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ó)學(xué)古籍
  •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果部

    作者: 《本草綱目》李時(shí)珍

    釋名
    氣味 果實(shí):苦、酸、微溫、無(wú)毒。
    核仁:苦、平、無(wú)毒。
    根白皮(樹(shù)皮刮去外層皺皮后炙黃入藥):大寒、無(wú)
    主治
    果實(shí):肝病人宜食。
    核仁:利小腸,下水氣,消浮腫。
    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帶;煎水含漱,治齒痛。



    釋名 甜梅。
    氣味 (核仁)甘、苦、溫、冷、利,有小毒。
    主治
    主治
    1、咳嗽寒熱。用杏仁半兩,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溫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錢,熟水送下。
    2、上氣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兩,去皮類,炒研,加水調(diào)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湯送下。以微瀉為度。
    3、喘促浮腫,小便淋瀝。用杏仁一兩,去皮尖,熬后磨細(xì),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4、頭面風(fēng)腫。用杏仁搗成膏,調(diào)雞蛋黃涂布上,包頭面。藥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5、偏風(fēng)不遂,失音不語(yǔ)。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復(fù)始。食后飲竹瀝,直到病愈。
    6、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黃,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7、喉熱生瘡。治方同上。
    8、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個(gè),以黃蠟炒黃,研青黛一錢加入,搗爛,包在切開(kāi)的柿餅中,外裹濕紙,煨熟吃下。
    9、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黃皮,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熱酒送下。
    10、痔瘡下血。用杏仁(去皮類及雙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濾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11、耳出膿汁。用杏仁炒黑,搗成膏,裹棉中塞耳內(nèi)。一天換藥三、四次。
    12、鼻中生瘡。用杏仁研為末,調(diào)乳汁敷涂。
    13、蟲(chóng)牙。有杏仁燒存性,研爛納蟲(chóng)孔中,人殺蟲(chóng)去風(fēng),其痛便止。重者兩次可見(jiàn)效。
    14、目中翳遮(但瞳子未破)。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火灰中煨熟,去面,研爛,壓去油。每取一錢,加銅綠一錢,研勻點(diǎn)眼。
    15、目生弩肉,或癢或痛,漸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錢半、膩粉半錢,三角勻,以棉裹箸頭蘸藥點(diǎn)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細(xì)嚼,吐于掌中,乘熱以棉裹箸頭蘸藥點(diǎn)弩肉上,不過(guò)四、五次可見(jiàn)效。
    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開(kāi),一天點(diǎn)三次。
    16、小兒臍爛成風(fēng)。用杏仁去皮研爛敷涂。
    17、停食不化,氣滿膨脹。用紅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色變,去豆不用,研杏為末,桔皮湯調(diào)下。
    18、白癜風(fēng)。用杏仁連皮尖,每晨嚼幾粒擦患處令發(fā)赤,臨臥時(shí)再如法擦一次,
    19、諸瘡腫痛。用杏仁去皮, 研爛,濾取膏,加輕粉、麻油調(diào)搽, 極效。


    巴旦杏
    釋名 八擔(dān)杏、忽鹿麻。
    氣味 甘、平、溫、無(wú)毒。
    主治
    止咳下氣,消心腹逆悶。

    釋名
    氣味 (生梅、青梅)酸、平、無(wú)毒。
    (烏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溫、平、澀、無(wú)毒。
    (白梅、鹽梅、霜梅)
    主治
    1、癰疸瘡腫。用鹽梅燒存性,研為末,加輕粉少許,以香油涂搽患處四圍。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淹五天;另用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fēng)各二兩,皂莢三十個(gè),共研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風(fēng)普厥,牙關(guān)不開(kāi),用此方擦牙, 很有效。
    3、泄痢口渴。用烏梅煎湯代茶喝。
    4、赤痢腹痛。用陳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烏梅三兩燒存性,研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6、小便尿血。用烏梅燒存性,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用烏梅內(nèi)七枚,燒存性,研末,米湯送服。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用烏梅十顆,泡熱水中去核,做成棗子大的丸子,塞肛門內(nèi),不久好可通便。
    9、霍亂吐瀉。用鹽梅煎湯細(xì)細(xì)飲服。
    10、蛔蟲(chóng)上行。出于口鼻,用烏梅煎湯頻飲,并含口中好安。
    11、主咳。用烏梅肉微炒,罌粟殼去筋膜、蜜炒,等分為末。每服二錢, 睡時(shí)蜜湯調(diào)下。
    12、傷寒。用烏梅十四枚,鹽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 吐后須避風(fēng)。


    榔梅
    釋名
    氣味 (實(shí))甘、酸、平、無(wú)毒。
    主治
    生津止渴,清神下氣,消酒。



    釋名 桃梟:桃奴、梟景、神桃。
    氣味 核仁:苦、甘、平、毒。
    主治
    桃梟(桃實(shí)在樹(shù)上經(jīng)冬不落者):苦、微溫、有小毒。
    桃花:苦、平、無(wú)毒。
    桃葉:苦、平、無(wú)毒。
    桃葉:苦、平、無(wú)毒。莖及白皮( 樹(shù)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 苦、平、無(wú)毒。
    桃膠(桃樹(shù)茂盛時(shí),以刀割樹(shù)皮,久則有膠溢出,采收,以?;覝?br>過(guò),曬干備用):苦、平、無(wú)毒。
    主治核仁:
    1、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類及雙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曬干,搗細(xì)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
    2、上氣咳嗽,胸滿氣喘。有桃仁三兩,去皮尖。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3、尸疰鬼疰(按:即肺結(jié)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
    4、崩中漏下。用桃核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兒耳。用桃炒后研細(xì),棉裹塞耳內(nèi)。
    6、大便不快,里急后得。有桃仁三兩(去皮)、吳茱萸二兩、食鹽一兩,同炒熟,去茱萸、食鹽,單取桃仁幾粒細(xì)嚼。
    7、風(fēng)蟲(chóng)牙痛。用桃仁燒出煙火,安放痛齒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梟
    1、瘧疾。用桃梟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兩,研勻,加冷水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為衣。發(fā)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藥兩次可愈。此方稱“家寶通神丸”。
    2、盜汗不止。有桃梟一個(gè),霜梅二個(gè),蔥根七個(gè),燈心二根,陳皮一錢,稻根、大麥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
    1、大便艱難。用桃花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
    2、腰脊作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釀酒。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3、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桃葉
    1、二便不通。用桃葉搗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葉)。
    2、鼻內(nèi)生瘡。用桃葉嫩心搗爛塞鼻內(nèi)。無(wú)葉可用枝代。
    3、身面癬瘡。用桃葉搗汁搽。
    莖及白皮
    1、黃疸。有筷子粗細(xì)的桃根一小把,切細(xì),煎濃湯,空心一次服完。黃散后,可時(shí)時(shí)飲清酒一杯,則眼黃易散。忌食熱面、豬、魚(yú)等物。
    2、肺熱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將布巾絞藥汁溫胸口、四肢等處。
    3、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
    4、突患瘰疬。取桃樹(shù)白皮貼瘡上,炙二七次,有效。
    5、熱病口瘡。用桃枝煎濃汁含漱。
    6、痔痛。用桃根煎湯浸洗。
    7、水腫悄短。用桃皮三斤,去內(nèi)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汁一半泡秫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釀酒。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體中有熱見(jiàn)藥效。小便多,是病將愈的跡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8、婦女閉經(jīng)(數(shù)不通,面色萎黃,唇口青白,腹內(nèi)成塊,肚上筋起,腿脛浮腫)。用桃樹(shù)根、牛蒡根、馬鞭草根、牛膝、蓬各一斤,銼細(xì),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餳狀收存,每服一匙,熱酒調(diào)下。
    9、牙疼頰腫。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熱漱,冷即吐去。
    桃膠
    1、虛熱作渴。有彈丸大小桃膠一塊含口中,止渴。
    2、石淋。用桃木膠如棗大一塊,夏以冷水三合,冬以開(kāi)水三合調(diào)服。一天服三次,當(dāng)有石排出。石盡即停藥?!?br>3、血淋。用桃膠(炒)、木通、石膏各一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飯后服。
    4、產(chǎn)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膠(焙干)、沉香、蒲黃(炒)各等分,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釋名
    氣味 (實(shí))咸、溫、無(wú)毒
    主治
    1、腰腳無(wú)力。取風(fēng)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豬腎煮粥,必漸轉(zhuǎn)健。
    2、小兒干瘡。生嚼栗子敷涂。
    3、小兒口瘡。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4、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連皮燒存性,待火毒出盡,加麝香少許,研勻。每服二錢,溫水送下。
    5、刀斧傷。用大栗研爛敷上。


    烏芋
    釋名 鳧茈、鳧茨、荸薺、黑三棱、芍、地栗。
    氣味 (根)甘、微寒、滑、無(wú)毒。
    主治
    1、大便下血。有荸薺搗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溫服。幾天后好見(jiàn)效。
    2、赤白痢。取完好荸薺洗凈拭干,勿令破損,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用時(shí)取二枚細(xì)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3、婦女血崩。按病人年齡一歲用烏芋一個(gè),燒存性,研為末,酒沖服。
    4、小兒口瘡。用烏芋燒存性,研末涂搽。
    5、誤吞銅片。用生烏芋研汁,細(xì)細(xì)飲服,能將銅消化成水。



    釋名 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氣味 (實(shí))甘、微酸、寒、無(wú)毒。
    主治
    1、消渴。用梨搗取汁,加蜜水同熬,收存瓶中。每次以熱水或冷水調(diào)服,直至病愈。
    2、咳嗽。用好梨去核,搗汁一碗,放入椒四十粒,煎開(kāi),去渣,加黑餳一兩,待化勻后,細(xì)細(xì)含咽。又方:用梨一個(gè),刺五十孔。每也放椒一粒,裹一層面在灰火內(nèi)煨熟,冷定后去椒食梨。
    3、痰喘氣急。用梨挖空。裝入小黑豆填滿,留蓋合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搗成餅。每日食適量,甚效。
    4、赤目弩肉。取好梨一個(gè),搗取汁,以棉裹黃連片一錢浸嗔中,犯臥點(diǎn)汁入眼。
    5、反胃,藥物不下。用大雪梨一個(gè)以丁香十五粒刺入。包濕紙幾層,煨熟吃下。
    6、蠼螋尿瘡。用梨葉汗敷涂,藥干即換。
    木瓜
    釋名 名茂
    氣味 酸、溫、無(wú)毒。
    主治
    1、項(xiàng)強(qiáng)筋急,不可轉(zhuǎn)側(cè)。用木瓜二個(gè),取蓋去瓤,填入溫柔藥二兩、乳香二錢半,蓋嚴(yán),捆好,蒸爛,搗成膏。每用三錢,以生地黃汁半碗、酒二碗暖化溫服。
    2、腳筋攣痛。用木瓜數(shù)枚,加酒水各半煮爛,搗成膏乘熱貼痛處,外用棉花包好。一天換藥三、五次。
    3、霍亂轉(zhuǎn)筋。用木瓜一兩、酒一升,煮服。不飲酒者煮湯服。另外還用煎激發(fā)熱敷足部。
    4、肚腎脾三經(jīng)氣虛(表現(xiàn)為腫滿、頑痹、憎寒壯熱、嘔吐、自汗霍亂吐瀉)。用大木瓜四個(gè),切蓋挖空待用。一個(gè)填入黃芪、續(xù)斷末各半兩, 一個(gè)填入蒼術(shù)、桔皮末各半兩,一個(gè)填入烏藥、黃松節(jié)末各半兩( 黃松節(jié)即茯神中心木), 一個(gè)填入威靈仙、苦葶藶?zāi)└靼雰?。各瓜以原蓋蓋好,浸酒中,然后取出甑蒸,曬干。三浸、三蒸、三曬,最終搗為末,以榆皮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送下。
    5、腎虛脹痛。用木瓜三十枚,去皮核,挖空,以甘菊花末青鹽末各一斤填滿,蒸熟,搗成膏,再加入新艾茸二斤,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楂子
    釋名 木桃、和圓子
    氣味 酸、澀、平、無(wú)毒
    主治
    斷痢,去惡心咽酸。煮汁飲,治霍亂轉(zhuǎn)筋,功與木瓜相近。



    釋名
    氣味 甘、辛、熱、無(wú)毒。
    主治
    1、調(diào)和胃氣。用干棗去核,緩火烤燥,研為末,加少量生姜末,開(kāi)水送服。
    2、反胃吐食。用大棗一枚去核,加斑蝥一個(gè)去頭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心服,開(kāi)水送下。
    3、傷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棗二十枚、烏梅十枚,搗爛,加蜜做成丸倉(cāng),口含咽汁,甚效。
    4、婦女臟燥(悲傷欲器,精神不正常)。用大棗十枚、小麥一升、甘草二兩、合并后每取一兩小煎服。此方名“大棗湯”,亦補(bǔ)脾氣。
    5、大便燥塞。有大棗一枚去核,加輕粉半錢入棗中,煨熟服,棗湯送下。
    6、煩悶不眠。用大棗十四枚、蔥白七根,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
    服下。
    7、上氣咳嗽。用棗二十枚,去核,以酥四兩,微火煎,倒入棗肉中漬盡酥,取棗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
    8、肺疽吐血。用紅棗(連核燒存性)、面藥煎(煅過(guò)), 等分為還想。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9、耳聾鼻塞。取大棗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枚(去皮),一起搗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經(jīng)一個(gè)多月,即可聞聲音和辯香自。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10、諸瘡久潰。用棗膏三程式煎水頻洗。


    山楂
    釋名 赤瓜子、鼠楂、猴楂、茅楂、羊還球、棠球子、山里果。
    氣味 酸、冷、無(wú)毒
    主治
    1、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兩,水煮食,并飲其汁。
    2、偏墜疝氣。用山楂肉、茴香(炒)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開(kāi)水送下。
    3、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炙), 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4、腸風(fēng)下血。用山楂(已干)研為末,艾湯調(diào)下,甚效。
    5、痘疹不快。用干山楂研為末,開(kāi)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個(gè),酒煎,加水溫服。


    林檎
    釋名 來(lái)禽、文林郎果。
    氣味 酸、甘、溫、無(wú)毒。
    主治
    1、水痢不止。用林檎半熟者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連林檎一起吃下。
    2、小兒下痢。用林檎、構(gòu)子同搗汁,任意飲服。
    3、小兒閃癖(頭發(fā)豎立,發(fā)黃,全身瘦弱)。用干林檎脯研為末和醋涂患處。



    釋名
    氣味 烘柿:甘、寒、澀、無(wú)毒。
    白柿、柿霜:甘、平、澀、無(wú)毒。
    烏柿:甘、溫、無(wú)毒。
    柿蒂:澀、平、
    主治
    烘柿:1、腸風(fēng)下血。用白柿燒灰,水送服二錢。
    2、小便血淋。有干柿三枚,燒存性,研為末,陳米湯送服。
    3、熱淋澀痛。用干柿、燈心等分,水煎,每日飲服。
    4、小兒秋痢。有以粳米煮粥,熟時(shí)加入干柿末,再煮開(kāi)兩,三次吃下。
    5、反胃吐食。用干柿三枚,連蒂搗爛,酒送服,甚效。不能同時(shí)服其他藥物。
    6、痰嗽帶血。用大柿餅飯上蒸熟,批開(kāi),每用一枚摻青黛一錢,臨臥時(shí)服,薄荷湯送下。
    7、耳聾鼻塞。用干柿三枚,細(xì)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許煮粥。每日空心服下。
    8、臁瘡。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燒過(guò),研末敷涂。甚效。
    9、中桐油毒。吃干柿餅可解。
    烏柿:殺蟲(chóng),療刀傷火傷,生肉止痛。服藥口苦及嘔逆乾,食少許即止。
    柿蒂:呃逆不止。用柿蒂、丁香各二錢,生姜五片,水煎服?;?qū)伤幯胁贿€想,開(kāi)水沖服亦可。此方名“濟(jì)生柿蒂散”。一方:再加人參一錢。
    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分。一方:再加青皮陳皮。一方:再加半夏生
    姜。
    柿木皮:
    1、下血。用柿木皮曬、焙,研末,米湯送服二錢。兩服可止。
    2、湯火瘡。用柿木皮燒灰,調(diào)油敷涂。
    柿:澀下焦,健脾胃,消宿血。
    柿根:血崩、血痢、下血。


    榲柏
    釋名
    氣味 酸、甘、微溫、無(wú)毒
    主治
    主治溫中,下氣,消食,止渴,散酒氣。

    釋名
    氣味 橘實(shí):甘、酸、溫、無(wú)毒。
    黃橘皮:(紅皮、陳皮)辛、苦、溫、無(wú)毒。
    青橘皮:苦、辛、溫、無(wú)毒。
    主治
    橘葉:消腫散毒。治肺癰、乳癰、脅痛。
    橘核:1、腰痛。用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
    2、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用橘核五錢,炒、研為末,老酒煎服,或加酒、糊做丸服。
    橘瓤上筋膜(橘絡(luò)): 口渴吐酒。炒熟煎激發(fā)飲,甚效。(按:現(xiàn)用以治痰滯經(jīng)絡(luò)、咳嗽、胸脅作等癥。)
    青橘皮:
    1、酒食后飽滿。用青橘皮一斤,分作四分:四兩用鹽湯泡,四兩用百沸湯泡,四兩用醋泡,四兩用酒泡。三日后取出,去白切絲,以鹽一兩炒至微焦,研為末。每服二錢,用茶末四分,水煎溫服。此方名“快膈湯”。
    2、理脾快氣。用青橘皮一斤,曬干,焙過(guò),研為末,加甘草末一兩、檀香末半兩,和勻收存。每用一、二錢,放一點(diǎn)鹽,開(kāi)水送服。
    3、健胃解酒。用青皮一斤,泡去甘味,去瓤煉凈,加鹽五兩、炙甘草六兩、舶茴香四兩、甜水一斗,共煮,不斷攪拌,水盡后,以慢火把藥焙干,去掉甘草、茴香,只取青皮收存,每于飯后嚼服數(shù)片,有益脾胃。
    4、瘧疾疾寒熱。用青皮一兩燒存性,研為末,發(fā)病前以溫酒送服一錢,臨發(fā)時(shí)再服一次。
    5、乳癌(乳房?jī)?nèi)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用青皮四錢,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徐徐服下。一天服一次,或用酒送服亦可。
    6、耳出汁。用青皮燒過(guò)。研為末,包棉中,塞耳內(nèi)。
    7、唇燥生瘡。用青皮燒過(guò),研為末,調(diào)豬油涂搽。
    黃橘皮:
    1、濕痰停滯,咳嗽唾稠粘。用武漢橘皮半斤,放砂鍋內(nèi),下鹽五錢,化小淹過(guò)煮干;另用粉甘草二兩,去皮蜜炙,二味共研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開(kāi)水送下。此方名“潤(rùn)下丸”。
    2、脾氣脹滿。用橘皮四兩、白術(shù)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木香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寬中丸”。
    3、傷寒及一切雜病,干嘔,手足逆冷。用橘皮四兩、生姜一兩,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飲服。此方名“橘皮湯。”
    4、霍亂吐瀉(不拘男女,但有一點(diǎn)胃氣存者,服之再生)。用廣陳皮(去白)五錢,、真藿五錢,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時(shí)時(shí)溫服。又方:用陳皮末二錢,開(kāi)水送服。不省人事者可灌服,同時(shí)燒磚漬醋,乘熱包布中放在心下熨按好復(fù)蘇。
    5、反胃吐食。用橘皮(壁土炒香)研為末,每服二錢。以生姜三片,棗肉一枚,加水二盅,煎成一盅溫服。
    6、痰膈氣脹。用陳皮三錢,水煎熱服。
    7、突然失聲。用橘皮半兩,水煎徐飲。
    8、經(jīng)年氣嗽。用橘皮、神曲生姜(焙干), 等分為末,蒸餅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飯后,臨星時(shí)各服一次。有人因久嗽服此方,結(jié)果不但這個(gè)病治好了,連原患的膀胱氣也治好了。
    9、化食消痰。有橘皮半兩微熬,研為末,水煎代茶,細(xì)細(xì)飲服。
    10、大碭秘塞。用陳皮連白,酒煮過(guò),焙干,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
    11、風(fēng)痰麻木。用橘紅一斤,水五碗,煮爛去渣打,再煮至一碗,一次服下。取吐為愈,不吐,可加瓜蒂末。
    12、瘧疾疾。用橘皮( 去白,切) 在生姜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 再焙干研末。每服三錢,以陳棗十個(gè),加水一碗,煎成半碗,于發(fā)病前送下,同時(shí)吃棗。
    13、產(chǎn)后尿閉。用陳皮一兩,去白,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一服即通。
    14、乳癰(未成者即散,已面者好潰,痛不可忍乾好不疼)。用陳橘皮, 泡開(kāi)水中,去白,曬干,加面炒至微黃,研為末,每服二錢,以麝香調(diào)酒送下。初發(fā)者一服見(jiàn)效。名“橘香散?!?
    15、耳出汁。用陳皮燒過(guò),研為末,取一錢,加麝香少許,每日摻敷。
    此方名“立效散?!?
    16、趾甲嵌肉,步履困難。用濃煎陳皮湯浸泡患處,甲肉自離,輕手將
    甲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



    釋名 木奴。
    氣味 甘、大寒、無(wú)毒。
    主治
    利腸胃中熱毒,利小便,治難產(chǎn)。

    釋名 金毯、鵠殼。
    氣味 酸、寒、無(wú)毒。
    主治
    洗去酸汁,切細(xì),用鹽、蜜調(diào)合,煎好收存,止惡心,去胃中浮風(fēng)惡氣。


    安石榴
    釋名 若榴、丹若、金罌。
    氣味 甘石榴:苦、酸、溫、澀、無(wú)毒。
    酸石榴:酸溫、澀、無(wú)毒。
    酸榴皮:酸、溫、澀、無(wú)毒。
    酸榴根: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殺蟲(chóng)。
    酸石榴:
    1、腸滑久痢。有石榴一個(gè),煅煙盡,出火毒一夜,研為末,以酸榴一塊煎湯送下,神效無(wú)比。此方名:“黑神散”。
    2、久瀉不止。治方同上。
    3、小便不禁。用酸石榴燒存性,無(wú)石榴時(shí),可用枝燒灰代替。每服二錢,用柏白皮切、焙四錢,煎激發(fā)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溫服。晚上再服一次。
    酸榴皮:
    1、赤白痢下。用酸榴皮炙黃為末,加棗肉或粟米飯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如覺(jué)寒滑,可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2、久痢久瀉。用陳酸榴皮,焙、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有特效。
    3、疔腫惡毒。以針刺腫毒四圍,瘡上蓋石榴皮,四圍貼一圈面,艾灸患處,以痛為度。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裹好,隔夜能將訶根拔出。
    4、肚子生瘡(黃水浸淫,癢痛潰爛)。用酸榴皮煎湯,冷定后,每日搽洗,直至病愈。
    酸榴根:
    1、蛔蟲(chóng)病。有酸榴根一把,洗銼,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時(shí)溫服盡,當(dāng)打下蟲(chóng)一大團(tuán),蟲(chóng)患自此根絕??墒持嘌a(bǔ)身體。
    2、女子經(jīng)閉。用酸榴根一把炙干。加水二大宛濃煎為一碗,空心服。未通再服。
    3、赤白下痢。治方同上。


    枸櫞
    釋名 香櫞、佛手柑。
    氣味 (皮瓤)辛、酸、無(wú)毒
    主治
    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枇杷
    釋名
    氣味 實(shí):甘、酸、平、無(wú)毒。
    葉:苦、平、無(wú)毒。
    主治
    實(shí):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
    葉:
    1、肺熱咳嗽。有枇杷葉、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黃減半,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櫻桃大。飯后和臨臥時(shí)各含化一丸,很見(jiàn)效。
    2、反胃嘔噦。用枇杷葉(去毛,炙)、丁香各一兩,人參二兩。每服三錢,加水一碗、姜三懲煎服。
    3、鼻血不止。用枇杷葉去毛,焙、研為末。每服一、二錢,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4、酒赤鼻。用楷杷葉、子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一天服三次。
    5、痔瘡腫痛。用枇杷葉(蜜炙)、烏梅肉(焙),共研為末。先以烏梅湯洗過(guò)患處,然后藥末敷上。


    楊梅
    釋名 求。
    氣味 (實(shí))酸、甘、溫、無(wú)毒。
    主治
    1、下痢不止。用楊梅燒過(guò),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2、頭痛不止。用楊梅為末,以少許入鼻取嚏,有效。
    3、一切損傷止血生肌。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做成小塊收存。凡遇破傷,好以小塊研末敷涂,甚效。
    4、惡瘡疥癬。用楊梅樹(shù)皮及根煎湯洗。
    5、牙痛。用楊梅樹(shù)皮及根煎水含漱。

    釋名 名條、壺柑、自橙、朱欒。
    氣味 酸、寒、無(wú)毒。
    主治
    消食,解酒毒,去腸胃中惡氣。
    銀杏
    釋名 名白果、鴨腳子。
    氣味 (核仁)甘、苦、平、澀、無(wú)毒。
    主治
    1、寒嗽痰喘。用白果七個(gè)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顆,紙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2、哮喘痰嗽。用白果五個(gè)、麻黃二錢半、甘草(炙)二錢,加水一杯半,煎至領(lǐng)先成,臨星時(shí)服。此方名“鴨掌散”。又方: 白果二十一個(gè)( 炒黃), 麻黃三錢,蘇子二錢,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
    杏仁(去皮尖)、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隨時(shí)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3、咳嗽失聲。用白果仁四兩,白茯苓、桑白皮各二兩,烏豆半升(炒), 蜜半斤,一起煮熟,曬干為還想,以乳汁半碗拌濕,九蒸九曬,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開(kāi)水送下。極效。
    4、小便頻數(shù)。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5、小便白濁。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為止。
    6、赤白帶下。用白果、蓮肉、江米各五錢,胡椒一錢半,共研為末,以烏云骨雞一只,去腸填藥,瓦器煮爛,空心服下。
    7、腸風(fēng)下血。用白果煨熟,出火氣后,米湯送服。
    8、蟲(chóng)牙。用生白果每飯后嚼一、二個(gè),有效。
    9、手足皸裂。用生白果嚼爛,每夜涂搽。
    10、頭面癬瘡。用生白果仁切斷,頻頻搽患處,直至病愈。
    11、乳癰潰爛。用銀杏仁半斤,以四兩研酒服,以四兩研敷患處。


    胡桃
    釋名 羌桃、核桃。
    氣味 (核仁)甘、平、溫、無(wú)毒。
    主治
    1、腎虧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兩,附子一枚(去皮切片),與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2、小便頻數(shù)。用胡桃煨熟,臥時(shí)嚼服,溫酒送下。
    3、石淋。用胡桃肉一升,細(xì)米煮,另煮漿粥一升,一并服下。
    4、痰喘嗽,臨臥時(shí)嚼服胡桃肉三顆、生姜三懲,喝幾口開(kāi)水,再服胡桃和生姜如上數(shù)。次日即可痰消咳止。
    5、老人喘嗽,醒臥不得。用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
    各一兩,研為膏,加煉蜜少許,和丸如彈子大。每臥時(shí)嚼服一丸,姜湯送下。
    6、多鋃酸物,齒不著力。細(xì)嚼胡桃即解。
    7、赤痢不止。有適用桃仁、枳殼各七個(gè),無(wú)蛀皂角一個(gè),新瓦上燒存性,研為細(xì)末,分作八服。每臨臥時(shí)一服,二更一服,五更一服,荊芥茶送下。
    8、血崩不止。用胡桃仁五十枚,燈上燒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時(shí)以溫酒調(diào)下。
    9、小腸氣痛。用胡桃一術(shù),燒為研末,熱酒送服。
    10、一切癰腫(未成膿者)。用胡桃十個(gè),煨熟去殼,加槐花一兩,研末搗勻,熱酒調(diào)服。
    11、小兒頭瘡。用胡桃和皮,燈上燒存性蓋碗中出火毒后,加輕粉少許,調(diào)生油涂,幾次即愈。
    12、火燒成瘡。用胡桃仁燒黑研敷。


    榛子
    釋名
    氣味 (仁)甘、平、無(wú)毒。
    主治
    氣力,實(shí)腸胃。


    櫻桃
    釋名 鶯桃、含桃、荊桃。
    氣味 甘、熱、澀、無(wú)毒
    主治
    調(diào)中、益脾、止痢。
    橡實(shí)
    釋名 橡斗、皂斗、櫟、柞子、茅、栩。
    氣味 實(shí):苦、微溫、無(wú)毒。
    斗殼:澀、溫、無(wú)毒。
    木皮:苦、平、無(wú)毒。
    主治
    實(shí):1、下痢。用橡實(shí)二兩、楮葉(炙)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飯前服,烏梅湯調(diào)下。
    2、血痢。治方同上,加縮砂仁半兩。
    3、下痢脫肛。用橡斗子燒存性,研為末,調(diào)豬油敷涂。
    4、石癰(癰如石,不作膿)。用橡子一枚,在青石上磨醋,取滇涂癰,藥干即換。十多次后癰漸消。
    斗殼:為散及煮汁服,止腸風(fēng),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木皮、根皮:止水痢,消瘰瀝。煎水洗,治惡瘡腫痛。


    槲實(shí)
    釋名 槲、樸、大葉櫟、櫟子。
    氣味 仁:苦、澀、平、無(wú)毒。
    橡槲若:甘、苦、平、無(wú)毒。
    槲木皮:苦、澀、無(wú)毒
    主治
    仁:蒸煮作粉,澀腸止痢,功同橡子。
    槲若:1、突然吐血。用槲葉研為末,每服二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連渣吞服。
    2、腸風(fēng)血痔。用槲葉搗汁一小碗,一次服下即止。
    3、腸風(fēng)血痔,用槲葉(微炙,研末)一錢,槐花(炒,研末)一錢,米湯調(diào)服。未效。再服。
    4、冷灑、陰莖痛。有槲葉研末,每服三錢,加水一碗,蔥白七寸,煎至六成,去渣,飯前溫服,一天服二次。
    5、孩子淋疾。用槲葉三片,煎湯服一小酒杯,小便即下。
    6、腋下狐臭。用槲葉三升,切細(xì),水煮濃汁洗腋下。洗后,以苦瓠殼燒煙熏,再用辛夷、細(xì)辛、杜衡共研為末,醋泡一夜后敷涂。 槲木皮:
    1、久痢。用槲白皮(姜汁炙五次)一兩、干姜(炮)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2、久瘡。用槲木皮一尺,闊六寸,切細(xì),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加白沙糖十挺,再煎成一升,分三次服,取吐漸愈。


    荔枝
    釋名 離枝、丹荔。
    氣味 實(shí):甘、平、無(wú)毒。
    核:甘、溫、澀、無(wú)毒。
    主治
    實(shí):
    1、痘瘡不發(fā)。有荔枝肉浸酒飲,肉亦吃下。忌生冷。
    2、風(fēng)牙疼痛。用荔枝連殼燒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個(gè),連皮核燒存性,研為末,開(kāi)水調(diào)下,立止。
    核:
    1、脾痛。用荔枝核為末,每服二錢,醋送下。數(shù)服即愈。
    2、疝氣。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個(gè)、陳皮(連白)九錢、硫磺四錢,共研為末,加鹽水調(diào)面糊成丸子如綠豆大。遇痛時(shí)空心酒服九丸。不過(guò)三服見(jiàn)效。此方名“玉環(huán)來(lái)笑丹”。
    3、睪熱丸腫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過(guò),研細(xì),酒送服二錢,一天服三次。


    阿月渾子
    釋名 胡榛子、無(wú)名子。
    氣味 (仁)辛、溫、澀、無(wú)毒
    主治
    腰冷,腎虛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陰囊濕


    橄檻
    釋名 青果、忠果、諫果。
    氣味 實(shí):酸、甘、溫、無(wú)毒。
    欖仁:甘、平、無(wú)毒。
    核:甘、澀、溫、無(wú)毒
    主治
    實(shí):
    1、中河豚毒。取橄欖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瘡。用橄欖炒研,調(diào)豬油涂搽。
    3、牙齒膿血。用橄欖燒研,加麝香少許涂患處。
    欖仁:唇吻燥痛。取欖仁研爛漫敷涂。
    核:1、腸風(fēng)下血。用橄欖核燈上燒存性,研為末,每二錢,陳米湯調(diào)下。
    2、陰囊腫。用橄欖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茴香湯調(diào)下。
    3、耳足凍瘡。用橄欖核燒研,調(diào)油敷涂。


    榧實(shí)
    釋名 赤果、玉榧、玉山果。
    氣味 甘、平、澀、無(wú)毒。
    主治
    1、殺體內(nèi)寄生蟲(chóng)。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減半。
    2、令發(fā)不落。用榧子三個(gè)、胡桃二個(gè)、側(cè)柏葉一兩,搗爛浸雪水中,梳頭發(fā)。
    3、突然吐血。先吃蒸餅兩、三個(gè),以榧子為末,開(kāi)水送服三錢。一天服三次。


    海松子
    釋名 新羅松子。
    氣味 (仁)甘、小溫、無(wú)毒。
    主治
    1、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兩、胡桃仁二兩,共研為膏,和熟蜜半兩收存。每服二錢,飯后以開(kāi)水沖服。
    2、小兒寒嗽,或作喘。用松子仁五個(gè),百部(炒)、麻黃各三分,杏仁四十個(gè)(去皮尖), 加少量水煮開(kāi),化白砂糖調(diào)藥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飯后含化十丸,很見(jiàn)效。
    3、大便虛秘。用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分為末,溶蠟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黃芪湯送下。


    龍眼
    釋名 龍目、圓眼、益智、亞荔枝、荔枝奴、驪珠、燕卵、蜜脾、鮫淚、川彈子。
    氣味 (實(shí))甘、平、無(wú)毒。
    主治
    思慮過(guò)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虛煩不眠,自汗驚悸。用龍眼肉、酸棗仁(炒)、黃芪( 炙)、白術(shù)( 焙)、茯神各一兩,木香半兩、炙甘草二錢半,切細(xì)。各藥配齊后,每服五錢,加姜三懲、棗一枚、水二盅
    煎成一盅,溫服。此方名“歸脾湯”。


    椰子
    釋名 越王頭、胥余。
    氣味 椰子瓤:甘、平、無(wú)毒。
    椰子漿:甘、溫、無(wú)毒。
    主治
    椰子瓤:益氣,治風(fēng)。
    椰子漿:止消渴,治吐血水腫,去風(fēng)熱。


    波羅蜜
    釋名 波羅蜜
    氣味 瓤)甘、香、微酸、平、無(wú)毒。
    主治
    主治1、止渴解煩,醒酒益氣。
    無(wú)花果
    釋名 映日果、優(yōu)曇缽、阿駔。
    氣味 (實(shí))甘、平、無(wú)毒。
    主治
    開(kāi)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檳榔
    釋名 賓門、仁頻、洗瘴丹。
    氣味 苦、辛、溫、澀、無(wú)毒。
    主治
    1、痰涎為害。用檳榔為末,每服一錢,開(kāi)水送下。
    2、口吐酸水。用檳榔四兩、桔皮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湯調(diào)下。
    3、傷寒胸悶。用檳榔、枳實(shí),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黃連煎湯送下。
    4、心氣痛。用檳榔、高良姜各一錢半,陳米百粒,水煎服。
    5、腰痛。用檳榔為末,酒送服一錢。
    6、腳氣。用檳榔十二枚,研為末,分二次服,以姜汁溫酒調(diào)下。
    7、大小便秘。用檳榔為末,蜜湯調(diào)服二錢?;蛞酝?、蔥白同煎服亦可。
    8、小便灑痛。有用面煨檳榔、赤芍藥各半兩為還想,每取三錢,以燈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二次。
    9、腸寄生蟲(chóng)。用檳榔十多枚,研為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檳榔皮至一升,調(diào)末一匙,空心服。經(jīng)一天,有蟲(chóng)排出,如未排盡,可再次服藥。又方: 檳榔半兩,炮過(guò),研為末,每服二錢,以蔥、蜜煎湯調(diào)服。
    10、口吻生瘡。用檳榔燒過(guò)。研末,加輕粉敷搽。
    11、耳出膿。用檳榔末吹耳內(nèi)。



    釋名 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餳、木珊瑚、雞距子、雞爪子。木
    名白石木、交加枝。
    氣味 (實(shí))甘、平、無(wú)毒
    主治
    止渴除煩,潤(rùn)五臟,利大小便,止嘔逆境,解酒毒。辟蟲(chóng)毒。


    秦椒
    釋名 大椒、椒(按椒紅即椒的果殼)。
    氣味 (椒紅)辛、溫、有毒。
    主治
    1、飲少尿多。用秦椒、瓜蒂各二分,研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2、手足心腫。用椒和鹽末等分,醋調(diào)勻敷腫處。
    3、久患口瘡。用秦椒去掉閉口的顆粒然后水海洗面拌煮為粥,空心腹,以飯壓下。重者可多服幾次,以愈為度。
    4、牙齒風(fēng)痛。用秦椒煎醋含漱。


    蜀椒
    釋名 巴椒、漢椒、川椒、南椒、點(diǎn)椒。
    氣味 椒紅:辛、溫、有毒。
    椒目:苦、寒、無(wú)毒。
    主治
    椒目:
    1、水氣腫滿。用椒目炒搗成膏,每服一匙,酒送下。
    2、崩中帶上。用椒目炒過(guò)、碾細(xì),每服一匙,溫酒送下。
    3、眼生黑花,年久不治。用椒目(炒)一兩、蒼術(shù)(炒)一兩,共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湯送下。
    椒紅:
    1、元?dú)鈧麚p,目暗耳聾。有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曬干搗取椒紅一斤,另用生地黃搗出自然汁,煎至一升,和椒末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腹,溫酒送下。
    2、腹內(nèi)虛冷。用生椒(去掉不開(kāi)口的顆粒)四十粒,浸漿水中一宿,空心服,水送上。久服暖臟腑,黑發(fā)明目。
    3、寒濕腳氣。用川椒二、三升,裝薄布囊中,每天在囊上踏腳,有效。
    4、瘡腫作痛。用生椒末、釜下土、蕎麥粉,等分為末,調(diào)醋敷涂。
    5、手足皸痛。用椒四合,水煮,去渣,浸泡皸痛處,約過(guò)半餐飯時(shí)間,讓痛處出水干燥。待一會(huì),再次浸泡,等痛處出水干燥后,涂上豬、羊腦髓,很見(jiàn)效。
    6、漆瘡作癢。用川椒煎湯冼。又方:凡經(jīng)過(guò)正在涂漆的地方,嚼川椒涂鼻上,則不生漆瘡。
    7、久冷不?。ɑ虿涣。皇茄估洌?。用川椒三程式,在醋中浸一夜,取出,用一升和曲三升拌作粥吃。三閃愈。
    8、風(fēng)蟲(chóng)牙痛。用川椒紅末,調(diào)水和白面做成錄取子,如皂莢子在燒熱咬在患處,同次可愈。一方:花椒四錢牙皂五十個(gè)、醋一碗,煎汁漱口。
    9、痔漏脫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錢,涼水送下,三、五次即收。
    10、腎風(fēng)囊癢。用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陰囊而臥,甚效。


    馬檳榔
    釋名 馬金囊、馬金南、紫檳榔。
    氣味 (核仁)苦、甘、寒、無(wú)毒。
    主治
    1、難產(chǎn)。臨時(shí)細(xì)嚼馬檳榔核仁數(shù)枚,用井華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
    2、斷產(chǎn)(絕育)。常嚼馬檳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宮變冷,自不受孕。
    3、惡瘡腫毒。用馬檳榔一枚,冷水送服,另用一、二枚嚼敷患處。


    畢澄茄
    釋名 毗陵茄子。
    氣味 (實(shí))辛、溫、無(wú)毒。
    主治
    1、脾胃虛弱。用畢澄茄為還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2、傷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和畢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為末,每服二錢,加水六分,煮開(kāi)幾次后再加醋少許服下。
    3、反胃,吐黑汁。用畢澄茄研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送下。愈后,再服平胃散三百貼。久病者亦可不發(fā)。


    茱萸
    釋名
    氣味 辛、溫、有小毒。
    主治
    1、中風(fēng)(口角偏斜,不能語(yǔ)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
    式,合煎開(kāi)數(shù)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2、全身發(fā)癢。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溫擦洗,癢即
    停止。
    3、冬月感寒。用吳茱萸五錢煎湯服,以出汗為度。
    4、嘔吐、胸滿、頭痛。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生姜一兩、人參一兩,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吳茱萸湯”。
    5、心腹冷痛。用吳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開(kāi),分三次服。
    6、小腸疝氣(偏墜疼痛,睪丸腫硬,陰部濕癢)。用吳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兩泡酒,四兩泡醋, 四兩泡開(kāi)水,四兩泡童便。經(jīng)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澤瀉二兩,共研為末,以酒和粉調(diào)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湯或酒送下。此方名“奪命丹”,亦名“星斗丸”。
    7、婦女陰寒,久不受孕。用吳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為末,加煉蜜做丸子,如彈子大。裹棉肉納入陰道中,令子宮開(kāi)即可受孕。
    8、胃氣虛冷,口吐酸水。用吳茱萸在開(kāi)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熱湯送下。
    9、轉(zhuǎn)筋入腹。用茱萸(炒)二兩,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瀉即愈。
    10、老人多年水泄。用吳茱萸三錢,泡過(guò),取出,加水煎嗔,放一點(diǎn)鹽后服下。
    11、赤白?。ㄆ⑽甘軡瘢铝「雇?,米谷不化)。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同炒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米湯送下。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黃連二兩、吳茱萸二兩(湯沁
    七次), 同炒香,分別研為末,各與粟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zhèn)溆?。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湯送服黃連丸;白痢,以干姜湯送服茱萸丸;赤白痢,兩丸各用十五粒,米湯送下。此方名“變通丸”。又方:
    用吳茱萸二兩、黃連二兩,同炒香,各自為末。以百草霜二兩,加飯同黃連做成丸子;以白芍藥末二兩,加飯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zhèn)溆?。每服五十丸。赤痢,以烏梅湯送服連霜丸;白痢,以米湯送服茱芍丸;赤白痢,兩種藥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12、腹中積塊。用茱萸一升搗爛,和酒同煮,取出包軟布中熨積塊處,冷則炒熱再熨。塊如移動(dòng),熨也移動(dòng),直至積塊消除。
    13、牙齒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14、老小風(fēng)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15、癰疽發(fā)背。用吳茱萸一升搗為末,加苦酒調(diào)涂布上貼患處。
    16、寒熱怪?。òl(fā)寒發(fā)熱不止,幾天后四肢堅(jiān)硬如石,敲起來(lái)發(fā)銅器聲,日漸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發(fā)服。


    鹽麩子
    釋名 五倍、鹽膚子、鹽梅子、鹽壞子、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
    氣味 (子)酸、咸、微寒、無(wú)毒。
    主治
    生津、降火、化痰、潤(rùn)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fēng)濕眼病。
    鹽麩子的樹(shù)白皮,以水煎服能殺蛔蟲(chóng),其根白皮加醋煎濃汁含吞,能治骨鯁。有資料說(shuō),鹽麩子的根能軟雞骨。
    鹽麩子的葉上有蟲(chóng)寄生,即結(jié)成五倍子,說(shuō)見(jiàn)蟲(chóng)部。


    胡椒
    釋名 昧履支。
    氣味 (實(shí))辛、大溫、無(wú)毒。
    主治
    1、心腹冷痛。用胡菽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錢,研勻,男用生姜湯、女用當(dāng)歸酒送下。
    2、霍亂吐瀉有胡椒五十粒、綠豆一百五十粒,共研為末,每服一錢,木瓜湯送下。
    3、反胃吐食。用胡椒在醋中泡過(guò),取出曬干,反復(fù)七次,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醋湯送下。又方:用胡椒七錢半、煨姜一兩,水煎,分二次服。又方:用有椒、半夏( 開(kāi)水泡
    過(guò)),等分為還想,加清退汁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湯送下。
    4、赤白痢。用胡椒、綠豆、各依病人一歲用粒,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赤痢用生姜湯,白痢用米湯送下。
    5、大小便閉。用胡椒二十粒,打碎,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去渣,添入硭硝半兩,煎化后服下。
    6、兩脅積塊,氣逆喘急,日景成癰。用胡椒二百五十粒,蝎尾四個(gè)、生木香二錢半工半續(xù),共研末,加粟米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在。每服二十丸,桔皮湯送下。此主名“磨積丸”。
    7、驚風(fēng),眼珠內(nèi)釣。用胡椒、木鱉子仁,等分為末,加醋調(diào)黑豆末,共搗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湯送下。
    8、傷寒咳逆,日夜不止。用胡椒三十粒(打碎)、麝香半錢,加酒一杯,煎成半杯,熱服。
    9、風(fēng)蟲(chóng)牙痛。用胡椒、蓽撥,等分為末,加蠟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又方:用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布裹捶碎,棉裹一粒,放在患處咬定,涎出吐去,即愈。
    10、婦女血崩。用胡椒、紫檀香、郁金、茜根、小蘗皮,等分為末,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膠湯送下。
    11、沙淋、石淋。用胡椒、樸硝,等分末。每服二錢,開(kāi)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拗散?!?


    甜瓜
    釋名 甘瓜、果瓜。
    氣味 瓜瓤:基、寒滑、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無(wú)毒。
    瓜蒂:苦、寒、有毒。
    主治
    瓜瓤:止渴,除煩熱,利小便。
    瓜子仁:
    1、口臭。用不著甜瓜子搗成末,加蜜調(diào)為丸子。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亦可貼齒。
    2、腰腿疼痛。用甜瓜子三兩,酒浸十日,研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腸癰(小腹腫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難,下膿)。用甜瓜子一合、當(dāng)歸(炒)一兩、蛇蛻皮一條(揉碎), 混合后每取四錢,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飯前研為還想,去油質(zhì),加水調(diào)服。
    瓜蒂:
    1、飲食內(nèi)傷,胸中填寒。用瓜蒂二錢半(熬黃)、赤小豆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一錢,以香豉一合,熱湯七合,熱湯七俁,煮爛,去渣服下。吐后病除。此方名“瓜蒂散”。
    2、太陽(yáng)中(身熱、頭痛、脈微)。用瓜蒂十四個(gè),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3、諸風(fēng)諸明。用瓜蒂炒黃,研為末,加酸齏水調(diào)服取吐。如為風(fēng),再加蝎稍半錢;濕氣腫滿,加赤小豆末一錢;有蟲(chóng),加狗油五、七點(diǎn)和雄黃一錢;病重者,再加芫花半,即可將蟲(chóng)吐出。
    4、刀黃喘急,心上堅(jiān)硬,口渴。用瓜蒂二合、赤小豆一合,共研為末,以溫漿水五合送服一匙。過(guò)一頓飯時(shí)間當(dāng)嘔吐,不吐再服藥。
    5、扁身如金。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燒存性,共研為末。每用二、三分,吹鼻取黃水,或擦牙流涎亦可。
    6、熱病發(fā)黃。用瓜蒂為末,取大豆大小一團(tuán)吹鼻中,輕則半日,重則一日,流出黃水好愈。
    7、身面浮腫。用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共研為末,吹豆大一團(tuán)入鼻中,不久有黃水流出。隔日用藥一次。
    8、瘧疾寒熱。用瓜蒂二枚,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取吐即愈。
    9、大便不通。用瓜蒂七枚。研為末,棉裹塞肛門中即通。
    10、風(fēng)熱牙痛。用瓜蒂七枚(炒過(guò)研細(xì)), 加少許麝香,棉裹咬定,流涎,痛漸止。
    瓜藤:治婦女經(jīng)閉。用瓜藤、使君子各半兩、甘草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西瓜
    釋名 寒瓜
    氣味 (皮)甘、涼、無(wú)毒。
    主治
    主治
    1、口舌生瘡。用西瓜皮燒過(guò),研末,放口內(nèi)含噙。
    2、閃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陰干,研為末,鹽酒調(diào)服三錢。
    3、食瓜過(guò)多,人感適。用瓜皮煎湯飲服可解。


    葡萄
    釋名 蒲桃、草龍珠。
    氣味 甘、平、澀、無(wú)毒。
    主治
    1、熱淋澀痛。取葡萄搗取自然汁,生藕搗取自然汁,生地黃搗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勻,每次溫服一碗。
    2、胎上沖心。用葡萄湯飲服,好不上沖。
    3、水腫。用葡萄嫩心十四個(gè)、螻蛄七個(gè)(去頭尾), 同研爛,露七日,曬干研為末。每服半錢,淡酒調(diào)下。暑天服此方,效果更好。



    釋名
    氣味 (葉)苦、甘、微寒、無(wú)毒。
    主治
    1、赤白痢。用好茶一斤炙過(guò),搗為還想,濃煎服一、二碗。久患痢者,服此亦交。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白痢用連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一方:茶和醋煎,熱服即止。
    2、大便下血,里急后重。用細(xì)茶半斤碾末,加百藥煎五個(gè)燒存性,每服二錢,米湯送下。一天服兩次。
    3、產(chǎn)后便秘。用蔥涎調(diào)茶末服自通,不可服大黃。
    4、腰痛難轉(zhuǎn)。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5、陰囊生瘡。先用甘草湯洗患處,然后用茶末敷貼。
    6、腳丫濕爛,把茶葉嚼爛敷上。
    7、蠼螋尿瘡。用生油調(diào)茶末敷涂。
    8、痰湍咳嗽。有好茶末一兩、白僵蠶一兩,共研為末,泡開(kāi)水一小碗飲服,臨臥再加開(kāi)水泡服一次。


    獼猴桃
    釋名 名獼猴梨、藤梨、陽(yáng)桃、木子。
    氣味 (實(shí))酸、甘、寒、無(wú)毒
    主治
    止渴,解煩熱,下淋石,調(diào)中下氣。
    甘蔗
    釋名 名竿蔗、遮。
    氣味 (蔗)甘、平、澀、無(wú)毒。
    主治
    1、發(fā)熱口干、小便赤澀。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飲漿亦可。
    2、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勻,每日細(xì)細(xì)飲服。
    3、干嘔不息。有蔗汁溫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4、虛熱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每日二次。極潤(rùn)心肺。


    沙糖
    釋名
    氣味 甘、寒、無(wú)毒
    主治
    1、下痢禁口。用沙糖半斤、烏梅一個(gè),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隨時(shí)飲之。
    2、痘不落痂。用沙糖調(diào)水服,一天服二次。
    3、腹中緊張。用酒煮沙糖飲食。
    4、上氣喘嗽。進(jìn)食即吐。用沙糖、姜汁等分,一起慢火煎開(kāi)數(shù)次,每服半匙。
    5、食韭口臭。用沙糖可解。


    嬰奧
    釋名 燕奧、嬰舌、山葡萄、野葡萄。藤名木龍。
    氣味 (藤、根)甘、平、無(wú)毒。
    主治
    1、目中障翳。取嬰奧藤以水浸過(guò),吹氣滴嗔入眼中,熱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
    2、熱淋。用野葡萄根七錢、葛根三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童便三成,空心溫服。
    3、一切腫毒。用野葡萄根曬干,研為末。加水調(diào)涂。
    蓮藕
    釋名 蓮實(shí):藕實(shí)、石蓮子、水芝、澤芝??噢病I忁布瓷徸又械那嘈模嚎噢?。蓮蕊須:佛座須。蓮花:芙蓉、芙蕖、水。
    氣味 荷葉:苦、平、無(wú)毒。
    蓮房:苦、澀、溫、無(wú)毒。
    蓮蕊須:甘、澀、溫、無(wú)毒。
    蓮薏:苦、寒、無(wú)毒。
    主治
    蓮實(shí):1 、小便頻數(shù)。用蓮實(shí)半升,酒浸二宿,取出放入洗凈的豬胃中,縫好煮熟,曬干,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飯前服,溫酒送下。
    2、白濁潰精。用石蓮子、龍骨、益知仁,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又方:用蓮子、白茯苓,等分為末,開(kāi)水調(diào)服。
    3、久痢禁口。有石蓮子(炒)研為末,每服二錢,陳米湯調(diào)下。加服香連丸更好。
    4、脾泄腸滑。治方同上。
    5、干嘔不止。用蓮子六枚,炒成赤黃色,研為末,熟水半碗沖服。
    6、產(chǎn)后咳逆,嘔吐,心忡目昏。用蓮子一兩半、白茯苓一兩、丁香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7、雙目紅痛。用蓮子去皮,研為末,取一碗,加粳米半斤,常煮粥吃。
    8、反胃吐食。用石蓮子為末,加少量肉豆蔻粉,米湯調(diào)服。
    藕:
    1、時(shí)氣煩渴。用生藕汁一碗、生蜜一合,和勻細(xì)服。
    2、吐瀉。用生藕搗汁服。
    3、上焦痰熱。用藕汁、梨汁各半碗,和勻后服下。
    4、小便熱淋。用生藕汁、生地黃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碗,加蜜,溫服。
    5、跌作瘀血。用干藕根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6、腳凍發(fā)裂。把藕蒸熟后,搗爛涂患處。
    藕節(jié):
    1、鼻血不止。用藕節(jié)搗汁飲服。
    2、突然吐血。用藕節(jié)、荷節(jié)、荷蒂各七個(gè),以蜜少許搗爛,加水二杯煎至八成,去渣溫服。
    3、大便下血。用藕節(jié)曬干研成末,每服二錢,人參、白蜜煎湯調(diào)下。一天服二次。
    4、遺精白濁。用藕節(jié)、蓮花須、蓮子、芡產(chǎn)、山藥、白茯苓、白茯神各二兩,共研為末;另用金櫻子二二斤,捶碎,加水一斗熬于八成,去渣,再熬成膏,把膏藥和藥末調(diào)勻,再調(diào)一點(diǎn)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金鎖玉關(guān)丸”。
    5、鼻淵。和藕節(jié)、芎焙過(guò),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關(guān)下。
    蓮薏:
    1、勞心吐血。用蓮薏七個(gè)、糯米二十一粒,共研為末,酒送服。
    2、小便遺精。用蓮薏一撮,研為末,加辰砂一分。每服一錢,開(kāi)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蓮蕊須:
    清心通腎,益血止血。亦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三則亦可除根)。用蓮蕊須、黑牽牛頭末各一兩半,當(dāng)歸五镥,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酒送下。忌食熱物。幾天見(jiàn)效。
    蓮花:
    1、墜跌嘔血。用干荷花為末,每次用酒沖服一匙,有特效。
    2、天泡濕瘡。用荷花貼上。
    蓮房:
    1、月經(jīng)不止。用陳蓮房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此方名“瑞蓮散”。
    2、血崩不止。用蓮房、荊芥穗,各燒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3、漏胎下血。用蓮房燒存性,研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開(kāi)水或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4、小便血淋。用蓮房燒存性。研為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半,米湯調(diào)下。一天服二次。
    荷葉:
    1、浮腫。用敗荷葉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diào)下。一天服三次。
    2、各種癰腫。用葉蒂不限量,煎湯淋洗患處。洗后擦干。以飛過(guò)的寒水石調(diào)豬油涂搽。
    3、跌打損傷,惡血攻心。用干荷葉五片燒存性,研為末。
    4、產(chǎn)后惡血不盡或胎衣不下。用荷葉炒香為末,每服一匙,開(kāi)水或童便調(diào)下。
    5、妊娠胎動(dòng)(已見(jiàn)黃水)。用干葉蒂炙研為末,淘糯米水一碗調(diào)服即安。
    6、吐血不止。用嫩荷葉七個(gè),搗汁服。又方:用干荷葉、生蒲黃,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桑白皮煎湯調(diào)下。又方:用經(jīng)霜敗荷葉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二錢。
    7、吐血、鼻血。用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區(qū)性黃,等分搗爛,做成丸子,如雞蛋在。每取一丸,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去渣服。此方名“四生丸”。
    8、崩中下血。用荷葉(燒過(guò),研細(xì))半兩,蒲黃、黃芩各一兩,共研為末。每空心服三錢,酒送下。
    9、赤白痢。用荷葉燒過(guò)。研細(xì),每服二錢。紅痢用蜜水,白痢用沙糖水送下。
    10、脫肛不收。有貼水荷葉焙干、研細(xì),酒送服二錢。同時(shí)在荷葉上鋪藥末令病人坐治。
    11、牙齒疼痛。用荷葉蒂七個(gè),加濃醋一碗,煎成半碗,去渣,熬成膏, 時(shí)時(shí)擦牙、有效
    12、漆瘡發(fā)癢。用干荷葉落歸根煎湯洗。
    13、偏頭風(fēng)。用升麻、蒼術(shù)各一兩,荷葉一個(gè),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飯后溫服?;?qū)⒑扇~一個(gè)燒為末,以升麻、蒼術(shù)煎汁調(diào)服。
    14、陰腫痛癢。用荷葉、浮萍、蛇床各等分,每日煎水洗。
    15、刀斧傷瘡。用荷葉燒為末涂搽。
    芰實(shí)
    釋名 水栗、沙角(即通稱的菱角)。
    氣味 甘、平、無(wú)毒。
    主治
    解暑,解傷寒積熱,止消渴,解酒毒。


    芡實(shí)
    釋名 雞頭、雁喙、雁頭、鴻頭、雞雍、卯、子、水流黃。
    氣味 甘、平、澀、無(wú)毒。
    主治
    1、小便頻數(shù)及遺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實(shí)、蓮子各二兩,共研為末。加蒸棗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
    名“四精丸”。
    2、白濁。用芡實(shí)粉、白茯苓粉?;S蠟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鹽湯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石蜜
    釋名 白沙糖(即白糖)。
    氣味 甘、寒、冷利、無(wú)毒。
    主治
    潤(rùn)心肺燥熱,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氣,緩肝氣。


    慈姑
    釋名 藉姑、水萍、河鳧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
    氣味 (根)苦、甘、微寒、無(wú)毒。
    主治
    產(chǎn)后血悶、胞衣不下、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