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郭忠孝
郭忠恕
郭忠謨
郭思
郭恩孚
郭恭
郭惜
郭愔
郭慎微
郭慧瑛
郭振遐
郭挺
郭文
郭文封
郭文炳
郭時亮
郭時雍
郭昂
郭昆燾
郭昌
郭明復(fù)
郭明德
郭昭
郭昭乾
郭昭務(wù)
郭昭度
郭昭符
郭昭著
郭暉妻
郭晞宗
精選古詩
崔駙馬養(yǎng)鶴
患眼
惜花
野田
喜王六同宿
寒食
登樓寄胡家兄弟
禪師
古詩名句
赤手搏修蛇,耿天倚長劍
意行無危途,遁狀懾物變
老干芟繁條,古藻謝今艷
俗儒喜緣飾,往往肆譏訕
介然一是爭,卓爾千春券
與余獨(dú)神契,兩載結(jié)歡忭
詩論窮毫芒,危言苦針砭
學(xué)殖愧荒落,蕪穢資鋤鏟
查古詩
搜索
詩序《張棟詩詞選》
作者:
熊東遨
朝代:
當(dāng)代
詩道延綿古迄今,巔峰不乏有人臨。
汨羅江上懷沙客,獲盡千秋萬代心。
繼起三曹兼二謝,精光足亮茫茫夜。
更添一位九江陶,樂抱清懷守田舍。
李杜撬開絕頂門,跟風(fēng)涌入唐人群。
水涯山角經(jīng)行處,各把風(fēng)光占幾分。
后賢不盡前賢效,復(fù)借詩余生別調(diào)。
別開一境有東坡,自合掀髯仰天笑。
爾后千年百年間,長河時有大波翻。
或云不足驚天地,卷到身前亦可觀。
最是而今行大運(yùn),路花溪草俱成陣。
蟬琴蛙鼓柳鶯簫,各逞奇才歌鼎盛。
爭與天公試比高,詩王詩伯如牛毛。
免冠昨日公門客,鬢角多簪毛一條。
邑城有子名張棟,獨(dú)坐幽篁心不動。
那管溪山晦與明,撥弦自把清風(fēng)送。
更有一端人笑癡,槐林守望雪香時。
花陰靜看蜂來往,不為分香為釣詩。
釣得琳瑯詩串串,秋林新葉開生面。
定知詩好不須多,選取精華歸一卷。
一卷編成寄我看,約為數(shù)語作開端。
我讀其詩味其趣,古井心亦生微瀾
。
嗟爾長年作官吏,居然未染官場氣。
清風(fēng)詩筆掃車塵,另辟一方幽靜地。
人道文章老更成,張詩好處在初生。
歡笑悲啼如赤子,一聲足令全城傾。
莫謂予言有虛妄,予言準(zhǔn)在傳媒上。
試拈一例與同觀,不信諸君眼不亮:槐林深處小亭開,雀鳥徐行啄紫苔。
手倦拋書依石臥,清風(fēng)夢里送香來。
不為耽詩寧有此,天生一個書呆子。
品其詩也知其人,便有猶疑應(yīng)可止。
我愛張詩品性真,遵循正道遠(yuǎn)旁門。
縱然未至前人境,清氣猶能接幾分。
置罷弁言還自笑:能憑一管窺全豹?夜深湖畔水風(fēng)涼,月片荷珠成映照。
詩句欣賞
MORE+
臨池者誰褚潭州,詰倔瘦健拔老湫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銀鉤鐵畫更嫵媚,行間自帶英雄氣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當(dāng)時歐虞八法工,文皇睿賞君臣同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豈知牝晨亂天紀(jì),須眉竟向蠻煙徙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好書此賦十本余,漢南搖落增欷歔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古人氣韻今人得,咨嗟坐臥忘頭白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今宵沈醉太常齋,飛箋擘軸皆奇才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嗟余坎壈填溝壑,十年夢到屏風(fēng)腳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哀歌夜半風(fēng)雨來,凄愴江潭淚雙落
出處:
褚河南書枯樹賦歌為孝升作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種瓜何地是青門,愁見濛濛八表昏
出處:
和楊炯伯見贈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芳草故鄉(xiāng)春閉戶,落花寒食夜開樽
出處:
和楊炯伯見贈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荒雞鳴處誰能舞,舊燕來時我尚存
出處:
和楊炯伯見贈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雨后不知山徑滑,遲君雙屐印苔痕
出處:
和楊炯伯見贈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商臥東山四十年,一堂絲竹敗苻堅
出處:
謝公墩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至今墩下蕭蕭雨,猶唱當(dāng)時奈何許
出處:
謝公墩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江南城西酒樓紅,無數(shù)楊柳迎春風(fēng)
出處:
孫楚酒樓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孫楚去后李白醉,千年不見紫髯公
出處:
孫楚酒樓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雨花臺上草青青,落日猶銜木末亭
出處:
雨花臺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一線長江三里寺,千年鶴唳九秋螢
出處:
雨花臺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蔓草離離朝送客,驪駒愁唱新亭陌
出處:
勞勞亭
作者:
余懷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汨羅江上懷沙客,獲盡千秋萬代心。
繼起三曹兼二謝,精光足亮茫茫夜。
更添一位九江陶,樂抱清懷守田舍。
李杜撬開絕頂門,跟風(fēng)涌入唐人群。
水涯山角經(jīng)行處,各把風(fēng)光占幾分。
后賢不盡前賢效,復(fù)借詩余生別調(diào)。
別開一境有東坡,自合掀髯仰天笑。
爾后千年百年間,長河時有大波翻。
或云不足驚天地,卷到身前亦可觀。
最是而今行大運(yùn),路花溪草俱成陣。
蟬琴蛙鼓柳鶯簫,各逞奇才歌鼎盛。
爭與天公試比高,詩王詩伯如牛毛。
免冠昨日公門客,鬢角多簪毛一條。
邑城有子名張棟,獨(dú)坐幽篁心不動。
那管溪山晦與明,撥弦自把清風(fēng)送。
更有一端人笑癡,槐林守望雪香時。
花陰靜看蜂來往,不為分香為釣詩。
釣得琳瑯詩串串,秋林新葉開生面。
定知詩好不須多,選取精華歸一卷。
一卷編成寄我看,約為數(shù)語作開端。
我讀其詩味其趣,古井心亦生微瀾。
嗟爾長年作官吏,居然未染官場氣。
清風(fēng)詩筆掃車塵,另辟一方幽靜地。
人道文章老更成,張詩好處在初生。
歡笑悲啼如赤子,一聲足令全城傾。
莫謂予言有虛妄,予言準(zhǔn)在傳媒上。
試拈一例與同觀,不信諸君眼不亮:槐林深處小亭開,雀鳥徐行啄紫苔。
手倦拋書依石臥,清風(fēng)夢里送香來。
不為耽詩寧有此,天生一個書呆子。
品其詩也知其人,便有猶疑應(yīng)可止。
我愛張詩品性真,遵循正道遠(yuǎn)旁門。
縱然未至前人境,清氣猶能接幾分。
置罷弁言還自笑:能憑一管窺全豹?夜深湖畔水風(fēng)涼,月片荷珠成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