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蔣克勤
蔣蘭畬
蔣興祖女
蔣茲
蔣冕
蔣冽
蔣凱
蔣華子
蔣吉
蔣國平
蔣坦
蔣堂
蔣士元
蔣士超
蔣士銓
蔣大年
蔣如奇
蔣子云
蔣存誠
蔣孝忠
蔣孝言
蔣季錫
蔣守藩
蔣宏憲
蔣寶齡
蔣密
蔣爾玙
蔣履
蔣山卿
蔣師軾
精選古詩
謝太傅
四果畫,石榴
桃實
枇杷
櫻桃
效唐僧無則詠物詩四首其一
效唐僧無則詠物詩四首其二
效唐僧無則詠物詩四首其三
古詩名句
此時田間一老翁,置身恍在蘭臺宮
不知人生更復有何樂,但向北窗高枕臥聽聲蓬蓬
兩岸勢欲合,中被江流穿
上有佛者廬,飛來自龍眠
神人所施設,是物無頑堅
想當創(chuàng)辟初,風雨驅神鞭
鑿開渾沌竅,巧貯聰明泉
僧房若蜂房,一一皆倒懸
查古詩
搜索
重慶大轟炸
作者:
陳仁德
朝代:
當代
巴山千仞向天橫,巴水九折浪澎澎。
山水交輝生靈氣,涌出堂堂重慶城。
重慶自古稱勝地,物阜風淳人重義。
夜雨秋池催詩情,艷陽春風滿商肆。
朝天門上俯兩江,征帆片片下瞿塘。
月照高樓云影遠,風吹深院火鍋香。
一夕煙塵漫天來,千山萬水忽成災。
莽莽神州走倭寇,率土分崩究可哀。
滿朝衣冠盡西遷,陪都倉皇聚群賢。
民族存亡系于此,砥柱巍然欲擎天。
號令三軍共生死,國旗高揚悲歌起。
忍看危局沉淪中,要挽狂瀾險惡里。
倭兒踏血陷夷陵,戰(zhàn)刀西指殺氣騰。
必滅陪都而后快,遂教長空飛鐵鷹。
鐵鷹蔽空來復去,一時炸彈傾如雨。
濃煙騰空走雷霆,烈火遍地殊可懼。
火中焉能辯街衢,滿城血光照廢墟。
夜來處處聞號哭,國破家亡痛有馀。
觸目尸骸相撐拄,殘肢橫斜道路堵。
多少平民彈下亡,骨肉頃刻化為土。
試向朝天門下過,狼籍一片可奈何。
兩岸茫茫成火海,大江滔滔涌血波。
從此肆虐連日夜,火球毒彈淩空瀉。
無助最是城中人,每聞警報即驚詫。
防空洞中燈如豆,萬民倉卒此中走。
父老至今記猶新,嗚呼痛哉校場口。
是日敵機忒狠毒,白晝狂炸暮相續(xù)。
洞中窒息人逾千,可憐隧道成地獄。
慘狀歷歷舉世悲,想像臨難肝膽摧。
痛哭狂呼苦掙扎,老幼相擁尸成堆
。
三百年來無此劫,此時江水盡嗚咽。
國仇世世不能忘,志士誓以血還血。
不怕惡魔逞兇狂,抗戰(zhàn)精神炸逾強。
遠征軍向叢林去,飛虎隊從太空翔。
赴湯蹈火死不辭,河山重光會有時。
八年血戰(zhàn)驚天地,終見敵酋舉降旗。
灰飛煙滅六十年,華夏崛起定乾坤。
大廈摩天光閃爍,歡歌動地舞翩躚。
惟有國恥心骨銘,痛史傳與后人評。
夜深風吹校場口,猶似當年警笛鳴。
詩句欣賞
MORE+
慎內閉外,長生久貰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守一居和,不跂不跨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鴻蒙雀躍,云將遠迓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愿聞一言,而物自化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獸皆游日,鳥毋鳴夜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自時厥后,喜誇樂詐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獨有誰希,眾同或謝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公為蹠桀,豈分王霸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以國倖僥,使民炮炙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其君不疑,其臣不訝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人國既傾,爾身亦罷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安得皇初,復我春夏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玄珠日存,天寶何價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人法地天,道法自然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黃帝遺玄,象罔得焉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如髣如髴,行于萬物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刳心以乞,虛而不屈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漻乎其清,金石考鳴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冥我獨情,世耳群驚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為眾父父,忘其族祖
出處: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山水交輝生靈氣,涌出堂堂重慶城。
重慶自古稱勝地,物阜風淳人重義。
夜雨秋池催詩情,艷陽春風滿商肆。
朝天門上俯兩江,征帆片片下瞿塘。
月照高樓云影遠,風吹深院火鍋香。
一夕煙塵漫天來,千山萬水忽成災。
莽莽神州走倭寇,率土分崩究可哀。
滿朝衣冠盡西遷,陪都倉皇聚群賢。
民族存亡系于此,砥柱巍然欲擎天。
號令三軍共生死,國旗高揚悲歌起。
忍看危局沉淪中,要挽狂瀾險惡里。
倭兒踏血陷夷陵,戰(zhàn)刀西指殺氣騰。
必滅陪都而后快,遂教長空飛鐵鷹。
鐵鷹蔽空來復去,一時炸彈傾如雨。
濃煙騰空走雷霆,烈火遍地殊可懼。
火中焉能辯街衢,滿城血光照廢墟。
夜來處處聞號哭,國破家亡痛有馀。
觸目尸骸相撐拄,殘肢橫斜道路堵。
多少平民彈下亡,骨肉頃刻化為土。
試向朝天門下過,狼籍一片可奈何。
兩岸茫茫成火海,大江滔滔涌血波。
從此肆虐連日夜,火球毒彈淩空瀉。
無助最是城中人,每聞警報即驚詫。
防空洞中燈如豆,萬民倉卒此中走。
父老至今記猶新,嗚呼痛哉校場口。
是日敵機忒狠毒,白晝狂炸暮相續(xù)。
洞中窒息人逾千,可憐隧道成地獄。
慘狀歷歷舉世悲,想像臨難肝膽摧。
痛哭狂呼苦掙扎,老幼相擁尸成堆。
三百年來無此劫,此時江水盡嗚咽。
國仇世世不能忘,志士誓以血還血。
不怕惡魔逞兇狂,抗戰(zhàn)精神炸逾強。
遠征軍向叢林去,飛虎隊從太空翔。
赴湯蹈火死不辭,河山重光會有時。
八年血戰(zhàn)驚天地,終見敵酋舉降旗。
灰飛煙滅六十年,華夏崛起定乾坤。
大廈摩天光閃爍,歡歌動地舞翩躚。
惟有國恥心骨銘,痛史傳與后人評。
夜深風吹校場口,猶似當年警笛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