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ó)學(xué)古籍
  • 順宗實(shí)錄 卷五

    作者: 《順宗實(shí)錄》韓愈
      卷五(起八月,盡至山陵)

      八月庚子,詔曰:“惟皇天佑命烈祖,誕受方國(guó),九圣儲(chǔ)祉,萬方咸休。肆予一人,獲纘丕業(yè),嚴(yán)恭守位,不遑暇逸[175]。而天佑匪降,疾恙無瘳[176],將何以奉宗廟之靈,展郊禋之禮?疇咨庶尹,對(duì)越上玄,內(nèi)愧于朕心,上畏于天命,夙夜祗栗,惟懷永圖。一日萬機(jī),不可以久曠;天工人代,不可以久違?;侍幽常侯U軠匚腫177],寬和慈惠,孝友之德,愛敬之誠(chéng)[178],通于神明,格于上下。是用推皇王至公之道,遵父子傳歸之制,付之重器,以撫兆人,必能宣祖宗之重光,荷天地之休命,奉若成憲,永綏四方。宜令皇太子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居興慶宮,制來稱誥[179]。所司擇日行冊(cè)禮?!?br>
      永貞元年八月辛丑,太上皇居興慶宮。誥曰:“有天下者,傳歸于子,前王之制也。欽若大典,斯為至公,式揚(yáng)耿光,用體文德。朕獲奉宗廟,臨御萬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闕。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冊(cè)禮。宜以今月九日冊(cè)皇帝于宣政殿。仍命檢校司徒杜佑充冊(cè)使,門下侍郎杜黃裳充副使。國(guó)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紀(jì)元之慶,用覃在宥之澤。宜改貞元二十一年為永貞元年。自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昧爽已前,天下應(yīng)犯死罪,特降從流,流已下遞減一等。”又下誥曰:“人倫之本,王化之先,爰舉令圖,允資內(nèi)輔。式表后妃之德,俾形邦國(guó)之風(fēng),茲禮經(jīng)之大典也。良娣王氏:家承茂族,德冠中宮,雅修彤管之規(guī),克佩姆師之訓(xùn)。自服勤萍藻[180],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儀斯者。宜正長(zhǎng)秋之位,以明繼體之尊。良媛董氏:備位后庭,素稱淑慎,進(jìn)升號(hào)位[181],禮亦宜之。良娣可冊(cè)為‘太上皇后’,良媛宜冊(cè)為‘太上皇德妃’,仍令所司備禮,擇日冊(cè)命,宣示中外,咸使知聞[182]?!?br>
      壬寅,制:王伾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戶,并員外置,馳驛發(fā)遣。


      叔文,越州人,以碁入東宮。頗自言讀書知理道,乘閑常言人閑疾苦[183]。上將大論宮市事,叔文說中上意,遂有寵。因?yàn)樯涎裕骸澳晨蔀閷ⅲ晨蔀橄?,幸異日用之。”密結(jié)韋執(zhí)誼,并有當(dāng)時(shí)名欲僥幸而速進(jìn)者陸賈、呂溫、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劉禹錫、柳宗元等十?dāng)?shù)人,定為死交,而凌準(zhǔn)、程異等又因其黨而進(jìn),交游蹤跡詭袐,莫有知其端者。貞元十九年,補(bǔ)闕張?jiān)I疏諫他事,得召見。正買與王仲舒、劉伯芻、裴茝、常仲孺、呂洞相善,數(shù)游止。正買得召見,諸往來者皆往賀之。有與之不善者,告叔文、執(zhí)誼云:“正買疏似論君朋黨事,宜少誡!”執(zhí)誼、叔文信之。執(zhí)誼嘗為翰林學(xué)士,父死罷官,此時(shí)雖為散郎,以恩時(shí)時(shí)召入問外事。執(zhí)誼因言成季等朋宴聚游無度,皆譴斥之,人莫知其由。叔文既得志,與王伾、李忠言等專斷外事,遂首用韋執(zhí)誼為相。其常所交結(jié)[184],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數(shù)人[185],日夜群聚。伾以侍書幸,寢陋,吳語,上所褻狎。而叔文頗任事自許,微知文義,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不得如伾出入無阻。叔文入至翰林,而伾入至柿林院,見李忠言、牛昭容等,故各有所主:伾主往來傳授;劉禹錫、陳諫、韓曄、韓泰、柳宗元、房啟、凌準(zhǔn)等主謀議唱和,采聽外事。上疾久不瘳,內(nèi)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叔文默不發(fā)議。已立太子,天下喜,而叔文獨(dú)有憂色。常吟杜甫題諸葛亮廟詩(shī)末句云:“出師未用身先死[186],長(zhǎng)使英雄淚滿襟?!币驓[欷流涕,聞?wù)呦谈`笑之[187]。雖判兩使事,未嘗以簿書為意。日引其黨,屏人切切細(xì)語,謀奪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既令范希朝、韓泰總統(tǒng)京西諸城鎮(zhèn)行營(yíng)兵馬,中人尚未悟,會(huì)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柄為叔文所奪。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泵芰钇涫箽w告諸將曰:“無以兵屬人!”希朝至奉天,諸將無至者。韓泰馳歸白之[188],叔文計(jì)無所出,唯曰:“奈何,奈何!”無幾而母死,執(zhí)誼益不用其語。叔文怒,與其黨日夜謀起復(fù),起復(fù)必先斬執(zhí)誼,而盡誅不附己者,聞?wù)呓詯r懼?;侍蛹缺O(jiān)國(guó),遂逐之,明年乃殺之。伾,杭州人,病死遷所;其黨皆斥逐。叔文最所賢重者李景儉,而最所謂奇才者呂溫。叔文用事時(shí),景儉持母喪在東都,而呂溫使吐蕃半歲,至叔文敗方歸,故二人皆不得用。叔文敗后數(shù)月,乃貶執(zhí)誼為崖州司馬,后二年,病死海上。執(zhí)誼,杜黃裳子婿,與黃裳同在相位,故最在后貶。


      執(zhí)誼進(jìn)士,對(duì)策高等,驟遷拾遺,年二十余入翰林。巧惠便辟,媚幸于德宗,而性貪婪詭賊。其從祖兄夏卿為吏部侍郎,執(zhí)誼為翰林學(xué)士,受財(cái)為人求科第,夏卿不應(yīng),乃探出懷中金以內(nèi)夏卿袖,夏卿驚曰:“吾與卿賴先人德致名位,幸各已達(dá)[189],豈可如此自毀壞!”擺袖引身而去。執(zhí)誼大慚恨。既而為叔文所引用,初不敢負(fù)叔文,迫公議,時(shí)時(shí)有異同,輒令人謝叔文云:“非敢負(fù)約為異同,蓋欲曲成兄弟爾[190]?!笔逦牟恢牛斐沙鹪?。然叔文敗,執(zhí)誼亦自失形勢(shì),知禍且至,雖尚為相,常不自得,長(zhǎng)奄奄無氣,聞人行聲,輒惶悸失色,以至敗死,時(shí)才四十余。執(zhí)誼自卑,嘗諱不言嶺南州縣名。為郎官時(shí),嘗與同舍郎詣職方觀圖,每至嶺南圖,執(zhí)誼皆命去之,閉目不視。至拜相還,所坐堂北壁有圖,不就省七八日。試就觀之,乃崖州圖也。以為不祥,甚惡之,憚不能出口。至貶,果得崖州焉。

      永貞二年正月景寅朔[191],太上皇于興慶宮受朝賀,皇帝率百僚奉上尊號(hào),曰應(yīng)干圣壽太上皇。冊(cè)文曰:“維永貞二年,歲次景戌,正月景寅朔[192],皇帝臣某稽首再拜奉冊(cè)言:臣聞上圣玄邈,獨(dú)超乎希夷;彊名之極[193],猶存乎罔象,豈足以表無為之德,光不宰之功!然稱謂所施,簡(jiǎn)冊(cè)攸著,涵泳道德,感于精誠(chéng),仰奉洪徽,有以自竭。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繼玄元,業(yè)纘皇極,膺千載之休歷,承九圣之耿光,昭宣化源,發(fā)揚(yáng)大號(hào)。政有敦本示儉,慶裕格天,恩翔春風(fēng),仁育群品。而功成不處,褰裳去之,付神器于沖人,想汾陽以高滔,體堯之德,與神同符。其動(dòng)也天,其靜也地,巍巍事表,無得而言。顧茲寡昧,屬膺大寶,懼忝傳歸之業(yè),莫申繼述之志,夙夜兢畏,惟懷永圖。今天下幸安,皆睿訓(xùn)所被,而未極徽號(hào),孰報(bào)君親?是以臺(tái)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于內(nèi);方伯藩守億兆之眾,同詞于外:請(qǐng)因壽歷,以播鴻名。臣不勝大愿。謹(jǐn)上尊號(hào)曰應(yīng)干圣壽太上皇,當(dāng)三朝獻(xiàn)壽之辰,應(yīng)五紀(jì)啟元之始,光膺徽稱,允協(xié)神休,斯天下之慶也?!?br>
      元和元年正月甲申,太上皇崩于興慶宮咸寧殿,年四十六。遺誥曰[194]:“朕聞死生者[195],物之大歸;脩短者,人之常分。古先哲王,明于至道,莫不知其終以存義,順其變以節(jié)哀。故存者不至于傷生,逝者不至于甚痛,謂之達(dá)理,以貫通喪。朕自弱齡,即敦清靜;逮乎近歲,又嬰沉痼。嘗亦親政,益倦于勤。以皇帝天資仁孝,日躋圣敬,爰釋重負(fù),委之康濟(jì)。而能內(nèi)睦于九族,外勤于萬機(jī),問寢益嚴(yán),侍膳無曠。推此至德,以安庶邦,朕之知子,無愧天下。今厥疾大漸,不寤不興,付托得人,顧復(fù)何恨?四海兆庶,亦奚所哀?但圣人大孝,在乎善繼,樞務(wù)之重,軍國(guó)之殷[196],纘而承之,不可蹔闕。以日易月,抑惟舊章?;实垡巳斩犝招∠?,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方鎮(zhèn)岳牧不用離任赴哀。天下吏人,誥至后,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婚嫁祠祀飲酒食肉。宮中當(dāng)臨者,朝晡各十五舉音[197],非朝晡臨時(shí)禁無得哭,釋服之后,勿禁樂。他不在誥中者,皆以類從事。伏以崇陵仙寢,復(fù)土才終,甸邑疲人,休功未幾。今又重勞營(yíng)奉,朕所哀矜。況漢、魏二文,皆著遺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其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并不用以金銀錦彩為飾。百辟卿士,同力盡忠,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禮[198]。布告天下,明知朕懷?!薄 ∑咴氯缮?,葬豐陵,謚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廟曰順宗。

      

      卷五(起八月,盡至山陵)

      八月庚子,詔曰:“惟皇天佑命烈祖,誕受方國(guó),九圣儲(chǔ)祉,萬方咸休。肆予一人,獲纘丕業(yè),嚴(yán)恭守位,不遑暇逸[175]。而天佑匪降,疾恙無瘳[176],將何以奉宗廟之靈,展郊禋之禮?疇咨庶尹,對(duì)越上玄,內(nèi)愧于朕心,上畏于天命,夙夜祗栗,惟懷永圖。一日萬機(jī),不可以久曠;天工人代,不可以久違?;侍幽常侯U軠匚腫177],寬和慈惠,孝友之德,愛敬之誠(chéng)[178],通于神明,格于上下。是用推皇王至公之道,遵父子傳歸之制,付之重器,以撫兆人,必能宣祖宗之重光,荷天地之休命,奉若成憲,永綏四方。宜令皇太子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居興慶宮,制來稱誥[179]。所司擇日行冊(cè)禮?!?br>
      永貞元年八月辛丑,太上皇居興慶宮。誥曰:“有天下者,傳歸于子,前王之制也。欽若大典,斯為至公,式揚(yáng)耿光,用體文德。朕獲奉宗廟,臨御萬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闕。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冊(cè)禮。宜以今月九日冊(cè)皇帝于宣政殿。仍命檢校司徒杜佑充冊(cè)使,門下侍郎杜黃裳充副使。國(guó)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紀(jì)元之慶,用覃在宥之澤。宜改貞元二十一年為永貞元年。自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昧爽已前,天下應(yīng)犯死罪,特降從流,流已下遞減一等?!庇窒抡a曰:“人倫之本,王化之先,爰舉令圖,允資內(nèi)輔。式表后妃之德,俾形邦國(guó)之風(fēng),茲禮經(jīng)之大典也。良娣王氏:家承茂族,德冠中宮,雅修彤管之規(guī),克佩姆師之訓(xùn)。自服勤萍藻[180],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儀斯者。宜正長(zhǎng)秋之位,以明繼體之尊。良媛董氏:備位后庭,素稱淑慎,進(jìn)升號(hào)位[181],禮亦宜之。良娣可冊(cè)為‘太上皇后’,良媛宜冊(cè)為‘太上皇德妃’,仍令所司備禮,擇日冊(cè)命,宣示中外,咸使知聞[182]?!?br>
      壬寅,制:王伾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戶,并員外置,馳驛發(fā)遣。


      叔文,越州人,以碁入東宮。頗自言讀書知理道,乘閑常言人閑疾苦[183]。上將大論宮市事,叔文說中上意,遂有寵。因?yàn)樯涎裕骸澳晨蔀閷?,某可為相,幸異日用之?!泵芙Y(jié)韋執(zhí)誼,并有當(dāng)時(shí)名欲僥幸而速進(jìn)者陸賈、呂溫、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劉禹錫、柳宗元等十?dāng)?shù)人,定為死交,而凌準(zhǔn)、程異等又因其黨而進(jìn),交游蹤跡詭袐,莫有知其端者。貞元十九年,補(bǔ)闕張?jiān)I疏諫他事,得召見。正買與王仲舒、劉伯芻、裴茝、常仲孺、呂洞相善,數(shù)游止。正買得召見,諸往來者皆往賀之。有與之不善者,告叔文、執(zhí)誼云:“正買疏似論君朋黨事,宜少誡!”執(zhí)誼、叔文信之。執(zhí)誼嘗為翰林學(xué)士,父死罷官,此時(shí)雖為散郎,以恩時(shí)時(shí)召入問外事。執(zhí)誼因言成季等朋宴聚游無度,皆譴斥之,人莫知其由。叔文既得志,與王伾、李忠言等專斷外事,遂首用韋執(zhí)誼為相。其常所交結(jié)[184],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數(shù)人[185],日夜群聚。伾以侍書幸,寢陋,吳語,上所褻狎。而叔文頗任事自許,微知文義,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不得如伾出入無阻。叔文入至翰林,而伾入至柿林院,見李忠言、牛昭容等,故各有所主:伾主往來傳授;劉禹錫、陳諫、韓曄、韓泰、柳宗元、房啟、凌準(zhǔn)等主謀議唱和,采聽外事。上疾久不瘳,內(nèi)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叔文默不發(fā)議。已立太子,天下喜,而叔文獨(dú)有憂色。常吟杜甫題諸葛亮廟詩(shī)末句云:“出師未用身先死[186],長(zhǎng)使英雄淚滿襟?!币驓[欷流涕,聞?wù)呦谈`笑之[187]。雖判兩使事,未嘗以簿書為意。日引其黨,屏人切切細(xì)語,謀奪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既令范希朝、韓泰總統(tǒng)京西諸城鎮(zhèn)行營(yíng)兵馬,中人尚未悟,會(huì)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柄為叔文所奪。乃大怒曰:“從其謀,吾屬必死其手?!泵芰钇涫箽w告諸將曰:“無以兵屬人!”希朝至奉天,諸將無至者。韓泰馳歸白之[188],叔文計(jì)無所出,唯曰:“奈何,奈何!”無幾而母死,執(zhí)誼益不用其語。叔文怒,與其黨日夜謀起復(fù),起復(fù)必先斬執(zhí)誼,而盡誅不附己者,聞?wù)呓詯r懼。皇太子既監(jiān)國(guó),遂逐之,明年乃殺之。伾,杭州人,病死遷所;其黨皆斥逐。叔文最所賢重者李景儉,而最所謂奇才者呂溫。叔文用事時(shí),景儉持母喪在東都,而呂溫使吐蕃半歲,至叔文敗方歸,故二人皆不得用。叔文敗后數(shù)月,乃貶執(zhí)誼為崖州司馬,后二年,病死海上。執(zhí)誼,杜黃裳子婿,與黃裳同在相位,故最在后貶。


      執(zhí)誼進(jìn)士,對(duì)策高等,驟遷拾遺,年二十余入翰林。巧惠便辟,媚幸于德宗,而性貪婪詭賊。其從祖兄夏卿為吏部侍郎,執(zhí)誼為翰林學(xué)士,受財(cái)為人求科第,夏卿不應(yīng),乃探出懷中金以內(nèi)夏卿袖,夏卿驚曰:“吾與卿賴先人德致名位,幸各已達(dá)[189],豈可如此自毀壞!”擺袖引身而去。執(zhí)誼大慚恨。既而為叔文所引用,初不敢負(fù)叔文,迫公議,時(shí)時(shí)有異同,輒令人謝叔文云:“非敢負(fù)約為異同,蓋欲曲成兄弟爾[190]?!笔逦牟恢牛斐沙鹪?。然叔文敗,執(zhí)誼亦自失形勢(shì),知禍且至,雖尚為相,常不自得,長(zhǎng)奄奄無氣,聞人行聲,輒惶悸失色,以至敗死,時(shí)才四十余。執(zhí)誼自卑,嘗諱不言嶺南州縣名。為郎官時(shí),嘗與同舍郎詣職方觀圖,每至嶺南圖,執(zhí)誼皆命去之,閉目不視。至拜相還,所坐堂北壁有圖,不就省七八日。試就觀之,乃崖州圖也。以為不祥,甚惡之,憚不能出口。至貶,果得崖州焉。

      永貞二年正月景寅朔[191],太上皇于興慶宮受朝賀,皇帝率百僚奉上尊號(hào),曰應(yīng)干圣壽太上皇。冊(cè)文曰:“維永貞二年,歲次景戌,正月景寅朔[192],皇帝臣某稽首再拜奉冊(cè)言:臣聞上圣玄邈,獨(dú)超乎希夷;彊名之極[193],猶存乎罔象,豈足以表無為之德,光不宰之功!然稱謂所施,簡(jiǎn)冊(cè)攸著,涵泳道德,感于精誠(chéng),仰奉洪徽,有以自竭。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繼玄元,業(yè)纘皇極,膺千載之休歷,承九圣之耿光,昭宣化源,發(fā)揚(yáng)大號(hào)。政有敦本示儉,慶裕格天,恩翔春風(fēng),仁育群品。而功成不處,褰裳去之,付神器于沖人,想汾陽以高滔,體堯之德,與神同符。其動(dòng)也天,其靜也地,巍巍事表,無得而言。顧茲寡昧,屬膺大寶,懼忝傳歸之業(yè),莫申繼述之志,夙夜兢畏,惟懷永圖。今天下幸安,皆睿訓(xùn)所被,而未極徽號(hào),孰報(bào)君親?是以臺(tái)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于內(nèi);方伯藩守億兆之眾,同詞于外:請(qǐng)因壽歷,以播鴻名。臣不勝大愿。謹(jǐn)上尊號(hào)曰應(yīng)干圣壽太上皇,當(dāng)三朝獻(xiàn)壽之辰,應(yīng)五紀(jì)啟元之始,光膺徽稱,允協(xié)神休,斯天下之慶也。”

      元和元年正月甲申,太上皇崩于興慶宮咸寧殿,年四十六。遺誥曰[194]:“朕聞死生者[195],物之大歸;脩短者,人之常分。古先哲王,明于至道,莫不知其終以存義,順其變以節(jié)哀。故存者不至于傷生,逝者不至于甚痛,謂之達(dá)理,以貫通喪。朕自弱齡,即敦清靜;逮乎近歲,又嬰沉痼。嘗亦親政,益倦于勤。以皇帝天資仁孝,日躋圣敬,爰釋重負(fù),委之康濟(jì)。而能內(nèi)睦于九族,外勤于萬機(jī),問寢益嚴(yán),侍膳無曠。推此至德,以安庶邦,朕之知子,無愧天下。今厥疾大漸,不寤不興,付托得人,顧復(fù)何恨?四海兆庶,亦奚所哀?但圣人大孝,在乎善繼,樞務(wù)之重,軍國(guó)之殷[196],纘而承之,不可蹔闕。以日易月,抑惟舊章?;实垡巳斩犝招∠?,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方鎮(zhèn)岳牧不用離任赴哀。天下吏人,誥至后,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婚嫁祠祀飲酒食肉。宮中當(dāng)臨者,朝晡各十五舉音[197],非朝晡臨時(shí)禁無得哭,釋服之后,勿禁樂。他不在誥中者,皆以類從事。伏以崇陵仙寢,復(fù)土才終,甸邑疲人,休功未幾。今又重勞營(yíng)奉,朕所哀矜。況漢、魏二文,皆著遺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其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并不用以金銀錦彩為飾。百辟卿士,同力盡忠,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禮[198]。布告天下,明知朕懷。”

      七月壬申,葬豐陵,謚曰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廟曰順宗。

      

      -------------------------------------------------------[注釋][1]朱熹云:“‘倉(cāng)’或作‘蒼’?!薄伴e”,祝(充)、文(讜)、魏(懷忠)本作“間”。下同。  [2]文本“渠牟”上有一“韋”字。

      [3]“景”,原文當(dāng)作“丙”,以避世祖諱,改為“景”。下同。

      [4]“寤”,文本作“悟”。

      [5]“戚”,文本作“蹙”。

      [6]祝、文、魏本“頗”上有一“伾”字。
    [7]“邪”,文本作“耶”。

      [8]魏本注云:“一有‘寵’字?!盵9]“無”,文本作“何”。

      [10]朱熹云:“或無‘召’字,或無‘入’字?!苯癜矗鹤?、文、魏三本并無“召”、“入”二字。

      [11]朱熹云:“或無‘決’字。”今按:文本無“使”字。祝本、魏本無“決”字。

      [12]朱熹云:“或無‘兼’字?!薄摆!?,文本誤為“家”。

      [13]朱熹云:“紓,或作‘杼’?!弊1尽凹偂弊鳌拌獭薄@罴偵绞Э?。

      [14]朱熹云:“逵,或作‘達(dá)’?!弊1尽板印弊鳌斑_(dá)”。鄭云逵,滎陽人。兩唐書有傳。

      [15]“太常少卿”,原本及諸本并作“太常卿”。今按:許氏貞元末任職,舊書本傳作太常少卿,而《實(shí)錄》作太常卿。據(jù)官秩遷轉(zhuǎn),元和初許氏不過侍郎。則貞元末,尚不得為正三品之太常卿。時(shí)太常卿為杜黃裳,當(dāng)以舊傳為是。今本《實(shí)錄》“太常”下,當(dāng)脫一“少”字。據(jù)補(bǔ)。“謚議文”,原本及諸本并作“議文”。今按:“議文”語不通?!段脑酚⑷A》卷八四○有許孟容《德宗謚議》一首?!短拼笤t令集》卷十三題作《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謚議》,《全唐文》卷四七九標(biāo)目同。則《實(shí)錄》“議”上當(dāng)脫一“謚”字。今據(jù)補(bǔ)。

      [16]朱熹云:“以,或作‘已’?!蔽谋尽耙浴弊鳌耙选薄?br>
      [17]“列”,祝本、文本作“烈”?!懊憽保罕咀鳌靶蕖?。

      [18]文本無“上”字。

      [19]“望”,文本作“惟”。

      [20]朱熹云:“三,或作‘四’?!薄杜f唐書.順宗紀(jì)》:貞元二十一年二月“丙午,罷翰林醫(yī)工、相工、占星、射覆、冗食者四十二人?!盵21]朱熹云:“或無‘使’字?!伞纷鳌妗??!弊!⑽?、魏本并無“使”字?!杜f唐書.順宗紀(jì)》“可”作“兼”。

      [22]“辛亥”,朱熹云:“史作‘辛卯’?!苯癜矗骸杜f唐書.順宗紀(jì)》作“辛卯”,《新唐書.順宗紀(jì)》作“辛亥”。然二月辛丑朔,無辛卯,舊紀(jì)誤。

      [23]“侍郎”,朱熹云:“史作‘郎中’?!苯癜矗骸杜f唐書.順宗紀(jì)》作“郎中”,《新唐書.順宗紀(jì)》作“侍郎”。檢《舊唐書.韋執(zhí)誼傳》及諸本《授韋執(zhí)誼尚書左丞平章事制》,均作“郎中”,《實(shí)錄》誤。“左丞”,朱熹云:“史作‘尚書右丞’?!敝腥A書局點(diǎn)校本《舊唐書.順宗紀(jì)》??庇浽疲骸白筘鞅驹鳌邑┫唷?。據(jù)本書一三五《韋執(zhí)誼傳》、《新書》卷七《順宗紀(jì)》改?!苯駲z順宗制文,實(shí)作“尚書左丞”,舊紀(jì)誤。  [24]“三年”下之“不”字、“國(guó)家故事,未葬不祭”等九字,原本及諸本并脫,據(jù)《冊(cè)府元龜》卷九五一補(bǔ)?!案r”,祝、文、魏本并作“俟”。

      [25]“詔”,朱熹云:“此下或有‘詞一道’三字?!弊1咀鳌霸t詞一道曰”。

      [26]朱熹云:“‘曰’下或有‘京尹’二字,或作‘嗣道王實(shí)’?!弊1驹疲骸耙挥小┮帧!蔽罕驹疲骸啊畬?shí)’上一有‘京尹’二字?!盵27]朱熹云:“‘歉’或作‘暵’?!弊1咀鳌皶隆薄?br>[28]“嗟”,文本作“嘆”。  [29]“蠹”,文本作“弊”。

      [30]朱熹云:“‘文’或作‘乃’。”本文、魏本并作“乃”。

      [31]文本無“一”字。

      [32]朱熹云:“或無‘貸’字?!弊?、文、魏本并注:“一無‘貸’字?!盵33]朱熹云:“‘陵’或作‘凌’。”祝本注:“一作‘凌’。”文本、魏本并作“凌”?!耙选保罕静⒆鳌耙浴?。

      [34]“嘗”,祝本作“常”?! 35]“壬戌”,朱熹云:“洪云:‘史作壬寅,誤?!苯癜矗骸杜f唐書.順宗紀(jì)》作“壬寅”。然二月辛丑朔,無壬寅?! 36]朱熹云:“‘書’或作‘讀’。今按:前云‘上學(xué)書于王伾’,后云‘以侍書得幸于上’,則此當(dāng)從史作‘書’為是?!弊!⑽?、魏三本并作“侍讀”。
    [37]“依前翰林待詔”,朱熹云:“史作‘充翰林學(xué)士’?!苯癜矗骸杜f唐書.順宗紀(jì)》作“充翰林學(xué)士”?!杜f唐書.王伾傳》作“依前翰林待詔”。
    [38]文本“物”上多一“間”字。魏本“物”上多一“有”字。

      [39]朱熹云:“‘其’,疑當(dāng)作‘與’?!盵40]魏本無“仍”字。  [41]朱熹云:“‘待’,或作‘得’?!盵42]朱熹云:“‘有’,或作‘必’。”[43]“毆”,祝本作“歐”。文本、魏本作“驅(qū)”。

      [44]“匹”,祝本作“疋”。

      [45]魏本無“入”字。

      [46]“驅(qū)”,魏本作“歐”。

      [47]“驅(qū)”,魏本作“歐”。

      [48]“愧”,祝、文、魏本并作“媿”。

      [49]“春”,魏本作“東”。

      [50]文本注云:“一無‘物’字。”[51]魏本無“而”字。

      [52]朱熹云:“‘遂’,或作‘逐’,非是?!蔽谋?、魏本“遂”作“逐”。  [53]文注:“一有‘上’字?!盵54]“左”,原本及諸本均作“右”,惟文本作“左”。今按:兩唐書《吐蕃傳》“右”并作“左”。今檢《全唐文》卷六二五,有呂溫永貞元年《代孔侍郎蕃中賀順宗登極表》一道,稱“六月十六日,入蕃告哀使,左金吾將軍兼御史中丞田景度至吐蕃別館”云云。則田景度職銜,當(dāng)為“左金吾將軍”,文本得之。

      [55]“刺史”,祝本作“別駕”。何焯《義門讀書記》卷三四:“‘刺史’二字當(dāng)作‘別駕’。緣上蘇弁之文傳寫致誤?!标惥霸啤饵c(diǎn)勘》:“按陸相貶忠州別駕,卒于貶所。未嘗有刺史之授,詳見《實(shí)錄》第四卷。此‘刺史’二字誤?!盵56]朱熹云:“‘聞’下或有‘于’字?!弊!⑽?、魏本“聞”下均有“于”字。

      [57]朱熹云:“‘賜’,或作‘余’?!蔽罕尽百n”作“余”。

      [58]“驟”字之上,祝、文、魏本多“又懼”二字。

      [59]朱熹云:“‘藉’,或作‘籍’,或無‘藉’字?!弊1尽敖濉弊鳌凹?。魏本注:“一無‘藉’字。”[60]朱熹云:“‘之’,疑當(dāng)作‘己’。”[61]“制”,朱熹云:“下或有‘曰’字?!盵62]“巳”,魏本作“丑”。今按:永貞元年三月庚午朔,無癸丑。兩唐書《順宗紀(jì)》及《通鑒》并作“癸巳”。魏本誤。

      [63]“寮”,文本、魏本作“僚”。

      [64]“”,祝本作“赧”。

      [65]朱熹云:“‘郢’下或有‘鄭’字?!蔽罕尽案咣毕伦鳌班崼戣ぁ薄?br>
      [66]文本無“之”字。

      [67]朱熹云:“或無‘不’字,非是?!蔽谋緹o“不”字。

      [68]“岐”,文本作“歧”。

      [69]“禮”,文本注:“一作‘書’?!盵70]“寅”,文本作“夤”。

      [71]“揚(yáng)”,文本作“楊”。

      [72]“斷決”,文本作“決斷”?! 73]“迨”,祝本、魏本作“逮”。

      [74]“減”,魏本作“降”。

      [75]“質(zhì)”,祝本作“贄”,誤?! 76]“恤”,文本作“恤”。

      [77]“癸丑”,原本及諸本并作“癸酉”。魏本、廖本注曰:“當(dāng)作‘丑’?!苯癜矗骸杜f唐書.順宗紀(jì)》四月癸丑:“贈(zèng)入吐蕃使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張薦禮部尚書?!睋?jù)改。

      [78]“詞”,文本作“辭”?! 79]“浙西”,原本及諸本并作“江東”。朱熹云:“‘江’,或作‘浙’?!蔽谋尽⑽罕尽敖辈⒆鳌罢恪?。今按:兩唐書《張薦傳》載表薦張薦者,并作“浙西觀察使李涵”。則此處“江東”,當(dāng)作“浙西”。

      [80]魏本無“兼”字。  [81]“回紇可汗”,原本及諸本并作“回紇子”?!缎绿茣佞X傳》:“(永貞)十一年,可汗死,無子,國(guó)人立其相骨咄祿為可汗,以使者來。詔秘書監(jiān)張薦持節(jié)愛滕里邏羽錄沒蜜施合胡祿毗伽懷信可汗。”今按:懷信可汗乃奉誠(chéng)可汗相,而非其子。此處作“冊(cè)回紇子”,疑誤。查《冊(cè)府元龜》卷六六二“奉使部”載張薦三使異國(guó)事。自貞元“四年”至“吐蕃傳歸其柩”止,文字并同于《實(shí)錄》,當(dāng)出自《實(shí)錄》者。而其中“回紇子”作“回紇可汗”。則知《實(shí)錄》原文當(dāng)作“回紇可汗”,宋初館閣所藏原本尚不誤。

      [82]“紇辟驛”,原本及諸本并作“回紇辟”。朱熹云:“‘辟’字恐誤。”魏本注:“孫曰:薦涉蕃界二十余里,至赤嶺東被病,返于回紇壁驛,年六十一?!标惥霸啤饵c(diǎn)勘》:“按舊史,張薦使吐蕃,至赤嶺東被病,歿于紇壁驛,吐蕃傳其柩以歸,此回紇辟乃傳寫之誤?!苯癜矗簩O注、《點(diǎn)勘》,均引《舊唐書.張薦傳》?!岸苯癖九f傳作“二千”?;丶v辟:舊傳作“紇壁驛”。《冊(cè)府元龜》卷六六三記張薦使吐蕃事,作“紇辟驛”。是“回紇辟”當(dāng)為“紇辟驛”之誤。

      [83]“輔”,文本作“相”?!熬印?,文本作“言”。

      [84]文本“觀察”下多一“使”字。

      [85]朱熹云:“‘立’,或作‘以’?!盵86]朱熹云:“‘收’,或作‘牧’。”文本“收”作“牧”。祝本、魏本注曰:“洪曰:‘收’字,今本誤作‘牧’?!盵87]“估”,原本作“佑”。祝、文、魏本并作“估”,是。據(jù)改。估:直也?! 88]朱熹云:“‘可’,或作‘所’?!蔽谋尽翱伞弊鳌八?。

      [89]“右”原本及諸本并作“左”。朱熹云:“‘左’,或作‘右’?!苯癜础杜f唐書.順宗紀(jì)》、兩唐書本傳、《冊(cè)府元龜》卷七七七均作“右丞”。觀下文鄭余慶授左丞,則皋當(dāng)為右丞。據(jù)改。下文同。

      [90]朱熹云:“‘主’,或作‘在’。”[91]朱熹云:“或無‘因’字?!弊!⑽?、魏本并無“因”字。

      [92]“至”,文本作“之”。今按:此句文義不明?!缎绿茣繁緜鳎骸瓣幵S以荊南帥節(jié)?!笔呛笪挠蟹繂⑦t留荊南之事。

      [93]“使”上,原本及諸本并有“武昌軍節(jié)使”五字。今按:《新唐書.方鎮(zhèn)表》元和元年:“罷奉義軍節(jié)度使,升鄂岳觀察使為武昌軍節(jié)度使,增領(lǐng)安黃二州?!笔恰拔洳姽?jié)度使”之名,始得于元和元年。方順宗時(shí),尚無其名,《實(shí)錄》誤。據(jù)《舊唐書.順宗紀(jì)》,韓皋外放之職銜,為“鄂岳沔蔪都團(tuán)練觀察使”。《舊唐書》本傳作“鄂州刺史,岳鄂蔪沔等州觀察使”?!秲?cè)府元龜》卷九四三同。且“節(jié)度使”一名,已囊括支度、營(yíng)田、觀察等使職銜在內(nèi)。如《實(shí)錄》原文作“武昌軍節(jié)度使”,則其上不應(yīng)有“鄂岳觀察”字樣。是此處“武昌軍節(jié)使”五字當(dāng)為衍文。今刪?! 94]“商”,文本作“啇”。

      [95]“乃”,文本注云:“一作‘仍’。”“一入”,文本作“至”。

      [96]“為”字,原本及諸本均作“不沾”。朱熹云:“今按,此數(shù)句重復(fù)不可讀。疑因后來修改,已增新字,而不去舊文。”今按:《冊(cè)府元龜》卷四八○載王叔文事,其文字與《實(shí)錄》略同:“初,叔文欲依前帶翰林學(xué)士,內(nèi)官俱文珍等惡其專擅,削去翰林之職。叔文見制書,大驚,謂人曰:‘叔文須時(shí)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帶此院職事,即無因而至矣?!潼h散騎常侍王伾即疏請(qǐng),不從,再疏,乃許三五日一入翰林,竟去學(xué)士之名。與歸登同日賜紫,內(nèi)出象笏賜登,而叔文為文珍等所惡,獨(dú)不得賜,繇此始懼?!背执伺c《實(shí)錄》對(duì)勘,“不沾”二字作“為”,即語意通暢,此當(dāng)為韓氏原文。
    [97]“此”,文本作“是”。

      [98]“得”,魏本作“德”。今按:《舊傳》作“峘荷晏之舉?!薄缎聜鳌纷鳌皪`內(nèi)德舉”。方成珪《箋正》:“王惺齋云:‘得’當(dāng)作‘德’,諸本并誤?!盵99]文本無“已”字。

      [100]“杜”,文本訛作“仕”。

      [101]朱熹云:“‘即’,或作‘則’?!蔽谋尽凹础弊鳌皠t”?! 102]“杖”,文本訛作“杜”。

      [103]文本無“述睿”二字。注云:“一本不重述睿字?!遍L(zhǎng)告,朱熹云:“‘告’,或作‘者’。長(zhǎng)告,謂長(zhǎng)假也?!盵104]“參”,祝、文、魏本并作“參”。

      [105]怏怏:祝本訛作“映怏”。

      [106]“襪”,朱熹云:“或無‘襪’字,又或作‘秣’,非是?!弊?、文、魏本并無“襪”字。今按:“襪首”,即“抹頭”,亦作“抹額”?!耙m”、“抹”字通。

      [107]“鞫”,魏本作“鞠”。

      [108]“修”,文本作“脩”。

      [109]“答”,祝、文、魏本并作“荅”。

      [110]“己亥”,諸本并作“乙亥”。朱熹云:“‘乙’,或作‘己’?!苯癜矗贺懺荒炅挛焓?,無乙亥,《實(shí)錄》誤。

      [111]文本“不”上多一“云”字。

      [112]“支”,原本及諸本并作“節(jié)”?!肮?jié)度副使”,兩唐書本傳及《通鑒》卷二三六作“支度副使”。今按《舊唐書.憲宗紀(jì)》:永貞元年十月“戊戍,以宰臣劍南安撫使袁滋檢校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等使,以西川行軍司馬劉辟為給事中?!笔隆凹河希孕鲁o事中、西川行軍司馬劉辟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據(jù)此,知?jiǎng)⒈贋楣?jié)度副使,在永貞元年十二月。方六月時(shí),辟仍為劍南支度副使。則此處“節(jié)”字,當(dāng)為“支”字之訛。據(jù)改。

      [113]“于”文本作“干”?! 114]“某”,朱熹云:“‘某’,或作‘辟’?!盵115]“其”,朱熹云:“‘其’,疑當(dāng)作‘某’?!蔽罕咀鳌澳场薄?br>
      [116]朱熹云:“‘尚’下或有‘以’字?!弊?、文、魏本均有“以”字。

      [117]朱熹云:“‘士’,或作‘貶’。今按:‘士’上當(dāng)別有‘貶’字。”[118]文本無“書”字?!膀T”上多一“善”字。

      [119]“穎”,祝、文、魏本作“穎”?!按ā保谋咀鳌爸荨?。

      [120]“穎”,祝、文、魏本作“穎”?!按ā?,祝本、魏本作“州”。

      [121]“杲”,魏本作“東”。今按:許杲,許敬宗子。見《元和姓纂》卷六。

      [122]“勸”,原本作“勤”。朱熹云:“‘勤’,或作‘勸’。下同”祝、文、魏本及《冊(cè)府元龜》卷六九四均作“勸”。兩唐書《張萬福傳》及《通鑒》卷二二四亦作“勸”,據(jù)改。下同。

      [123]朱熹云:“‘擁’,或作‘權(quán)’。”文本作“權(quán)”。

      [124]朱熹云:“‘女’,或作‘人’。”[125]“護(hù)”,原本及諸本均作“獲”。方成珪《箋正》:“‘獲’當(dāng)作‘護(hù)’,筆誤矣?!苯癜矗骸秲?cè)府元龜》卷六九四正作“護(hù)”。據(jù)改。

      [126]“固”,祝、文、魏本并作“因”?! 127]“船”,文本作“舡”,下同。

      [128]“來”,魏本作“敕”。

      [129]“卒”字上原有“元和元年”四字。諸本并同。魏注:“孫曰:‘元和元年’字誤。蓋貞元二十一年五月卒。”今按:《舊唐書》本傳:“貞元二十一年,以左散騎常侍致仕。其年五月卒,年九十。”今刪。

      [130]“均”,原本及諸本并作“垍”。《通鑒》卷二三六、《冊(cè)府元龜》卷二五九并作“均”,據(jù)改。

      [131]朱熹云:“‘一日’,或作‘日百’。非是。”文本“書詔”作“詔書”。魏本“一日”作“日百”。[132]“己”,諸本作“巳”,惟祝本作“己”。今按:此處兩“巳”字,皆當(dāng)作“己”?!八取保?dāng)為形近致訛。

      [133]“詞”,文本作“辭”。

      [134]“回”,文本作“回”?! 135]“人”,文本作“夫”。

      [136]文本無“議者咸以為德宗”七字。

      [137]“惟”,祝本、魏本作“唯”。[138]“竢”,祝、文、魏本并作“俟”。

      [139]“參”,祝本、文本作“參”。下同。

      [140]文本無“置”字。

      [141]“歲”字,原本及諸本并無。今按:“以”字上,《唐會(huì)要》多一“歲”字,《冊(cè)府元龜》多一“年”字?!缎轮尽氛Z同《唐會(huì)要》,兩傳作“每年置選”,是。此據(jù)《唐會(huì)要》、《冊(cè)府元龜》增入?! 142]文本無“?!弊?。

      [143]文本無“所”字。

      [144]“與”字,原作“以”。朱熹云:“‘以’當(dāng)作‘與’。”魏注:“‘以’,一作‘與’?!睋?jù)改。

      [145]朱熹云:“‘皆’,或作‘多’?!蔽淖ⅲ骸耙粺o‘者’字?!盵146]“亢”,祝本、魏本作“元”。今按:兩唐書本傳均作“亢”。

      [147]“陜”,原本及諸本并作“滄”。朱熹云:“‘州’,或作‘洲’。非是?!鄙驓J韓《補(bǔ)注》:“《寰宇記》:中條山在陜中夏縣東南一百二十里?!秶?guó)史補(bǔ)》云:陽城居夏縣。舊作滄州,誤?!狈匠色暋豆{正》:“按《元和志》:中條山在河內(nèi)道安邑縣南二十里。滄州或系陜州之訛訛?!苯癜矗宏柍蔷酉目h,《舊傳》有明載?!缎聜鳌分^其隱中條山,其地亦在陜州。又《國(guó)史補(bǔ)》稱“陽城居夏縣?!保ā短綇V記》卷一八七)《干子》稱“陽城貞元中與三弟隱居陜州夏陽山中?!保ā短綇V記》卷一六七)則陽城居陜州夏縣中條山,班班可考。知“滄”當(dāng)為“陜”之訛。據(jù)改。

      [148]朱熹云:“‘想’,或作‘相’,非是?!弊1尽跋搿弊鳌跋唷薄?br>
      [149]朱熹云:“‘子’或作‘下’,非是?!蔽谋尽⑽罕尽白印弊鳌跋隆??!皡挕?,文本作“猒”。

      [150]“及客”二字,原本及諸本均作“牟容”。今按:《舊唐書》本傳紀(jì)其事:“城方與二弟及客日夜痛飲?!薄缎绿茣繁緜骷o(jì)其事:“方與二弟延賓客,日夜劇飲?!笔撬^“及客”者,謂陽氏兄弟與客人共飲?!秾?shí)錄》傳本誤“及客”為“牟容”,當(dāng)以形近致誤。今據(jù)舊傳校改。

      [151]朱熹云:“句上或有‘彊與坐’字?!弊!⑽?、魏本均有“彊與坐”。

      [152]祝本無“毀”字。

      [153]“趨”,魏本作“趍”。

      [154]朱熹云:“‘臣’或作‘言’?!盵155]祝、文、魏本并無“也”字。[156]文本無后四字。

      [157]文本“親”下多一“者”字?! 158]“徙”,祝本作“徒”,誤。

      [159]“生魯郡”三字,原本及諸本并作“王魯卿”。魏本注:“一本‘王’作‘生’,‘卿’作‘郡’,‘儻’作‘償’?!苯癜矗毫谠哆z愛碣》:“太學(xué)子魯郡季儻、廬江何蕃等百六十人,投業(yè)奔走,稽道闕下,叫閽吁天,愿乞復(fù)舊?!睋?jù)此,今本《實(shí)錄》“太學(xué)王魯卿、李儻”當(dāng)為“太學(xué)生魯郡李儻”之訛。魏本所錄別本尚未致誤。據(jù)改。

      [160]“賦稅”,朱熹云:“或作‘稅賦’。”文本作“稅賦”。

      [161]“怪”,祝本、魏本作“?”?! 162]朱熹云:“‘按’,或作‘安’,非是。”文本作“桉”。

      [163]“侍”,文本作“待”。

      [164]朱熹云:“‘生’,或作‘甥’,或作‘男’?!盵165]“寅”,原本及諸本并作“午”。今按《舊唐書.順宗紀(jì)》:永貞元年七月戊寅“以戶部侍郎潘孟陽為度支鹽鐵轉(zhuǎn)運(yùn)使副。”據(jù)下文,王伾稱疾去職亦在此日。叔文自六月二十日丁憂,此后王伾請(qǐng)起復(fù)叔文為相并捴北軍不得,又請(qǐng)為威遠(yuǎn)軍使平章事不得,且疏三上不報(bào),以上諸事,非一日可辦。則王伾去職,決非叔文丁憂之日,孟陽副鹽鐵,當(dāng)依舊紀(jì)作“戊寅”。據(jù)改。
    [166]“第”,祝本作“弟”。

      [167]“勾”,文本作“句”。

      [168]“拘”,文本作“拘”。

      [169]“均”,原作“洎”。見前注[130]。  [170]“演”字,原本及諸本均脫。兩唐書《劉貞亮傳》載其事,有“尚衍、解玉”二人。則《實(shí)錄》“尚”下當(dāng)脫去“衍”字?!秲?cè)府元龜》卷二九五、卷六六八載其事,文字并同《實(shí)錄》,當(dāng)出自《實(shí)錄》者,而作“尚演、解玉”。則知宋初《實(shí)錄》本不誤。后世傳本誤脫一字。據(jù)補(bǔ)。

      [171]“金鑾”,原本及諸本并作“德”。今按:兩唐書《俱文珍傳》均作“金鑾殿”?!秲?cè)府元龜》卷二五九、卷六六八載此事,文字與《實(shí)錄》同,當(dāng)出自《實(shí)錄》者,亦作“金鑾殿”,據(jù)改?! 172]朱熹云:“‘詔’或作‘誥’?!蔽罕尽霸t”作“誥”?! 173]“太”,文本作“大”?! 174]“太”,魏本作“大”。

      [175]朱熹云:“‘逸’,或作‘給’。今從《史》。”祝、文、魏本并作“給”。

      [176]朱熹云:“‘無’,或作‘弗’。今從《史》?!弊!⑽?、魏本“無”并作“弗”。

      [177]“?!保1咀鳌翱!??! 178]“愛敬”,朱熹云:“或作‘仁愛’,今從《史》。”祝、文、魏本及《大詔令集》“愛敬”并作“仁愛”?! 179]“來”,魏本及《大詔令集》作“敕”。

      [180]文本無“勤”字。

      [181]“號(hào)位”,朱熹云:“或作‘位號(hào)’?!盵182]“知聞”,文本作“聞知”。

      [183]“閑”,祝、文、魏本并作“間”。  [184]朱熹云:“‘?!蜃鳌畤L’。”祝本、魏本“?!弊鳌皣L”?! 185]朱熹云:“或無‘至’字?!蔽谋緹o“至”字。

      [186]朱熹云:“按杜詩(shī),‘用’作‘捷’?!蔽谋尽坝谩弊鳌敖荨?。

      [187]“竊”,文本作“切”。

      [188]“馳歸”、“之”三字,原本及諸本并無?!秲?cè)府元龜》卷四八○記其事,作“韓泰馳歸白之”,語較通暢,今本《實(shí)錄》當(dāng)有脫漏。據(jù)補(bǔ)。

      [189]朱熹云:“‘已’,或作‘以’。”文本“已”作“以”。

      [190]朱熹云:“‘弟’疑當(dāng)作‘事’?!盵191]“寅”,原本及諸本并作“戍”。朱熹云:“‘戍’,史作‘寅’,下同?!弊1?、魏本并注:“洪曰:‘戍’當(dāng)作‘寅’,下同?!标惥霸啤饵c(diǎn)勘》:“按順宗之崩在正月甲申,則此月之朔非景戍也,‘戍’作‘寅’為是?!苯癜矗簱?jù)兩紀(jì)、《通鑒》均作“寅”?!秲?cè)府元龜》卷一六記其事,亦作“正月丙寅朔”。此當(dāng)因其年為丙戍,相涉而至誤。據(jù)改。

      [192]“寅”原本及諸本并作“戍”。祝本、魏本注:“一作‘寅’。”今按:《大詔令集》、《全唐文》卷六三均作“景寅”。據(jù)改。

      [193]朱熹云:“‘彊’,或作‘疆’,非是。”魏本、《大詔令集》、《全唐文》“彊”并作“強(qiáng)”。

      [194]“誥”,魏本作“詔”。方成珪《箋正》:“‘誥’,王本作‘詔’,非是?!苯癜矗捍苏a見錄于《唐大詔令集》卷十二,題作《順宗遺誥》。又見《全唐文》卷五五,題作《遺誥》。

      [195]朱熹云:“‘聞’或作‘觀’?!弊1尽奥劇弊鳌坝^”。

      [196]“殷”,祝本作“政”。

      [197]“十五”,魏本作“五十”。

      [198]朱熹云:“‘居’或作‘君’,非是。”祝、文、魏本“居”并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