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西湖夢尋
敘陳正甫會心集
蘇洵集
曹操詩集
明圣二湖
寒山子詩集
李義山詩集
陶庵夢憶
孟郊集
羅昭諫集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一百 廣東一
作者:
《讀史方輿》顧祖禹
《禹貢》揚州徼外地。三代時為蠻夷國或謂之雕題。題,額也?!抖Y·王制》:南方曰雕題。又《山海經(jīng)》有離耳、雕題之國。楚《離騷》有玄國之南裔。或曰:今海南瓊州府是其地。后為百越地,亦曰揚越《國策》:吳起為楚悼王相,攻揚越?!妒酚洝菲鸨緜髯髂掀桨僭???资显唬涸皆趽P州南境,故曰揚越。其在天文,則牽牛、婺女之分野。秦并天下,置南海等郡,亦謂之南越《秦本紀》:始皇三十年,略取陸梁地,為南海、桂林、象郡,以適遣戍。三十四年,又謫人筑南越地,又設(shè)南海尉以董之,所謂東南一尉也??资显唬簬X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曰陸梁。《史記》南越,班固作南粵?;?,即越也。今人多以兩廣為粵,閩浙為越矣。秦末,趙陀王其地。漢元鼎六年,討平之,尋置交趾刺史。后漢因之漢刺史無常治。王范《交廣春秋》:漢初,交州治羸婁。元封五年,移治蒼梧廣信縣。建安十五年,復(fù)徙番禺。沈約曰:漢交趾刺史治龍編。建安八年,改曰交州,治廣信。十六年,徙治番禺。三國吳黃武五年,析置廣州,治番禺,而交州還治龍編。其后以交州并入廣州。永安七年,仍置廣州,治番禺。廣信,今廣西蒼梧縣。羸婁、龍編,今俱見安南境內(nèi)。三國吳分交州立廣州詳見上。晉因之。宋又分置越州泰始七年,置治臨漳,即今廉州府治合浦縣。齊、梁因之梁大同以后,置州益多,無復(fù)古制。隋亦屬揚州部。大業(yè)末,屬于蕭銑。唐討平之。貞觀初,置嶺南道治廣州。開元中曰嶺南節(jié)度。咸通二年,分為嶺南東道。五代時,屬于南漢。宋淳化四年,為廣南路。至道三年,分為廣南東路。元置廣東道及海北海南道宣慰等司廣東道治廣州,海南海北道治雷州,隸江西行省。明洪武九年,改置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lǐng)府十、直隸州一、屬州七、屬縣七十六總為里四千二十八,夏秋二稅大約一百一萬七千七百七十二石有奇,而諸司衛(wèi)所參列其中。今仍為廣東布政使司?!髲V州府屬州一 縣十五
南??h附郭 番禺縣附郭 順德縣 東莞縣 新安縣三水縣 增城縣 龍門縣 香山縣 新會縣 新寧縣 從化縣清遠縣
連州領(lǐng)縣二陽山縣 連山縣
◇肇慶府屬州一 縣十
高要縣附郭 高明縣 四會縣 廣寧縣 新興縣陽春縣 陽江縣 恩平縣德慶州領(lǐng)縣二
封川縣 開建縣
直隸◇羅定州屬縣二
東安縣 西寧縣
◇韶州府屬縣六
曲江縣附郭 英德縣 樂昌縣 仁化縣 乳源縣翁源縣
◇南雄府屬縣二
保昌縣附郭 始興縣
◇惠州府屬縣十
歸善縣附郭 博羅縣 長寧縣 永安縣 海豐縣龍川縣 長樂縣 興寧縣 河源縣 和平縣
◇潮州府屬縣十一
海陽縣附郭 潮陽縣 揭陽縣 程鄉(xiāng)縣 饒平縣惠來縣 大埔縣 平遠縣 普寧縣 澄??h 鎮(zhèn)平縣
◇高州府屬州一 縣五
茂名縣附郭 電白縣 信宜縣化州領(lǐng)縣二
吳川縣 石城縣
◇雷州府屬縣三
??悼h附郭 遂溪縣 徐聞縣◇廉州府屬州一 縣二合浦縣附郭
欽州領(lǐng)縣一
靈山縣
◇瓊州府屬州三 縣十
瓊山縣附郭 澄邁縣 臨高縣 定安縣 文昌縣會同縣 樂會縣
儋州領(lǐng)縣一
昌化縣
萬州領(lǐng)縣一陵水縣
崖州領(lǐng)縣一
感恩縣
東連七閩,
惠、潮二府,與福建之汀、漳接境,山溪相錯,伏莽之患常多。
南濱大海,
自潮州府之東南,與福建之漳州海洋接。自廉州府欽州之西南,與交趾海洋接。東西相距二千四百余里,而瓊州一府峙大海中,尤為險遠。
西距安南,
安南,自廉州府欽州分界,由海道以入交州,則欽州、海陽,其必出之途也。
北據(jù)五嶺。
五嶺之首曰大庾嶺,在南雄府北六十里,與江西分險。綿亙而西為騎田嶺、都龐嶺,與湖廣分險。秦王翦降百越,以謫戍五萬人守五嶺?;茨献釉唬菏蓟适刮就李“l(fā)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見湖廣黔陽縣,一軍守九疑之塞九疑,見湖廣名山,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即江西南安府,一軍結(jié)余干之水見江西饒州府?;蛑^此為五嶺,非也?!稘h書·張耳傳》:秦有五嶺之戍。裴淵《廣州記》: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也。鄧德明《南康記》:南康大庾嶺一,桂陽騎田嶺二見湖廣郴州,九真都龐嶺三見湖廣藍山縣,臨賀萌渚嶺四見湖廣江華縣,始安越城嶺五見廣西興安縣。《水經(jīng)注》:最東曰大庾嶺,在南康;第二曰騎田嶺,在桂陽郴州;第三曰都龐嶺,在南平縣;第四曰萌渚嶺,在馮乘縣;第五曰越城嶺,在始安縣。鄧氏以都龐在九真者,誤也。杜佑亦曰:塞上嶺一也即大庾嶺。今詳見江西重險大庾,騎田嶺二也,都龐嶺三也曰在湖廣永明縣,與《水經(jīng)注》不同,萌渚嶺四也,越城嶺五也。周去非則曰:五嶺之說,舊以為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嶺之涂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入廣東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入南雄二也,自湖廣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州入廣西之賀縣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今大庾嶺實為北面之巨鎮(zhèn)云。
其名山,則有羅浮。
羅浮山,在廣州府增城縣東百三十里,惠州府博羅縣西北五十里。其山袤直五百里,高三千六百丈,峰巒四百三十有二,嶺十五,洞壑七十有二,溪澗瀑布之屬九百八十有九。蓋宇內(nèi)之名山,東粵之重鎮(zhèn)也。五代周顯德六年,南漢主劉建天華宮于山中在山之西,即朱砂洞也。宋開寶初,又鑿增江水口,欲通舟道入山,不果蘇軾曰:于無事時,以羅浮為宴游之所,有急則為逋逃藪也?!稁X南志》:羅山之脈,來自大庾;浮山,乃蓬萊之一島,來自海中,與羅山合,故曰羅浮《名山記》:羅浮山有洞,周五里,《道書》以為朱明洞天,十大洞天之一也。潛通勾曲,上有分水嶼,謂之泉源福地?!渡浇?jīng)》:五嶺擁從衡岳如君,而羅浮桀出為之佐命。又舊《圖經(jīng)》:羅浮山西距番禺二百里,上有桂樹神湖。《山海經(jīng)》云,桂林八樹,在番禺之東,即此山也。一名博羅山,俗傳堯時浮山自會稽浮海而至,傅于羅山云?!对贰罚褐琳?,羅浮山崩二十七處,壞民居,堙田澗,山水涌溢,溺死百余人。其瑰奇靈異,游歷所不能遍。大約峰之秀者為飛云、玉鵝、麻姑、會真、會仙、錦繡、玳瑁之屬,洞之幽者為夜樂、石血、朱明、黃龍、朱陵、黃猿、水簾、蝴蝶之屬,而石樓鐵橋之勝,尤為桀出云宋鄒師正《羅浮指掌圖略》:游羅浮者,始自龍華祠,至明月戒壇登山,歷錫杖泉、羅漢巖、伏虎巖一十余里,而至大、小石樓。二樓相去五里,皆高出云表,重巖四柱如樓,有石門方廣可容幾席,俯視滄海,夜半見日初出。其山岸周回五里,澗水消長,應(yīng)海潮盈縮之候。又上為鐵橋峰,即羅浮二山相接處也。中有石如梁,湍水出焉,分東西流注于潭,又南流注于淵,一名神湖,《道書》所謂泉源福地也。又有上界三峰,上接鐵橋,高三十仞,不可上,其下逶迤有匯水與潮汐應(yīng),曰瑤池。第三峰頂又有青羊巖,其下曰夜樂洞,昔人常聞仙樂于此。洞在神湖東,洞中有犀牛潭、瀑布泉,泉從上界三峰側(cè)懸流下注三十余仞。又有鳳凰谷及鳳浴潭,皆在夜樂洞中。鐵橋相接者曰瑤石臺,高五百六十丈有奇。梁大同中,僧景泰者建連云塔于其上,亦名飛云塔,在浮山上。鐵橋之左曰玉鵝峰,一名鵝嶺,右曰聚霞峰。羅山之西為麻姑峰,有麻姑壇。相近者為雙髻峰,下有羅陽溪,羅浮諸峰之水西匯于此。羅山之西南曰飛來峰,下為梅花村。又黃龍洞在聚霞峰之東,本名金沙洞,兩峰相疊,一水中流。南漢主欲作天華宮,夢金龍起于宮前,因改今名,并建宮于此,今呼為西天華。其后有鳳凰岡、云母溪。自麻姑峰而西南,有觀源洞,一名麻姑洞。其西北有幽居洞、滴水巖。幽居洞后又有長壽觀,南漢時亦建天華宮于此,今呼為南天華。又北為君子巖,巖側(cè)有通天巖、云峰巖,其下曰蝴蝶洞,前曰水簾洞。又有天漢橋,其下為流杯池。又南為朱明洞,《道書》所謂第七峒,朱明曜真之天也。其東有青霞谷,又有野人洞,一名王子洞。又天漢橋東有會仙橋,橋東有明福觀,南漢所建,亦名九天觀。相近有小水簾洞。又東北有蛇穴,舊傳穴通眉州。又東數(shù)里至蓬萊洞、鴉髻峰,上為劉仙壇,高百丈許,下臨羅陽溪。山之東西有香臺、會真、櫻桃、拋球、刀子、錦繡、黃猿、缽盂、致云、大旗、小旗、云母、雞籠諸峰,又有金沙、石血、朱陵、太和、歐陽、赤水、白云及風(fēng)洞、云洞、雨洞,白角、大慈寺,古老、白芒古洞及桄榔、大坑諸洞。奇秀岑,湍流怪石,不可名狀矣。其大川,則有西江、西江,即廣西黔、郁、桂三江之水。自梧州府東流入肇慶府界,歷德慶州封川縣西,而賀江流入焉賀江,見廣西賀縣。經(jīng)縣南,又東至州城南,亦曰南江,亦名晉康水。又東繞府城,而東南流出羚羊峽,入廣州府順德縣界,亦謂之龍江。又東流至府城西北,會北江之水,又流至府城南,而會東江之水,并流而入于海。漢伐南越,離水、之師并會于番禺,即是道也。《南齊書》:西南二江,川源深遠,別置都護,專征討之任。西江實兼南江之名矣謂之二江,誤也。梁大同十一年,交趾李賁作亂,命楊為交州刺史討之,又命定州刺史定州,今廣西郁林州蕭勃會于西江。太清末,陳霸先為西江都護,起兵討侯景。隋唐以后,嶺南用兵恒以西江為要害。宋皇四年,儂智高陷邕州,沿江東下,濱江州郡悉被殘破,遂圖廣州,官軍拒卻之。明初,廖永忠等定廣州,復(fù)奉詔引兵趨廣西,由肇慶溯西江而上抵梧州是也。今兩粵往來,百斛巨舟可方行無礙者,惟西江耳。詳見川瀆盤江。北江東江附、北江,即湟水湞水合流之水也。湟水,出湖廣寧遠縣九疑山,流入廣州府界《通志》:湟水,俗呼湞江,以出于郴州黃岑山,亦名黃水。誤。經(jīng)連州陽山縣東,西南流經(jīng)州城東,又折而東南入韶州府英德縣界,又南流入廣州府清遠縣境,至縣東南與湞水合,亦曰洭水,亦曰水,亦曰水,其合湞水之處,亦曰口,亦曰口。漢元鼎五年,伐南越,伏波將軍路博德引兵出桂陽,下湟水。陳大建二年,廣州刺史歐陽紇以州叛,陳將章昭達將兵討之,兼行至始興。紇聞?wù)堰_奄至,出頓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籠,置于水柵之外,用遏舟艦。昭達居上流,裝艦造拍,乘流突進,紇眾大敗,遂擒之。宋開寶三年,潘美克南漢之郴州,劉懼,遣其臣邵廷屯口是也。湞水出南雄府北大庾嶺,東南流,復(fù)折而西南,經(jīng)府城南,又西南,經(jīng)始興縣西,而入韶州府界。經(jīng)府城東,有武水,出湖廣臨武縣之西山,流經(jīng)郴州宜章縣南,而入韶州府樂昌縣境,又東南流至府城東南,而合湞水,亦曰曲江,亦曰相江,亦曰始興江。又南流,經(jīng)英德縣西,出湞陽峽,入廣州府清遠縣界,經(jīng)縣東,又南,則湟水流會焉。又南流經(jīng)三水縣西,至府西北三十余里,逶迤而下,會于西江。漢伐南越,樓船將軍楊仆引兵出豫章,下湞水是也。今自庾嶺而南,取水道,繇始興江口,可以徑抵廣州,且東達惠、潮,西屆潯、梧矣。又有東江,源出江西安遠縣界,流入惠州府龍川縣境,至縣南為龍江。又西南流,經(jīng)河源縣南為槎江,南流至府城東北,折而西,過博羅縣南。又西南流入廣州府東莞縣境,經(jīng)縣北,又經(jīng)增城縣南,而至府之南境,會西江以入海,亦謂之三江口,以東、西、北三江為名也《南史》:宋元嘉十年,徙謝靈運于廣州?;蚋骒`運令人買兵器,結(jié)健兒,欲于三江口篡取之,不果,靈運因棄市。即此三江口也。三江周匝三垂,南則濱大海云。
海。
海,環(huán)廣東南界,倚為險固,然攻守之計亦莫切于海。晉義熙七年,劉裕與盧循相持于豫章,而遣別將孫處等由海道徑搗廣州,傾其巢穴,循以敗亡。唐乾元初,廣州奏大食波斯圍州城,掠倉庫,焚廬舍,浮海而去。咸通二年,安南陷于南詔,諸道兵赴援,皆屯聚嶺南,用潤州人陳石議,自福建運米泛海至廣州,軍食始足。宋末,車駕自閩入越,既而蒙古將張弘范將兵由潮陽入海,追宋少帝于崖山,宋亡。明初,命廖永忠繇福州海道取廣東,永忠奄至東莞,何真迎降,而廣州亦下。洪武、永樂間,倭夷入犯廣東,屢為所擾。嘉靖中,倭寇閩、浙,滋蔓亦及于廣東。議者謂廣東海防,當(dāng)分三路。三路者,左為惠、潮,右為高、雷、廉,而廣州為中?;?、潮二郡,皆與福建接壤,而潮尤當(dāng)其沖,柘林、南澳皆要區(qū)也。由柘林而西,為大城、海門、靖海、蓬洲諸所,又西接甲子門、碣石、平海諸衛(wèi)所,皆為南面之蔽。儻柘林、南澳失守,是無潮也;平海、碣石失守,是無惠也。《海防考》:惠、潮之備,以柘林為最要。柘林,乃南澳海道之門戶,據(jù)三路上游,番舶自福趣廣,悉由此入。其去惠、潮水寨,遠幾百里。水寨為惠、潮之沖,而柘林又為水寨之沖。慎固之防,不可不豫。而大城所聲援差近,備尤不可或疏也。若夫中路之備,則在屯門、雞棲、佛堂門、冷水角、老萬山、虎頭門等澳,而南頭澳在虎頭門之東,為省會門戶。??芡Q伺于此,為闌入之途,則東莞大鵬之戍守宜切也。又西則峽門、望門、大小橫琴山、零丁洋、仙女澳、九灶山、九星洋諸處,而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為番舶等候接濟之所,則香山所之戍守宜切也。又西為崖門、寨門海、萬斛山、洲等處,而望峒澳在崖門之西,為番舶停留避風(fēng)之門戶,則廣海衛(wèi)及新寧、海朗二所之戍守宜切也。若西路三郡,去倭島似遠,而安南、占城、暹羅、滿剌諸番,風(fēng)帆易達。高州之南神電衛(wèi)所轄一帶海澳,若蓮頭港、汾洲山、西家灘、廣州灣,皆府之南翰也。雷州凸出海中,三面受敵,其遂溪、湛川、潿洲、樂民等四十余隘,固為門戶之險,而海安、海康、黑石、清道并徐聞、錦囊諸隘,亦所以合防海澳者也。至于廉州之境,尤為全廣重輕,故兵符特札于靈山,達堡增屯于衛(wèi)北。海寇之警,峒獠之?dāng)_,外夷之侵,有兼憂焉。永樂七年,倭嘗陷廉州矣。而瓊州,又廉之外戶也。五指腹心,盡為黎據(jù),所設(shè)城邑,類皆濱海備倭之制。若白沙、石、頭、文昌,與海安、??祵χ牛瑣u飄風(fēng)突來,防御甚艱,此西路所當(dāng)加意者也。又濱海諸邑,為盜賊淵藪者,如增城、東莞之茶窯、十字窯,番禺之三漕、波羅海,南海之仰船岡、茅窖,順德之黃頭涌,香山、新會之白水、分水等處,往往歲集兇徒,以小艇出沒,珠禁弛則糾黨盜珠,珠禁嚴則誘倭行劫,此又當(dāng)詰奸禁宄,以消其萌矣《海道考》:廣州舶船往諸番,出虎頭門,始入大洋,分東西二路,東洋差近,西洋差遠。宋于中路置巡海水師營壘,今為東莞縣南頭城。東南海路二百里,至屯門山,水皆淺,日可行五十里。乃順帆風(fēng)西行,一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若用東風(fēng)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西南行,三日至占不勞山,西去占城二百里。又南二日至陵山,其山峻而方,有泉下繞如帶,即占城地也。陸行至賓童國一月程,東去麻逸國二日程。水行一日至東西竺昆侖洋,又一日行至古苴國,其王號苴屈,即真臘也。又半日行至奔沱浪洲,即丹眉流國。又二日至軍突弄山,又五日至海硤,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即暹羅也;南岸則佛逝國,占城屬國也。又東水行四五日至訶陵國,今瓜哇也,為南海中最大洲。又西出硤三日至葛葛僧祗國,即佛逝西北隅之別島。國人多鈔暴,乘舶者多畏之,疑即昔之婆利國,今佛朗機也。其北岸則阿羅國,一名阿羅陀,今滿剌加也。阿羅西則阿谷羅國,一名阿羅單。又從葛葛僧祗四五日行至婆露國,一名阿魯。又六日行至婆那國,一名須文達那,即今蘇門答剌國也。又西至伽藍洲,一名翠藍嶼。又北四日行至師子國,其地在西洋之西北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自伽藍洲行二十日至榜葛剌國,即西天竺也,一曰西印度。??谟胁斓貙逃诖顺榉衷?。天竺之西千五百里曰注輦國。宋大中祥符八年,其貢使言:從本國舟行七十七日,歷舟阝勿丹山、娑里西蘭山,至古羅國。又行七十一日,歷加八山、占不勞山、舟寶龍山,至三佛齊國。又行十八日,渡蠻山水口,歷天竺山,至賓頭狼山之西王母冢,距舟所將百里。又行二十日,度羊山、九畏山,至廣州之琵琶洲。離本國凡千一百五十日云。又雷州,控入海水路,從州東至海三十里,渡海抵化州、吳川縣之洲,入廣州,通閩浙;從州南陸行一百七十四里,至遞角場抵海,南泛海一程,可至瓊州;從州西陸行一百五十里泛海,水路至安南諸番國。又瓊州,東至海一百二十里,直通大洋,故諸番舶,雖東洋、琉球等國,被風(fēng)漂,多至瓊州也。
其重險則有梅關(guān)。
梅關(guān),在南雄府北六十里大庾嶺上,東北去江西南安府二十五里,雄杰險固,為南北之噤要,亦謂之橫浦關(guān)。自秦戍五嶺,漢武遣軍下橫浦關(guān),常為天下必爭之處。有驛路在石壁間,相傳唐開元中張九齡所鑿。宋嘉中,復(fù)修廣之。舊時嶺上多梅,故庾嶺亦曰梅嶺,關(guān)曰梅關(guān)。今梅廢而關(guān)名如故,有官軍戍守。詳見江西重險大庾嶺。
【按】廣東之地,介于嶺海間。北負雄、韶,足以臨吳、楚;東肩潮、惠,可以制甌、閩;西固高、廉,扼交、邕之噤吭;南環(huán)瓊島,控黎夷之門戶。而廣州一郡,屹為中樞,山川綿邈,環(huán)拱千里,足為都會矣。肇慶接壤梧州,指臂相倚,溪峒犭獞藉以控制。若四郊多事,鼓棹西江,不過六七百里而徑達番禺,此上游之險也。連州北通郴、永,可以直走湖南,且西與平樂之賀縣連界,由此縱橫南北,似為徑易。雖南雄密邇大庾,由嶺南下,可以捷走韶州,然由連指韶,潘美之師實奪劉之魄。兵固無常勢矣。潮州東接漳州,??芨Q伺,必假途于此,而柘林寨其首沖也。廉、欽及高、雷二郡,與粵西皆犬牙相錯,肘腋之防,不惟一族,不特為交趾障蔽也。利害之機,安危之系,有近而不察,忽不及防者。特籌粵東,而僅斤斤于番舶之恣擾,礦冶之奸頑抑末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南??h附郭 番禺縣附郭 順德縣 東莞縣 新安縣三水縣 增城縣 龍門縣 香山縣 新會縣 新寧縣 從化縣清遠縣
連州領(lǐng)縣二陽山縣 連山縣
◇肇慶府屬州一 縣十
高要縣附郭 高明縣 四會縣 廣寧縣 新興縣陽春縣 陽江縣 恩平縣德慶州領(lǐng)縣二
封川縣 開建縣
直隸◇羅定州屬縣二
東安縣 西寧縣
◇韶州府屬縣六
曲江縣附郭 英德縣 樂昌縣 仁化縣 乳源縣翁源縣
◇南雄府屬縣二
保昌縣附郭 始興縣
◇惠州府屬縣十
歸善縣附郭 博羅縣 長寧縣 永安縣 海豐縣龍川縣 長樂縣 興寧縣 河源縣 和平縣
◇潮州府屬縣十一
海陽縣附郭 潮陽縣 揭陽縣 程鄉(xiāng)縣 饒平縣惠來縣 大埔縣 平遠縣 普寧縣 澄??h 鎮(zhèn)平縣
◇高州府屬州一 縣五
茂名縣附郭 電白縣 信宜縣化州領(lǐng)縣二
吳川縣 石城縣
◇雷州府屬縣三
??悼h附郭 遂溪縣 徐聞縣◇廉州府屬州一 縣二合浦縣附郭
欽州領(lǐng)縣一
靈山縣
◇瓊州府屬州三 縣十
瓊山縣附郭 澄邁縣 臨高縣 定安縣 文昌縣會同縣 樂會縣
儋州領(lǐng)縣一
昌化縣
萬州領(lǐng)縣一陵水縣
崖州領(lǐng)縣一
感恩縣
東連七閩,
惠、潮二府,與福建之汀、漳接境,山溪相錯,伏莽之患常多。
南濱大海,
自潮州府之東南,與福建之漳州海洋接。自廉州府欽州之西南,與交趾海洋接。東西相距二千四百余里,而瓊州一府峙大海中,尤為險遠。
西距安南,
安南,自廉州府欽州分界,由海道以入交州,則欽州、海陽,其必出之途也。
北據(jù)五嶺。
五嶺之首曰大庾嶺,在南雄府北六十里,與江西分險。綿亙而西為騎田嶺、都龐嶺,與湖廣分險。秦王翦降百越,以謫戍五萬人守五嶺?;茨献釉唬菏蓟适刮就李“l(fā)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見湖廣黔陽縣,一軍守九疑之塞九疑,見湖廣名山,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即江西南安府,一軍結(jié)余干之水見江西饒州府?;蛑^此為五嶺,非也?!稘h書·張耳傳》:秦有五嶺之戍。裴淵《廣州記》: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也。鄧德明《南康記》:南康大庾嶺一,桂陽騎田嶺二見湖廣郴州,九真都龐嶺三見湖廣藍山縣,臨賀萌渚嶺四見湖廣江華縣,始安越城嶺五見廣西興安縣。《水經(jīng)注》:最東曰大庾嶺,在南康;第二曰騎田嶺,在桂陽郴州;第三曰都龐嶺,在南平縣;第四曰萌渚嶺,在馮乘縣;第五曰越城嶺,在始安縣。鄧氏以都龐在九真者,誤也。杜佑亦曰:塞上嶺一也即大庾嶺。今詳見江西重險大庾,騎田嶺二也,都龐嶺三也曰在湖廣永明縣,與《水經(jīng)注》不同,萌渚嶺四也,越城嶺五也。周去非則曰:五嶺之說,舊以為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嶺之涂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入廣東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入南雄二也,自湖廣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州入廣西之賀縣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今大庾嶺實為北面之巨鎮(zhèn)云。
其名山,則有羅浮。
羅浮山,在廣州府增城縣東百三十里,惠州府博羅縣西北五十里。其山袤直五百里,高三千六百丈,峰巒四百三十有二,嶺十五,洞壑七十有二,溪澗瀑布之屬九百八十有九。蓋宇內(nèi)之名山,東粵之重鎮(zhèn)也。五代周顯德六年,南漢主劉建天華宮于山中在山之西,即朱砂洞也。宋開寶初,又鑿增江水口,欲通舟道入山,不果蘇軾曰:于無事時,以羅浮為宴游之所,有急則為逋逃藪也?!稁X南志》:羅山之脈,來自大庾;浮山,乃蓬萊之一島,來自海中,與羅山合,故曰羅浮《名山記》:羅浮山有洞,周五里,《道書》以為朱明洞天,十大洞天之一也。潛通勾曲,上有分水嶼,謂之泉源福地?!渡浇?jīng)》:五嶺擁從衡岳如君,而羅浮桀出為之佐命。又舊《圖經(jīng)》:羅浮山西距番禺二百里,上有桂樹神湖。《山海經(jīng)》云,桂林八樹,在番禺之東,即此山也。一名博羅山,俗傳堯時浮山自會稽浮海而至,傅于羅山云?!对贰罚褐琳?,羅浮山崩二十七處,壞民居,堙田澗,山水涌溢,溺死百余人。其瑰奇靈異,游歷所不能遍。大約峰之秀者為飛云、玉鵝、麻姑、會真、會仙、錦繡、玳瑁之屬,洞之幽者為夜樂、石血、朱明、黃龍、朱陵、黃猿、水簾、蝴蝶之屬,而石樓鐵橋之勝,尤為桀出云宋鄒師正《羅浮指掌圖略》:游羅浮者,始自龍華祠,至明月戒壇登山,歷錫杖泉、羅漢巖、伏虎巖一十余里,而至大、小石樓。二樓相去五里,皆高出云表,重巖四柱如樓,有石門方廣可容幾席,俯視滄海,夜半見日初出。其山岸周回五里,澗水消長,應(yīng)海潮盈縮之候。又上為鐵橋峰,即羅浮二山相接處也。中有石如梁,湍水出焉,分東西流注于潭,又南流注于淵,一名神湖,《道書》所謂泉源福地也。又有上界三峰,上接鐵橋,高三十仞,不可上,其下逶迤有匯水與潮汐應(yīng),曰瑤池。第三峰頂又有青羊巖,其下曰夜樂洞,昔人常聞仙樂于此。洞在神湖東,洞中有犀牛潭、瀑布泉,泉從上界三峰側(cè)懸流下注三十余仞。又有鳳凰谷及鳳浴潭,皆在夜樂洞中。鐵橋相接者曰瑤石臺,高五百六十丈有奇。梁大同中,僧景泰者建連云塔于其上,亦名飛云塔,在浮山上。鐵橋之左曰玉鵝峰,一名鵝嶺,右曰聚霞峰。羅山之西為麻姑峰,有麻姑壇。相近者為雙髻峰,下有羅陽溪,羅浮諸峰之水西匯于此。羅山之西南曰飛來峰,下為梅花村。又黃龍洞在聚霞峰之東,本名金沙洞,兩峰相疊,一水中流。南漢主欲作天華宮,夢金龍起于宮前,因改今名,并建宮于此,今呼為西天華。其后有鳳凰岡、云母溪。自麻姑峰而西南,有觀源洞,一名麻姑洞。其西北有幽居洞、滴水巖。幽居洞后又有長壽觀,南漢時亦建天華宮于此,今呼為南天華。又北為君子巖,巖側(cè)有通天巖、云峰巖,其下曰蝴蝶洞,前曰水簾洞。又有天漢橋,其下為流杯池。又南為朱明洞,《道書》所謂第七峒,朱明曜真之天也。其東有青霞谷,又有野人洞,一名王子洞。又天漢橋東有會仙橋,橋東有明福觀,南漢所建,亦名九天觀。相近有小水簾洞。又東北有蛇穴,舊傳穴通眉州。又東數(shù)里至蓬萊洞、鴉髻峰,上為劉仙壇,高百丈許,下臨羅陽溪。山之東西有香臺、會真、櫻桃、拋球、刀子、錦繡、黃猿、缽盂、致云、大旗、小旗、云母、雞籠諸峰,又有金沙、石血、朱陵、太和、歐陽、赤水、白云及風(fēng)洞、云洞、雨洞,白角、大慈寺,古老、白芒古洞及桄榔、大坑諸洞。奇秀岑,湍流怪石,不可名狀矣。其大川,則有西江、西江,即廣西黔、郁、桂三江之水。自梧州府東流入肇慶府界,歷德慶州封川縣西,而賀江流入焉賀江,見廣西賀縣。經(jīng)縣南,又東至州城南,亦曰南江,亦名晉康水。又東繞府城,而東南流出羚羊峽,入廣州府順德縣界,亦謂之龍江。又東流至府城西北,會北江之水,又流至府城南,而會東江之水,并流而入于海。漢伐南越,離水、之師并會于番禺,即是道也。《南齊書》:西南二江,川源深遠,別置都護,專征討之任。西江實兼南江之名矣謂之二江,誤也。梁大同十一年,交趾李賁作亂,命楊為交州刺史討之,又命定州刺史定州,今廣西郁林州蕭勃會于西江。太清末,陳霸先為西江都護,起兵討侯景。隋唐以后,嶺南用兵恒以西江為要害。宋皇四年,儂智高陷邕州,沿江東下,濱江州郡悉被殘破,遂圖廣州,官軍拒卻之。明初,廖永忠等定廣州,復(fù)奉詔引兵趨廣西,由肇慶溯西江而上抵梧州是也。今兩粵往來,百斛巨舟可方行無礙者,惟西江耳。詳見川瀆盤江。北江東江附、北江,即湟水湞水合流之水也。湟水,出湖廣寧遠縣九疑山,流入廣州府界《通志》:湟水,俗呼湞江,以出于郴州黃岑山,亦名黃水。誤。經(jīng)連州陽山縣東,西南流經(jīng)州城東,又折而東南入韶州府英德縣界,又南流入廣州府清遠縣境,至縣東南與湞水合,亦曰洭水,亦曰水,亦曰水,其合湞水之處,亦曰口,亦曰口。漢元鼎五年,伐南越,伏波將軍路博德引兵出桂陽,下湟水。陳大建二年,廣州刺史歐陽紇以州叛,陳將章昭達將兵討之,兼行至始興。紇聞?wù)堰_奄至,出頓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籠,置于水柵之外,用遏舟艦。昭達居上流,裝艦造拍,乘流突進,紇眾大敗,遂擒之。宋開寶三年,潘美克南漢之郴州,劉懼,遣其臣邵廷屯口是也。湞水出南雄府北大庾嶺,東南流,復(fù)折而西南,經(jīng)府城南,又西南,經(jīng)始興縣西,而入韶州府界。經(jīng)府城東,有武水,出湖廣臨武縣之西山,流經(jīng)郴州宜章縣南,而入韶州府樂昌縣境,又東南流至府城東南,而合湞水,亦曰曲江,亦曰相江,亦曰始興江。又南流,經(jīng)英德縣西,出湞陽峽,入廣州府清遠縣界,經(jīng)縣東,又南,則湟水流會焉。又南流經(jīng)三水縣西,至府西北三十余里,逶迤而下,會于西江。漢伐南越,樓船將軍楊仆引兵出豫章,下湞水是也。今自庾嶺而南,取水道,繇始興江口,可以徑抵廣州,且東達惠、潮,西屆潯、梧矣。又有東江,源出江西安遠縣界,流入惠州府龍川縣境,至縣南為龍江。又西南流,經(jīng)河源縣南為槎江,南流至府城東北,折而西,過博羅縣南。又西南流入廣州府東莞縣境,經(jīng)縣北,又經(jīng)增城縣南,而至府之南境,會西江以入海,亦謂之三江口,以東、西、北三江為名也《南史》:宋元嘉十年,徙謝靈運于廣州?;蚋骒`運令人買兵器,結(jié)健兒,欲于三江口篡取之,不果,靈運因棄市。即此三江口也。三江周匝三垂,南則濱大海云。
海。
海,環(huán)廣東南界,倚為險固,然攻守之計亦莫切于海。晉義熙七年,劉裕與盧循相持于豫章,而遣別將孫處等由海道徑搗廣州,傾其巢穴,循以敗亡。唐乾元初,廣州奏大食波斯圍州城,掠倉庫,焚廬舍,浮海而去。咸通二年,安南陷于南詔,諸道兵赴援,皆屯聚嶺南,用潤州人陳石議,自福建運米泛海至廣州,軍食始足。宋末,車駕自閩入越,既而蒙古將張弘范將兵由潮陽入海,追宋少帝于崖山,宋亡。明初,命廖永忠繇福州海道取廣東,永忠奄至東莞,何真迎降,而廣州亦下。洪武、永樂間,倭夷入犯廣東,屢為所擾。嘉靖中,倭寇閩、浙,滋蔓亦及于廣東。議者謂廣東海防,當(dāng)分三路。三路者,左為惠、潮,右為高、雷、廉,而廣州為中?;?、潮二郡,皆與福建接壤,而潮尤當(dāng)其沖,柘林、南澳皆要區(qū)也。由柘林而西,為大城、海門、靖海、蓬洲諸所,又西接甲子門、碣石、平海諸衛(wèi)所,皆為南面之蔽。儻柘林、南澳失守,是無潮也;平海、碣石失守,是無惠也。《海防考》:惠、潮之備,以柘林為最要。柘林,乃南澳海道之門戶,據(jù)三路上游,番舶自福趣廣,悉由此入。其去惠、潮水寨,遠幾百里。水寨為惠、潮之沖,而柘林又為水寨之沖。慎固之防,不可不豫。而大城所聲援差近,備尤不可或疏也。若夫中路之備,則在屯門、雞棲、佛堂門、冷水角、老萬山、虎頭門等澳,而南頭澳在虎頭門之東,為省會門戶。??芡Q伺于此,為闌入之途,則東莞大鵬之戍守宜切也。又西則峽門、望門、大小橫琴山、零丁洋、仙女澳、九灶山、九星洋諸處,而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為番舶等候接濟之所,則香山所之戍守宜切也。又西為崖門、寨門海、萬斛山、洲等處,而望峒澳在崖門之西,為番舶停留避風(fēng)之門戶,則廣海衛(wèi)及新寧、海朗二所之戍守宜切也。若西路三郡,去倭島似遠,而安南、占城、暹羅、滿剌諸番,風(fēng)帆易達。高州之南神電衛(wèi)所轄一帶海澳,若蓮頭港、汾洲山、西家灘、廣州灣,皆府之南翰也。雷州凸出海中,三面受敵,其遂溪、湛川、潿洲、樂民等四十余隘,固為門戶之險,而海安、海康、黑石、清道并徐聞、錦囊諸隘,亦所以合防海澳者也。至于廉州之境,尤為全廣重輕,故兵符特札于靈山,達堡增屯于衛(wèi)北。海寇之警,峒獠之?dāng)_,外夷之侵,有兼憂焉。永樂七年,倭嘗陷廉州矣。而瓊州,又廉之外戶也。五指腹心,盡為黎據(jù),所設(shè)城邑,類皆濱海備倭之制。若白沙、石、頭、文昌,與海安、??祵χ牛瑣u飄風(fēng)突來,防御甚艱,此西路所當(dāng)加意者也。又濱海諸邑,為盜賊淵藪者,如增城、東莞之茶窯、十字窯,番禺之三漕、波羅海,南海之仰船岡、茅窖,順德之黃頭涌,香山、新會之白水、分水等處,往往歲集兇徒,以小艇出沒,珠禁弛則糾黨盜珠,珠禁嚴則誘倭行劫,此又當(dāng)詰奸禁宄,以消其萌矣《海道考》:廣州舶船往諸番,出虎頭門,始入大洋,分東西二路,東洋差近,西洋差遠。宋于中路置巡海水師營壘,今為東莞縣南頭城。東南海路二百里,至屯門山,水皆淺,日可行五十里。乃順帆風(fēng)西行,一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若用東風(fēng)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西南行,三日至占不勞山,西去占城二百里。又南二日至陵山,其山峻而方,有泉下繞如帶,即占城地也。陸行至賓童國一月程,東去麻逸國二日程。水行一日至東西竺昆侖洋,又一日行至古苴國,其王號苴屈,即真臘也。又半日行至奔沱浪洲,即丹眉流國。又二日至軍突弄山,又五日至海硤,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即暹羅也;南岸則佛逝國,占城屬國也。又東水行四五日至訶陵國,今瓜哇也,為南海中最大洲。又西出硤三日至葛葛僧祗國,即佛逝西北隅之別島。國人多鈔暴,乘舶者多畏之,疑即昔之婆利國,今佛朗機也。其北岸則阿羅國,一名阿羅陀,今滿剌加也。阿羅西則阿谷羅國,一名阿羅單。又從葛葛僧祗四五日行至婆露國,一名阿魯。又六日行至婆那國,一名須文達那,即今蘇門答剌國也。又西至伽藍洲,一名翠藍嶼。又北四日行至師子國,其地在西洋之西北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自伽藍洲行二十日至榜葛剌國,即西天竺也,一曰西印度。??谟胁斓貙逃诖顺榉衷?。天竺之西千五百里曰注輦國。宋大中祥符八年,其貢使言:從本國舟行七十七日,歷舟阝勿丹山、娑里西蘭山,至古羅國。又行七十一日,歷加八山、占不勞山、舟寶龍山,至三佛齊國。又行十八日,渡蠻山水口,歷天竺山,至賓頭狼山之西王母冢,距舟所將百里。又行二十日,度羊山、九畏山,至廣州之琵琶洲。離本國凡千一百五十日云。又雷州,控入海水路,從州東至海三十里,渡海抵化州、吳川縣之洲,入廣州,通閩浙;從州南陸行一百七十四里,至遞角場抵海,南泛海一程,可至瓊州;從州西陸行一百五十里泛海,水路至安南諸番國。又瓊州,東至海一百二十里,直通大洋,故諸番舶,雖東洋、琉球等國,被風(fēng)漂,多至瓊州也。
其重險則有梅關(guān)。
梅關(guān),在南雄府北六十里大庾嶺上,東北去江西南安府二十五里,雄杰險固,為南北之噤要,亦謂之橫浦關(guān)。自秦戍五嶺,漢武遣軍下橫浦關(guān),常為天下必爭之處。有驛路在石壁間,相傳唐開元中張九齡所鑿。宋嘉中,復(fù)修廣之。舊時嶺上多梅,故庾嶺亦曰梅嶺,關(guān)曰梅關(guān)。今梅廢而關(guān)名如故,有官軍戍守。詳見江西重險大庾嶺。
【按】廣東之地,介于嶺海間。北負雄、韶,足以臨吳、楚;東肩潮、惠,可以制甌、閩;西固高、廉,扼交、邕之噤吭;南環(huán)瓊島,控黎夷之門戶。而廣州一郡,屹為中樞,山川綿邈,環(huán)拱千里,足為都會矣。肇慶接壤梧州,指臂相倚,溪峒犭獞藉以控制。若四郊多事,鼓棹西江,不過六七百里而徑達番禺,此上游之險也。連州北通郴、永,可以直走湖南,且西與平樂之賀縣連界,由此縱橫南北,似為徑易。雖南雄密邇大庾,由嶺南下,可以捷走韶州,然由連指韶,潘美之師實奪劉之魄。兵固無常勢矣。潮州東接漳州,??芨Q伺,必假途于此,而柘林寨其首沖也。廉、欽及高、雷二郡,與粵西皆犬牙相錯,肘腋之防,不惟一族,不特為交趾障蔽也。利害之機,安危之系,有近而不察,忽不及防者。特籌粵東,而僅斤斤于番舶之恣擾,礦冶之奸頑抑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