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南村輟耕錄
黃繡球
金臺全傳
唐語林
豆棚閑話
淞隱漫錄
澠水燕談錄
續(xù)子不語
肉蒲團
開元天寶遺事
銅人針灸經(jīng) 卷四
作者:
《銅人針灸經(jīng)》
后頂一穴,在百會后一寸半枕骨上。是督脈氣所發(fā)。針入四分,灸五壯。主風(fēng)眩,目視,額顱上痛?! 婇g一穴,在后頂后一寸半,一名“大羽”。是督脈氣所發(fā)。主頭如針刺、不可以動,項如拔,不可左右顧視。灸五壯。針入二分。
腦戶一穴,在枕骨上,強間后一寸半。一名“仰風(fēng)”一名“合顱”。是督脈足太陽之會。主目痛不能視,面赤腫,頭痛。不得灸,灸令人失音。針入三分。
喑門一穴,一名“舌厭”。在項后,入發(fā)際宛宛中,入系舌本。是督脈、陽維之會。仰而取之。主頭風(fēng)、腦疼,失音不能言,舌急,項強不能回頭。針入八分,徐徐出之。不宜灸,灸即令人啞,忌如前法。問曰“舌急不言,如何治?”答曰:“急針喑門,舌緩、針風(fēng)府,得氣即瀉??尚±@針,入八分。忌灸?!薄 〈笞狄谎?,第一椎上,陷者中、宛宛是。三陽督脈之會。主療五勞、七傷,溫瘧?zhàn)姘O悶,項強不得四顧。針入五分,灸亦得。
陶道一穴,在大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主頭重,目瞑,灑浙寒熱、脊強、以頭汗不出也。灸五壯。針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節(jié)下間。督脈氣所發(fā)。灸五壯。主癲疾,瘈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讝言見鬼。針入五分。 神道一穴,督脈氣所發(fā)。在第五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主寒熱頭痛、進(jìn)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灸三壯。針入五分。 至陽一穴,在第七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寒熱,解爛(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懈”,應(yīng)是。)淫樂(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淫”,應(yīng)是。)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灸三壯。針入五分。
筋縮一穴,在第九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zhuǎn)上垂。灸三壯。針入五分。
脊俞一穴,一名“神宗”,一名“脊中”。在第十一椎中中央。督脈氣所發(fā)。治風(fēng)、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忌灸。針入五分。
懸樞一穴,在第十二椎下節(jié)間是穴。督脈氣所發(fā)。主腰脊強,腹中上下積氣。針入三分。灸三壯。
命門一穴,一名“屬累”。在第十四椎下節(jié)。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瘈瘲,里急、腰腹相引痛。針五分。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尸”。在第二十一椎節(jié)下,陷者宛宛中是。挺腹地(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挺身,伏地”,應(yīng)是。),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然后乃取其穴。是督脈氣所發(fā)也。主腰髖疼痛,腰脊強強、而不得回轉(zhuǎn),溫瘧痎瘧。針入八分。灸亦得。慎房事,不得擎重物?!都滓医?jīng)》云“針入五分,灸三壯”。
長強一穴,一名“氣之陰郄”。督脈別絡(luò)。在窮骨下宛宛中是。《甲乙經(jīng)》“穴在脊骶端,少陰所結(jié)”。主下漏,五痔,疳蝕下部。慝針入三分,然針之以痛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針。慎房事,此痔,根本是冷,慎冷。
天柱二穴,在俠項后發(fā)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入二分。主頭風(fēng)、目如脫,項如拔、項疼、急、重。先瀉而后補之。灸亦得,然不及針。
玉枕二穴,在絡(luò)卻后七分半,俠腦戶傍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發(fā)際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入三分。灸三壯。主目內(nèi)連系急,頭風(fēng)痛,目痛,頭寒、多汗,耳聾,鼻塞。
風(fēng)池二穴者,是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項后發(fā)際陷中?!都滓医?jīng)》云“風(fēng)池穴,在顳顱后發(fā)際陷中”。針入一寸二分。大患風(fēng)者,先補而后瀉,少可患者,以經(jīng)取之。主肺風(fēng),面赤,目視,項強不得回顧,面腫皮軟,腦疼痛。灸亦良,然不及針。問曰“如后發(fā)際,亦有項腳長者,其毛首至頭骨;亦有無項腳者,毛齊至天牖穴,即無毛根。何而取穴也?”答曰:“其毛不可輒定,大約如此。若的的定中,風(fēng)府正相當(dāng)、即是側(cè)、相去各二寸,此之定穴?!?br>
顱息二穴,在耳后青脈間,(按:《針灸甲乙經(jīng)》有“手少陽脈氣所發(fā)”句)主身熱、頭痛、不可反側(cè),小兒癇喘不得息,耳聾。針入一分,不得多出血,血多即殺人。灸三壯。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發(fā)際四寸。足太陽、少陽之會。主風(fēng)眩,項痛、頭強,寒熱。灸,即依年壯。針入二分。
大抒二穴,在項后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中。足太陽、手少陽之會。理風(fēng),勞氣,咳嗽、氣急,頭痛,目眩,腹痛。針入五分。禁灸?! ★L(fēng)門、熱府(按:《針灸甲乙經(jīng)》作“風(fēng)門、一名熱府”)二穴,在第二椎下,兩傍一寸半。督脈、足太陽之會。理傷寒、項強、目瞑、鼻塞,風(fēng)勞,嘔逆,上氣。胸痛,背痛,氣短不安。針入五分。灸五壯。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傍相去一寸半。理癲、癇,癭氣,上氣,吐逆,支滿,脊強、寒熱,不食,肉痛,皮癢,傳尸骨蒸,肺嗽。針入三分。
厥陰俞二穴,在第四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逆氣,嘔逆,牙痛,留結(jié)、胸悶。針入三分。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心中風(fēng)、狂、癇,心氣亂;語悲泣,心腹煩滿、汗不出,結(jié)聚,寒痛嘔逆、不食、食即吐血,目痛。不可灸。針入三分?! 《接岫ǎ诘诹迪?,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一名“高蓋”。主理寒熱,腹中痛、雷鳴,氣逆,心痛。灸三壯。禁針?! ∝ò矗和ㄗ鳌半酢保┯岫?,在第七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心痛,痰飲,吐逆,汗出,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痎癖,氣塊、隔上痛,喉痹、身常溫、不食,切痛。針入三分。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傍合一寸半。理口干,中風(fēng),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腰痛,肩疼,寒疝。針入三分。灸三壯。
膽俞二穴,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理心脹滿,吐逆,短氣,痰悶、食難下不消。針入三分。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傍一寸半。理腰身黃、脹滿,腹肚泄利,身重、四支不收,黃疸,邪氣積聚,腹病,寒熱。針入三分。灸三壯。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煩滿,吐食,腹脹、不能食。針入二分。灸三壯。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水谷不消,腹脹,腰痛,吐逆。針入三分,灸三壯。
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與臍對。理虛勞,耳聾,腎虛,及水藏脹、攣急,腰痛,小便濁,陰中疼、血精出,五勞,七傷,冷嘔,腳膝拘急,好獨臥、身腫如水。針入三分,灸三壯。
氣海俞二穴,在第十五椎下,兩傍同身寸相去一寸半。理腰痛,痔病,瀉血。灸三壯。
大腸俞二穴,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腰痛,腸鳴、脹滿、繞臍中痛,大便下利或泄利,食不化,脊骨強。針入三分。灸三壯。
關(guān)元俞二穴,在第十七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風(fēng)勞,腰痛,泄利、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針入三分。
小腸俞二穴,在第十八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大便赤澀小便緊急腳腫,短氣,不食,煩熱癘病大便膿血出食痔疼痛(按:似有缺、誤,不通),婦人帶下。針入三分。灸三壯。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風(fēng)勞,腰痛,泄利、腸痛,大小便難,尿赤,陰生瘡,少氣,足脛冷、拘急、不得屈伸,女人瘕、聚。針入三分。灸三壯。
中膂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一名“脊內(nèi)俞”。是少陰脈理(按:此處誤,應(yīng)為“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理赤、白痢,虛渴、汗出,腰不得俯仰,腹脹,脅痛。針入三分。
白環(huán)俞二穴,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理腰脊攣急痛,大小便不利百病。針入三分?!都滓医?jīng)》、《甄權(quán)經(jīng)》云“挺腹地(按:應(yīng)是“挺身,伏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氣息,令肢肉俱緩,乃取其穴。針入八分。主腰髖疼、不遂,溫虐,腰中冷、不識眠睡,勞損,風(fēng)虐。忌灸。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腦戶一穴,在枕骨上,強間后一寸半。一名“仰風(fēng)”一名“合顱”。是督脈足太陽之會。主目痛不能視,面赤腫,頭痛。不得灸,灸令人失音。針入三分。
喑門一穴,一名“舌厭”。在項后,入發(fā)際宛宛中,入系舌本。是督脈、陽維之會。仰而取之。主頭風(fēng)、腦疼,失音不能言,舌急,項強不能回頭。針入八分,徐徐出之。不宜灸,灸即令人啞,忌如前法。問曰“舌急不言,如何治?”答曰:“急針喑門,舌緩、針風(fēng)府,得氣即瀉??尚±@針,入八分。忌灸?!薄 〈笞狄谎?,第一椎上,陷者中、宛宛是。三陽督脈之會。主療五勞、七傷,溫瘧?zhàn)姘O悶,項強不得四顧。針入五分,灸亦得。
陶道一穴,在大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主頭重,目瞑,灑浙寒熱、脊強、以頭汗不出也。灸五壯。針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節(jié)下間。督脈氣所發(fā)。灸五壯。主癲疾,瘈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讝言見鬼。針入五分。 神道一穴,督脈氣所發(fā)。在第五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主寒熱頭痛、進(jìn)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灸三壯。針入五分。 至陽一穴,在第七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寒熱,解爛(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懈”,應(yīng)是。)淫樂(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淫”,應(yīng)是。)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灸三壯。針入五分。
筋縮一穴,在第九椎節(jié)下間,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zhuǎn)上垂。灸三壯。針入五分。
脊俞一穴,一名“神宗”,一名“脊中”。在第十一椎中中央。督脈氣所發(fā)。治風(fēng)、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忌灸。針入五分。
懸樞一穴,在第十二椎下節(jié)間是穴。督脈氣所發(fā)。主腰脊強,腹中上下積氣。針入三分。灸三壯。
命門一穴,一名“屬累”。在第十四椎下節(jié)。俛而取之。督脈氣所發(fā)。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瘈瘲,里急、腰腹相引痛。針五分。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尸”。在第二十一椎節(jié)下,陷者宛宛中是。挺腹地(按:《針灸大成。督脈考正穴法》作“挺身,伏地”,應(yīng)是。),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然后乃取其穴。是督脈氣所發(fā)也。主腰髖疼痛,腰脊強強、而不得回轉(zhuǎn),溫瘧痎瘧。針入八分。灸亦得。慎房事,不得擎重物?!都滓医?jīng)》云“針入五分,灸三壯”。
長強一穴,一名“氣之陰郄”。督脈別絡(luò)。在窮骨下宛宛中是。《甲乙經(jīng)》“穴在脊骶端,少陰所結(jié)”。主下漏,五痔,疳蝕下部。慝針入三分,然針之以痛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針。慎房事,此痔,根本是冷,慎冷。
天柱二穴,在俠項后發(fā)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入二分。主頭風(fēng)、目如脫,項如拔、項疼、急、重。先瀉而后補之。灸亦得,然不及針。
玉枕二穴,在絡(luò)卻后七分半,俠腦戶傍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發(fā)際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入三分。灸三壯。主目內(nèi)連系急,頭風(fēng)痛,目痛,頭寒、多汗,耳聾,鼻塞。
風(fēng)池二穴者,是足少陽、陽維之會。在項后發(fā)際陷中?!都滓医?jīng)》云“風(fēng)池穴,在顳顱后發(fā)際陷中”。針入一寸二分。大患風(fēng)者,先補而后瀉,少可患者,以經(jīng)取之。主肺風(fēng),面赤,目視,項強不得回顧,面腫皮軟,腦疼痛。灸亦良,然不及針。問曰“如后發(fā)際,亦有項腳長者,其毛首至頭骨;亦有無項腳者,毛齊至天牖穴,即無毛根。何而取穴也?”答曰:“其毛不可輒定,大約如此。若的的定中,風(fēng)府正相當(dāng)、即是側(cè)、相去各二寸,此之定穴?!?br>
顱息二穴,在耳后青脈間,(按:《針灸甲乙經(jīng)》有“手少陽脈氣所發(fā)”句)主身熱、頭痛、不可反側(cè),小兒癇喘不得息,耳聾。針入一分,不得多出血,血多即殺人。灸三壯。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發(fā)際四寸。足太陽、少陽之會。主風(fēng)眩,項痛、頭強,寒熱。灸,即依年壯。針入二分。
大抒二穴,在項后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中。足太陽、手少陽之會。理風(fēng),勞氣,咳嗽、氣急,頭痛,目眩,腹痛。針入五分。禁灸?! ★L(fēng)門、熱府(按:《針灸甲乙經(jīng)》作“風(fēng)門、一名熱府”)二穴,在第二椎下,兩傍一寸半。督脈、足太陽之會。理傷寒、項強、目瞑、鼻塞,風(fēng)勞,嘔逆,上氣。胸痛,背痛,氣短不安。針入五分。灸五壯。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傍相去一寸半。理癲、癇,癭氣,上氣,吐逆,支滿,脊強、寒熱,不食,肉痛,皮癢,傳尸骨蒸,肺嗽。針入三分。
厥陰俞二穴,在第四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逆氣,嘔逆,牙痛,留結(jié)、胸悶。針入三分。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心中風(fēng)、狂、癇,心氣亂;語悲泣,心腹煩滿、汗不出,結(jié)聚,寒痛嘔逆、不食、食即吐血,目痛。不可灸。針入三分?! 《接岫ǎ诘诹迪?,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一名“高蓋”。主理寒熱,腹中痛、雷鳴,氣逆,心痛。灸三壯。禁針?! ∝ò矗和ㄗ鳌半酢保┯岫?,在第七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心痛,痰飲,吐逆,汗出,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痎癖,氣塊、隔上痛,喉痹、身常溫、不食,切痛。針入三分。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傍合一寸半。理口干,中風(fēng),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腰痛,肩疼,寒疝。針入三分。灸三壯。
膽俞二穴,在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理心脹滿,吐逆,短氣,痰悶、食難下不消。針入三分。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傍一寸半。理腰身黃、脹滿,腹肚泄利,身重、四支不收,黃疸,邪氣積聚,腹病,寒熱。針入三分。灸三壯。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煩滿,吐食,腹脹、不能食。針入二分。灸三壯。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水谷不消,腹脹,腰痛,吐逆。針入三分,灸三壯。
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與臍對。理虛勞,耳聾,腎虛,及水藏脹、攣急,腰痛,小便濁,陰中疼、血精出,五勞,七傷,冷嘔,腳膝拘急,好獨臥、身腫如水。針入三分,灸三壯。
氣海俞二穴,在第十五椎下,兩傍同身寸相去一寸半。理腰痛,痔病,瀉血。灸三壯。
大腸俞二穴,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腰痛,腸鳴、脹滿、繞臍中痛,大便下利或泄利,食不化,脊骨強。針入三分。灸三壯。
關(guān)元俞二穴,在第十七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風(fēng)勞,腰痛,泄利、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針入三分。
小腸俞二穴,在第十八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理大便赤澀小便緊急腳腫,短氣,不食,煩熱癘病大便膿血出食痔疼痛(按:似有缺、誤,不通),婦人帶下。針入三分。灸三壯。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風(fēng)勞,腰痛,泄利、腸痛,大小便難,尿赤,陰生瘡,少氣,足脛冷、拘急、不得屈伸,女人瘕、聚。針入三分。灸三壯。
中膂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一名“脊內(nèi)俞”。是少陰脈理(按:此處誤,應(yīng)為“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理赤、白痢,虛渴、汗出,腰不得俯仰,腹脹,脅痛。針入三分。
白環(huán)俞二穴,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理腰脊攣急痛,大小便不利百病。針入三分?!都滓医?jīng)》、《甄權(quán)經(jīng)》云“挺腹地(按:應(yīng)是“挺身,伏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氣息,令肢肉俱緩,乃取其穴。針入八分。主腰髖疼、不遂,溫虐,腰中冷、不識眠睡,勞損,風(fēng)虐。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