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己亥雜詩
陸游詩全集
謝朓全集
蘇軾詞選(48首)
鐵崖樂府
曹丕詩全集
竹齋集
王粲詩全集
王文成全書
陳琳詩全集
唐文拾遺 卷四十六
作者:
《唐文拾遺》陸心源
◎ 薛貽矩
貽矩,字式瞻,一字熙用,河東人。仕唐為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入梁,拜同平章事。卒,贈侍中。
◇ 上大梁新定格律奏
太常卿李燕等重刊定律令三十卷、式二十卷、格一十卷、律并目錄一十三卷、律疏三十卷,凡五部一十帙,共一百三卷,敕中書舍人李仁儉詣閣門奉進。伏請目為《大梁新定格式律令》,仍頒下施行。(《冊府》六百一十三)
◎ 蔣鑒玄
鑒玄,梁乾化中羅浮山布衣。
◇ 梁故明州軍事押衙充勾押官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殿中侍御史王府君墓志銘
府君諱彥回,字仲顏,其先瑯琊人也。曾祖諱論,祖諱伯義,父諱,皆任性傲世,怡怡於云水間,能稟天爵,不拘浮華之態(tài)。鄉(xiāng)黨之美,著於家諜。府君少則有明慧之稱,長則有干濟之術(shù),爰自歷職郡署,處繁任劇,靡不洞達其理,佐佑之績甚顯矣。一旦俄遭沈痼,奄歸厚夜,噫乎!生為強有,歿兮本無,雖□□以如斯,測常情則不爾。私室且□,公權(quán)仍重,亦足以得志,緬維窀穸,又焉無眷戀。府君以乾化四年十二月廿二日即世,享年五十五。以乾化五年閏二月二十九日,歸葬於鄞縣靈巖鄉(xiāng)金泉里,禮也?! 「|海徐氏,乃句章之華族,和鳴之道,柔順愛敬,為親戚之所規(guī)仰。育男一人,長子充軍事丘使官兼衙前十將廷規(guī),琳瑯其器,孝行胤嗣之美,尤可嘉矣。娶渤海吳氏。第二子充衙前虞候廷范,娶廬江何氏。第三子廷暉,第四子廷裕,第五子廷璋。育女二人,長女一適胡氏,一適楊氏。孫二人:翁兒、婆子,女孫錢婆。嗚呼!榮落之期,關(guān)彼定分;平生之事,瞬息而己。松楸植於此,蔽於佳城,永安陵谷之變,幽冥之幸也。銘曰:
名利之競,孰能灰心。一此一彼,以古以今。奈何不可移者修短,不可戀者光陰。悲乎人事,倏然升沈。蕭蕭邱隴,猿鳥號吟,(石刻)
◎ 韓建
建字佐時,許州人。唐末為潼關(guān)防御使華州剌史。昭宗數(shù)幸其鎮(zhèn),封許國公。梁太祖即位,拜司徒同平章事。出鎮(zhèn)許州,軍亂見殺。
◇ 諫奪孔緯宅疏
孔緯以直道為宰相,今其身歿未久,朝廷撫凌統(tǒng)之孤,祭蕭何之墓,奈何奪其故居,使其妻子奉幾筵無所,非君臣始終之道也。(《冊府》四百七) ◎ 永王李存霸
存霸,後唐太祖第三子。封永王,遙授昭義、天平、河中三軍節(jié)度使。趙在禮作亂,乃遣存霸蒞河中。莊宗再幸汜水,徙北京留守。宣麻未訖,郭從謙反,莊宗中流矢崩。存霸自河中奔太原,麾下皆散走,乃謁符彥超,曰:「愿為山僧。」彥超欲留之,為軍眾所殺。
◇ 旌韓德兄弟表
屯留縣坊市百姓韓德,兄弟累世同居,母死割乳以祭,廬于墓側(cè)累年,種瓜合歡同蒂。(《冊府》)
◎ 雍王重美
重美,廢帝次子。領(lǐng)成德節(jié)度,兼河南尹,判六軍諸衛(wèi),同平章事。封雍王。石敬瑭反,帝欲北征,重美固請勿行。帝如河陽,重美守京師。廢帝自焚,重美與后同死。
◇ 量立僧道科試奏
每年誕節(jié),諸道州府奏薦僧尼道士,紫衣師號漸多。今欲量立條式:僧講論科試講經(jīng),表白三科、文章應(yīng)制十三科、持念一科、禪科、聲贊科,并於本伎能中條貫;道士經(jīng)法科試義十道,講論科試經(jīng)論,文章應(yīng)制科試詩,表白科試聲喉,聲贊科試步虛三啟,焚修科試齋醮儀,(《冊府》)
◎ 劉岳
《全唐文》八百三十九有傳。
◇ 刪定鄭馀慶書儀奏
先奉敕刪定鄭馀慶《書儀》者。臣與太子賓客馬縞、太常博士段禺、田敏、路航、李居浣、太常丞陳觀等,同共詳定,其書送納中書門下。奉敕:「宜差左散騎常侍任贊、右散騎常侍楊凝式、兵部尚書梁文矩、工部尚書崔居儉、太子賓客裴高、尚書左丞王權(quán)、尚書吏部侍郎姚ダ等七人,與劉岳再於鄭馀慶《書儀》內(nèi)子細檢詳。除文臣起復(fù)及士庶冥婚準敕不行外,應(yīng)篇目一一立出元舊條件,據(jù)有合事實上者,逐件別書出?!菇裨敹ㄊ綐?,其不可改易者,亦須具言。請仍舊施行。(《五代會要》十六)
◎ 楊途
《全唐文》八百三十九有傳。
◇ 禁開發(fā)古墓奏
但是古墓荒墳,不計有主無主,請下諸道州府,嚴誡鄉(xiāng)閭,不得開發(fā)。(《冊府》四百七十五)
◎ 于嶠
《全唐文》八百三十九有傳。
◇ 錫賚老病官奏
兩班有老病,減絕其俸,慮玷圣明。請各授致仕官,仍加錫賚,以符尚齒之化。(《冊府》四百七十五)
◎ 郭崇韜
《全唐文》八百四十四有傳。
◇ 征蜀薦才疏
陛下委臣以戎事,仗將士之忠孝,憑陛下之威靈,鼓行而西,庶幾集事。如蜀川平定,陛下?lián)駧洆崤R,以臣料之:信厚善謀,事君有禮,則北京副留守孟知祥有焉,愿陛下使之為帥;如臣出征之際,宰輔闕人,則鄴都副留守張憲有披荊草昧之勞,為人謹重而多識;其次則吏部尚書李琪、御史中丞崔居儉,皆中朝士族,富有文學。陛下?lián)癫畔嘀?,臣亦無敢謬舉,馀則臣所不知。(《冊府》四百十八)
◎ 豆盧革
《全唐文》八百四十四有傳?! 蟆≈T加尊號表
陛下登寶祚以來,累貢章表,蓋緣中外臣寮,請上尊號,未奉詔允,實慊群情。臣等聞帝王受命,必有鴻名,天人合符,須膺大號,是彰圣德,以耀寶圖。今己殲厥渠魁,蕩平九寓,御明堂而垂化,禮百神以告功,尚執(zhí)謙沖,未加徽稱,覬陛下開不違之旨,在臣等有難奪之勤。伏惟皇帝陛下親舉義師,躬除國恥,起墜地之宗廟,祚升天之神靈,再造乾坤,中興歷數(shù),功逾夏代,道邁漢年。況乎八表諸侯,歸陛下如百川之赴東海;中原多土,仰陛下如眾星之拱北辰。保國安邦,功成名遂,儻固扌為謙之□,是違億兆之心。且義士忠臣,猶賞之以茅土,而英風丕業(yè),乃滯之於典章。臣與萬國公侯,普天黎庶,禺望圣旨,下允眾情。(《冊府》)
◇ 請出內(nèi)府財帛勞軍奏 臣竊知內(nèi)庫所積有余,租庸贍軍不足,今內(nèi)外諸軍,室家不能相保,儻非即時安恤,臣懼人心離散。(《冊府》一百八十一)
◎ 李琪
《全唐文》八百四十七有傳,
◇ 請轉(zhuǎn)運官物授官奏
臣伏思漢文帝時,欲人務(wù)農(nóng),及募人入粟,得拜爵及贖罪,景帝亦如之。後漢安帝時,水旱不足,三公奏請富人入粟,得封關(guān)內(nèi)侯及公卿已下散官。本朝乾元中亦曾如此。今陛下縱不欲入粟授官,愿降明敕下諸道,合差百姓轉(zhuǎn)般之物,有能出力運官物到京者,五百石己上,白身授一初任州縣官,有官者依資次遷授,次遷者便與放選;千石已上至萬石者,不拘文武,顯為賞酬,免令方春農(nóng)人流散。此亦轉(zhuǎn)倉贍軍之一術(shù)也。(《五代會要》二十七)
◎ 蔡同文 《全唐文》八百四十八有傳。
◇ 武成王廟四壁設(shè)酒醢奏 伏見武成王廟中,每上戊釋奠,漢留侯張良配坐,武安君吳起等為十哲。當排祭之時,止于武成王、張良十哲面前,其范蠡等六十四人,圖形於四壁,面前并無酒醢。自今後,乞準本朝舊制例,武成王廟四壁諸英賢畫像面前,請各一豆、一爵祀享。(《五代會要》卷三)
◎ 李元龜
《全唐文》八百四十九有傳。
◇ 徒流放還依律處分奏
準《開成格》,應(yīng)斷天下徒流人到所流處,本管畫時申御史臺,候年月滿日申奏,方得放還本貫。近年凡徒流人,所管雖奏,不申御史臺,報大理寺,所以不知放還年月。望依格律處分。(《五代會要》卷九)
◎ 張昭遠
昭遠,後唐天成二年為左補闕。
◇ 加估折納奏
切見今秋物價絕賤,百姓隨地畝紐配錢物,名目多般,皆賤糴供輸,極傷農(nóng)業(yè)。既未能減放,則請加估折納斛斗,稍便於民。又國朝己來,備兇年之法,州府置常平倉,饑歲以振貧民,請于天下最豐熟處,折納斛斗,以倉貯之,依常平示出納,則國家常有粟而民不匱也。(《冊府》五百二) ◎ 張延朗
《全唐文》八百四十九有傳。
◇ 州縣徵科賞罰奏
州縣官徵科賞罰例:縣令、錄事參軍正官,一年依限徵科了絕加階,二年依限與試銜,三年總及限與服色;如攝令、錄,一年內(nèi)了絕仍攝二年,三年內(nèi)總及限與真命;主簿一年、二年如縣令條,三年總了別任使;本判官一年加階,二年改試銜,三年轉(zhuǎn)官;本曹官省限內(nèi)了絕,與試銜轉(zhuǎn)官;諸節(jié)級三年內(nèi)總了絕者,與賞錢三十千。其責罰依天成四年五月五日敕。(《冊府》六百三十三)
◎ 張鵬
鵬,清泰中御史中丞。
◇ 常朝就敷政門外賜食奏
文武常參官入ト日廊下設(shè)食,每宣放仗拜後就食,相承以為謝食拜。臣以每日常朝,宣不坐後拜退,豈謝食之謂乎?如臣所見,自今宣放仗拜後,且就以候,將設(shè)食,別降使於敷政門外宣賜酒食,群臣謝恩後食。(《冊府》)
◎ 范延光
《全唐文》八百四十九有傳。
◇ 請賜指揮俸料奏 諸道指揮使月俸未有定制,請大藩鎮(zhèn)都指揮使月賜料錢三十貫、糧十石、春衣十五匹、冬衣二十匹,其馀藩府約此為等第。(《冊府》五百八)
◇ 添支侍衛(wèi)親軍指揮料錢奏
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與小指揮,每月錢料春冬衣物,元一例支給無等差。昨并省軍都,自捧圣嚴衛(wèi)相羽休已下逐廂都指揮使,新定名管禁兵五千人,欲為等第,每月添支料錢各三十千,糧十五石,衙官糧十分。(同上) ◎ 李郁
郁,天成二年為宗正丞。
◇ 請復(fù)園陵舊制奏 兩京畿甸園陵之制,其地十里曰封山。爰自偽室己來,收在公田之籍,今方紹襲,宜正規(guī)儀。(《冊府》一百七十四)
◎ 聶延祚
延祚,天成中少府監(jiān)?! 蟆±甯锱朴∽?br>
牌印舊體,不與朱記相參。伏自近年,亦歸當監(jiān)鑄造,既須篆字,何異印文?伏乞下中書厘革。(《冊府》六百二十) ◎ 郭從義
從義,其先沙ヌ部人。後唐賜姓李,長興三年,為永興郡部署。晉天福初復(fù)姓,《宋史》有傳。
◇ 誅趙思綰奏
新除華州留後趙思綰,三月三日授華州留後,準詔赴任,三移行期,仍要鎧甲以給牙兵。及與之,又不遵路。至九日夕,有部曲曹彥進告,思綰欲于十一日夜,同惡五百人奔南山入蜀。是日詰旦,再促上路,云俟夜進涂。臣等與王俊入城,分兵守四門。其趙思綰部下軍各已執(zhí)帶,遂至牙署,令召思綰,至則執(zhí)之,與一行徒黨,并處置訖。(《冊府》四百三十五)
◎ 范延策 延策,後唐安州節(jié)度副使。
◇ 上三事奏
一請不禁過淮豬羊,而禁絲綿匹帛,以實中國;一請於山禁要害,置軍鎮(zhèn)以絕寇盜;一述藩侯之弊,請敕從事明諫諍之,不從,令諸軍校列班廷諍。(《冊府》四百四十)
◎ 孔知邵
知邵,唐長興中為太常丞?! 蟆〕嬷T道副使等官奏
諸道行軍司馬、副使、兩使判官已下,及防御、團練、軍事判官,并請依考限,欲滿一月前,本處聞奏,朝廷選替補授。(《冊府》六百三十三)
◎ 李延范
延節(jié),長興中大理卿,遷殿中監(jiān)。
◇ 條具切要逐件奏
當寺今有要切事節(jié),謹具逐件如後?! ∫患滤久糠铍分紨喟?,準格須委法直司據(jù)罪人所犯,檢定法條,本斷官將所犯罪名,并所檢法律及法書本卷,對驗不差,然後逐件於法上署名,下法定斷。伏見寺司案內(nèi),每將法直官所檢條件法狀,備錄在詳斷案。伏準格文,法直官祗合錄出科條,勘押入案,至於引條判斷,合在曹官,仍不許於斷狀內(nèi)載法直官姓名者。自今已後,其法狀臣欲落下,留充寺司案底,不錄在奏狀中,冀免元敕法狀三重在案。其本斷官仍於斷狀後具言,臣所斷前件文案,皆是將法直司所驗條法,一一周細詳認,悉是罪人所犯科條,或言將某色律條比附詳斷,逐件參檢,并無漏落法律,及無欠少案內(nèi)事節(jié)。
一件,格文內(nèi)大和四年十二月三日,刑部員外張諷奏,大理寺官結(jié)斷刑獄,準舊例,自卿至司直訴事,皆許各申所見陳論。伏以所見者是消息律文,附會經(jīng)義,以讞正其法,非為率胸臆之見,逞章句之說,以定罪名。近者法司斷獄,例皆緝綴詞句,漏略律文。且一罪抵法,結(jié)斷之詞,或生或死,遂使刑名不定,人徇其私。臣請今後各令尋究律文,具載實事,以定刑辟。如能引據(jù)經(jīng)義,辨析情理,并任所見詳斷。若非禮律所載,不得妄為判章,出外所犯之罪。
一件,詳刑定罪,實在法律一科,須是犯人本條,或取比附詳斷。自今後大理寺詳斷文案,只得以本犯一條法律斷罪,不得更將稍似格律,於本條前後安排。如是罪人合以官品減等,官告贖罪之類條件,即許於法狀內(nèi)次第區(qū)分。(《五代會要》十六)
◇ 逃戶歸業(yè)二年內(nèi)放免兩稅奏
請指揮諸道州府,每逃戶歸業(yè)後,委州司各與公憑,二年內(nèi)放免兩稅差科。如有違,許州論訐勘責。若州縣官招得五百戶已上,等第獎酬。(《五代會要》二十五)
◎ 竇專
專,同光朝左諫議大夫。
◇ 請罷租庸使歸三司奏 臣伏見天下諸色錢谷,比屬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和有郎中、員外支計分劈。自後以租賦殷繁,添置司之額。自唐天寶中,安史作亂,民戶流亡,征賦不時,經(jīng)費多闕。惟江淮、嶺表,郡縣完全,總?cè)矩涁?,發(fā)一使征賦,在處勘覆,目曰租庸。才收京城,尋廢職務(wù)。廣明中,黃巢充斥,僖宗省方,依前以江淮征賦又置租庸使催征,及至車輅還京,旋亦停廢。偽梁不知故事,將四鎮(zhèn)節(jié)制征輸,置宮使名目管系,既廢宮後,改置租庸,雜以掊斂相兼,加之出放生利。況戶口什一之稅,是太平之日規(guī)繩,租庸總?cè)竞峡?,因喪亂之時制置,在京無此名目,乃是出使權(quán)宜。若要委一官之能,何妨總?cè)竞吓?。伏請敕郡縣重集戶口,計定租稅,令鹽鐵卻歸三司,收其征賦。務(wù)使仍舊會計到京,且便上供,何須直進。既戶口不失,則增賦倍多,致海內(nèi)有久遠之安,示天下為一家之治。(《五代會要》二十四)
◎ 申著
著,天成中少府少監(jiān)。
◇ 未明事理不得行責奏
伏乞指揮諸道州府,此後或顯犯憲章者,候文案畢,任依格法斷懲。如未明事理,不得行責情杖。(《五代會要》卷十) ◎ 楊知方
知方,後唐興唐府冠氏縣尉。
◇ 自陳請驗文書狀
光化三年明經(jīng)及第,其後選授官兩任。莊宗郊天年,於將作監(jiān)內(nèi)行事禮畢,擬授太子通事舍人,旋值錯豎父母年幾駁落。其年丁父憂。至天成二年又丁母憂。去年九月方服闋,今春欲赴郊天行事,又緣貧困,無財可辦。今乞引驗已前文書,量賜陶鑄者。(《冊府》六百三十三)
◎ 郝瓊
瓊,右街使,兼判尚書考功。
◇ 司吏逐月支賜糧錢奏 去年五月詔,中外官員自宰臣、節(jié)度使以下,并逐年書考課。計官員千馀,當司人吏四人,二人赴官,又公用不足。乞依三銓例,當司歸司官逐月支賜紙筆糧錢。(《冊府》六百三十六)
◎ 任贊
《全唐文》八百五十有傳。
◇ 勿啟幸門奏
郊天前有犯重罪合當極法者,并令推鞫斷遣,無容開啟幸門。(《冊府》四百七十五)
◎ 崔居檢
《全唐文》八百五十有傳?! 蟆〈箪糁徐糗囻{不出奏
大祠、中祠差官行事,皇帝雖不與祭,其日亦不視朝。伏見車駕其日或出,於禮不使。今後請每遇大祠、中祠,車駕不出。(《五代會要》卷四)
◎ 王權(quán)
《全唐文》八百五十一有傳。
◇ 諸道詳勘職方地圖奏 伏見諸道州府,每遇閏年,準例送尚書省職方地圖者。頃因多事之後,諸道州府舊本雖存,其間郡邑或遷,館遞曾改,添增鎮(zhèn)戌,創(chuàng)造城池,竊恐尚以舊規(guī)錄為正本,未專詳勘,必有差殊。伏請頒下諸州,其所送職方地圖,各令按目下郡縣鎮(zhèn)戌城池,水陸道路,或經(jīng)新舊移易者,并須載之於圖。其有山嶺溪湖、步騎舟楫,各得便於登涉者,亦須備載。(《五代會要》十五)
◎ 李象
《全唐文》八百五十一有傳?! 蟆∩⒐俜缸锊坏卯斱H奏
請今後凡是散官,不計高低,若犯罪,不得當贖,亦不得上請。
詳定院覆奏:應(yīng)內(nèi)外文武官,有品宮者自依品官法,無品官者、有散試官者,應(yīng)內(nèi)外帶職廷臣賓從、有功將校等,并請同九品官例。其京都軍巡使及諸道州府衙前職員、內(nèi)外離任鎮(zhèn)將等,并請準律,不得上請當贖。其巡司馬步司判官,雖有曾歷品官者,亦請同流外職。準津,杖罪已下依決罰例,徒罪已上仍舊當贖法。(《五代會要》卷十)
◎ 盧質(zhì) 《全唐文》八百五十一有傳。
◇ 仆射上事儀注務(wù)簡奏
臣忝除官,合赴省上事,若準舊例,左右仆射上事儀注,所費極多。欲從權(quán)務(wù)簡,氐取尚書丞、郎上事例,止集南省屬僚及兩省官送上,亦不敢輒援往例,有廢官中自量力排比,兼不敢自臣隳廢舊規(guī)。他時任行舊制,(《五代會要》十四)
◇ 王墓志銘
(上缺)二□□居無何賊起,黃巢兵經(jīng)(缺)涉險,九州版蕩,唯茲全趙□□安邦一百五十年間,中外(缺)有□有恒,不潛不濫,相承四世,光輔十朝,(缺)有□及其叔世(缺五字)於□□邦是同其□,雖為常數(shù),良(缺)山發(fā)源,始於□□,至於□代,乃有太原瑯琊,分彼二流,(缺)之□也,□忠力於邦家,□捍蔽於(缺)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同中書門(缺)封二百戶,贈太師,謚曰忠。在(缺)山(缺五字)爵為盛□□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缺)一寸□累贈司空、司徒、太尉、太傅在(缺)三(缺四字)封人臣之(缺)皆踵前修考終令□□曰忠穆(缺)中□四年,□授鎮(zhèn)州兵馬留後。來年起復(fù),真拜繼世焉。以(缺)太原郡開國子食邑五百戶。在疚畢喪,非公事(缺)相□信睦交修。中和五年,加開府(缺)檢校太保,封常山郡王。文德元年又升太傅(缺)封□百戶。大順元年,就加檢校太師。未幾,授澤潞邢(缺)五年,□□□書令,進封北平王,增邑共六千戶,實封(缺)賜敦□□定久大功臣。來年,又冊拜太師,增爵一萬(缺)遠圖。無何,事背防萌,眾迷逐末,納羈新於(缺)由茲一□,亂構(gòu)兇徒,毒流一氏,屠害全族,殘(缺)夫人隴西李氏,父李全義,皇任檢校工部尚書(缺)不越旬被害,(缺)守侍中,次曰昭(缺八字)部落都知兵馬使檢校太保,皆(缺)推官李(缺)懷□□六經(jīng)大□何止於救患恤鄰,五下(缺)前(缺六字)符習(缺)天十八年秋八月,大(缺四字)公舍(缺)伐□□□而終,賊男處瑾□父自立,處球□煞其兄。十九年平(缺)以(缺四字)幽冤,藎明義舉。今以青烏□吉,丹有歸,(缺)十二月廿□日(約缺七字)趙國夫人合葬於真定縣新市鄉(xiāng)廉頗里壽陽崗,于(下缺)。
(銘詞上缺)府。螫手之蛇,反噬之虎。梟獍與妖,恩義□□。全族盡亡,(缺)□師一興,飛走無處。逆首就擒,屬封尋撫。釁血□□,申冤告□。(下缺)(《古志石華》、《八瓊室金石補正》七九)
◎ 李慎儀
《全唐文》八百五十二有傳。
◇ 請委銓曹檢點選格奏
諸道州縣,皆是攝官,誅剝生靈,漸不存濟。此蓋郭崇韜在中書日,未詳本朝故事,妄被閑人獻疑,點檢選曹,曲生異議,行矯枉過直之道,成欲益反損之文。其選人凡關(guān)一事闕違,并是有涉逾濫。或告敕欠少,或文字參差,保內(nèi)一人不來,五保皆須并廢,文書一紙有誤,數(shù)任皆不勘詳。且自天下亂離,將五十載,無人不遇兵革,無處不遭焚燒,性命脫免者尚或甚稀,文書保全者固應(yīng)極少。其年選人及行事官一千二百馀員,得官者才及數(shù)十,皆以逾濫為中名,盡被焚毀棄逐,遂令選人或斃踣於旅店,或號哭於行途,萬口一詞,同為怨酷。臣等懇曾商議,堅確不回,以至二年已來,選人不敢赴集,銓曹無人可注,中書無人可除。去年闕近二千,授官不及六十。乃致諸道皆是攝官,朝廷之成澤不行,紳之祿秩皆廢,御冤負屈,不敢申陳,列局分曹,莫非僥幸。且攝官只自州府,多因賄賂而行,朝廷不知姓名,所司不考課績,皆無拘束,得資貪殘。及有罪名,又不申奏,互相掩蔽,無跡追尋,遂使人戶流移,州縣貧困,日甚一日,為弊轉(zhuǎn)多。若不直具奏聞,別為條制,不惟難息時病,兼且益亂國章。
臣等商量,伏請?zhí)亟惦肺?,宣布遠邇,明言往年制置,不自於宸衷;比日焦勞,將頒於睿澤。兼以選曹公事,情偽極多,中書條流,亦恐未盡。望以中書所條件,及王松等(按與刑部員外郎王松同上)所論事節(jié),并與新定選格,有輕重未盡處,并委銓曹子細點檢酌量。但可以去其逾濫,革彼弊訛,不失本朝舊規(guī),能成選曹永例者,務(wù)在酌中,以為定制,別具起請條奏。(《冊府》六百三十二) ◎ 劉句
《全唐文》八百五十三有傳?! 蟆∑蛎庑邢阕?br>
中書以近敕祠祭行事官致齋內(nèi),唯祀事得行,其馀悉斷。又宰臣行事致齋內(nèi),不押班,不赴內(nèi)殿起居,不知印。臣緣判三司公事,其祀事、國忌行香,伏乞特免。(《五代會要》十三)
◇ 宗廟制度議
臣等今月十三日,再于尚書省集百官詳議。夫王者祖武宗文,郊天祀地,故有追崇之典,以申配享之儀。竊詳太常禮院議狀,唯立七廟,即并通其理,其他聽論,并皆勿取。七廟者,按《禮記·王制》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灌嵲⒃疲骸复酥苤埔?。」詳其禮經(jīng),即是周家七廟之定數(shù)。四廟者,謂高、曾、祖、禰四世也。按《周本紀》及《禮經(jīng)》《大傳》皆曰:「武王即位,追王太王、王季、文王,以后稷為堯稷官,故追尊為天子?!勾藙t即周武王初有天下,追尊四廟之明文也。故自漢、魏以降,迄於周、隋,創(chuàng)業(yè)之君,追尊不過四世,約周制也。此禮行之已久,事在不疑。今參詳都省前議狀,請立四廟外,別引始祖,取裁未為定議。
續(xù)準敕,據(jù)御史中丞張昭奏,請創(chuàng)立四高之外,無別封始祖之文。況國家禮樂刑名,皆依唐典,宗廟之制,須酌舊章。請依唐朝追尊懿祖宣皇帝、獻祖光皇帝、太祖景皇帝、代祖元皇帝故事,追尊四廟為定。(《五代會要》卷二)
◎ 盧振
《全唐文》八百五十五有傳。
◇ 禁止織造疏薄奏 古先哲王之制,布帛不中度,不鬻於市,比來組織之物,輕重皆有定規(guī)。近年己來,織帛之家過為疏薄,徒勞杼軸,無益公私。臣請三京、鄴都、諸道州府,凡織造之家,所織綾羅纟也掉諸物,并須斤兩尺度,合官定規(guī)程,不得輒為疏薄。所在官吏覺察禁止,不得更然。(《冊府》五百四)
◎ 曹琛 琛,長興中起居郎。
◇ 文武給假許支料錢奏
文武兩班,或請假歸寧,或臥疾未頓,才注班簿,便住料錢。伏乞特降敕命者。
敕:今後文武官,請準歸寧假給及病疾者,并許支給本官料錢。(《五代會要》二十八)
◎ 樊倫 《全唐文》八百五十五有傳。
◇ 請除關(guān)稅奏
耕桑未至,國多游民,關(guān)市之中,稅物苛細,請稍減省,以惠疲民。百姓賣物不多,所歷關(guān)市,并望除稅。(《冊府》五百四) ◎ 盧文紀 《全唐文》八百五十五有傳。
◇ 明定文武考校奏
請內(nèi)外文武臣寮,每歲有司,明定考校,將相乞回御筆,以行黜陟。疏下中書門下商量,宰臣奏請施行。(《冊府》六百三十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貽矩,字式瞻,一字熙用,河東人。仕唐為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入梁,拜同平章事。卒,贈侍中。
◇ 上大梁新定格律奏
太常卿李燕等重刊定律令三十卷、式二十卷、格一十卷、律并目錄一十三卷、律疏三十卷,凡五部一十帙,共一百三卷,敕中書舍人李仁儉詣閣門奉進。伏請目為《大梁新定格式律令》,仍頒下施行。(《冊府》六百一十三)
◎ 蔣鑒玄
鑒玄,梁乾化中羅浮山布衣。
◇ 梁故明州軍事押衙充勾押官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殿中侍御史王府君墓志銘
府君諱彥回,字仲顏,其先瑯琊人也。曾祖諱論,祖諱伯義,父諱,皆任性傲世,怡怡於云水間,能稟天爵,不拘浮華之態(tài)。鄉(xiāng)黨之美,著於家諜。府君少則有明慧之稱,長則有干濟之術(shù),爰自歷職郡署,處繁任劇,靡不洞達其理,佐佑之績甚顯矣。一旦俄遭沈痼,奄歸厚夜,噫乎!生為強有,歿兮本無,雖□□以如斯,測常情則不爾。私室且□,公權(quán)仍重,亦足以得志,緬維窀穸,又焉無眷戀。府君以乾化四年十二月廿二日即世,享年五十五。以乾化五年閏二月二十九日,歸葬於鄞縣靈巖鄉(xiāng)金泉里,禮也?! 「|海徐氏,乃句章之華族,和鳴之道,柔順愛敬,為親戚之所規(guī)仰。育男一人,長子充軍事丘使官兼衙前十將廷規(guī),琳瑯其器,孝行胤嗣之美,尤可嘉矣。娶渤海吳氏。第二子充衙前虞候廷范,娶廬江何氏。第三子廷暉,第四子廷裕,第五子廷璋。育女二人,長女一適胡氏,一適楊氏。孫二人:翁兒、婆子,女孫錢婆。嗚呼!榮落之期,關(guān)彼定分;平生之事,瞬息而己。松楸植於此,蔽於佳城,永安陵谷之變,幽冥之幸也。銘曰:
名利之競,孰能灰心。一此一彼,以古以今。奈何不可移者修短,不可戀者光陰。悲乎人事,倏然升沈。蕭蕭邱隴,猿鳥號吟,(石刻)
◎ 韓建
建字佐時,許州人。唐末為潼關(guān)防御使華州剌史。昭宗數(shù)幸其鎮(zhèn),封許國公。梁太祖即位,拜司徒同平章事。出鎮(zhèn)許州,軍亂見殺。
◇ 諫奪孔緯宅疏
孔緯以直道為宰相,今其身歿未久,朝廷撫凌統(tǒng)之孤,祭蕭何之墓,奈何奪其故居,使其妻子奉幾筵無所,非君臣始終之道也。(《冊府》四百七) ◎ 永王李存霸
存霸,後唐太祖第三子。封永王,遙授昭義、天平、河中三軍節(jié)度使。趙在禮作亂,乃遣存霸蒞河中。莊宗再幸汜水,徙北京留守。宣麻未訖,郭從謙反,莊宗中流矢崩。存霸自河中奔太原,麾下皆散走,乃謁符彥超,曰:「愿為山僧。」彥超欲留之,為軍眾所殺。
◇ 旌韓德兄弟表
屯留縣坊市百姓韓德,兄弟累世同居,母死割乳以祭,廬于墓側(cè)累年,種瓜合歡同蒂。(《冊府》)
◎ 雍王重美
重美,廢帝次子。領(lǐng)成德節(jié)度,兼河南尹,判六軍諸衛(wèi),同平章事。封雍王。石敬瑭反,帝欲北征,重美固請勿行。帝如河陽,重美守京師。廢帝自焚,重美與后同死。
◇ 量立僧道科試奏
每年誕節(jié),諸道州府奏薦僧尼道士,紫衣師號漸多。今欲量立條式:僧講論科試講經(jīng),表白三科、文章應(yīng)制十三科、持念一科、禪科、聲贊科,并於本伎能中條貫;道士經(jīng)法科試義十道,講論科試經(jīng)論,文章應(yīng)制科試詩,表白科試聲喉,聲贊科試步虛三啟,焚修科試齋醮儀,(《冊府》)
◎ 劉岳
《全唐文》八百三十九有傳。
◇ 刪定鄭馀慶書儀奏
先奉敕刪定鄭馀慶《書儀》者。臣與太子賓客馬縞、太常博士段禺、田敏、路航、李居浣、太常丞陳觀等,同共詳定,其書送納中書門下。奉敕:「宜差左散騎常侍任贊、右散騎常侍楊凝式、兵部尚書梁文矩、工部尚書崔居儉、太子賓客裴高、尚書左丞王權(quán)、尚書吏部侍郎姚ダ等七人,與劉岳再於鄭馀慶《書儀》內(nèi)子細檢詳。除文臣起復(fù)及士庶冥婚準敕不行外,應(yīng)篇目一一立出元舊條件,據(jù)有合事實上者,逐件別書出?!菇裨敹ㄊ綐?,其不可改易者,亦須具言。請仍舊施行。(《五代會要》十六)
◎ 楊途
《全唐文》八百三十九有傳。
◇ 禁開發(fā)古墓奏
但是古墓荒墳,不計有主無主,請下諸道州府,嚴誡鄉(xiāng)閭,不得開發(fā)。(《冊府》四百七十五)
◎ 于嶠
《全唐文》八百三十九有傳。
◇ 錫賚老病官奏
兩班有老病,減絕其俸,慮玷圣明。請各授致仕官,仍加錫賚,以符尚齒之化。(《冊府》四百七十五)
◎ 郭崇韜
《全唐文》八百四十四有傳。
◇ 征蜀薦才疏
陛下委臣以戎事,仗將士之忠孝,憑陛下之威靈,鼓行而西,庶幾集事。如蜀川平定,陛下?lián)駧洆崤R,以臣料之:信厚善謀,事君有禮,則北京副留守孟知祥有焉,愿陛下使之為帥;如臣出征之際,宰輔闕人,則鄴都副留守張憲有披荊草昧之勞,為人謹重而多識;其次則吏部尚書李琪、御史中丞崔居儉,皆中朝士族,富有文學。陛下?lián)癫畔嘀?,臣亦無敢謬舉,馀則臣所不知。(《冊府》四百十八)
◎ 豆盧革
《全唐文》八百四十四有傳?! 蟆≈T加尊號表
陛下登寶祚以來,累貢章表,蓋緣中外臣寮,請上尊號,未奉詔允,實慊群情。臣等聞帝王受命,必有鴻名,天人合符,須膺大號,是彰圣德,以耀寶圖。今己殲厥渠魁,蕩平九寓,御明堂而垂化,禮百神以告功,尚執(zhí)謙沖,未加徽稱,覬陛下開不違之旨,在臣等有難奪之勤。伏惟皇帝陛下親舉義師,躬除國恥,起墜地之宗廟,祚升天之神靈,再造乾坤,中興歷數(shù),功逾夏代,道邁漢年。況乎八表諸侯,歸陛下如百川之赴東海;中原多土,仰陛下如眾星之拱北辰。保國安邦,功成名遂,儻固扌為謙之□,是違億兆之心。且義士忠臣,猶賞之以茅土,而英風丕業(yè),乃滯之於典章。臣與萬國公侯,普天黎庶,禺望圣旨,下允眾情。(《冊府》)
◇ 請出內(nèi)府財帛勞軍奏 臣竊知內(nèi)庫所積有余,租庸贍軍不足,今內(nèi)外諸軍,室家不能相保,儻非即時安恤,臣懼人心離散。(《冊府》一百八十一)
◎ 李琪
《全唐文》八百四十七有傳,
◇ 請轉(zhuǎn)運官物授官奏
臣伏思漢文帝時,欲人務(wù)農(nóng),及募人入粟,得拜爵及贖罪,景帝亦如之。後漢安帝時,水旱不足,三公奏請富人入粟,得封關(guān)內(nèi)侯及公卿已下散官。本朝乾元中亦曾如此。今陛下縱不欲入粟授官,愿降明敕下諸道,合差百姓轉(zhuǎn)般之物,有能出力運官物到京者,五百石己上,白身授一初任州縣官,有官者依資次遷授,次遷者便與放選;千石已上至萬石者,不拘文武,顯為賞酬,免令方春農(nóng)人流散。此亦轉(zhuǎn)倉贍軍之一術(shù)也。(《五代會要》二十七)
◎ 蔡同文 《全唐文》八百四十八有傳。
◇ 武成王廟四壁設(shè)酒醢奏 伏見武成王廟中,每上戊釋奠,漢留侯張良配坐,武安君吳起等為十哲。當排祭之時,止于武成王、張良十哲面前,其范蠡等六十四人,圖形於四壁,面前并無酒醢。自今後,乞準本朝舊制例,武成王廟四壁諸英賢畫像面前,請各一豆、一爵祀享。(《五代會要》卷三)
◎ 李元龜
《全唐文》八百四十九有傳。
◇ 徒流放還依律處分奏
準《開成格》,應(yīng)斷天下徒流人到所流處,本管畫時申御史臺,候年月滿日申奏,方得放還本貫。近年凡徒流人,所管雖奏,不申御史臺,報大理寺,所以不知放還年月。望依格律處分。(《五代會要》卷九)
◎ 張昭遠
昭遠,後唐天成二年為左補闕。
◇ 加估折納奏
切見今秋物價絕賤,百姓隨地畝紐配錢物,名目多般,皆賤糴供輸,極傷農(nóng)業(yè)。既未能減放,則請加估折納斛斗,稍便於民。又國朝己來,備兇年之法,州府置常平倉,饑歲以振貧民,請于天下最豐熟處,折納斛斗,以倉貯之,依常平示出納,則國家常有粟而民不匱也。(《冊府》五百二) ◎ 張延朗
《全唐文》八百四十九有傳。
◇ 州縣徵科賞罰奏
州縣官徵科賞罰例:縣令、錄事參軍正官,一年依限徵科了絕加階,二年依限與試銜,三年總及限與服色;如攝令、錄,一年內(nèi)了絕仍攝二年,三年內(nèi)總及限與真命;主簿一年、二年如縣令條,三年總了別任使;本判官一年加階,二年改試銜,三年轉(zhuǎn)官;本曹官省限內(nèi)了絕,與試銜轉(zhuǎn)官;諸節(jié)級三年內(nèi)總了絕者,與賞錢三十千。其責罰依天成四年五月五日敕。(《冊府》六百三十三)
◎ 張鵬
鵬,清泰中御史中丞。
◇ 常朝就敷政門外賜食奏
文武常參官入ト日廊下設(shè)食,每宣放仗拜後就食,相承以為謝食拜。臣以每日常朝,宣不坐後拜退,豈謝食之謂乎?如臣所見,自今宣放仗拜後,且就以候,將設(shè)食,別降使於敷政門外宣賜酒食,群臣謝恩後食。(《冊府》)
◎ 范延光
《全唐文》八百四十九有傳。
◇ 請賜指揮俸料奏 諸道指揮使月俸未有定制,請大藩鎮(zhèn)都指揮使月賜料錢三十貫、糧十石、春衣十五匹、冬衣二十匹,其馀藩府約此為等第。(《冊府》五百八)
◇ 添支侍衛(wèi)親軍指揮料錢奏
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與小指揮,每月錢料春冬衣物,元一例支給無等差。昨并省軍都,自捧圣嚴衛(wèi)相羽休已下逐廂都指揮使,新定名管禁兵五千人,欲為等第,每月添支料錢各三十千,糧十五石,衙官糧十分。(同上) ◎ 李郁
郁,天成二年為宗正丞。
◇ 請復(fù)園陵舊制奏 兩京畿甸園陵之制,其地十里曰封山。爰自偽室己來,收在公田之籍,今方紹襲,宜正規(guī)儀。(《冊府》一百七十四)
◎ 聶延祚
延祚,天成中少府監(jiān)?! 蟆±甯锱朴∽?br>
牌印舊體,不與朱記相參。伏自近年,亦歸當監(jiān)鑄造,既須篆字,何異印文?伏乞下中書厘革。(《冊府》六百二十) ◎ 郭從義
從義,其先沙ヌ部人。後唐賜姓李,長興三年,為永興郡部署。晉天福初復(fù)姓,《宋史》有傳。
◇ 誅趙思綰奏
新除華州留後趙思綰,三月三日授華州留後,準詔赴任,三移行期,仍要鎧甲以給牙兵。及與之,又不遵路。至九日夕,有部曲曹彥進告,思綰欲于十一日夜,同惡五百人奔南山入蜀。是日詰旦,再促上路,云俟夜進涂。臣等與王俊入城,分兵守四門。其趙思綰部下軍各已執(zhí)帶,遂至牙署,令召思綰,至則執(zhí)之,與一行徒黨,并處置訖。(《冊府》四百三十五)
◎ 范延策 延策,後唐安州節(jié)度副使。
◇ 上三事奏
一請不禁過淮豬羊,而禁絲綿匹帛,以實中國;一請於山禁要害,置軍鎮(zhèn)以絕寇盜;一述藩侯之弊,請敕從事明諫諍之,不從,令諸軍校列班廷諍。(《冊府》四百四十)
◎ 孔知邵
知邵,唐長興中為太常丞?! 蟆〕嬷T道副使等官奏
諸道行軍司馬、副使、兩使判官已下,及防御、團練、軍事判官,并請依考限,欲滿一月前,本處聞奏,朝廷選替補授。(《冊府》六百三十三)
◎ 李延范
延節(jié),長興中大理卿,遷殿中監(jiān)。
◇ 條具切要逐件奏
當寺今有要切事節(jié),謹具逐件如後?! ∫患滤久糠铍分紨喟?,準格須委法直司據(jù)罪人所犯,檢定法條,本斷官將所犯罪名,并所檢法律及法書本卷,對驗不差,然後逐件於法上署名,下法定斷。伏見寺司案內(nèi),每將法直官所檢條件法狀,備錄在詳斷案。伏準格文,法直官祗合錄出科條,勘押入案,至於引條判斷,合在曹官,仍不許於斷狀內(nèi)載法直官姓名者。自今已後,其法狀臣欲落下,留充寺司案底,不錄在奏狀中,冀免元敕法狀三重在案。其本斷官仍於斷狀後具言,臣所斷前件文案,皆是將法直司所驗條法,一一周細詳認,悉是罪人所犯科條,或言將某色律條比附詳斷,逐件參檢,并無漏落法律,及無欠少案內(nèi)事節(jié)。
一件,格文內(nèi)大和四年十二月三日,刑部員外張諷奏,大理寺官結(jié)斷刑獄,準舊例,自卿至司直訴事,皆許各申所見陳論。伏以所見者是消息律文,附會經(jīng)義,以讞正其法,非為率胸臆之見,逞章句之說,以定罪名。近者法司斷獄,例皆緝綴詞句,漏略律文。且一罪抵法,結(jié)斷之詞,或生或死,遂使刑名不定,人徇其私。臣請今後各令尋究律文,具載實事,以定刑辟。如能引據(jù)經(jīng)義,辨析情理,并任所見詳斷。若非禮律所載,不得妄為判章,出外所犯之罪。
一件,詳刑定罪,實在法律一科,須是犯人本條,或取比附詳斷。自今後大理寺詳斷文案,只得以本犯一條法律斷罪,不得更將稍似格律,於本條前後安排。如是罪人合以官品減等,官告贖罪之類條件,即許於法狀內(nèi)次第區(qū)分。(《五代會要》十六)
◇ 逃戶歸業(yè)二年內(nèi)放免兩稅奏
請指揮諸道州府,每逃戶歸業(yè)後,委州司各與公憑,二年內(nèi)放免兩稅差科。如有違,許州論訐勘責。若州縣官招得五百戶已上,等第獎酬。(《五代會要》二十五)
◎ 竇專
專,同光朝左諫議大夫。
◇ 請罷租庸使歸三司奏 臣伏見天下諸色錢谷,比屬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和有郎中、員外支計分劈。自後以租賦殷繁,添置司之額。自唐天寶中,安史作亂,民戶流亡,征賦不時,經(jīng)費多闕。惟江淮、嶺表,郡縣完全,總?cè)矩涁?,發(fā)一使征賦,在處勘覆,目曰租庸。才收京城,尋廢職務(wù)。廣明中,黃巢充斥,僖宗省方,依前以江淮征賦又置租庸使催征,及至車輅還京,旋亦停廢。偽梁不知故事,將四鎮(zhèn)節(jié)制征輸,置宮使名目管系,既廢宮後,改置租庸,雜以掊斂相兼,加之出放生利。況戶口什一之稅,是太平之日規(guī)繩,租庸總?cè)竞峡?,因喪亂之時制置,在京無此名目,乃是出使權(quán)宜。若要委一官之能,何妨總?cè)竞吓?。伏請敕郡縣重集戶口,計定租稅,令鹽鐵卻歸三司,收其征賦。務(wù)使仍舊會計到京,且便上供,何須直進。既戶口不失,則增賦倍多,致海內(nèi)有久遠之安,示天下為一家之治。(《五代會要》二十四)
◎ 申著
著,天成中少府少監(jiān)。
◇ 未明事理不得行責奏
伏乞指揮諸道州府,此後或顯犯憲章者,候文案畢,任依格法斷懲。如未明事理,不得行責情杖。(《五代會要》卷十) ◎ 楊知方
知方,後唐興唐府冠氏縣尉。
◇ 自陳請驗文書狀
光化三年明經(jīng)及第,其後選授官兩任。莊宗郊天年,於將作監(jiān)內(nèi)行事禮畢,擬授太子通事舍人,旋值錯豎父母年幾駁落。其年丁父憂。至天成二年又丁母憂。去年九月方服闋,今春欲赴郊天行事,又緣貧困,無財可辦。今乞引驗已前文書,量賜陶鑄者。(《冊府》六百三十三)
◎ 郝瓊
瓊,右街使,兼判尚書考功。
◇ 司吏逐月支賜糧錢奏 去年五月詔,中外官員自宰臣、節(jié)度使以下,并逐年書考課。計官員千馀,當司人吏四人,二人赴官,又公用不足。乞依三銓例,當司歸司官逐月支賜紙筆糧錢。(《冊府》六百三十六)
◎ 任贊
《全唐文》八百五十有傳。
◇ 勿啟幸門奏
郊天前有犯重罪合當極法者,并令推鞫斷遣,無容開啟幸門。(《冊府》四百七十五)
◎ 崔居檢
《全唐文》八百五十有傳?! 蟆〈箪糁徐糗囻{不出奏
大祠、中祠差官行事,皇帝雖不與祭,其日亦不視朝。伏見車駕其日或出,於禮不使。今後請每遇大祠、中祠,車駕不出。(《五代會要》卷四)
◎ 王權(quán)
《全唐文》八百五十一有傳。
◇ 諸道詳勘職方地圖奏 伏見諸道州府,每遇閏年,準例送尚書省職方地圖者。頃因多事之後,諸道州府舊本雖存,其間郡邑或遷,館遞曾改,添增鎮(zhèn)戌,創(chuàng)造城池,竊恐尚以舊規(guī)錄為正本,未專詳勘,必有差殊。伏請頒下諸州,其所送職方地圖,各令按目下郡縣鎮(zhèn)戌城池,水陸道路,或經(jīng)新舊移易者,并須載之於圖。其有山嶺溪湖、步騎舟楫,各得便於登涉者,亦須備載。(《五代會要》十五)
◎ 李象
《全唐文》八百五十一有傳?! 蟆∩⒐俜缸锊坏卯斱H奏
請今後凡是散官,不計高低,若犯罪,不得當贖,亦不得上請。
詳定院覆奏:應(yīng)內(nèi)外文武官,有品宮者自依品官法,無品官者、有散試官者,應(yīng)內(nèi)外帶職廷臣賓從、有功將校等,并請同九品官例。其京都軍巡使及諸道州府衙前職員、內(nèi)外離任鎮(zhèn)將等,并請準律,不得上請當贖。其巡司馬步司判官,雖有曾歷品官者,亦請同流外職。準津,杖罪已下依決罰例,徒罪已上仍舊當贖法。(《五代會要》卷十)
◎ 盧質(zhì) 《全唐文》八百五十一有傳。
◇ 仆射上事儀注務(wù)簡奏
臣忝除官,合赴省上事,若準舊例,左右仆射上事儀注,所費極多。欲從權(quán)務(wù)簡,氐取尚書丞、郎上事例,止集南省屬僚及兩省官送上,亦不敢輒援往例,有廢官中自量力排比,兼不敢自臣隳廢舊規(guī)。他時任行舊制,(《五代會要》十四)
◇ 王墓志銘
(上缺)二□□居無何賊起,黃巢兵經(jīng)(缺)涉險,九州版蕩,唯茲全趙□□安邦一百五十年間,中外(缺)有□有恒,不潛不濫,相承四世,光輔十朝,(缺)有□及其叔世(缺五字)於□□邦是同其□,雖為常數(shù),良(缺)山發(fā)源,始於□□,至於□代,乃有太原瑯琊,分彼二流,(缺)之□也,□忠力於邦家,□捍蔽於(缺)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同中書門(缺)封二百戶,贈太師,謚曰忠。在(缺)山(缺五字)爵為盛□□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缺)一寸□累贈司空、司徒、太尉、太傅在(缺)三(缺四字)封人臣之(缺)皆踵前修考終令□□曰忠穆(缺)中□四年,□授鎮(zhèn)州兵馬留後。來年起復(fù),真拜繼世焉。以(缺)太原郡開國子食邑五百戶。在疚畢喪,非公事(缺)相□信睦交修。中和五年,加開府(缺)檢校太保,封常山郡王。文德元年又升太傅(缺)封□百戶。大順元年,就加檢校太師。未幾,授澤潞邢(缺)五年,□□□書令,進封北平王,增邑共六千戶,實封(缺)賜敦□□定久大功臣。來年,又冊拜太師,增爵一萬(缺)遠圖。無何,事背防萌,眾迷逐末,納羈新於(缺)由茲一□,亂構(gòu)兇徒,毒流一氏,屠害全族,殘(缺)夫人隴西李氏,父李全義,皇任檢校工部尚書(缺)不越旬被害,(缺)守侍中,次曰昭(缺八字)部落都知兵馬使檢校太保,皆(缺)推官李(缺)懷□□六經(jīng)大□何止於救患恤鄰,五下(缺)前(缺六字)符習(缺)天十八年秋八月,大(缺四字)公舍(缺)伐□□□而終,賊男處瑾□父自立,處球□煞其兄。十九年平(缺)以(缺四字)幽冤,藎明義舉。今以青烏□吉,丹有歸,(缺)十二月廿□日(約缺七字)趙國夫人合葬於真定縣新市鄉(xiāng)廉頗里壽陽崗,于(下缺)。
(銘詞上缺)府。螫手之蛇,反噬之虎。梟獍與妖,恩義□□。全族盡亡,(缺)□師一興,飛走無處。逆首就擒,屬封尋撫。釁血□□,申冤告□。(下缺)(《古志石華》、《八瓊室金石補正》七九)
◎ 李慎儀
《全唐文》八百五十二有傳。
◇ 請委銓曹檢點選格奏
諸道州縣,皆是攝官,誅剝生靈,漸不存濟。此蓋郭崇韜在中書日,未詳本朝故事,妄被閑人獻疑,點檢選曹,曲生異議,行矯枉過直之道,成欲益反損之文。其選人凡關(guān)一事闕違,并是有涉逾濫。或告敕欠少,或文字參差,保內(nèi)一人不來,五保皆須并廢,文書一紙有誤,數(shù)任皆不勘詳。且自天下亂離,將五十載,無人不遇兵革,無處不遭焚燒,性命脫免者尚或甚稀,文書保全者固應(yīng)極少。其年選人及行事官一千二百馀員,得官者才及數(shù)十,皆以逾濫為中名,盡被焚毀棄逐,遂令選人或斃踣於旅店,或號哭於行途,萬口一詞,同為怨酷。臣等懇曾商議,堅確不回,以至二年已來,選人不敢赴集,銓曹無人可注,中書無人可除。去年闕近二千,授官不及六十。乃致諸道皆是攝官,朝廷之成澤不行,紳之祿秩皆廢,御冤負屈,不敢申陳,列局分曹,莫非僥幸。且攝官只自州府,多因賄賂而行,朝廷不知姓名,所司不考課績,皆無拘束,得資貪殘。及有罪名,又不申奏,互相掩蔽,無跡追尋,遂使人戶流移,州縣貧困,日甚一日,為弊轉(zhuǎn)多。若不直具奏聞,別為條制,不惟難息時病,兼且益亂國章。
臣等商量,伏請?zhí)亟惦肺?,宣布遠邇,明言往年制置,不自於宸衷;比日焦勞,將頒於睿澤。兼以選曹公事,情偽極多,中書條流,亦恐未盡。望以中書所條件,及王松等(按與刑部員外郎王松同上)所論事節(jié),并與新定選格,有輕重未盡處,并委銓曹子細點檢酌量。但可以去其逾濫,革彼弊訛,不失本朝舊規(guī),能成選曹永例者,務(wù)在酌中,以為定制,別具起請條奏。(《冊府》六百三十二) ◎ 劉句
《全唐文》八百五十三有傳?! 蟆∑蛎庑邢阕?br>
中書以近敕祠祭行事官致齋內(nèi),唯祀事得行,其馀悉斷。又宰臣行事致齋內(nèi),不押班,不赴內(nèi)殿起居,不知印。臣緣判三司公事,其祀事、國忌行香,伏乞特免。(《五代會要》十三)
◇ 宗廟制度議
臣等今月十三日,再于尚書省集百官詳議。夫王者祖武宗文,郊天祀地,故有追崇之典,以申配享之儀。竊詳太常禮院議狀,唯立七廟,即并通其理,其他聽論,并皆勿取。七廟者,按《禮記·王制》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灌嵲⒃疲骸复酥苤埔?。」詳其禮經(jīng),即是周家七廟之定數(shù)。四廟者,謂高、曾、祖、禰四世也。按《周本紀》及《禮經(jīng)》《大傳》皆曰:「武王即位,追王太王、王季、文王,以后稷為堯稷官,故追尊為天子?!勾藙t即周武王初有天下,追尊四廟之明文也。故自漢、魏以降,迄於周、隋,創(chuàng)業(yè)之君,追尊不過四世,約周制也。此禮行之已久,事在不疑。今參詳都省前議狀,請立四廟外,別引始祖,取裁未為定議。
續(xù)準敕,據(jù)御史中丞張昭奏,請創(chuàng)立四高之外,無別封始祖之文。況國家禮樂刑名,皆依唐典,宗廟之制,須酌舊章。請依唐朝追尊懿祖宣皇帝、獻祖光皇帝、太祖景皇帝、代祖元皇帝故事,追尊四廟為定。(《五代會要》卷二)
◎ 盧振
《全唐文》八百五十五有傳。
◇ 禁止織造疏薄奏 古先哲王之制,布帛不中度,不鬻於市,比來組織之物,輕重皆有定規(guī)。近年己來,織帛之家過為疏薄,徒勞杼軸,無益公私。臣請三京、鄴都、諸道州府,凡織造之家,所織綾羅纟也掉諸物,并須斤兩尺度,合官定規(guī)程,不得輒為疏薄。所在官吏覺察禁止,不得更然。(《冊府》五百四)
◎ 曹琛 琛,長興中起居郎。
◇ 文武給假許支料錢奏
文武兩班,或請假歸寧,或臥疾未頓,才注班簿,便住料錢。伏乞特降敕命者。
敕:今後文武官,請準歸寧假給及病疾者,并許支給本官料錢。(《五代會要》二十八)
◎ 樊倫 《全唐文》八百五十五有傳。
◇ 請除關(guān)稅奏
耕桑未至,國多游民,關(guān)市之中,稅物苛細,請稍減省,以惠疲民。百姓賣物不多,所歷關(guān)市,并望除稅。(《冊府》五百四) ◎ 盧文紀 《全唐文》八百五十五有傳。
◇ 明定文武考校奏
請內(nèi)外文武臣寮,每歲有司,明定考校,將相乞回御筆,以行黜陟。疏下中書門下商量,宰臣奏請施行。(《冊府》六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