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一層樓
雍正劍俠圖
螢窗清玩
英雄淚
銀瓶梅
八美圖
蘭閨恨
御香縹緲錄
歷代游記選
春阿氏謀夫案
醫(yī)學源流論 卷下·治病緩急論
作者:
《醫(yī)學源流論》徐大椿
病有當急治者,有不當急治者。外感之邪猛悍剽疾,內(nèi)犯藏府,則元氣受傷,無以托疾于外。必乘其方起之時,邪入尚淺,與氣血不相亂,急驅(qū)而出之于外,則易而且速。若俟邪氣已深,與氣血相亂,然后施治,則元氣大傷,此當急治者也。若夫病機未定,無所歸者,急用峻攻,則邪氣益橫。如人之傷食,方在胃中,則必先用化食之藥,使其食漸消由中焦而達下焦,變成渣穢而出,自然漸愈。若即以硝黃峻藥下之,則食尚在上焦,即使隨藥而下,乃皆未化之物。腸胃中脂膜與之全下,而人已大疲,病必生變,此不當急治者也。以此類推,余病可知。至于虛人與老少之疾,尤宜分別調(diào)護,使其元氣漸轉(zhuǎn),則正復而邪退。醫(yī)者不明此理,而求速效,則補其所不當補,攻其所不當攻。所服之藥不驗,又轉(zhuǎn)求他法,無非誅伐無過。至當愈之時,其人已為藥所傷,而不能與天地之生氣相應(yīng)矣。故雖有良藥,用之非時,反能致害,緩急之理,可不講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