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淳熙三山志 前言

    作者: 《淳熙三山》陳傅良、梁克家
      淳熙《三山志》是福建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地方名志。作者梁克家是福建晉江人,宋代狀元,曾入閣任右丞相,后出知福州府。由他主纂的《三山志》具有較高的學(xué)術(shù)水準(zhǔn)和歷史價值,在方志界享有盛譽,受到歷代有識之士的珍視。

      古代福建早有修志傳統(tǒng),據(jù)記載,《甌閩傳》一卷為福建最早的志書,其修成時間不晚于晉代,但書已久佚。有確切修志時間的是晉安太守陶夔所著《閩中記》,刊印于東晉太元十九年(394年),書亦早佚。南朝梁(502~556年)蕭子開編《建安記》與梁陳之交顧野王撰《建安地記》,原書皆不傳。至唐大中五年(851年),郡人林谞修成第二部《閩中記》,原書也已佚失,散存的材料極少。北宋慶歷三年(1043年),郡人林世程刊印重修的《閩中記》,可惜此書也不傳世,所可見的部分材料,大都收錄于梁氏《三山志》中,被簡稱為《慶歷舊記》或《舊記》,從而得以保存。由此可見,梁克家作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的《三山志》,顯得格外珍貴。

      由于環(huán)境條件和個人閱歷的限制,明以前歷代所修志書,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難以全部概括今福建的地理范圍和歷史內(nèi)容。以梁克家的才學(xué)和識見,所撰《三山志》內(nèi)容,主要包括當(dāng)時福州所轄閩縣、侯官、懷安、長樂、福清、永福、閩清、連江、羅源、長溪、古田、寧德等12個縣份;內(nèi)容分地理、公廨、版籍、財賦、兵防、秩官、人物、寺觀、土俗9大類。正如梁克家所稱:“上窮千載建創(chuàng)之始,中閱累朝興革之由?!痹撝疽蝮w宏記博,資料翔實,定例精嚴(yán)簡核,為文深厚明白,備受行家稱道,“考究福建省會掌故者,要必以是著稱首選焉”。清代《四庫全書總目》評說:“其志主于記錄掌故,而不在夸耀鄉(xiāng)賢、侈陳名勝,固亦核實之道,自成志乘之一體?!薄度街尽凡扇∫跃V統(tǒng)目的方式,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是修志方法的一大進(jìn)步,開啟了方志寫作的基本體例,為后世所廣泛取法。當(dāng)然,由于宋代地方志編纂還在發(fā)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體例、取材、內(nèi)容等方面的問題,《三山志》也不能免。但該志仍不失為我省乃至我國的一部歷史名志。

      歷代文史研究者和方志工作者對于《三山志》的價值早有共識,該書歷經(jīng)820年,原刻本早已絕跡,悉賴明人手抄版刻,輾轉(zhuǎn)流傳于閩中及江、浙等地。積漸而來的抄誤越來越多,人們苦于應(yīng)用之難,因此盼望能有經(jīng)過認(rèn)真??本咦⒌男掳姹疽怨╅喿x使用。重新整理出版有價值的舊志,是地方志工作的一項任務(wù)。福建省地方志編委會特聘素擅文史的陳叔侗先生,擔(dān)任《三山志》的校勘、注釋任務(wù)。陳先生經(jīng)過仔細(xì)比較,選擇1980年臺北縮印出版的清嘉道間浙江烏程(湖州吳興縣)程氏抄本為底本,并采用《四庫全書》抄本、明崇禎十一年林弘衍“越山草堂”刊本再抄本作參校本,進(jìn)行比勘互校,糾正諸多訛誤,并對原文作了必要注釋。奉獻(xiàn)給讀者的這部《三山志》校注本,其??辟|(zhì)量和注釋水平相信讀者閱后自會作出評判。我們誠懇地希望,本書的出版將有裨于我省的歷史研究和志書修纂。

      盧美松2003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