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韓鳳儀
韓則愈
韓友直
韓啟運
韓嘉彥
韓垂
韓壁
韓奕
韓好禮
韓如炎
韓守益
韓安人屈氏
韓宗
韓宗古
韓宗堯
韓宗彥
韓宗恕
韓宗文
韓宗禮
韓宗道
韓定辭
韓宜可
韓察
韓履常
韓履祥
韓嶼
韓岊
韓崇
韓崶
韓師厚
精選古詩
贈少林寺松亭長老
洪武三年四月望日同牛典簿王編修奉使安南陛辭
發(fā)京
舟過彭澤
望匡廬
滕王閣
徐孺宅
豐城呈王熙陽太史
古詩名句
菊花野雨家何處?莼老秋風客未還
梁甫不吟君莫問,臥龍寂寞草廬閒
冉冉新霜上鬢毛,相逢何事論英豪?山城雨重鐘聲短,海國風清劍氣高
且自草衣同牧豎,不須驄馬列官曹
古來勛業(yè)真堪笑,三士殺身爭二桃
瀟瀟寒雨滿江樓,底事無端生百憂
鐵硯磨穿燈火夜,貂裘敝盡風霜秋
五更空自聽雞舞,四海有誰持犗鉤
查古詩
搜索
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憶昔游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薢茩丹丘生,文采超眾彥。
精魄更蔚龐,雛展垂天翰。
每逢羅浮春,含笑解貂換。
列飲杏花陰,吹笛侑羹獻。
微酣雙耳熱,谹議層疊見。
弘深劇王霸,險詭雜神幻。
踏月或起舞,留連過夜半。
恒思酒星臨,手不離璧散。
忽騎東海鯨,歸餐赤城飯。
于時海大魚,鼓鬣正湍悍。
颶風挾洪濤,漂沒無泮岸。
手操丈二矛,欲刺忘身賤。
指麾集群漁,蓐食待東旦。
更陳清海策,銜袖書一卷。
大言驚眾聽,讀者洽背汗。
九閽不可通,志士徒扼腕。
因作山水游,所幸腳力健。
酒經(jīng)七家箋,詩囊五采爛。
走馬過粵郊,看花入荊甸。
醉馀兩齒豁,雙雕傷一箭。
湘流去洗耳,杳不聞治亂。
自余湖堤別,久矣蹤跡判。
秦淮詫再聚,何異箴得線
。
示我諸遺篇,令人憶東觀。
襄陽耆舊亡,文園白日晏。
襲之如殷彝,夙夜宜綣綣。
詩句欣賞
MORE+
端午宮詞進閤門,侍臣應得忝芳樽
出處:
薛常州端午雅制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御羅畫扇金花細,甕繭朱絲玉臂溫
出處:
薛常州端午雅制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太子題詩成故事,前朝報國荷殘恩
出處:
薛常州端午雅制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更求醫(yī)士三年艾,攜向壺冰炷月魂
出處:
薛常州端午雅制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西閣梧桐安鳳巢,羽儀五色異凡毛
出處:
送陳眾仲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往時學省文名重,今代詞林王氣高
出處:
送陳眾仲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春到御溝生綠水,地連宮柳間紅桃
出處:
送陳眾仲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去相如少詞賦,頌聲轉(zhuǎn)擬屬王褒
出處:
送陳眾仲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圣歷開文運,王章定武功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大人推部落,開府冠山東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日月旂常異,河山帶礪同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諸孫傳赤舄,小雅播彤弓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一命起居注,載趨長樂宮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掖庭官濟濟,淮浙賦中中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竊忌徵求急,方來福祿崇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翱翔鸞鳳日,逆順馬牛風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帝力生成大,人心灌溉公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共圖歌政理,多稼答年豐
出處:
賦少尹乃元臣為東平郡王之諸孫求詩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中丞獻納道如何,內(nèi)相絲綸寵莫過
出處:
送張中丞之官翰林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槐閣地聯(lián)文石陛,杏園春滿曲江波
出處:
送張中丞之官翰林
作者:
吳克恭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薢茩丹丘生,文采超眾彥。
精魄更蔚龐,雛展垂天翰。
每逢羅浮春,含笑解貂換。
列飲杏花陰,吹笛侑羹獻。
微酣雙耳熱,谹議層疊見。
弘深劇王霸,險詭雜神幻。
踏月或起舞,留連過夜半。
恒思酒星臨,手不離璧散。
忽騎東海鯨,歸餐赤城飯。
于時海大魚,鼓鬣正湍悍。
颶風挾洪濤,漂沒無泮岸。
手操丈二矛,欲刺忘身賤。
指麾集群漁,蓐食待東旦。
更陳清海策,銜袖書一卷。
大言驚眾聽,讀者洽背汗。
九閽不可通,志士徒扼腕。
因作山水游,所幸腳力健。
酒經(jīng)七家箋,詩囊五采爛。
走馬過粵郊,看花入荊甸。
醉馀兩齒豁,雙雕傷一箭。
湘流去洗耳,杳不聞治亂。
自余湖堤別,久矣蹤跡判。
秦淮詫再聚,何異箴得線。
示我諸遺篇,令人憶東觀。
襄陽耆舊亡,文園白日晏。
襲之如殷彝,夙夜宜綣綣。