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郡齋讀書志 卷十四 五行類 兵家類 類書類

    作者: 《圖書目錄》晁公武
      五行類

      △《廣古今五行志》三十卷  右竇惟鋈撰。《唐志》有其目,未詳何人纂。五行變異,敘其徵應(yīng),蓋為《洪范》之學(xué)者。自古術(shù)數(shù)之學(xué)多矣,言五行則本《洪范》,言卜筮則本《周易》,近時(shí)兩者之學(xué)殆絕,而最盛于世者,葬書、相術(shù)、五星、祿命、六壬、遁甲、星禽而已。然六壬之類,足以推一時(shí)之吉兇;星禽、五星、祿命、相術(shù)之類,足以推一身之吉兇;葬書之類,足以推一家之吉兇;遁甲之類,足以推一國之吉兇。其所知若有遠(yuǎn)近之異,而或中或否,不可盡信,則一也。且其說皆本於五行,故同次之為一類。

      △《八五經(jīng)》三卷

      右序云黃帝書?!鞍宋濉保^八卦,五行。雖後人依者,而其辭亦馴雅。相墓書也。呂才《葬篇》以六說詰其不驗(yàn),且云:“世之人為葬巫所欺,忘擗踴茶毒,以期徼幸。由是相塋隴,希官爵,擇時(shí)日,規(guī)財(cái)利。”誠哉是言也。  △《青囊補(bǔ)注》三卷

      右晉郭璞撰。世傳葬書之學(xué),皆云無出郭璞之右者。今盛行多璞書也。按璞傳載葬母事,世傳蓋不誣矣。未幾,即為王敦所殺。若謂禍福皆系於葬,則璞不應(yīng)擇兇地以取禍;若謂禍福有定數(shù),或它有以致之,則葬地不必?fù)褚印韬?,璞自用其術(shù)尚如此,況後遵其遺書者乎!

      △《撥沙經(jīng)》一卷

      右唐呂才撰地理書,畫山水之形成圖。蓋依者?!  鳌肚嗄冶局肌芬痪怼 ∮也挥涀恕Q莨薄断嗄骨嗄医?jīng)》也。

      △《洞林別訣》一卷

      右江南范越鳳集郭璞所記諸家地里得失為此書,二十四篇。并司空玨《尋龍入式歌附》。  △《會(huì)元經(jīng)》二十四卷

      右孫季邕撰,未詳何代人。集諸家相地書,芟其鄙陋無驗(yàn)者,成是書。

      △《金瑣正要》一卷,《玄談經(jīng)》一卷,《錦囊遺錄》一卷,《五行統(tǒng)例》一卷  右四書皆地理書也。

      △《五音地理新書》三十卷  右唐僧一行撰。以人姓五音,驗(yàn)八山、三十八將吉兇之方。其學(xué)今世不行。

      △《秤星經(jīng)》三卷

      右不著撰人。以日、月、五星、羅、計(jì)都、紫К、月孛十一曜,演十二宮宿度,以推人貴賤、壽夭、休咎。不知其術(shù)之所起,或云天竺梵學(xué)也。按《洪范》曰:“歲月日時(shí)無易,百用成,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薄霸轮畯男?,則以風(fēng)雨。”冷州鳩曰:“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币源搜灾?,五星之術(shù),其來尚矣。蓋可以占國,則可以占事;可以占事,則可以占人也。然術(shù)家用日、月、五星以占吉兇,又加以交初、交中之神,紫К、月孛之宿,初、中者,交食之會(huì),亦可以意求;惟氣、孛無稽,而術(shù)家獨(dú)以為效。且曰土木之馀氣。五星之行,土木最遲,而為吉兇者久,故有馀氣云。

      △《周易十二論》一卷  右未詳撰人。論日月五星直年以占吉兇。  △《珞錄子三命》一卷

      右李獻(xiàn)臣云:“珞錄”者,取“珞珞如玉,錄錄如石”之義,推人生休咎,否泰之法?;釉唬骸拔逍?,水、火、金、木、土?!庇碓唬骸靶寥晒锛住!眲t甲子、五行之名,蓋起于堯、舜、三代之時(shí)矣。鄭氏釋“天命之謂性”,曰:“謂木神則仁,金神則義之類?!庇轴尅拔页桨苍凇保唬骸爸^六物之吉兇。”此以五行、甲子推知休咎否泰于其傳者也。呂才稱起于司馬季主及王充,其言淺哉。然才所詆建祿、級(jí)祿,三刑、劫殺、建學(xué)、空亡、六害、驛馬之類,皆今世三命之術(shù)也,亦在才之前矣。由是觀之,視他術(shù)淵源獨(dú)遠(yuǎn)。且小運(yùn)之法,本于《說文》已字之訓(xùn);空亡之說,本于《史記》孤虛之術(shù),多有所自來,故精于其術(shù)者,巧發(fā)奇中最多。

      △《珞錄子疏》五卷

      右皇朝李仝、東方明撰。

      △《李虛中命書》三卷  右唐李虛中撰。虛中,字常容?!缎兆搿吩疲骸皼_之八代孫。學(xué)最深於五行書,壽夭、貴賤、利不利,輒先處其年時(shí),百不失一。韓愈言同為虛中十一世祖,誤也?!?br>
      △《河圖天地二運(yùn)賦》一卷

      右不著撰人。論天地二運(yùn),蓋三命書也?!冻缥哪俊芬詾椴敷哳?。

      △《五命秘訣》一卷

      右皇朝林開撰。三命之術(shù),年、月、日支干也。加以時(shí)、胎,故曰“五命”。

      △《常陽經(jīng)》一卷  右《崇文目題》曰《黃帝式用》,蓋六壬占卜術(shù)也。

      △《六壬要訣》一卷

      右未詳何人撰。《隋志》載六壬之書兩種。《金鑾密記》及《五代史記》頗言其驗(yàn),今世龜筮道息,而此術(shù)獨(dú)行。

      △《六壬課鈐》一卷

      右未詳何人所纂。以六十甲子,加十二時(shí),成七百二十課,三傳入神,以占吉兇。

      △《玉關(guān)歌》一卷

      右不題撰人。六壬課訣也。

      △《三十二家相書》三卷  右或集許負(fù)以下三十二家書,成此編。

      △《月波洞中記》一卷

      右序稱:唐任逍遙得之於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凡九篇,相形術(shù)也?!冻缥哪俊分弥逍蓄?。

      △《神中紀(jì)》一卷

      右皇朝李唐撰。辨人形色相,知其壽夭吉兇?!  鳌度簳盆b》一卷

      右未祥撰者姓氏。熙寧間,集書史相術(shù)驗(yàn)者。

      △《靈龜經(jīng)》一卷

      右史蘇撰。論龜兆之吉兇?!冻缥哪俊啡怼?br>
      △《遁甲萬一訣》一卷  右題云唐李靖所纂黃帝書。按遁甲之書見於《隋志》,凡一十三家,則其學(xué)之來,亦不在近世矣。以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推國家之吉兇。

      通其學(xué)者,以為有驗(yàn),未之嘗試也?!  鳌抖菁捉?jīng)》一卷

      右唐胡乾撰。《李氏書目》云:亦云九天玄女術(shù),推九星、八門、三奇、六儀之法。

      △《鮮鶚經(jīng)》十卷

      右未詳撰人。凡十門,六十二章。以星禽推知人之吉兇,言其性情、嗜好為尤驗(yàn)。說者謂本神仙之訣也,故此書載于《道藏》。李邯鄲云:“羅浮山逍遙子撰?!?br>
      △《八神筮法》二卷

      右以八卦世分六十四,每卦首必云“子夏曰”,論易筮之吉兇。

      △《靈棋經(jīng)》二卷

      右漢東方朔撰。又云張良、劉安,未知孰是。晉顏幼明、宋何承天注。有唐李遠(yuǎn)敘。歸來子以為黃石公書,豈謂以授良者邪?按《南史》載“客從南來,遺我良財(cái),寶貨珠璣,金碗玉杯”之繇,則古之遺書也明矣。凡一百二十卦,皆有繇辭。

      △《占燈法》一卷  右皇朝李淳風(fēng)撰?!冻缥哪俊芬嘤兄?。

      △《觀燈法》一卷

      右唐李淳風(fēng)撰。

      △《紫堂訣》三卷

      右紫堂先生撰,未詳何代人。著紫垣十二星至隱曜,總?cè)倭唬侄松?,附之以五星,配十二辰,以推人命之吉兇?br>
      兵家類  △《六韜》六卷

      右周呂望撰。按《漢藝文志》無此書,《梁》、《隋》、《唐》始著錄,分《文》、《武》、《龍》、《虎》、《豹》、《犬》六目,兵家權(quán)謀之書也。元豐中,以《六韜》、《孫子》、《吳子》、《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wèi)公對(duì)問》頒行武學(xué),今習(xí)之,號(hào)“七書”云。按兵法,漢成帝嘗命任宏分權(quán)謀、形勢(shì)、陰陽、技巧為四種。今又有卜筮、政刑之說,蓋在四種之外矣。

      △《魏武注孫子》一卷

      右吳孫武撰,魏武帝注。按《漢藝文志》:《孫子兵法》八十二篇,今魏武所注,止十三篇。杜牧以為“武書數(shù)十萬言,魏武削其繁剩,筆其精粹,成此書”  云。其序略曰:“吾讀兵書戰(zhàn)策多矣,武所著深矣?!?br>
      △《李筌注孫子》三卷  右唐李筌注。以魏武所解多誤,約歷代史,依《遁甲》,注成三卷。

      △《杜牧注孫子》三卷

      右唐杜牧牧之注。牧以武書大略用仁義,使機(jī)權(quán),曹公所注解,十不釋一,蓋惜其所得,自為新書爾,因備注之。世謂牧慨然最喜論兵,欲試而不得者。其學(xué)能道春秋、戰(zhàn)國時(shí)事,甚博而詳,知兵者有取焉。

      △《陳注孫子》三卷

      右唐陳撰。以曹公注隱微,杜牧注闊疏,重為之注云。

      △《紀(jì)變注孫子》三卷  右唐紀(jì)變集唐孟氏、賈林、杜佑三家所解。

      △《梅圣俞注孫子》三卷  右皇朝梅堯臣圣俞注。歐公為之序。  △《王注孫子》三卷

      右皇朝王撰。以古本校正闕誤,又為之注。仁廟時(shí),天下承平久人不習(xí)兵。元昊既叛,邊將數(shù)敗,朝廷頗訪知兵者,士大夫人人言兵矣。故本朝注解孫武書者,大抵皆當(dāng)時(shí)人也。  △《何氏注孫子》三卷

      右未祥其名,近代人也。

      △《吳子》三卷

      右魏吳起撰。言兵家機(jī)權(quán)法制之說。唐陸希聲類次為之說,《料敵》、《治兵》、《論將》、《變化》、《勵(lì)士》,凡六篇。

      △《司馬法》三卷

      右齊司馬穰苴撰。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hào)《司馬穰苴兵法》。司馬遷謂其書:“閎廓深遠(yuǎn),雖三代征伐,未能竟其義。

      如其文,近亦少褒矣。穰苴為區(qū)區(qū)小國行師,何暇及《司馬兵法》之揖讓乎?”

      △《黃石公三略》三卷

      右題曰:《黃石公上中下三略》。其書論用兵機(jī)權(quán)之妙,嚴(yán)明之決,明妙審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督?jīng)籍志》云“下邳神人撰”。世傳此即圯上老人以一編書授漢張良者。

      △《尉繚子》五卷

      右尉繚子,未詳何人。書論兵主刑法。按《漢藝文志》有二十九篇,今逸五篇。首篇稱“梁惠王問”,意者魏人與?其卒章有曰:“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nèi);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眴韬?!觀此則為術(shù)可知矣。

      △《張橫渠注尉繚子》一卷

      右皇朝張載撰。其辭甚簡(jiǎn)。載早年喜談兵,后謁范文正,文正愛其才,勸其學(xué)儒。載感悟,始改業(yè)。此殆少作也。

      △《武侯十六策》一卷

      右蜀諸葛亮孔明撰。序稱:“謹(jǐn)進(jìn)便宜十六事,一治國,二君臣,三視聽,四納言,五察疑,六治民,七舉措,八考黜,九治軍,十賞罰,十一喜怒,十二治亂,十三教令,十四斬?cái)?,十五思慮,十六陰察。”陳壽錄孔明書,不載此策,疑依者。

      △《庾哀保聚圖》一卷

      右晉庾哀撰?!稌x書教友傳》載哀字叔褒。齊王ぁ之倡義也,張泓等掠陽翟,哀率眾保禹山,泓不能犯。此書序云:“大駕遷長(zhǎng)安,時(shí)元康三年己酉,撰《保聚壘議》二十篇?!卑搐≈鸨?,惠帝永寧元年也。帝遷長(zhǎng)安,永興元年也。皆在元康后,且三年歲次實(shí)癸丑,今云“己酉”,皆誤。

      △《李衛(wèi)公對(duì)問》三卷

      右唐李靖對(duì)太宗問兵事。史臣謂李靖《兵法》,世無完書,略見于《通典》,今《對(duì)問》出于阮逸家,或云逸因杜氏附益之。

      △《郭元振安邊策》三卷

      右唐郭元振撰。以總兵進(jìn)攻、聚眾退守,不可無權(quán)謀,乃著此書。故舊題曰《定遠(yuǎn)安邊策》。

      △《李臨淮武記》一卷

      右唐李光弼撰。其書凡一百二章,末云“呂望智廓而遠(yuǎn),孫武思幽而密,黃石寬而重?cái)?,吳起?yán)而貴勇,墨翟守而無攻,老聃勝而不美,今擇其精要,雜以愚識(shí),為一家之書”。一本題曰《統(tǒng)軍靈轄寶秘策》?;蛟乒忮鰪氖聫垍⑺??!  鳌度耸萝娐伞啡?br>
      右皇朝符彥卿撰。其序稱“言兵者多雜以陰陽,殊不知往亡宋捷,甲子胡興,鵝入梟集,翻成吉兆,故此但述人事”云。或以為唐燕僧利正撰,當(dāng)考之。

      △《神武秘略》十卷

      右皇朝仁宗御撰。纂古今兵書戰(zhàn)策及舊史成敗之跡,類《權(quán)謀》、《形勢(shì)》

      《陰陽》《技巧》,凡四門,三十篇。

      △《左氏要類》

      右皇朝韓迪撰。纂《左氏》兵事,凡五十門?!  鳌段浣?jīng)圣略》十五卷

      右皇朝王洙撰。寶元中,西邊用兵,朝廷講武備。是時(shí),洙奉詔編祖宗任將、用兵、邊防事跡,分二十門。

      △《武經(jīng)總要》四十卷  右皇朝曾公亮、丁度撰??刀ㄖ?,朝廷恐群帥昧古今之學(xué),命公亮等采古兵法,及本朝計(jì)謀方略,凡五年奏御。制度十五卷,邊防五卷,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御為制序。

      △《百將傳》十卷

      右皇朝張預(yù)公立撰。預(yù)觀歷代將兵者所以成敗,莫不與孫武書相符契,因擇良將得百人,集其傳成一書,而以武之《兵法》題其后,上之。

      △《兵要望江南》一卷

      右題云黃石公以授張良者。按其書雜占行軍吉兇,寓聲于《望江南》詞,取其易記憶?!犊偰俊吩疲骸拔浒曹娮笱貉靡嘴o撰?!鄙w唐人也。

      △《倚馬立成法》二卷

      右唐李淳風(fēng)撰。兵行占候之書也。淳風(fēng),太宗時(shí)人,而此書起九宮法,至貞元六年庚午,假托以行其書,爾非淳風(fēng)本真也?! ☆悤?br>
      △《同姓名錄》三卷  右梁元帝撰。纂類歷代同姓名人,成書一卷。唐陸善經(jīng)續(xù)增廣之。齊梁間士大夫之俗,喜徵事以為其學(xué)淺深之候,梁武帝與沈約徵栗事是也。類書之起,當(dāng)在是時(shí),故以此錄為首。

      △《古今刀劍錄》一卷

      右梁陶弘景撰。記古今刀劍。

      △《古人姓字相同錄》一卷

      右唐丘光庭撰。光庭中進(jìn)士第。

      △《藝文類聚》一百卷

      右唐歐陽詢等撰。分門類事,兼采前世詩賦銘頌文章,附于逐目之后。按《唐志》,詢與令狐德、袁朗、趙弘智同修。

      △《北堂書鈔》一百七十三卷

      右唐虞世南撰。世南仕隋為秘書郎時(shí),鈔經(jīng)史百家之事以備用。分八十部,八百一類。北堂者,省中虞世南鈔書之所也。家一百二十卷。

      △《兔園策》十卷

      右唐虞世南撰。奉王命,纂古今事為四十八門,皆偶麗之語。至五代時(shí),行于民間,村野以授學(xué)童,故有“遺下《免園》策”之誚。

      △《初學(xué)記》三十卷

      石唐徐堅(jiān)等撰。初,張說類集事要以教諸王。開元中,詔堅(jiān)與韋述、余欽、施敬本、張ピ、李銳、孫季良分門撰次。

      △《集類》一百卷

      右唐劉綺莊撰。綺莊,毗陵人,嘗為蘇州昆山縣令。家多異書,采摭事類,分二十馀門,凡五十馀萬言,上之于朝。前有萬希序,題云開元二十九年辛巳?! “淳_莊集有《上白敏中啟》,疑非玄宗時(shí)人,當(dāng)考。

      △《六帖》三十卷  右唐白居易撰。以天地事物分門類為聲偶,而不載所出書。曾祖父秘閣公為之注,行于世。世傳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數(shù)千,各題名目,置齊中,命諸生采集其事類,投瓶?jī)?nèi)。倒取之,鈔錄成書,故所記時(shí)代多無次序云。

      △《通典二》百卷  右唐杜佑撰。先是,劉秩采經(jīng)史自黃帝迄唐天寶末制度沿革廢置,論議得失,仿《周禮》六官法,為《政典》三十五篇。房稱才過劉向。佑以為未盡,因廣之,參以新禮,為二百篇,以《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刑法》、《州郡》《邊防》八門,分類序載,世推該洽。凡三十六年成書,德宗時(shí)上之。

      △《記室新書》三十卷

      右唐李途撰。采摭故事,綴為偶儷之句,分四百門。途為東川掌記,因以名其書云。

      △《古鏡記》一卷

      右未祥撰人。纂古鏡故事。

      △《戚苑英華》十卷

      右唐袁悅重修。本楊名所著,悅掇其要,類為語對(duì),以他說附益之。

      △《三教珠英》三卷  右唐張昌宗等撰。按《唐志》一千三百卷,今所存者止此。

      △《備舉文言》二十卷

      右唐陸贄撰??偹陌傥迨砰T。議者謂大類《六帖》而文辭過焉。《崇文總目》中有之?!  鳌锻忧⒙?dòng)洝啡?br>
      右不題撰人。分二十門,雜記經(jīng)史名數(shù)?;蝾}《童子洽聞?dòng)洝?,云唐許塾撰?!  鳌豆酋喖范?br>
      右皇朝靖康初復(fù)修祖宗故事,時(shí)人或集本朝諫疏成此書。

      △《古城冢記》二卷

      右唐皇甫鑒撰。記古城所筑之人姓名,初不及冢,而名曰“城冢記”,未知其說。

      △《小名錄》三卷  右唐陸龜撰。龜以末世有官名,小名之別,自秦至隋,編而紀(jì)之。至於神仙、玉女之名,婦人、臧獲之字,亦無棄焉。龜世稱其博,然此書特雜,取於史傳間爾,無異聞也。

      △《備忘小抄》十卷

      右偽蜀文谷撰。雜抄子史一千馀事,以備遺忘。其後題廣政三年。廣政,王衍號(hào)也。  △《唐會(huì)要》一百卷  右皇朝王溥撰。初,唐蘇冕敘高祖至德宗九朝沿革損益之制。大中七年,詔崔鉉等撰次德宗以來事,至宣宗大中七年,以續(xù)冕書。溥又采宣宗以後事,共成百卷,建隆二年正月奏御,文簡(jiǎn)事備,太祖覽而嘉之,詔藏於史閣,賜物有差。

      △《五代會(huì)要》三十卷

      右皇朝王溥等撰。采梁至周典故,纂次成秩,建隆初上之。

      △《三朝國朝會(huì)要》一百五十卷

      右皇朝章得象天圣中被詔以國朝故事,因革制度編次。宋綬、馮元、李淑、王舉正、王洙同修,得象監(jiān)總。慶歷四年書成上之。  △《六朝國朝會(huì)要》三百卷

      右神宗朝以《會(huì)要》止于慶歷,命王續(xù)之。起于建隆之元,迄于熙寧十年,通舊增損成是書??偠活悾税傥迨彘T。其間禮樂政令之大綱,儀物事為之細(xì)目,有關(guān)討論,顧無不載,文簡(jiǎn)事祥,一代之典備矣。

      △《節(jié)國朝會(huì)要》十二卷

      右皇朝范師道以章得象書繁多,節(jié)其要,以備檢閱。

      △《太平總類一》千卷

      右皇朝李等撰。太平興國中,被詔輯經(jīng)史故事分門?!洞好魍顺洝吩疲?br>
      “書成,帝日覽三卷,一年而讀周,賜名《太平御覽》?!?br>
      △《職林》二十卷

      右皇朝楊侃纂集歷代職官沿革之故,蓋因《通典》職官門增廣而已?!  鳌秲?cè)府元龜一》千卷

      右皇朝景德二年,詔王欽若、楊億修《君臣事跡》,惟取《六經(jīng)》子史,不錄小說雜書。至祥符六年,書成上之。凡三十一部,有總序,千一百四門,有小序。同修者十五人:錢惟演、杜鎬、刁ぅ、李維、戚綸、王希哲、陳彭年、姜輿、宋貽序、陳越、陳從易、劉筠、查道、王曙、夏竦。初撰篇序,諸儒皆作。帝以體制不一,遂擇李維、錢惟演、陳彭年、劉筠、夏竦等,付楊億竄定。賜今名,為序冠其首。其音釋,又命孫為之。

      △《類要》六十五卷

      右皇朝晏殊纂。分門輯經(jīng)史子集事實(shí)、以備修文之用。

      △《書林韻?!芬话倬?br>
      右不題撰人。分門依韻纂經(jīng)史雜事,以備尋閱。或云皇朝許冠所編。

      △《異號(hào)錄》二十卷  右皇朝馬永易明叟編。古今殊異名號(hào),如銅馬帝,無愁天子之類。頃嘗見近世人增廣其書,名曰《賓實(shí)錄》,亦殊該博。

      △《禁殺錄》一卷

      右皇朝李象先纂。元中,象先集錄古今冥報(bào)事,以為殺戒。  △《文房四譜》五卷

      右皇朝蘇易簡(jiǎn)撰。集古今筆、硯、紙、墨本原故實(shí),繼以賦頌述作,有徐鉉序。

      △《錢譜》十卷

      右梁顧ピ嘗撰《錢譜》一卷,唐張臺(tái)亦有《錢錄》二卷。皇朝紹圣間李孝美以兩人所纂舛錯(cuò),增廣成十卷,分八品云?!  鳌敦涘X錄》一卷

      右皇朝陶岳撰。記五代諸侯擅改錢幣之由。幽州、嶺南、福建、湖南、江南五國。

      △《續(xù)錢譜》十卷

      右皇朝董撰。之祖嘗得古錢百,令考次其文譜之,以前世帝王世次為序。且言梁顧ピ、唐封演之譜,漫汗蔽固,不可用。其譜自太昊、葛天氏,至堯、舜、夏、商皆錢幣,其穿鑿誕妄至此?!  鳌赌V》一卷  右皇朝董秉撰。熙寧間人。秉患世人徒知祖、李之名,而不知形模之異同,制作之精角,故作圖以著其源流,用補(bǔ)蘇易簡(jiǎn)之闕文云。

      △《硯譜》二卷

      右皇朝唐詢撰。記硯之故事及其優(yōu)劣,以紅絲石為第一,端石次之。

      △《古鼎記》一卷

      右唐吳協(xié)撰。記古人鑄鼎本原及其形制。

      △《香譜》一卷

      右皇朝洪芻駒父撰。集古今香法,有鄭康成漢宮香,《南史》小宗香,《真誥》嬰香,戚夫人迫駕香,唐員半千香,所記甚該博。然《通典》載歷代祀天用水沉香獨(dú)遺之,何哉?

      △《印格》一卷

      右皇朝晁克一撰。克一,張文潛甥也。文潛嘗為之序。其略曰:“克一既好古印章,其父補(bǔ)之愛之尤篤。悉錄古今印璽之法,謂之《圖書譜》,自秦以來變制異狀,皆能言其故。余頗愛其用心不移,致精于末務(wù),使有傳焉?!?br>
      △《侍女小名錄》一卷  右皇朝王钅至纂。序云:“大觀中居汝陰,與洪炎玉父游,讀陸魯望《小名錄》,戲徵古今女侍名字。因盡發(fā)所藏書籍纂集,馀月而成焉?!狈舶薰傩≌f所記,采之且盡,獨(dú)是正史所載,返多脫略,子弟之學(xué),其弊如此。

      △《蒙求》三卷  右唐李瀚撰。纂經(jīng)傳善惡事實(shí)類者,兩兩相比為韻語,取《蒙卦》“童蒙求我”之義名其書,蓋以教學(xué)童云。  △《魯史分門屬類賦》三卷

      右皇朝楊筠撰。以《左氏》事類分十門,各為律賦一篇。乾德四年奏御,詔褒之。

      △《左氏蒙求》三卷

      右皇朝王舜俞序,不知何人所作。較之《綱領(lǐng)》似為差勝焉。

      △《左氏綱領(lǐng)》四卷

      右皇朝文濟(jì)道撰。排比事實(shí)為儷句,《蒙求》之類也。

      △《仙苑編珠》二卷

      右唐王松年撰。取阮倉、劉向、葛洪所傳神仙,又取經(jīng)記中梁以後神仙百二十八人,比事屬辭,效《蒙求》本體為是書。

      △《國史對(duì)韻》十二卷

      右皇朝范鎮(zhèn)撰。吳仲庶嘗稱景仁憫諸後學(xué)雖涉書傳,而問之今代典故,則懵然不知。乃自太祖開基,迄于仁宗朝,摭取事實(shí)可為規(guī)矩鑒戒者,用韻編次之,即此書也。  △《孝悌類鑒》七卷  右皇朝俞觀能撰。取經(jīng)史孝悌事,成四言韻語。

      △《兩漢蒙求》五卷,《唐史屬辭》五卷,《南北史蒙求》十卷

      右未詳撰人。皆效李瀚也。

      △《書敘指南》二十卷

      右皇朝任浚撰。纂集古今文章碎語,分門編次之,凡二百馀類。

      △《押韻》五卷

      右皇朝張孟撰。輯六藝、諸子、三史句語,依韻編入,以備舉子試賦之用。

      △《歌詩押韻》五卷

      右皇朝楊咨編古今詩人警句,附于韻之下,以備押強(qiáng)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