛。北方曰狄者,父子叔嫂,同穴無(wú)別。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類有五:一曰月支,二曰穢貊,三曰匈奴,四曰單 于,五曰白屋。(禮記王制疏、爾雅釋地疏、羅氏識(shí)遺一0、鄭樵爾雅注、通鑑三三注)

      王制云:「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wàn)物柢地而出。」(後漢書 東夷傳 文,注云:「見風(fēng)俗通」)

      羌乃三苗,姜姓之裔。(通鑑釋文一0)

      器案:同卷又引「裔」作「別」。

      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從 羊人,因以為 號(hào)。無(wú)君臣上下,健者為 豪,不能相一,種別部分,強(qiáng)者陵弱,轉(zhuǎn)相抄盜,男子戰(zhàn) 死以為 吉,病終者謂之兇。(御覽七九四)

      諸羌種落熾 盛,大為 邊害。(文選謝靈運(yùn)傳 論注)

      氐言抵冒貪饕,至死好利。樂 在山谿,本西南夷,別種號(hào)曰白馬,孝武皇帝遣中郎將 郭昌等引兵征之,降服,以為 武都郡。(史記匈奴傳 索隱、御覽七九四、通鑑釋文一0、又一三、綱目集覽一八、又二0)

      器案:史記索隱:「西接氐、羌,案風(fēng)俗通云:『二氐,本西南夷種?!坏乩碇驹疲骸何涠加邪遵R氐?!弧?br>
      貊者,謹(jǐn)案:春秋傳 :「大貊、小貊?!辊觯砸?,云無(wú)禮法,不知送往勞 來(lái) ,無(wú)宗廟粢盛,賦斂 輕薄也。(御覽七八0)

      胡者,謹(jǐn)案:漢書 :「山戎之別種也。」又胡者,互也,言其被髮左衽,言語(yǔ)贄幣 ,事殊互也。殷時(shí)曰獯粥,改曰匈奴。(史記匈奴傳 索隱、通鑑六注)

      器案:水經(jīng)河水注二:「應(yīng) 劭曰:『反舌左衽,不與華同,須有譯言乃通也?!弧?br>
      樓 煩 ,故樓 煩 胡地也。(史記匈奴傳 正義)  器案:索隱引應(yīng) 劭曰同?! 〈呵飩?曰:「狄本山戎之別種也,其後分居,號(hào)曰赤翟、白翟?!梗ㄊ酚洉x世家正義)

      器案:此據(jù) 會(huì) 注考證本。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 吳 將 軍頭者,購(gòu)黃金千鎰,邑萬(wàn)家,又妻以少女。時(shí)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後,槃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 將 軍首也。帝大喜,而計(jì)槃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wú)封爵之道,議欲有報(bào) ,而未知所宜。女聞之,以為帝 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qǐng)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負(fù)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xiǎn)絕,人跡不至。於是女解去衣裳,為 僕鑒之結(jié),著獨(dú)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尋 求,輒遇風(fēng)雨震晦,使者不得進(jìn)。經(jīng)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後,因自相夫妻,織績(jī)木皮,染以草實(shí),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後歸,以狀 白帝,於是使迎諸子,衣裳斑蘭,語(yǔ)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 平曠 ;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 。其後滋蔓,號(hào)曰蠻夷,外癡內(nèi) 黠,安土重舊,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賈販,無(wú)關(guān)梁符傳 租稅之賦,有邑君長(zhǎng),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名渠曰精夫,相呼為 姎徒。(後漢書 南蠻傳 文,注云:「此已上,並見風(fēng)俗通?!梗?br>
      器案:槃瓠神話,又見搜神記十四、水經(jīng)沅水注、後漢書 南蠻傳 注及御覽八七五引魏略,荒誕不稽,可無(wú)錄也。史通書 事篇曰:「范曄 博採(cǎi) 眾書 ,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至於方術(shù)篇及諸蠻夷傳 ,乃錄王喬 、左慈、廩君、槃瓠,言雖迂誕,事多詭越,可謂美玉之暇,白圭之玷,惜哉,無(wú)是可也?!埂 “Ю我恼?,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懷 ?十月,產(chǎn)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為 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yǔ)曰:「若為 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bào)@走,獨(dú)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舐之。其母鳥語(yǔ),謂背為 九,謂坐為 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zhǎng)大,諸兄以九隆能為 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為 王。後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fù) 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 妻。後漸相滋長(zhǎng),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後漢書 西南夷傳 文,注云:『自此以上,並見風(fēng)俗通也。』)

      器案:九隆神話,又見華陽(yáng)國(guó) 志四南中志永昌郡、御覽三六一引益部耆舊傳 。  巴有賨人,剽勇。高帝為 漢王時(shí),閬中人范目說(shuō)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封目為 閬中慈鳧鄉(xiāng)侯,並復(fù) 除目所發(fā)賨人盧、樸、沓、鄂、度、夕、襲七姓,不供租賦。閬中有渝水,賨人左右居,銳氣 善舞,高祖樂 其猛銳,數(shù) 觀其舞,後令樂 府習(xí)之。(文選蜀都賦注)

      器案:華陽(yáng)國(guó) 志一巴志:「漢高帝滅 秦,為 漢王,王巴、蜀。閬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說(shuō)帝,為 募發(fā)賨民,要與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為 長(zhǎng)安建章鄉(xiāng)侯。帝將 討關(guān)東,賨民皆思?xì)w,帝嘉其功,而難傷 其意,遂聽還巴,謂目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耳。』徙封閬中慈鄉(xiāng)侯,目固辭,乃封渡沔縣侯,故世謂亡秦范三侯也。目復(fù) 除民羅、樸、昝、鄂、度、夕、龔七姓,不供租賦。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 勇,初為 漢前鋒陷陣,銳氣喜 舞,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荒肆顦啡?習(xí)學(xué)之,今所謂巴渝舞也?!贯釢h書 南蠻傳 載板楯七姓作羅、樸、督、鄂、度、夕、龔。羅、盧一聲之轉(zhuǎn)。文選注引孫盛蜀譜:「樸音浮。」三國(guó) 時(shí)有巴東太守樸胡。沓、昝、督三字,疑當(dāng)從 昝為 是。襲、龔二字,或則以為 作「龔」者誤也。漢書 禮樂 志:「巴俞鼓員三十六人?!箮煿旁唬骸赴停腿艘?,俞,俞人也,當(dāng)高祖初為 漢王,得巴、俞人,並趫捷善鬥,與之定三秦,滅楚 ,因存其武樂 也。巴俞之樂 ,因此始也。巴即今之巴州,俞即今之渝州,各其本地?!埂 勷?,輸布一匹二丈,是謂賨布。廩君之巴氏,出幏 布八丈。(文選魏都賦注)

      廩君乘土船,下至夷城,石岸曲,水亦曲,廩君望之如穴狀 ,曰:「我既道穴中,又入此柰何。」石岸為 崩,廣三丈餘,陛級(jí)之。廩君行至上岸,上岸有平石,廣長(zhǎng)五丈,休其上投算,投算處皆有石,因立城其旁。(書 鈔一五八)

      器案:書 鈔一六0引蜀錄同。又御覽三七引世本:「稟君名務(wù) 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 舡,雕文畫之,而浮水中,其舡浮,因立為 君。它舡不能浮,獨(dú)稟君舡浮,因立為 君。」  秦始皇遣蒙恬築長(zhǎng)城,徒士犯罪,亡依鮮卑山,後遂?息;今皆髡頭衣赭,亡徒之明效也。(書 鈔四五、御覽六四七)  器案:論衡寒溫 篇:「亡秦之路,赤衣比肩?!?br>
      古制(以下略本蘇頌所列次第,就其可識(shí)別者而彙 輯之。)

      周禮:「五黨為 州?!怪?,疇也;疇,類也。州有長(zhǎng),使之相周足也,字從 重川。堯 遭洪水,居水中高土曰州。(類聚六、玉燭寶典一二、御覽一五七、止觀輔行傳 弘決四之三、天中記一三)

      周制:天子方千里,分為 百縣,縣有四郡??ふ?,群也。故左氏傳 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怪燎厥蓟食酰萌ひ员O(jiān)縣,縣,平也。(意林、史記秦始皇本紀(jì)正義、類聚六、御覽一五七、天中記一三)

      器案:此說(shuō)與說(shuō)文郡下、呂 氏春秋季夏紀(jì)、季冬紀(jì)高注合。左氏傳 云云,見哀公二年。

      周禮:「百里曰同?!顾元?jiǎng)王室,協(xié)風(fēng)俗,總名為 縣,縣,●也,首也,從 系倒首,與縣易偏矣。言當(dāng)●靜,平徭役也。(水經(jīng)河水注二、御覽一五七、玉海二0、天中記一三)

      盧文弨曰:「案:『首也』疑當(dāng)從 意林作『平也』,『●』與『平』,皆與『縣』聲相諧合,下方云『倒首』,上必不以首為 正釋,且『從 系』亦當(dāng)作『從 ●』,與說(shuō)文自別。下云『●靜平傜 役』,正申說(shuō)●也平也之義,『首也』之訓(xùn),殊無(wú)意理?!蛊靼福骸概c縣易偏」,今從 永樂 大典本水經(jīng)注,天中記同,蓋謂縣之為 字,與首倒易其偏旁也。他本作「舉首易偏」,非是。又案:司馬法:「地方百里為 一同。」(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注同)漢書 藝文志六藝略禮著錄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今存者僅一卷,蓋其殘餘耳。

      周禮:「五家為 鄰,四鄰為 里?!勾呵飮?guó) 語(yǔ):「五家為 軌,十軌為 里。」里者,止也,里有司,司五十家,共居止,春秋通其所也。(續(xù)漢書百 官志五注、廣韻六止、御覽一五七、希麟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一、又三、事文類聚續(xù)四、群書 通要甲一0、天中記一六)

      器案:「春秋通其所也」,宋本後漢書 「春秋」作「舊欣」。引春秋國(guó) 語(yǔ)者,齊語(yǔ)文也。又案:漢書 異姓諸侯王表注引應(yīng) 劭說(shuō)閭閻,疑風(fēng)俗通亦當(dāng)有此文,文云:「周禮:『二十五家為 閭閻?!灰艉?。門閭外旋下廕謂之步簷也?!?br>
      國(guó) 家制度,大率十里一鄉(xiāng)。(續(xù)漢書 百官志五注)

      謹(jǐn)案:春秋國(guó) 語(yǔ):「疆有寓望?!怪^今之亭也,民所安定也。亭有樓 ,從 高省,丁聲也。漢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縣有亭長(zhǎng)。又語(yǔ)有亭待,蓋行旅宿食所館也。亭亦平也,民有爭(zhēng)訟,吏留平處,勿失其正也。亭吏舊名負(fù)弩,改為 亭長(zhǎng),亭長(zhǎng)者,一亭之長(zhǎng)率也。陳、楚、宋、魏謂之亭父,齊謂之師。(原本玉篇高部、漢書 高紀(jì)上注、續(xù)漢書 百官志五注、書鈔七九、御覽一九四、營(yíng)造法式總釋上、職官分紀(jì)四二、大事記解題三、玉海一七五、天中記一四)

      器案:「平處」一作「辨處」,今從 原本玉篇。平、辨古通,尚書 堯 典:「平秩東作?!故酚浳宓郾炯o(jì)索隱引尚書 大傳 作「辯秩東作」,即其證。「疆有寓望」,見國(guó) 語(yǔ)周語(yǔ)中,韋注:「境界之上,有寄寓之舍,候望之人?!拐f(shuō)文高部:「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 。從 高省,丁聲?!勾擞谜f(shuō)文義。方言三:「楚、東海之間,亭父謂之亭公,卒謂之弩父?!棺ⅲ骸钢髻籴e髮?dǎo) 幨 ,因名?!?jié)h書 高紀(jì)上注引應(yīng) 劭曰:「舊時(shí),亭有兩 卒:一為 亭父,掌開閉掃 除;一為 求盜,掌逐捕盜賊。」後漢書 陳忠傳 注引謝承後漢書 :「施延,家貧母老,周流傭 賃,……後到吳 郡海鹽,取卒月直,賃作半路亭父,以養(yǎng)其母。是時(shí),吳 、會(huì) 未分,山陰馮敷為 督郵,到縣,延持?往,敷知其賢者云云?!古c應(yīng) 氏所言「亭父掌開閉掃 除」合,是亭父乃賃作。楚、東海之間,亭卒謂之弩父,蓋即求盜,俱以父名,其義一也。風(fēng)俗通謂「陳、楚、宋、魏謂之亭父」,「父」字恐訛。

      中人城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鮮虞故邑。(御覽一六一)

      器案:水經(jīng)滱水注引應(yīng) 劭曰:「左人城,在唐縣西北四十里?!?br>
      光武中興以來(lái) ,五曹詔書 ,題鄉(xiāng)亭壁,歲補(bǔ)正,多有闕誤。永建中,兗 州刺史過(guò)翔,箋撰卷別,改著板上,一勞 而久逸。(御覽五九三)

      拾補(bǔ)曰:「『過(guò)翔』,廣韻八戈作『過(guò)栩』?!?br>
      器案:漢時(shí)詔令皆奏可施行,成帝初置尚書 員五人掌之,故謂之五曹詔書 ,見後漢書 應(yīng)劭 傳 。

      殺 青書 可繕寫。謹(jǐn)案:劉 向別錄曰:「殺 青者,直治青竹作簡(jiǎn)書 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簡(jiǎn)者,皆於火上炙乾之,陳、楚之間謂之汗,汗者,去其汗也。吳 、越曰殺 ,殺 亦治也。劉 向?yàn)?孝成皇帝典校書 籍,二十餘年,皆先書 竹,為 易刊定,可繕寫者,以上素也。由是言之:殺 青者竹,斯為 明矣。今東觀書 ,竹素也。(書 鈔一0四、初學(xué)記二八、文選張景陽(yáng)雜詩(shī)注、又劉 孝標(biāo) 重奏劉 秣陵沼書 注、事類賦二四、御覽六0六、九六二、王荊文公詩(shī)注三三、黃山谷謝鄭閎中惠高麗畫扇詩(shī)任注)

      案:劉 向別錄義曰:「周宣王太史作大篆也。」(文選魏都賦六臣本注)  案:劉 向別錄:「讎校,一人讀書 ,校其上下,得謬誤為 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 ,若怨家相對(duì) 為 讎。」(文選魏都賦注、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七七)

      拾補(bǔ)曰:「『怨』同『冤』?!?br>
      姓氏(案四庫(kù) 全書 風(fēng)俗通義有附錄一卷,乃從 永樂 大典「通」字韻中所載馬總意林節(jié)本姓氏篇裒集而成者。嗣後,朱筠、錢大昕、盧文弨、嚴(yán) 可均、張澍、顧櫰 三、姚東升、徐友蘭、陳漢章、王仁俊,俱有輯補(bǔ),而張澍併 為 之注焉;則應(yīng) 書 此篇雖亡,經(jīng)後人之鉤沉輯佚,庶幾 可復(fù) 舊觀矣。然諸家俱以四聲為 次,固非應(yīng) 氏之舊,雖失本真,此亦無(wú)可如何者,吾亦時(shí)且從 眾焉。至其自相牴 牾之處,亦頗為 之是正,夫豈故為 薄古哉,亦將 以之信今云耳。篇名舊引多歧出,今從 蘇頌所見,定為 姓氏,蓋漢人亦習(xí)稱姓某氏云。)

      萬(wàn)類之中,惟人為 貴。春秋左氏傳 :「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譏衛(wèi)滅 邢,論語(yǔ)貶昭公娶於吳 ,諱同姓也。蓋姓有九:或氏於號(hào),或氏於謚,或氏於爵,或氏於國(guó) ,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居,或氏於事,或氏於職。以號(hào),唐、虞、夏、殷也;以謚,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國(guó) ,齊(一作「曹」)、魯、宋、衛(wèi)也;以官,司馬、司徒、司寇、司空、司城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郭、園、池也;以事,巫、卜、陶、匠也;以職,三烏、 五鹿、青牛、白馬也。(北史高構(gòu)傳、 姓纂二十三元、御覽三六二、廣韻五支、十虞、十二齊、六豪、十四清、十姥、一送、十九代、四十一漾、一屋、姓解一、三、古今姓氏書 辨證五支、十二齊、通志氏族略、古今源流至論後七、困學(xué)紀(jì)聞二0、小學(xué)紺珠七、急就篇補(bǔ)注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一、五、二二九)

      器案:廣韻十二齊、姓解三、古今源流至論後七俱引作風(fēng)俗通氏姓篇序。春秋左氏傳 :「官有世功云云?!挂婋[公八年。春秋公羊傳 僖公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wèi)侯燬滅 邢。衛(wèi)侯燬何以名?絕。曷為 絕之?滅 同姓也。」又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稱孟子何?諱娶同姓,蓋吳 女也。」論語(yǔ)述而篇:「陳司敗 問(wèn):『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豢鬃油?,揖巫馬期而進(jìn)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 為 同姓,謂之吳 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guò),人必知之?!弧?br>
      齊、魯、宋、衛(wèi)四族,齊為 之長(zhǎng)。(姓解三)

      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姓解三)

      器案:廣韻十陽(yáng)引作:「風(fēng)俗傳: 『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弧埂 |方氏,伏羲之後,帝出於震,位主東方,子孫因以為 氏焉。(姓纂一、通志氏族略、能改齋漫錄五、辨誤錄下、類稿五七、路史後紀(jì)一、五、合璧事類續(xù)三0、通鑑注一七)平原厭次,漢太中大夫東方朔。(能改齋漫錄五)

      東郭氏,東郭牙,齊大夫,咸陽(yáng),其後也。(史記平準(zhǔn) 書 索隱)

      東陵氏,東陵侯邵平,子孫氏焉。(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二)

      東關(guān)氏,晉東關(guān)嬖五之後,漢有將 軍北亭侯東關(guān)義。(古今姓氏書 辨證二)  僮氏,漢有交阯刺史僮尹。(廣韻一東、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六二、卮林四)

      銅鞮氏,晉銅鞮伯華之後。銅鞮,晉之別邑也。(通志氏族略)  中氏,漢有少府卿中京。(廣韻一東、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中行氏,穆子後。(路史後紀(jì)九下)

      中壘 氏,劉 向?yàn)?中壘 校尉,支孫以官為 氏。(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二)

      沖氏,漢有博士沖和。(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辨證一)

      終古氏,桀內(nèi) 史終古,後氏焉。(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二)

      器案:呂 氏春秋先識(shí)篇:「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 執(zhí) 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够茨蠚?論篇:「夏之將 亡,太史令終古先奔於商,三年而桀乃亡?!勾藨?yīng) 氏所本,通志訛為 「紂內(nèi) 史」,錢大昕以下諸家悉據(jù) 之,而不知是正,所謂以訛傳 訛也。

      鍾離氏,鍾離,子國(guó) ,在九江,蓋其後徙于此,吳 滅 之。(路史國(guó) 名紀(jì)二)

      嵩氏,漢有嵩極玄子。(古今姓氏書 辨證一)

      弓氏,魯大夫叔弓之後,漢有光祿勳 弓祉。(姓解二、卮林四)

      熊氏,黃帝有熊氏之後也。(姓解二)

      公旗氏。(古今姓氏書 辨證二引姓源韻譜)

      公文氏,衛(wèi)有公文要。(姓解三)

      公叔氏,衛(wèi)大夫公叔文子。(姓解三)

      公乘氏,魯有公乘子皮,見列女傳 。(晉書 音義六、姓源韻譜)

      公賓氏,魯大夫公賓庚之後。(後漢書 劉 玄傳 注、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漢紀(jì)三一)  公族氏,晉成公立嫡子為 公族大夫,韓無(wú)忌號(hào)公族穆子,見左氏傳 。(後漢書 黨錮傳 注、姓氏急就篇下)  公玉氏,齊湣 王臣有公玉冉,其後也。(史記封禪書 索隱、武紀(jì)索隱)

      器案:呂 氏春秋審己篇、正名篇、過(guò)理篇及新序雜事五,俱作公玉丹,此作「冉」,疑誤。戰(zhàn) 國(guó) 策燕策上作公玉曰,「曰」亦是誤字?! 」κ希瑫x大司功景子之後,晉有功景。(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辨證一、類稿二、姓氏急就篇上)

      蒙氏,東蒙主,以蒙山為 氏,秦有將 軍蒙驁,驁生武,武生恬,皆仕秦。(姓纂一、通志氏族略、類稿二、合璧事類續(xù)二四、通鑑注四、彊識(shí)略三三)

      農(nóng)氏,神農(nóng)之後。(廣韻二冬、姓氏急就篇上、韻會(huì) 二冬)  龍丘氏,吳 郡,漢時(shí)博士龍丘長(zhǎng)。(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下)

      器案:「博士」通志作「高士」,廣韻十一尤云:「漢有吳 人龍丘萇,隱居不屈?!箤め?漢書 循吏任延傳 :「吳 有龍丘萇者,隱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時(shí),四輔三公,連辟不到,掾吏白請(qǐng)召之,延曰:『龍丘先生躬德履義,有原憲、伯夷之節(jié),都尉埽灑 其門,猶懼 辱焉,召之不可?!磺补Σ芊钪],修書記,致醫(yī)藥,吏使相望於道,積一歲,萇乃乘輦詣府門,願(yuàn)得先死備 錄。延辭讓再三,遂署議曹祭酒。萇尋 病卒?!箵?jù) 此,則「博士」當(dāng)作「高士」?! ∮菏?,周文王第十二子也,雍伯之後,以國(guó) 為 姓,今或音雍州之雍,鄭大夫有雍糾,楚有雍子,齊有雍廩,宋有雍鉏,漢什邡侯雍齒,沛人也。(通志氏族略、類稿二、急就篇補(bǔ)注一、合璧事類續(xù)二五、通鑑注八)

      重氏,顓頊重黎之後,少昊時(shí),重為 南正,司天之事,黎為 北正,司地之事。(姓纂一、通志氏族略、類稿二)

      移氏,齊公子雍,食采於移,其後氏焉,漢有弘農(nóng)太守移良。(後漢書 楊 震傳 注、廣韻五支、姓解二、容齋五筆一、古今姓氏書 辨證三、路史後紀(jì)四、又國(guó) 名紀(jì)四、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漢紀(jì)四二)  器案:移良見楊 震傳 。  為 氏,漢有南郡太守為 昆。(廣韻五支、容齋五筆一、姓氏急就篇上)

      隨氏,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又有右扶風(fēng)隨蕃。(廣韻五支、急就篇補(bǔ)注一)  岐氏,岐伯,黃帝師。(類稿四引風(fēng)俗傳 )

      羲氏,堯 卿羲仲之後。(廣韻五支、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上)

      戲 陽(yáng)氏,衛(wèi)有戲 陽(yáng)速。(姓解二)  皮氏,周卿士樊仲皮之後,漢有皮尚,又有皮延至孝,後漢有諫議大夫皮究。(姓纂二、類稿三、祕(mì)笈新書 別二、合璧事類續(xù)一六、翰苑新書後 六、彊識(shí)略三三)

      離氏,離婁 ,孟子門人,漢有中庶子離常之。(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三、類稿四)

      訾氏,帝嚳 妃,訾娵 氏女,漢有樓 虛侯訾順。(通志氏族略、類稿四、合璧事類續(xù)二七、急就篇補(bǔ)注二、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樓 虛侯訾順,見漢書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卑氏,鄭大夫卑諶之後,漢有北平太守卑躬,議郎卑整。(後漢書 皇后紀(jì)下注、容齋五筆一、古今姓氏書 辨證三、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卑諶,漢書 古今人表同,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論語(yǔ)憲問(wèn)篇作裨諶。廣韻五支引胡太傅碑有太傅椽雁門卑整,今本蔡邕集誤作畢整,後漢書 皇后紀(jì)下有議郎卑整,即其人也。

      裨氏,鄭有裨灶明天文。(姓解二)

      器案:裨灶見左傳 昭公十七年、十八年。

      差氏,人姓。(急就篇補(bǔ)注二)

      池氏,漢有中牟令池瑗。(廣韻五支、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夷維氏,故萊,夷維邑也,蓋因邑為 姓。(史記魯仲連傳 正義引應(yīng) 劭)

      師氏,師,樂 人,瞽者之稱,晉有師曠 ,魯有師乙,鄭有師悝、師觸、師蠲、師成,又師服,晉大夫也。漢有東海師中作雅琴師氏八篇。(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三、類稿四、合璧事類續(xù)二七、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漢書 藝文志六藝略樂 類:「雅琴師氏八篇?!贡咀ⅲ骸该?,東海人,傳 言師曠後 ?!箷?鈔一0九引別錄:「師氏雅琴者,名忠,東海下邳人,傳 云言師曠 之後,至今邳俗猶多好琴也?!?br>
      師尹氏,師尹,三公官也,以官為 姓。(詩(shī)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正義)

      鴟夷氏,本范蠡也,後人以為 氏。(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三)

      資氏,資成,陳留人。(姓纂二、通志氏族略、類稿四)

      尸氏,其先封於尸鄉(xiāng),故為 尸氏,齊相有尸臣。(通志氏族略、類稿四、姓氏急就篇上)

      伊氏,漢有議郎伊推,又伊嘉為 雁門都尉,石顯黨。(姓纂二、類稿四)

      器案:伊推見漢書 儒林瑕丘江公傳 ,伊嘉見佞幸石顯傳 ?! ±n氏,纍祖之後,晉七輿大夫纍虎,里克、丕豹之黨。(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三、類稿四)

      器案:類稿「虎」作「彪」。

      邳氏,奚仲為 夏車正,自薛封邳,其後以為 氏焉,後漢二十八將 有衛(wèi)尉信都邳彤。(廣韻六脂、姓解一、通志氏族略、類稿四、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漢紀(jì)三一)

      器案:水經(jīng)泗水注引應(yīng) 劭曰:「邳在薛?!褂衷唬骸皋芍僮匝︶憔又?,故曰下邳也?!?br>
      司鴻氏,古有司鴻茍,著書 ,漢中大夫司鴻儀,諫議大夫司鴻荀。(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古今姓氏書 辨證四)

      司功氏。(通志氏族略)  司馬氏。(通志氏族略)  司寇氏,蘇忿生為 武王司寇,後以官為 氏,禮記司寇惠子,魯大夫。(姓纂二、廣韻五十候、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辨證四)

      期氏,楚大夫居期思城,因以為 姓。(古今姓氏書 辨證四、類稿四、姓氏急就篇上)  期思氏,古有期思國(guó) ,國(guó) 人以為 氏。(廣韻七之、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辨證四)

      旗氏,齊卿公孫灶,惠公孫也,生欒 施,字子旗,子孫以王父字為 氏,後漢有旗流甘,九江太守旗光。(通志氏族略、姓解三、類稿四、卮林四)

      旗思氏,楚大夫居旗思城,因以為 氏。(姓纂二)  器案:此即前期思氏之誤。  綦毋氏,漢有廷尉綦毋參 ;晉大夫綦毋張,戰(zhàn) 國(guó)策 綦毋子與公孫龍爭(zhēng)辯。(姓纂二、通志氏族略、姓解三)

      器案:綦毋參 見後漢書 班勇傳

      ?丘氏,勇士?丘訢。(姓解二)

      飛廉氏,飛廉國(guó) ,秦所滅 ,因氏焉,漢書 光祿大夫飛廉安國(guó) 。(姓纂二)

      器案:漢書 無(wú)文,「書 」疑當(dāng)作「有」。

      非氏,非子伯益之後。(廣韻八微、姓纂四、姓解三)

      器案:漢書 河渠志有大司農(nóng)非調(diào)。

      肥氏,漢有肥韶、英布將 肥銖,又仁恕掾肥親。(姓纂二、通志氏族略「銖」作「赫」)

      孫詒榖曰:「『肥赫』即下條之『賁赫』?!?br>
      器案:孫說(shuō)是。史記黥布傳 :「中大夫賁赫?!辜?、索隱並云:「賁音肥?!?jié)h書 黥布傳 師古注同,姓纂「赫」作「銖」,誤。

      賁氏,秦非子之後,漢有賁赫,禮有縣賁父。(晉書 音義六九、通志氏族略、通鑑注一一)

      器案:縣賁父見禮記檀弓上。

      威氏,齊威王之後,以田氏始王,故其後以為 氏。(廣韻八微、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上)

      威王氏,漢有中郎威王弼,出自楚威王後。(廣韻八微、十陽(yáng)、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姓氏急就篇下)  幾 氏,宋大夫仲幾 之後,以王父字為 氏。(姓纂二)

      魚氏,宋桓公子目夷,字子魚,賢而有謀,子孫以王父字為 氏,漢有長(zhǎng)安富人魚翁俶也。(廣韻九魚、姓纂二、通志氏族略、姓解二、通鑑釋文二一、二四、通鑑注晉紀(jì)二0、綱目集覽四一)

      器案:長(zhǎng)安富賈魚翁叔,見漢書張湯 傳 。

      魚孫氏,宋大夫魚石奔楚,在國(guó) 者因氏焉。(姓纂二、路史後紀(jì)一0)

      舒氏,舒子之後,以國(guó) 為 姓。(姓纂二、類稿八、合璧事類續(xù)一八)

      渠丘氏,莒有渠丘公,因氏焉。(姓纂二、路史國(guó) 名紀(jì)二)  器案:渠丘公見左傳 成公八年,路史「莒」作「魯」,誤。

      余氏,秦由余之後,以國(guó) 為 姓,代居歙州。(廣韻九魚、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通鑑釋文二七、類稿六、合璧事類續(xù)一六、翰苑新書 後六、祕(mì)笈新書 別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唐紀(jì)七三)

      器案:姓纂新安望下引此,祕(mì)笈新書 「歙」作「陝」,疑誤。

      夫餘氏,吳 公子夫概奔楚,餘子在吳 者,以夫餘為 氏。(廣韻九魚、姓纂二、姓解三、通志氏族略)

      沮氏,黃帝時(shí)史官沮誦之後。(後漢書 獻(xiàn)紀(jì)注、通鑑釋文七)

      樗里氏,琴引有樗里牧恭。(姓氏急就篇上)

      於陵氏,陳仲子,齊世家也,辭爵灌園,居于於陵,因氏焉,漢有議郎於陵欽。(姓纂二、姓解三、齊乘四、通志氏族略、急就篇補(bǔ)注二)

      諸氏,漢有雒陽(yáng)令諸於。(廣韻九魚、容齋五筆一)

      器案:南唐書 :「諸祐,蘄州獨(dú)木人?!棺ⅲ骸钢T音查?!?br>
      諸葛氏,葛嬰 為 陳涉將 軍,有功非罪而誅,孝文帝追錄封其孫諸縣侯,因并氏焉。(三國(guó) 志吳 書 諸葛瑾傳 注、廣韻九魚、姓纂二、通志氏族略、通鑑釋文一二、姓解一、類稿五六、合璧事類續(xù)三0、祕(mì)笈新書 別三、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漢紀(jì)二0)

      儲(chǔ) 氏,齊大夫儲(chǔ) 子之後也。(後漢書 鮑永傳 注)

      屠氏,漢末有屠景先,河?xùn)|人也。(姓纂三、類稿五、通志氏族略)

      屠門氏,秦屠門高。(姓氏急就篇下)

      虞氏,凡氏之興九事,一氏於號(hào),唐、虞、夏、殷是也。(廣韻十虞)

      虞丘氏,晉有虞丘書 為 乘馬御。(姓解二)

      器案:虞丘書 見左傳 襄公十六年。

      騶氏,越王句踐之後。(姓解二)

      毋車氏,樂 安毋車伯奇,為 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shí)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廣韻十虞、姓解三)  巫氏,凡氏於事,巫、卜、匠、陶也,殷有巫咸、巫賢,漢有冀州刺史巫捷,又有巫都著養(yǎng)性經(jīng)也。(廣韻十虞、姓纂二、通志氏族略、類稿八、合璧事類續(xù)二三、卮林四)

      瞿氏,漢有南陽(yáng)太守瞿茂。(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須氏,太昊風(fēng)姓之後,有須句國(guó) ,又殷有密須,並以國(guó) 為 氏,魏有須賈,漢有平陸侯須無(wú),紹封傳 四代。(姓纂二、廣韻十虞、一切經(jīng)音義九、姓解一、類稿八、合璧事類續(xù)一八、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周紀(jì)五)

      須卜氏,匈奴貴姓有須卜氏。(綱目集覽七)  器案:漢書 匈奴傳 下、王莽傳 下有右骨都侯須卜當(dāng)。  區(qū)氏,歐冶子之後,轉(zhuǎn)為 區(qū)氏,又音歐,吳 有區(qū)景,長(zhǎng)沙人,官至蒼梧太守。(類稿八)

      案:廣韻十虞區(qū)下云:「後漢末有長(zhǎng)沙區(qū)景?!?br>
      蒲氏,漢有詹事蒲昌,又有蒲遵。(姓纂三、廣韻十一模、姓解二、通志氏族略、類稿七、合璧事類續(xù)二四、通鑑注二九一)

      器案:東觀漢紀(jì)馬援傳 :「受齊詩(shī),師事潁川蒲昌,昌受詩(shī)於匡衡。」字作「蒲」,與此同;而漢書 則作滿昌,字君都,潁川人,詹事,見溝洫 志、韋玄成傳 、王嘉傳 、王莽傳 中,滿、蒲二字,形近易誤,如「州滿」一作「州蒲」,即其明證。  胡毋氏,本陳胡公之後也,公子完奔齊,齊宣王母弟,別封毋鄉(xiāng),遠(yuǎn)本胡公,近取毋邑,故曰胡毋氏也。(後漢書 獻(xiàn)紀(jì)注、通鑑釋文七、通鑑注漢紀(jì)四八、綱目集覽一七)

      壺 氏,漢有諫議大夫壺 遂。(廣韻十一模)

      器案:壺 遂見漢書 律歷志、韓安國(guó) 傳 及司馬遷傳 。

      徒人氏,齊有徒人費(fèi)。(姓解一)

      屠氏,漢末有屠景先。(姓纂三、類稿五、合璧事類續(xù)二四)

      屠門氏,秦有屠門高。(姓氏急就篇下)  塗氏,塗山氏之後,漢有諫議大夫塗惲 ,治尚書。 (後漢書 賈逵傳 注、廣韻十一模、通志氏族略、類稿八、玉海三七、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塗惲 ,字子真,平陵人,受尚書 ,見漢書 儒林張山拊傳 ,類纂作「漢有諫議大夫塗禪,又塗子真治尚書 」,既誤「惲 」為 「禪」,又誤分為 二人,不可據(jù) 。

      齊氏,氏於國(guó) 。(古今姓氏書 辯證十二齊)

      器案:並詳篇首序。

      黎氏,九黎之後,尚書 :「西伯戡黎?!挂嘁娒?shī),左傳 齊大夫黎彌、黎且,字亦作犁。(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類稿八、合璧事類續(xù)二四)

      器案:左傳 定公九年作犁彌。

      鞮氏,晉銅鞮伯華之後也。(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類稿八)

      稽氏,稽黃,秦賢人也。(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類稿八)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後,尸子有隱者西鄉(xiāng)曹。(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四、路史後紀(jì)十)  洼氏,漢有大鴻臚洼丹。洼音圭。(後漢書 儒林傳 注、廣韻十二齊)

      枚氏,六國(guó) 有賢人枚被。(通鑑注一七)

      裴氏,伯益之後。(後漢書 桓紀(jì)注)  案:姓解三引作「非氏,有非子者,伯益之後也」。

      哀氏,魯哀公之後,因謚以為 姓,漢有哀章。(後漢書 劉 玄傳 注、古今姓氏書 辯證六、類稿十、路史後紀(jì)十、姓氏急就篇下)

      臺(tái)氏,金天氏裔孫曰臺(tái)駘,其後氏焉,漢有侍中臺(tái)崇。(後漢書 獻(xiàn)紀(jì)注、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臺(tái)崇即見獻(xiàn)紀(jì)?! ?lái) 氏,楚有來(lái) 英,漢功臣表:『軑侯來(lái) 蒼?!唬ㄍㄖ臼献迓?、類稿九)

      器案:軟侯黎蒼有作來(lái) 蒼者,此亦其證。

      真氏,漢有太尉長(zhǎng)史真祐。(姓纂三、廣韻十七真、通志氏族略、姓解三、類稿一二、卮林四)

      器案:姓纂作真俗,疑誤。

      新垣氏,魏將 新垣衍,畢公高之後,漢書 文帝時(shí),新垣平善望氣 。(通志氏族略)

      神氏,神農(nóng)之後,漢有騎都尉神曜。(姓纂三、廣韻十七真、類稿一一、路史後紀(jì)四、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申公氏,申公巫臣之後,漢太子傅申公。(姓解三、古今姓氏書 辯證六)

      申徒氏,本申屠氏,隨音改為 申徒,尸子:「申徒狄,夏賢人也,湯 以天下授之,恥以不義聞,己自投於河。」莊子:「申徒嘉,兀者,鄭人也?!?jié)h有西屏將 軍申徒建。勝 屠,即申徒也。(史記酷吏傳 索隱、姓纂三、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六、急就篇補(bǔ)注二)

      器案:申屠建更始西屏將 軍,見漢書 游俠原涉?zhèn)?、王莽傳 下,後漢書 劉 玄傳 ,「西屏」或作「西平」,非是。

      秦氏,氏於國(guó) 。(古今姓氏書 辯證十二齊)

      頻氏,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姓纂三、廣韻十七真、姓解一、通志氏族略、容齋五筆一、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解云:「一云名暘 ?!?br>
      淳于氏,春秋時(shí)小國(guó) 也,桓五年不復(fù) 其國(guó) ,一號(hào)州淳于公,子孫以國(guó) 為 氏。(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通鑑釋文一七、類稿五六)  器案:漢書 地理志:「北海郡淳于?!棺ⅲ骸笐?yīng) 劭曰:『春秋州公如曹。左傳 曰:淳于公如曹?!怀辑懺唬骸褐荩瑖?guó) 名也,淳于,公國(guó) 之所都。』」左傳 見桓公五年。

      倫氏,黃帝樂 人伶?zhèn)愂现?。(廣韻十八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六、類稿一一、姓氏急就篇上)

      春氏,楚相黃歇號(hào)春申君,子孫氏焉。(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一)

      鈞氏,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御史鈞喜。(姓纂三、廣韻十八諄、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一、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器案:廣韻作「侍中鈞喜」?! ∥氖?,周文王支庶,以謚為 氏,越大夫文種。(姓纂三、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二、合璧事類續(xù)二七、翰苑新書 後六、秘笈新書 別二)

      聞人氏,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其後遂以聞人為氏 ,漢有太子舍人聞人通漢、沛人,治后氏禮。(後漢書 靈紀(jì)注、通志氏族略、姓解一、類稿五七、合璧事類續(xù)三0、通鑑注漢紀(jì)四八、通鑑綱目集覽二二、二八)  器案:聞人通漢字子方,見漢書儒 林孟卿傳 ,類稿作「聞人通」,脫「漢」字。

      蕓氏,晉大夫蕓賢,見戰(zhàn) 國(guó) 策。(姓纂三、類稿一二)  器案:類稿作蕓質(zhì)。

      云氏,祝融之後。(姓纂三、類稿一二)

      芬氏,晉大夫芬賢。(通志氏族略)  顧櫰 三曰:「疑『蕓賢』之偽 ?!拱福簭V韻二十文蕓下無(wú)文,芬下云:「又姓,戰(zhàn) 國(guó) 策晉有大夫芬質(zhì)?!箘t未必「芬」誤而「蕓」是也。

      殷氏,氏於號(hào),唐、虞、夏、殷是也。(急就章補(bǔ)注二)  勤氏,魯有大夫勤成。(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辯證七、姓氏急就篇下)

      元氏,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而遂氏焉。(漢書 地理志魏郡元城注引應(yīng) 劭)

      器案:姓纂四:「元氏,左傳 衛(wèi)大夫元咺之後,其先食采於元,因氏焉?!拐f(shuō)與此異。

      垣氏,垣,秦邑,因以為 氏,秦始皇有將 垣齮,漢有西河太守垣恭。(後漢書 公孫述傳注 、古今姓氏書 辯證七、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錢大昕曰:「今本史記作『桓齮』?!?br>
      園氏,姓於所居,城、郭、園、池是也。(姓纂四、類稿一四、姓氏急就篇上)鄭穆公之子圈,其後為 姓,至秦博士逃難,乃改為 園。(齊東野語(yǔ)五)

      軒氏,軒轅之後,漢有諫議大夫軒和。(姓纂四、通志氏族略、類稿一四)

      軒轅氏,軒轅,即黃帝也,姓公孫,或言姓姬。(通志氏族略)

      器案:張澍據(jù) 路史收入軒丘氏。尋 路史國(guó) 名紀(jì)三:「軒丘,楚文庶子采邑。」不言出風(fēng)俗通。漢書 梁孝王傳 有軒丘豹。

      孫陽(yáng)氏,秦穆公時(shí)孫陽(yáng)伯樂 善相馬,漢有侍御史孫陽(yáng)敖。(古今姓氏書 辯證七)

      器案:姓纂四引風(fēng)俗通孫陽(yáng)氏一條,文大誤,說(shuō)詳後櫟 陽(yáng)氏條。

      尊氏,太昊諸侯尊盧氏之後。(廣韻二十三魂、姓解三、路史前紀(jì)八、姓氏急就篇上)

      尊盧氏,太昊之世侯者。(路史前紀(jì)八)

      屯氏,漢有常山太守屯莫如。(急就篇補(bǔ)注二、困學(xué)紀(jì)聞一二、卮林四)

      困學(xué)紀(jì)聞曰:「儒林傳 『毛莫如少路』,宋景文公引蕭該音義:『案風(fēng)俗通姓氏篇?;煦缡?,太昊之良佐,漢有屯莫如,為 常山太守。』案此莫如姓非毛,應(yīng) 作屯,音徒本反。愚案:溝 洫志云:『自塞宣房後,河復(fù) 北決於館陶,分為 屯氏河?!活亷煿抛ⅲ骸和鸵舸箝T反。而隋室分析州縣,誤以為 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以此語(yǔ)之,則屯、毛之相混久矣。屯之為 氏,於此可考。廣韻云:『後蜀錄有法部尚書 屯度。』」案:漢書 杜欽傳 :「幸賴陛下至明,遣使者毛莫如先考驗(yàn),卒得其姦 。」李尋 傳 :「光錄勳 平當(dāng)、光祿大夫毛莫如與御史中丞、廷尉雜治。」儒林施讎傳 :「魯伯授太山毛莫如少府,……莫如至常山太守。」字皆誤作「毛」,自宋祁以來(lái) ,多有質(zhì)言其誤者矣。

      盆成氏,盆成括仕齊,孟軻知其必死,其子逃難,改氏成焉。(廣韻二十三魂、姓解三、古今姓氏書 辯證七)

      賁氏,魯有賁浦。(通志氏族略、類稿一四、合璧事類續(xù)二一、通鑑注漢紀(jì)四)

      根牟氏,根牟子,六國(guó) 時(shí)賢者,著書 七篇。(廣韻二十四痕、姓解二、古今姓氏書 辯證七、類稿一四、姓氏急就篇下)  陸璣草木蟲魚疏:「孔子刪詩(shī)授卜商,商為 之序,以授魯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魯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趙人荀卿,荀卿授魯國(guó) 毛亨,毛亨作訓(xùn)詁傳 ,以授趙國(guó) 毛萇,時(shí)人謂亨為 大毛公,萇為 小毛公?!?br>
      恩氏,陳大夫成仲不恩之後。(廣韻二十四痕、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辯證七、類稿一四、姓氏急就篇上)

      韓氏,韓之先出於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萬(wàn)食邑於韓原,因以為 氏。(姓解三)

      邯鄲氏,因國(guó) 為 姓,漢有衛(wèi)尉邯鄲義。(廣韻二十五寒、姓解一、路史國(guó) 名紀(jì)二、通鑑注六一)

      丹氏,晉有大夫丹木。(廣韻二十五寒、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

      安氏,漢有安成為 太守。(姓纂四、廣韻二十五寒、通志氏族略、類稿一六、合璧事類續(xù)一五、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纂、類稿俱無(wú)「為 太守」三字。漢書 藝文志諸子略小說(shuō)家:「待詔臣安成未央術(shù)一篇?!箲?yīng) 劭注:「道家也,好養(yǎng)生事,為 未央之術(shù)?!巩?dāng)即其人。

      莞蘇,楚大夫,見呂 氏春秋,漢有莞路,為 御史中丞。(宋景文公筆記中、急就篇補(bǔ)注一)  盧文弨曰:「莞路,見漢書 儒林顏安樂 傳 中,宋所見本是艸下完,故引為 證。蕭該音丸,又音官,與師古云『亦管字』異。但呂 氏春秋長(zhǎng)見篇作『莧譆』,莧或莞字之誤歟?莞蘇,見新序一,作莞蘇?!龟悵h章曰:「案新序雜事一正本呂 氏春秋,莧、莞字古通,非字之誤。周易夬 :『九五,莧陸?!会屛模骸呵{字一作莞?!患庖莘ⅲ骸呵{,說(shuō)也,讀夫子莧爾而笑之莧?!徽撜Z(yǔ)陽(yáng)貨篇:『夫子莞爾而笑?!会屛淖髑{,云:『本今作莞?!徽f(shuō)文艸部有莧有莞,又部首莧字云:『山羊細(xì)角者,從 苜,從 兔足?!惶祈崳骸汉偾??!慌c莞字同紐,據(jù) 蕭該所引應(yīng) 劭所見呂 氏春秋古字,與劉 向所見同,故稱莞蘇為 莞氏祖。張氏刪之,非也。」器案:說(shuō)苑君道篇作「莞饒」,潛夫論慎微篇作「管蘇」,後漢書 宦者傳 論:「勃貂、莞蘇,有功於楚、晉?!挂暂柑K為 宦者,未詳所本。

      冠氏,古賢者鶡冠子之後。(廣韻二十六桓、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五、姓氏急就篇上)

      瞞氏,荊蠻之後,本姓蠻,其枝裔隨音變改為 瞞氏。(廣韻二十六桓、古今姓氏書 辯證八、類稿一五、路史後紀(jì)六、姓氏急就篇下、通鑑注三四)

      關(guān)氏,關(guān)令尹喜之後,漢長(zhǎng)水校尉關(guān)並。(廣韻二十七刪、通志氏族略、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辯證八、類稿一六、合璧事類續(xù)二八、通鑑注三六、彊識(shí)錄三三)  器案:關(guān)並,姓解作「關(guān)陽(yáng)」,尋 漢書 溝 洫志:「長(zhǎng)水校尉平陵關(guān)並。」師古曰:「桓譚新論云:『並字子陽(yáng)。』」姓解作「關(guān)陽(yáng)」,誤。

      班氏,楚令尹鬥班之後。(廣韻二十七刪、希麟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一0、姓解二)  ?氏,漢有南郡太守?秘。(卮林四)

      山氏,古烈山氏之後,晉大夫山祈,漢有武都太守山昱。(姓纂四、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八、類稿一六、路史後紀(jì)四、合璧事類續(xù)二三、排韻氏族大全二、姓氏急就篇下、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益州刺史山昱,見後漢書桓 紀(jì)延熹四年及南蠻西南夷莋都夷傳 。

      千氏,漢有蜀郡都尉千獻(xiàn)。(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弦氏,弦子後,左傳 鄭有商人弦高。(廣韻一先、禮部韻略條式、姓氏急就篇上)

      田氏,陳敬仲始食采地於田,由是改姓田氏。(史記陳敬仲完世家集解、索隱引應(yīng) 劭)

      淵氏,齊大夫淵湫。(姓解一)

      玄氏,玄都,古諸侯國(guó) 也,子孫以國(guó) 為 氏焉。(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七、通鑑注晉紀(jì)二二)

      縣氏,縣成父,孔子門人,見史記,漢有甘陵相縣芝。(通志氏族略、類稿四五)

      器案: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縣成,字子祺?!拐x:「縣音玄。」廣韻二十三霰:「縣,又姓,孔子弟子縣單 父?!诡惛鍙?之,列入去聲,今從 正義音,「成」廣韻作「單 」,亦非。

      鮮氏,武王封其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後漢書 第五倫傳 注)

      錢氏,黃帝之後,有為 文王師者,封為 錢府官,後以為 氏。(姓解三)

      ?氏,吳 人也。(姓解三)

      綿氏,孟子有綿駒善歌。(姓解三)

      宣氏,宋宣公之後,氏於謚,漢有宣虎、宣義,後漢有宣秉、司空宣酆。(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九、類稿一七、路史後紀(jì)一0、合璧事類續(xù)二一、急就篇補(bǔ)注二、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宣虎,南安侯,見漢書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宣義,土軍侯,亦見功臣表。宣秉,後漢書 有傳 。宣酆,字伯應(yīng) ,汝南人,東陽(yáng)亭侯,見後漢書 桓紀(jì)及靈紀(jì)。

      虔氏,黃帝之後,莊子有虔天根。(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七)  拾補(bǔ)云:「路史云:『虔氏出黃帝?!弧拱敢娐肥穱?guó) 名紀(jì)一。類稿同卷又有天氏,云:「莊子有天根,注云:『人姓名?!弧?br>
      騫氏,仲尼弟子閔子騫之後,以王父字為 氏。(廣韻二仙、通志氏族略、類稿一七、通鑑釋文二一、通鑑注二0三)

      圈氏,楚鬻熊之後為 圈;鄭穆公之子圈,其後為姓 ,至秦博士逃難,乃改為 園。(通志氏族略、類稿三八、齊東野語(yǔ)五)

      器案:類稿列入去聲。  蕭氏,宋樂 叔以討南宮萬(wàn)立御說(shuō)之功,受封於蕭,列附庸之國(guó) ,漢相國(guó) 蕭何,即其後氏也。(廣韻三蕭、急就篇補(bǔ)注一、姓氏急就篇上)  刀氏,齊大夫豎刀之後,戰(zhàn) 國(guó) 時(shí)有刀勃,漢有刀閒,齊人,以富聞,子孫居勃海,後漢有刀韙。(廣韻三蕭、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0、學(xué)林九、類稿一八、通鑑釋文一六、合璧事類續(xù)一九、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辯證「刀」作「貂」。

      聊氏,聊蒼,為 漢侍中,著子書 。(廣韻三蕭、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0、類稿一八、學(xué)林三、姓氏急就篇下、卮林四)

      器案:通志、類稿云:「著書 號(hào)聊子?!?jié)h書 藝文志縱橫家:「待詔金馬聊蒼三篇?!贡咀ⅲ骸岗w人,武帝時(shí)?!箮煿旁唬骸竾?yán) 助傳 作膠蒼,而此志作聊,志、傳 不同,未知孰是。」器案:東方朔傳 亦作「膠蒼」,作「膠」者通假字?! ×问希庞辛问灏?,左傳 作飂,蓋其後也,漢有廖覬,為 鉅鹿太守。(姓纂五、通志氏族略、類稿四八、合璧事類續(xù)二六、翰苑新書 後七、秘笈新書 別三、通鑑注漢紀(jì)三0、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左傳 見昭公二十九年。漢書 古今人表作「廖叔安」,師古曰:「左氏傳 作『飂』,同,音力周反,又力授反?!拱福侯惛寮磸?力授反之音,收入去聲。

      超氏,漢有太尉超喜。(卮林四)

      器案:類稿一八作「漢有太僕超喜?!刮从洺鎏帯?br>
      晁氏,衛(wèi)大夫史晁之後,漢有晁錯(cuò)。(廣韻四宵、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漢紀(jì)七)

      焦氏,姬姓國(guó) 也。按史記:周武王封神農(nóng)之後於焦,後以國(guó) 為 姓。左傳 曰:「虞、虢、焦、滑,皆姬姓也,為 晉所滅 ?!?jié)h有外黃令焦貢。(類稿一八、合璧事類續(xù)二三)

      器案:漢書 京房傳 :「治易,事梁人焦延壽 ,延壽 字贛,贛貧賤,以好學(xué)得幸梁王,王共其資用,令極意,學(xué)既成,為 郡吏,察舉補(bǔ)小黃令?!箮煿旁唬骸岗M音貢。」

      饒氏,漢有饒斌,為 漁陽(yáng)太守。(廣韻四宵、姓氏急就篇上)

      徭氏,東越王徭,句踐之後,其後以徭為 姓。(後漢書 岑彭傳 注、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0、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姓氏急就篇作「搖」,與廣韻同。

      招氏,漢有大鴻臚招猛。(類稿一八、合璧事類續(xù)二四、卮林四)

      苗氏,楚大夫伯棼之後,賁皇奔晉,食采於苗,因而氏焉。漢有長(zhǎng)水校尉苗浦,王莽時(shí)有苗訢。(廣韻四宵、類稿一八、合璧事類續(xù)二四、通鑑注漢紀(jì)二九)  器案:五威將 軍苗訢,見漢書 王莽傳 中?! ∠f氏,黃帝孫蟜極之後。(類稿一八)  又案:廣韻入三十小,云:「漢有蹻慎?!雇ㄖ臼献迓砸鳌竷S」。

      麃氏,秦始皇將 軍麃公之後。麃,秦邑。漢有麃宣、麃禮。(姓解三、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一、姓氏急就篇上)  高堂氏,齊卿高敬仲,食采於高堂,因氏焉。(通志氏族略、類稿五七、通鑑注魏紀(jì)五)  案:路史國(guó) 名紀(jì)一:「高堂,風(fēng)俗通云:『高徯 采。』」謂高徯 食采於高堂也。

      皋氏,漢有司徒長(zhǎng)史皋誨。(通志氏族略、類稿二0)

      毛氏,毛伯,文王子也,見左傳 。漢有毛樗之,為 壽 張令。(宋景文公筆記中引蕭該音義、姓氏急就篇下)

      陶氏,凡事於事,巫、卜、陶、匠是也。(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一、急就篇補(bǔ)注二、姓氏急就篇上)

      敖氏,顓頊大敖之後。(路史後紀(jì)八)

      那氏,朝那,東夷也,其後單 姓那氏。(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二、類稿二一、合璧事類續(xù)二七、彊識(shí)略三三)  阿氏,阿衡,伊尹號(hào),言倚之如秤,其後氏焉。(廣韻七歌、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二、路史後紀(jì)四、姓氏急就篇上)

      過(guò)氏,過(guò)國(guó) ,夏諸侯,後因?yàn)?氏,漢有兗 州刺史過(guò)栩。(廣韻八戈、姓解一、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二、急就篇補(bǔ)注一、卮林四)

      器案:姓解作「過(guò)詡」,辯證作「過(guò)羽」,卮林作「過(guò)杇」,云:「一作『過(guò)栩』?!拱福河[五九三引本書 有兗 州刺史過(guò)翔,文各不同,未知孰是。類稿二一作「過(guò)栩」,未言出何書 。

      麻氏,齊大夫麻嬰 之後,漢麻光為 御史大夫,又麻達(dá)注論語(yǔ)。(廣韻九麻、通志氏族略、姓解三、類稿二一、路史國(guó) 名紀(jì)三、通鑑釋文二二、合璧事類續(xù)一八、通鑑注九五)

      器案:麻光,治歷,大司農(nóng)中丞,見漢書 歷律志。麻達(dá),後漢人。

      車氏,舜之後也,陳敬仲奔齊,稱田氏,至漢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shí)號(hào)車丞相,子孫以為 氏。(姓解二)

      器案:車丞相云云,見漢書 車千秋傳 。

      蛇丘氏,濟(jì) 北有蛇丘惑,為 河內(nèi) 太守。(姓解二)

      器案:姓纂五:「蛇邱,濟(jì) 北,河(誤)漢河內(nèi) 太守蛇邱惑生重,濟(jì) 北太守,女適羊續(xù)?!剐兆氪宋亩嗾`,「羊續(xù)」或是「羊續(xù)祖」,則「河漢」當(dāng)是「後漢」。

      佘丘氏,有佘丘炳。(姓解二)  家氏,漢有家羨,為 劇 令。(廣韻九麻、類稿二一、合璧事類續(xù)二二、姓氏急就篇上)

      瑕丘氏,魯桓公庶子食采於瑕丘,子孫氏焉。(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二)

      器案:張澍據(jù) 氏族略補(bǔ)「項(xiàng)羽紀(jì):『漢有瑕丘申陽(yáng)』?!箍忌觋?yáng),瑕丘人,張說(shuō)誤。

      巴氏,漢有太常巴茂。(姓解三)

      又案:巴茂,北海人,見後漢書丁 鴻傳 。

      沙氏,晉有沙廣。(姓纂五、姓解一)

      牙氏,周穆王大司徒君牙之後,以王父字為 氏。(廣韻九麻、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辯證一二、類稿二一)

      陽(yáng)成氏,陽(yáng)成胥渠,晉隱士也,漢有諫議大夫陽(yáng)成公衡。(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四)  器案:陽(yáng)成胥渠,見呂 氏春秋愛士 篇。御覽八一五引桓譚新論:「陽(yáng)城子張名衡,蜀郡人,王翁與吾俱為 講樂 祭酒,及寢疾,預(yù)買棺槨 ,多下錦繡,立被發(fā)冢。」論衡對(duì) 作篇有陽(yáng)成子張作樂 ,超奇篇又云:「陽(yáng)成子長(zhǎng)作樂 經(jīng)?!褂掷m(xù)史記者有陽(yáng)城衡,見後漢書 班彪傳 注(史通古今正史篇作「衛(wèi)衡」,非是。),當(dāng)即此人。元和姓纂十:「伯成氏,風(fēng)俗通:『伯成咠 渠,晉隱士。諫議大夫伯成衡,功臣表吾侯伯成延,傳 封六代。成或作城,王莽時(shí)伯成修獻(xiàn)符命?!弧拱福盒兆氪藯l「伯成」實(shí)「陽(yáng)成」之誤,「伯成咠 渠」即「陽(yáng)成胥渠」之誤,據(jù) 呂 覽胥渠固晉人也。漢書 功臣侯表有梧齊侯陽(yáng)城延,無(wú)吾侯伯成延,功臣侯表,延子敬侯去疾,去疾子靖侯偃,偃子戎奴,延六世孫注梧公士,元康四年詔復(fù) 家,所謂傳 封六代也。又王莽傳 下有即陽(yáng)成脩獻(xiàn)符命。皆與姓纂所引風(fēng)俗通合,足徵「伯成」為 「陽(yáng)城」之誤。

      梁氏,伯益治水,封於梁。(路史後紀(jì)八)  商丘氏,衛(wèi)大夫食邑於商丘,因以為 氏,漢有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又有商丘子胥,高邑人,見列仙傳。 (韻譜)

      器案:「侯」字原脫,姓纂五亦脫,大鴻臚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見漢書 功臣侯表及百官公卿表。

      章氏,秦有將 軍章邯。(姓解三)

      昌氏,黃帝子昌意之後。(通志氏族略、類稿二六、合璧事類續(xù)一四、彊識(shí)略三三)

      疆氏,晉有大夫疆劍 ,漢有疆華,又漢陽(yáng)太守疆釋之。(通志氏族略、類稿二七、通鑑注漢紀(jì)三二)

      張氏,張、王、李、趙,皆黃帝賜姓也。又晉國(guó)有 解張、高張侯,自此晉國(guó) 有張氏。(廣韻十陽(yáng)、姓解二、通鑑注一)

      器案:廣韻作「風(fēng)俗傳 」。

      穰氏,田穰苴,諸田之族,穰,所食之邑,因以氏焉。(通志氏族略、類稿二七)  方氏,方雷氏之後。(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三、類稿二六、合璧事類續(xù)一四、排韻氏族大全四、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大全「雷」誤作「霄」。

      襄氏,楚大夫襄老之後。(後漢書 襄楷傳 注、姓氏急就篇上)

      將 匠氏,漢官有將 匠少府,因?yàn)?氏。(姓纂五、通志氏族略)

      常丘氏,常丘崎。(姓解三)

      嘗氏,齊孟嘗君之後。(廣韻十陽(yáng)、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三、姓氏急就篇上)

      匡氏,魯邑也,句須為 之宰,其後氏焉,漢有匡衡。(廣韻十陽(yáng)、通鑑注漢紀(jì)二0)

      王人氏,王人子突之後,因氏焉,漢有安平太守王人宰公。(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辯證一四)

      王史氏,周先王太史,號(hào)王史氏。(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四)

      芳氏,漢有幽州刺史芳乘。(廣韻十陽(yáng)、通志氏族略、姓解二、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四、類稿二七、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漢紀(jì)三三、卮林四)

      器案:姓解作「芳乘敷」,辯證作「芳華敷」,尋 廣韻十陽(yáng):「風(fēng)俗通云:『漢幽州刺史芳乘?!环蠓角小!剐战?、辯證妄以反切音屬 上讀,非是。辯證「乘」作「華」,亦形近之誤。

      堂氏,堂,楚邑,大夫五尚為 之,其後氏焉。(廣韻十一唐、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續(xù)事始、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姓解云:「風(fēng)俗通:『楚伍尚為 堂邑大夫?!患刺呢G也。今揚(yáng)州六合縣是其地。伍尚時(shí),有以棠為 氏者,後人寫字訛,乃有堂姓?!拱福鹤髠?昭公二十年作「棠」,「棠」、「堂」古通,見魯峻碑。

      唐溪氏,吳 夫概王奔楚,封唐谿,因以為 氏。(後漢書 延篤傳 注)

      器案:李賢注云:「『唐』與『堂』同也?!?br>
      蒼氏,八凱蒼舒之後,漢有江夏太守蒼英,子孫遂為 江夏人。(通志氏族略、類稿二七)

      倉(cāng)氏,黃帝史官倉(cāng)頡之後,春秋時(shí),周有倉(cāng)葛。(合璧事類續(xù)二五)

      器案:廣韻十一唐:「?jìng)},又姓,黃帝史官倉(cāng)頡之後?!共谎猿鎏?。蒼葛見左傳 僖公二十五年。  皇氏,三皇之後,因氏焉。左傳 ,鄭大夫皇頡、皇辰,宋有皇氏,世為 上卿,本皇父充石之後,以字為氏 ,漢有瑯邪相皇運(yùn)。(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五、類稿二七)

      臧孫氏,魯有臧孫辰。(姓解二)

      橫氏,韓王子成,號(hào)橫陽(yáng)君,其後為 氏。(廣韻十二庚、通志氏族略、姓解二、類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下)

      京氏,鄭武公子段,封於京,號(hào)京城大叔,其後氏焉。漢有京房,本姓李,字君明,後推律自定為 京氏。(廣韻十二庚、姓解三、姓氏急就篇上、通鑑注漢紀(jì)二一)

      荊氏,漢有九江太守荊修。(容齋五筆一)

      卿氏,趙相虞卿之後,戰(zhàn) 國(guó) 有卿秦為 魏將 。或云:項(xiàng)羽將 卿子冠軍宋義之後,後漢有卿仲遼。(廣韻十二庚、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六、類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卿秦,燕王喜將 ,此作魏將 ,非是。史記燕召公世家:「今王喜四年,……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 而攻鄗,卿秦攻代云云。」「卿秦」,戰(zhàn)國(guó) 策燕策作「慶秦」,卿、慶古通。又卿仲遼,見後漢書 文苑黃香傳 。

      甥氏,晉大夫呂 甥之後。(廣韻十二庚、姓解三、類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類稿有黥氏無(wú)甥氏,並引此文於黥氏之下,非是。

      行氏,漢有行祐為 趙相。(後漢書 光武紀(jì)注、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衡氏,衡,阿衡也,伊尹官也,見詩(shī)傳 ,子孫以衡為 氏。一云:魯公子衡之後,以王父字為 氏,漢有衡咸,講學(xué)祭酒。(廣韻十二庚、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二八、宋景文筆記中引蕭該音義、類稿二八、合璧事類續(xù)二六、彊識(shí)略三三)

      器案:衡咸字長(zhǎng)賓,傳 梁丘易,王莽講學(xué)大夫,見漢書 儒林傳 。

      營(yíng)氏,周成王卿士營(yíng)伯之後,漢有京兆尹營(yíng)郃。(廣韻十四清、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六、類稿二八)

      嬰 氏,晉大夫季嬰 之後。(廣韻十四清,通志氏族略、姓解三、古今姓氏書 辯證一六、類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上)

      器案:通志、辯證、類稿作「晉大夫趙嬰 齊之後」,姓解作「齊大夫晏嬰 之後,遂有單姓 者」。徐友蘭曰:「案『晉』、『齊』通用,易、春秋有之。此當(dāng)趙嬰 齊是,蓋應(yīng) 以趙嬰 為 複姓?!?br>
      城氏,姓於氏者,城、郭、園、池是也。(廣韻十四清、姓解一、類稿二八、姓氏急就篇下)

      名氏,楚大夫彭名之後也。(姓解一)  青氏,青史善著書 。(示兒 編一五)

      器案:類稿二九云:「青陽(yáng)氏之後亦為 青氏。」

      青烏 氏,漢有青烏 子善數(shù) 術(shù)。(廣韻十五青、姓解三、五百家注柳先生集一三孫注、姓氏急就篇下)

      青陽(yáng)氏、青陽(yáng),黃帝子也,始得姓焉,見國(guó) 語(yǔ)。漢有東海太守青陽(yáng)愔 ,又東海王國(guó) 中尉青陽(yáng)精。(廣韻十五青、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 辯證十七、路史後紀(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